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第1页
    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第2页
    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文阅读,文学名著,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3) ,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5)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6)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咸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 隐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贸:购买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 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逆:违背,拂人意。
    D.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 造:拜访
    3.以下各组句子,表明郭文“爱山水,尚自然”的一组是( )(3分)
    ①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②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
    ③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
    ④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⑤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10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守孝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竟安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C.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 (3分)
    译文: _______
    (2)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3分)
    译文: 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 溪 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采用什么手法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3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袋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三国演义》)
    B.伐魏之事,群臣多有非议,后主犹豫不决,孔明二次上表,即著名的《后出师表》,在表文中孔明陈述了六大未解之事,说明了自己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志。后主览表之后,赦令孔明再次出师。(《三国演义》)
    C .贾敬寿辰宴上,贾瑞见到凤姐,起了色心,凤姐虚应贾瑞,贾瑞却信以为真。之后,贾瑞一直惦记凤姐,趁贾琏不在家之际,借口请安来见凤姐,凤姐表面笑迎,暗中却设下狠毒的相思计,害得贾瑞有苦说不得。(《红楼梦》)
    D.觉民躲在黄存仁家,整天被希望和恐惧折磨着,但是爱情的力量让他支撑下去。在觉新的安排下,趁张太太不在家,觉民与琴终于见面了。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抱头痛哭,诉说着别后的思念。(《家》)
    E.因为主政的张军长表示要施行新政,并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所以觉慧积极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后因周报言论过激而被查封,于是觉民和琴便决定筹办《利群周报》 (《家》)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在得了天水、冀城、上邽三城后,面对诸将“何不去擒夏侯楙”的疑问,诸葛亮答道:“吾放夏侯懋,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如得一凤也”,足见他对“得一凤”的重视。请简述诸葛亮“得一凤”的经过。(100字左右)(5分)
    (2)“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是《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的回目名,请说出“鸳鸯女”所指何人,并简述“誓绝鸳鸯偶”的经过。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选段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颜渊能够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颇为欣赏。
    B.从选段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不认同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行为。
    C.虽与欣赏颜渊有异,但孔子也肯定了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优点。
    D.孔子认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能够参与统帅三军极为重要的条件。
    (2)“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请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孔子所说的“勇”的含义。(3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1)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的优秀和强大,胜过一切其他动物而统治着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获得了理性,即认知世界、概念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动物学研究表明,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但都不如人类的能力那么强大、系统和深刻。只有人类具备理性思维和行为能力。
    (2)人的理性包括感性认知,学习记忆,思维推理和智能创新四部分。
    (3)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动物认知食物和猎物,鼠见猫逃窜等,多是先天遗传技能。除高级灵长类外,都不能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像,经长期训练也不成。学习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发达的大脑是浩瀚记忆力的物质基础。符号语言和文字是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积累和传播知识的手段,是人类独有的后天习得的技能。能根据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悟性,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为集体利益的献身精神使人类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创新智能。伟大革命事业的成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等都是人类智能创新的产物。
    (4)理性是后天获得的能力,灵敏的受感器官,可靠的神经系统和强壮的大脑等是理性的物质基础。生物学公认后天习得的性状和能力不可能遗传子代,至少短期内不能。每代新人的理性要从头学起,靠社会文化和教育塑造而成。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是培育公民的良好品德、优越智慧和坚韧的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没有先进文化的陶冶和良好的教育而指望天赋予睿智美德是与科学规律相悖的。
