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期末卷【期末测试·真题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期末卷【期末测试·真题卷】(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为,对世界的海陆分布表述正确的是,“陆半球”的极点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
A.圆柱体B.圆锥体C.圆球D.不规则的球体
(2022·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在暗室里,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2-4小题。
2.如果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内蒙古正值(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如果地球自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苏伊士运河正值( )
A.上午B.正午C.下午D.晚上
4.实验中,灯泡中心的高度与地球仪上( )
A.北极点的高度相同B.北回归线的高度相同
C.赤道的高度相同D.地轴中部的高度相同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图中虚线①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A.鞍部B.山脊C.山谷D.陡崖
6.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
A.121米B.131米C.141米D.151米
7.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
①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关于近五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和南美洲没有举办B.亚洲和欧洲各举办了2次
C.水半球举办地只有1个D.30届举办地濒临印度洋
9.对世界的海陆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任意划分半球,海洋多于陆地B.南半球陆地多,南极周围是海洋
C.北半球海洋多,北极周围是陆地D.海洋被陆地分割,不能彼此相通
(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以(38°N,0)为极点的“陆半球”,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陆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1.有关“陆半球”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看到南极洲B.看不到太平洋
C.甲是格陵兰岛D.乙是巴拿马运河
(2021·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碰撞B.张裂C.挤压D.下沉
13.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云南大理地震的发生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D.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2023·山西阳泉·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南方某市河口村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河道泥沙淤积问题长期威胁百姓安全。近年来,在政府的关怀下,河口村整体搬迁并建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为了解河口村的“前世今生”,某中学地理社团前往河口村附近进行研学考察。下图示意河口村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适合开展研学考察的时间是( )
A.7月10日B.7月11日C.7月12日D.7月13日
15.河口新村位于旧址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16.据图推测河口村旧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地震C.海啸D.干旱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段话描绘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8.“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海陆分布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千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0.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B.乙地2月C.甲地8月D.乙地8月
21.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挪威、瑞典与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人口密度较低。下图示意2015年三国的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该区域人口相对稠密区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崎岖,降水丰富B.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C.植被茂密,环境优美D.靠近海洋,海运便利
23.该区域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 ②人均寿命延长 ③青壮年大量迁出 ④经济水平较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据此完成24-25题。
24.“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D.性别结构失衡
25.“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下国家最有可能需要借鉴的是( )
A.埃塞俄比亚B.巴西C.埃及D.德国
二、解答题(50分)
26.(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若图2为立夏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则小满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 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 。
27.(2022·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图示区域内的地势总体 高 低。
(2)图中小河①河段和②河段比较,流速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
(3)量得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2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4)图中乙居民点位于甲居民点的 方向,甲乙两个居民点中,未来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城镇的是 居民点,理由是 。(至少写两点)
28.(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甲 洲;丙 洲;丁 洲;甲与丁两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海峡;
(2)大洋名称:乙 洋;
(3)A点纬度为 ,经度为 ,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填东或西)半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填南或北)半球。
(4)B位于C 方向;约位于巴西利亚 方向。
(5)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 。
29.(2018·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 地区。
(2)A处人口稀疏,原因是 。
(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 半球。
(4)B大洲除了严寒外,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因此该大洲还被称为地球上的“ ”。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
期末卷(真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
A.圆柱体B.圆锥体C.圆球D.不规则的球体
【答案】1.D
【解析】1.“蓝色弹珠”是拍到的地球的照片,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依据题意。故选D。
(2022·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在暗室里,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2-4小题。
2.如果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内蒙古正值(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如果地球自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苏伊士运河正值( )
A.上午B.正午C.下午D.晚上
4.实验中,灯泡中心的高度与地球仪上( )
A.北极点的高度相同B.北回归线的高度相同
C.赤道的高度相同D.地轴中部的高度相同
【答案】2.D 3.C 4.D
【解析】2.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时,模拟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定此时为冬至,故D正确。
3.据图可知,太阳直射非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故直射点时间为12点,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苏伊士运河位于非洲东北方向,且是白昼,所以为下午,故C正确。
4.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读图可知,北极点的高度、北回归线的高度都高于灯泡中心的高度;赤道的高度一侧高于灯泡中心的高度,一侧低于灯泡中心的高度;地轴中部的高度与灯泡中心的高度相同,故D正确。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图中虚线①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A.鞍部B.山脊C.山谷D.陡崖