    (5)人是社会性动物。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道德观念、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人的理性是从社会文化中,即群体的经验、知识和习俗中通过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获得的能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生来即孤单孑立与社会隔离的人无理性可言,连语言都不可能掌握。
    (6)20世纪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成就都提醒我们,人类不应该陶醉于自己智能的增长,思想的进步,科技的成就和对自然界的某些胜利,绝不要忽略人的动物性这个本质。不管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即使走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也可能造访火星,都不可能改变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躯体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产生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人类是地球上30多亿年的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我们已彻底适应了这个自然环境,每一滴血、每一种行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理论、每一种主义都是这个自然界的产物。人不能成仙,自然界不能超越,更不能破坏,否则就是人种的衰微、死亡和灭绝。航天科学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就必死无疑。
    (7)倘若把人的生物性称为兽性,则人性等于兽性加理性。兽性来自遗传,基因万年笃守,千年不见有变。理性获自文化陶冶和教育,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迅速变化。近代生物进化学者们一致认为,兽性难改,理性的可塑性却很大。文化、科学和教育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机杼。即使人的兽性万年不变,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总在提升着人的理性,增益着人性的光辉。
    (8)后天获得的理性,如科学、文化能否影响人的兽性进化?科学界仍有争论。20世纪生命科学主流仍然否定法国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获得性状”可遗传后代的理论,认为缺乏实验证据。多数人认为,科学文化的进步会影响甚至操纵人的遗传特性,如优生优育、基因修饰和治疗,使后人免疫能力更强,变得更健康,更聪明,那是可能的,有的已经实现。
    (9)窃以为,跨科越界了解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新成就,理解人的生物本质、理性进步的必要条件和能达到的高度,对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正确把握人性天道,汲取史鉴,理解和建设以人为本的理性社会都绝对重要。
    10.下列各项有关理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理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其他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生物都不能认知、思维和推理。
    B.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
    C.学习记忆和思维推理都是人类独有的技能。学习记忆以发达的大脑为物质基础,思维推理建立在感性认知和学习记忆的基础上,是根据已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的过程。
    D.人类智能创新能力的获得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良好的悟性和探求真理的勇气,它促成了革命事业的成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存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11.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航天中,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就必死无疑。这说明了人的动物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离开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因为我们都是这个自然界的产物。
    B.生物学认为人的理性是从群体的经验、知识和习俗中通过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获 得的能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
    C.近代生物进化学者们一致认为,人的生物本性难改,理性的可塑性却很大。
    D.人的生物本性来自遗传,理性来自后天习得。科学界普遍认为,后天获得的理性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人的生物本性的进化,例如科学文化的进步使得人类优生优育等。
    12.请说出第四段画横线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3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成 都 滋 味
    陈建功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于有时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突然就使你感动起来,激动起来,乃至可以顿悟这座城市的神韵,品出这座城市的滋味,立马有了那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比如北京之于我,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是丽日下盘旋于蓝天发散着嗡嗡哨音的鸽群,是关学增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北京琴书,是居高临下直议朝政、挥斥方遒、言语机锋的“的哥”……有一回,和一位“的哥”侃得开心,结账时说:“哥们儿,今天给您28块算是我赚啦,坐了您的车,还听了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单口相声专场!”那“的哥”忙说:“两赚!两赚!我赚了您28块,还当了一路的蒙代尔、戴相龙呢!”北京滋味并不仅只在景观、风情,而是渗透在北京性格里——夸张、夸饰,不管是豪门巨子还是升斗小民,都那么优越、自信,自得其乐中,洋溢着君临天下的自豪。
    我爱北京并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而我为成都所倾倒,却似乎是须臾之间的事情。我曾经沿着成都一条大街一路走去,在这个茶楼望一眼,到那个茶楼待片刻。只记得处处人声鼎沸,横七竖八地摆放的矮矮的竹椅上,横七竖八地坐着茶客们。掺茶的手提尖嘴铜壶,跳芭蕾一般在茶客间转悠。那时只是感叹,成都人的“龙门阵”可真火爆啊,猛一看还以为整条街的老百姓都来开会议事呢。我默然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成都滋味的最好注脚。“安逸”,就是成都的哲学。在某些人眼里,这哲学或许就是慵懒与无为的代名词,而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因了这哲学,使成都人无心纠缠于无谓的争斗,也绝不沉湎于高堂讲章。他们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便地震来袭,洪水滔天,他们依然要过得爽、过得美,这难道不就是成都人的魅力?难道不也正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吗?
    这一刻,成都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安逸的成都,要过舒心日子的成都。或许,这就是我终于悟到的成都滋味?
    “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成都。
    成都遭受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下属的都江堰,昔日簇新的楼宇已经布满了裂痕,更有地震遗址上那满目疮痍的建筑,想起地动山摇中绝望的呼喊和惨烈的奔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然而我到了名为“勤俭人家”的灾民安置点,看到了那些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暂且栖身的人们时,我忽然为自己惭愧起来。
    如果没有那些活动板房,你能看得出他们是灾民吗?没有沮丧,没有失望,每个人都活得平静而安详。老人们在喝茶,孩子们在嬉戏,也有不少男男女女在打麻将。不远的地方,在举行灾区群众的自行车大赛,喝彩声、锣鼓声阵阵传来。我这么说,绝不想粉饰他们过得如何幸福美满,也无意遮掩他们或有怨言和不满,甚至可能还有愤懑。但他们使我感到羞愧,因为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充分展示着成都人的坚韧与达观。
    那一天,从“勤俭人家”出来,来到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擎一把布伞,流连于古风浓郁的街区,一边赞叹成都建设者的匠心独具,一边思索着成都性格的源流。渐渐地,一幅发生在北京,一幅发生在成都的历史图景拼贴到了一起。在北京,因民国的到来而断了钱粮的八旗子弟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到天桥的游艺场唱起了单弦岔曲,尽管他们都说不过是来玩玩,言语中已经开始了落魄者的不甘和失意者的自嘲,这就是北京滋味的开始。而几乎在同一个时代,自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后永留成都少城生息的八旗兵遗少们,也不能再靠习武骑射领取钱粮为生,他们养成的少城子弟的安逸洒脱之风,渐渐由宽窄巷子吹向了里闾街肆……这会不会又是成都滋味的一个源头呢?(本文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 作者认为对城市滋味的感受,并不决定于你生活在这个城市时间的长短和熟悉程度,有时在很短的时间,一件事,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等就会使你深深体会到。
    B. 在“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言语机锋的‘的哥’”这段文字中,作者铺陈排比,形象、生动、准确而细微地说明了作者对北京滋味的美好感受及依恋。
    C. 文章第三段作者感叹成都人“龙门阵”的火爆,“以为老百姓来开会议事”,作者对此“默然”,从这些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词句中,可看出作者对成都人的生活颇有一些微词。
    D. 看到地震遗址上那满目疮痍的建筑,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面对暂且栖身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的人们,我忽然为自己惭愧起来,因为我为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到惭愧。
    E.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所思所感”:“感”的是街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缊,以及建设者的智慧;“思”的是成都滋味与北京滋味的养成似乎在源流上有某种“默契”。
    14.文章划线句中的“神韵”该如何理解?成都的神韵又是什么?(4分)
    15.文章题为“成都的滋味”,却从北京写起并多次提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两题任选一题,把所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的括号内) (3分)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甚至还可用“ ”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平分秋色”、 “ ”、“ ”、“ ”。
    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据新华社电 南京市政府9月30日透露,从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有关中山陵免费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80元。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500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
    【材料2】面对“为何不学西湖免费模式”的质疑,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解释说,那种模式难以直接借鉴。他表示,西湖是从湖外可以免费进,入园后景点分开售票,票价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在这种“大门开、小门关”的免费模式下,西湖免费开放后第一年门票收入反而高了5.6%。同时,西湖由于地处城市中间,可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收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园,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六、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十分幸运地获得一颗硕大而标致的珍珠,但是,由于在那颗珍珠上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总觉得优点美中不足。他想,如果可以将那个小小的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贵重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
    这个人下狠心削去珍珠表层的行为会引发你产生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文字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一)
    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猿猱欲度愁攀援
    (3)轻拢慢捻抹复挑(4)人道寄奴曾住(5)却是旧时相识(6)落霞与孤鹜齐飞
    (二)
    2.A,交换。
    3.D,③是王导为郭文提的居所,④是郭文对外物的淡然,⑤是郭文的推脱之词。
    4.B,原文说是郭文夜里为打猎的人挑水。
    5.(1)先生一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
    (“穷”“为......所”“顾”各1分)
    (2)等到苏峻谋反,攻破了余杭,但临安独得保全,人们都把它看作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并认为他能知道天意。 (“及”“全”“异”各1分)
    【参考译文】
    郭文,字文举,是河内郡轵县人。年轻时热爱自然山水,崇尚避世隐居。十三岁时,每次游历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十多天不回来。父母去世,服孝完毕,不结婚,离家而去,游历名山大川,经过华阴山时,观赏考察石室中的石函。洛阳陷落后,挑着担子进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无人烟的地方,把木头斜靠在大树上,上面盖上草垫子,就住在那里面,四周也没有墙壁。当时经常有猛兽作乱,进入住宅伤害人,然而郭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人住了十年,竟没有遭到祸患。总是着鹿皮衣服,头上包着葛布巾,不喝酒不吃肉,开垦出一土地,种点豆子和小麦。采摘竹叶和树上的果实,换盐来供自己生活。有的人给他很低的价钱,他也就换给了他。后来人们认识了解了郭文,就不再给他很低的价钱了。他除了吃饭之外还有些剩余的谷物,总是救济那些贫穷的人。别人到他家送东西给他,总是接受一点不太好的,以表示不拂人家的好意。有一次有一头猛兽在他的小屋旁边咬死了一只大麇鹿,郭文告诉了别人。他们把它拿去卖了,分了一些钱给郭文。郭文说:"我如果需要钱,我就会自己去卖。之所以告诉你们,正是因为我不需要钱。"听的人心里都很感慨。打猎的人经常到郭文那儿寄宿,郭文夜里为他们挑水,脸上毫无厌倦之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一起去拜访他,带着他一起回来。顾飏认为他走山路也许需要皮袄,赠给他熟皮制成的皮袄一件,郭文没有要,辞别了他们,回到了山中。顾飏派手下人追他,把衣服放在了他的小屋中,郭文没有说什么,这件皮衣竟烂在了小屋中,郭文最终也没有穿它。