6.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
A.121米B.131米C.141米D.151米
7.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
①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5.B 6.C 7.B
【解析】5.由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①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为山脊,故选B。
6.由图分析可知,图中山峰高度是921米,甲地位于780米等高线上,故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为921-780=141米,故选C。
7.由图分析可知,图中ab段,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凸,为山谷,图中铁路主要绕等高线修建,路程长,时间长,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通信时间,减少道路弯曲,提高了通行安全,②③正确,增加交通运输方式并不是主要目的,没有降低线路坡度,①④错误。故选B。
(2018·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关于近五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和南美洲没有举办B.亚洲和欧洲各举办了2次
C.水半球举办地只有1个D.30届举办地濒临印度洋
9.对世界的海陆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任意划分半球,海洋多于陆地B.南半球陆地多,南极周围是海洋
C.北半球海洋多,北极周围是陆地D.海洋被陆地分割,不能彼此相通
【答案】8.B 9.A
【解析】8.由图可知,近五届夏季奥运会中,南美洲巴西举办过,A错误;亚洲和欧洲各举办了2次,B正确;水半球一次也没举办,C错误;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濒临大西洋,D错误。故选B。
9.无论怎么划分,任何两个面积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A正确;南半球海洋多,南极周围是海洋,B错误;北半球陆地多,北极周围是陆地,海洋是彼此相通的,CD错误。故选A。
(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以(38°N,0)为极点的“陆半球”,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陆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1.有关“陆半球”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看到南极洲B.看不到太平洋
C.甲是格陵兰岛D.乙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10.A 11.C
【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38°N,0°)为极点的“陆半球”,属于北半球、东半球。结合题意,故选A项。
11.读图可知,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不能看到南极洲,A错误;太平洋位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能看到太平洋,B错误;甲是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C正确;乙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D错误。故选C项。
(2021·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碰撞B.张裂C.挤压D.下沉
13.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云南大理地震的发生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D.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答案】12.B 13.D
【解析】12.实验中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就如两个板块受张力作用而向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的张裂运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云南大理地震的发生、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地中海不断缩小都是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红海不断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山西阳泉·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南方某市河口村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河道泥沙淤积问题长期威胁百姓安全。近年来,在政府的关怀下,河口村整体搬迁并建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为了解河口村的“前世今生”,某中学地理社团前往河口村附近进行研学考察。下图示意河口村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适合开展研学考察的时间是( )
A.7月10日B.7月11日C.7月12日D.7月13日
15.河口新村位于旧址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16.据图推测河口村旧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地震C.海啸D.干旱
【答案】14.D 15.B 16.A
【解析】14.研学考察一般会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在这4天中,只有7月13日是晴天,适合开展研学考察,其他日期都在下雨不适合开展研学考察活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根据指向标来看,河口新村位于旧址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据图可知,河口村旧址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海拔较低,并且距离河流过近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A正确;该地区未体现有断层,不易发生地震;该地区不临海不会发生海啸;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降水量大且临河不易发生干旱。故BCD错误。故选A。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段话描绘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8.“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海陆分布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答案】17.A 18.C
【解析】17.春季北半球气温逐渐升高,因此此季节植物开花较多,桃花、杏树、梨树在春季开花,一般夏季花就会凋零,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18.地形地势因素一般涉及到当地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山脉,山脚和山腰的花期不同,故A错误;海陆分布一般涉及到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降水分布不同的原因,故B错误;纬度位置一般涉及到南北相差纬度太多导致的获得热量不同,进而影响花开的时间,故C正确;人类活动不能够大面积的影响植物开花的花期,一般影响的是小范围地区,故D错误,故选择C。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千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0.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B.乙地2月C.甲地8月D.乙地8月
21.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答案】19.D 20.A 21.C
【解析】19.猴面包树,叶集生于枝顶,树干粗壮,可以储备大量水分,为热带草原地区的典型植被。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高大茂密,故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符合图中植被特点,故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图中植物难以生存,故C错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稀疏,猴面包树被称为热带草原的“生命之树”,故D正确。故选D。
20.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故B、D错误;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故A正确,C错误。故选A。
21.读图可知,该岛屿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甲地主要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挪威、瑞典与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人口密度较低。下图示意2015年三国的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该区域人口相对稠密区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崎岖,降水丰富B.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C.植被茂密,环境优美D.靠近海洋,海运便利
23.该区域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 ②人均寿命延长 ③青壮年大量迁出 ④经济水平较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22.B 23.A