    王导听说了他的大名,派人去迎接他,郭文不肯坐车船,而是挑着担子自己走。到了以后王导把他安置在西园内,园中果树成林,又有鸟兽麇鹿,因而让郭文住在那里。朝中的官员都跑去看他,郭文没精打采伸腿坐着,旁若无人。温峤曾经问郭文说:"人人都有亲戚朋友来往,以此为乐,先生您抛弃了他们,有什么快乐呢?"郭文说:"本想学道成仙的,没有想到碰到了动荡的时代,要想回去也没办法了,所以只好这样。"又问他说:"饿了就想吃饭,年纪大了就想成家这是自然而然的,先生怎么单单没有这些欲望呢?"郭文说:"欲望是由于人们老去想它而产生的,不想也就没有欲望。"又问他:"先生-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郭文说:"埋葬在地下的人也是被蚂蚁吃掉的,有什么两样。"又问他:"猛兽是要伤害人类的,世上的人都很害怕,先生您偏偏不怕吗?"郭文说:"人如果没有害兽的心思,兽也不会害人。"又问他:"如果社会不安宁,人们也不得安身。现在将请您出仕做官以济时匡政,怎么样?"郭文说:"山野草莽之人,怎么能够辅佐朝政。"王导曾经会集各位宾客,歌舞宴会,试着让人去请郭文来。郭文目不斜视,两眼直瞪瞪地向前,走在华丽的殿堂犹如穿行在山间荒野。住在王导西园中七年,没有出来过。一天早晨,忽然要回到山里去,王导没有同意。后来逃跑了,回到临安,在山里盖了房子住下。临安令万宠把他接去县里。等到苏峻谋反时,攻破了余杭,但临安独得保全,人们都把它看作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并认为他能知道天意。
    (三)
    6.(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也可给分)(点明手法各0.5分,简要分析各1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情境1分,感情2分)
    二、(一)
    7.D、E。D项错在,安排见面的是觉慧,而且,当觉民和琴见面时,二人并没有抱头痛哭,而是在平静而亲密交谈;E项错在,张军长并没有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并且筹办《利群周报》的觉慧他们。
    8.(1)诸葛亮取天水郡之计被姜维识破后,感叹其为“真将才”,于是利用姜维“至孝”的特点,派人假装攻打其母所在的冀城,并假意放走在南安郡擒获的夏侯楙前去招降姜维,夜里又让蜀兵扮作姜维攻打天水城,使太守马遵深信姜维已投蜀,致使劫粮败归天水城的姜维被乱箭射走,无路可去的情形下,姜维归降诸葛亮。
    (2)“鸳鸯女”指的是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贾赦看上鸳鸯,让邢夫人前去讨来做妾,邢夫人告知鸳鸯未得回应,又让鸳鸯的嫂子前去劝说,不想却被骂回。贾赦在让鸳鸯的哥哥出面依然被拒后,怒而威胁不答应也难逃他的手心,鸳鸯只好在贾母面前哭诉,并铰发立誓一辈子不嫁人。
    (二)
    9.(1)C,孔子委婉地批评了子路的好勇却不善谋。
    (2)在孔子看来,“勇”绝不是不计后果的蛮干,“勇”只有与善于谋划、谨慎行事相结合,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合乎“勇”的规定。
    【参考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三、
    10.A(文章第一段提到:“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
    11.D(根据文章第八段,理性能否影响人的兽性进化在科学界仍有争论,而且用优生优育的例子来说明理性对人的生物本性进化的影响也只是部分人的看法。)
    12.示例一:睿智美德的养成离不开先进文化的陶冶和良好的教育。
    示例二:撇开先进文化陶冶和良好教育谈睿智美德的形成,是不科学的。
    四、
    13.C、D。C项错在“讽刺意味”“颇有一些微词”,作者认为那是成都人的魅力,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D项错在不是“因为我为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到惭愧”,使他惭愧的是“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14.“神韵”指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状态。(2分)成都的神韵体现在成都人安逸、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坚韧与达观等精神状态上。(2分)意思对即可)
    15.(1)作为引子,引出成都。
    (2)因为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时间长,对北京的滋味感受较深,提到北京应属自然之理。
    (3)北京和成都有相似点:作者认为他们作为城市性格的源流可能相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易满足、较乐观等。
    (4)意在对比,通过两相比照,可使读者更鲜明地感受两个城市的滋味,同时也印证了作者的所说的“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5)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文化内涵更为厚实。
    (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五、
    16.(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方付之东流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难决雌雄。(以上每处1分,共3分。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17.(1)争议之后,中山陵园终于将免费开放。
    (2)示例一:我支持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可以提高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品质,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参观机会;第三,有利于以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多方拉动城市经济向前迈进。
    示例二:我反对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会明显影响中山陵园的门票收入,并有可能因它的免费开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其次,免费开放后形成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会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压力;第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游客人数过多,对中山陵园文物保护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试卷

    2022年福建省龙海港尾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龙海港尾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文学名著,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文阅读(27分〕,文学名著,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养正安溪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养正安溪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文阅读,文化经典,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