【解析】22.地势崎岖,不是人口稠密的有利条件,A错误;该区域为欧洲西部,其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部多为平原,因此气候温和,地形平坦,是人口相对稠密的主要自然原因,B正确;欧洲西部中部主要为平原,森林多分布在南北两侧的山地,C错误;靠近海洋,海运便利,是人为原因,不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B。
23.人口出生率下降,代表青少年数量减少,①符合题意;人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数量增多,②符合题意;该区域主要是发达国家,人口政策是鼓励移民,人口以迁入为主,③不符合题意;欧洲西部经济水平较高,医疗卫生事业较为先进,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据此完成24-25题。
24.“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D.性别结构失衡
25.“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下国家最有可能需要借鉴的是( )
A.埃塞俄比亚B.巴西C.埃及D.德国
【答案】24.B 25.D
【解析】24.根据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的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B正确。“时间银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总数庞大、性别结构失衡关联不大,ACD错误。故选B。
25.“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适用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人口老龄化在发达国家比较严重,在发展中国家较少见。埃塞俄比亚、巴西、埃及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严重,德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德国最需要借鉴该模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50分)
26.(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若图2为立夏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则小满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 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 。
【答案】26.(1)公转
(2)冬至 极夜
(3)北 变大或由小变大
【解析】26.本题以二十四节气为材料,涉及到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也就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
(2)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昼长达到最小值;北极圈会出现极夜现象。
(3)由图2可知,这一天是立夏时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该地出现了直射现象,小满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所以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北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是光照面积越来越大。
27.(2022·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图示区域内的地势总体 高 低。
(2)图中小河①河段和②河段比较,流速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
(3)量得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2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4)图中乙居民点位于甲居民点的 方向,甲乙两个居民点中,未来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城镇的是 居民点,理由是 。(至少写两点)
【答案】27.(1)北 南
(2)② 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流速较快
(3)26
(4)东北 甲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等
【解析】27.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方向、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该地区北部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南部等高线相对稀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由此可知,图示区域内的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2)读图可知,小河①河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流速较慢,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流速较快。
(3)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1:50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km,图上距离5.2cm,则实地距离为26km。
(4)读图可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图中乙居民点位于甲居民点的东北方向;甲居民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汇集,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等。
28.(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甲 洲;丙 洲;丁 洲;甲与丁两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海峡;
(2)大洋名称:乙 洋;
(3)A点纬度为 ,经度为 ,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填东或西)半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填南或北)半球。
(4)B位于C 方向;约位于巴西利亚 方向。
(5)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 。
【答案】28.(1)亚 大洋 北美 白令
大西
15°S 105°W 西 南
正南 西北
热带雨林 高温多雨
【解析】28.本题以地球经纬网分布和海陆轮廓为区域载体,考查经纬网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以判断,甲是亚洲,丙是大洋洲,丁是北美洲;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的地方,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2)乙大洋地处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是大西洋,也是世界第二大洋。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日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A点纬度为15°S,经度为105°W,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C位于同一经线上且都位于北半球,故B位于C正南方向,巴西利亚约位于45°W,故根据劣弧定向,B点约位于巴西利亚西北方向。
(5)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9.(2018·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 地区。
(2)A处人口稀疏,原因是 。
(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 半球。
(4)B大洲除了严寒外,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因此该大洲还被称为地球上的“ ”。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
【答案】29.(1)平原
(2)气候过于湿热,是原始的热带雨林
(3)北
(4)白色荒漠
(5)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
【解析】29.该题以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2)读图可知,A处是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
(3)读图可知,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4)读图可知,B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气候酷寒、干燥、烈风。除了严寒外,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因此该大洲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面积不断扩大。
7月10日
7月11日
7月12日
7月13日
16~21℃
18~24℃
19~26℃
22~29℃
7月10日
7月11日
7月12日
7月13日
16~21℃
18~24℃
19~26℃
22~2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期末卷【期末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图中王村位于李村的方向,图中a代表北冰洋,那么,图中甲乙的分界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期中卷【期中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地球仪,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该实验目的是演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期中卷【期中测试·真题卷】(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测控站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