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盐城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盐城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本场考试75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写“A”,错误的写“B”。
1.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具体形态
3.哲学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基本阵营。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在外力作用下的否定。
9.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事物的消亡就意味着矛盾的消亡。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没有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1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断主要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14.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的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这种“拍脑袋决策”从哲学上说,是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客观唯心主义
B.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主观唯心主义
C.否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否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5.乔治·贝克莱认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 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1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世界的
A.无限性 B.运动性
C.可知性 D.物质性
1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错误,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B.正确,承认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错误,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正确,肯定了物质运动的条件性
20.2010年10月9日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材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的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具有主观性与可变性
2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的联系。
A.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B.外在的 偶然的 稳定的
C.本质的 偶然的 随机的 D.本质的 必然的 随机的
22.“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一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3.不同宗教的诞生地域不同,向人们描绘的天堂模式也各异。如伊斯兰教的天堂原型是沙漠绿洲,而中国道教的天堂则是封建时代皇宫的翻版。这说明
A.宗教观念并非主观自生,其内容来自现实世界
B.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C.宗教观念是人们善良愿望的反映
D.人间的绿洲和皇宫是天堂在尘世的影子
24.现代人脑的重量大约1500克,大致相当于人体重的五十分之一,而大猩猩的脑重量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五百分之一,即使从小对大猩猩进行人类的教育,它也不可能像人那样思维。这段材料表明
A.人脑天生有意识 B.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25.意识的本质是
A.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的产物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人脑的产物和机能
2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之所以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哲学角度看其原因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7.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8.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所谓实践就是人们
A.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改造宏观世界的活动
C.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 D.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活动
29.假说-演绎法是科学发现的一种模式。它是由发明假说演绎出推论,到实验检验和修正的方法。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假说中蕴含大量的真理 D.科学实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0.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青藏高原所处的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逐渐隆起。这使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亚洲大气环流的形式,形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季风系统并对北半球的环流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31—32题。
31.青藏高原地区所处的海陆变迁蕴涵的哲理是
A.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C.物质是世界的本原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32.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说明
A.质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量变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任何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33.下列说法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水滴石穿
34.“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不断开拓进取 D.要求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5.“忌,属蛇属猪属猴者。”这是成都一家公司招聘广告的条件之一。属蛇属猪属猴者犯了什么大忌呢?公司负责人的解释非常雷人:和他的属相相冲。该公司的这一做法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实事求是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8.“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39.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由主观矛盾决定的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一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对不同的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
40.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41题15分,42题15分,共30分)
41.甘肃省金塔县三合乡,频繁的经济开发活动造成了生态的恶化,为恢复自然生态,过去采取了很多人工治理的方法,但人为干预却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现在人们认识到,大自然具有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等能力,人类所要做的,主要是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现在该乡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使当地的自然生态逐步得到恢复。
结合材料分析三合乡恢复自然生态的新做法蕴含的唯物论道理。
42.材料:某人吃苹果,尝了一口就大呼太酸,于是弃一篮苹果而去,并恍然大悟:“原来苹果都是酸的。”
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此人做法的认识。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共20分)
材料一、某校利用校园网络,开设了“与父母对话”为主题BBS,很多学生和家长参加到论坛的交流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异性同学交往。”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1)运用辩证法中联系和发展的有关知识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6分)
材料二、该校利用网络搭建家长与学校、学生的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沟通交流作用,也有不少学生利用网络,作为拓展学习渠道,开阔社会视野的有力工具。但是也有个别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乃至陷入暴力、迷信、色情等腐朽文化不能自拔。不少家长呼吁学校取缔校园网络,禁止学生上网。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学生会决定给全体家长发表一封公开信。
(2)假如由你撰写这封公开信,请运用矛盾观点,写出公开信的发言要点。(6分)
材料三、李平同学的爸爸自己就是一位IT行业的技术人员,深知网络是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怕自己的孩子不能理智面对网络的诱惑,为此他决定在允许孩子上网的情况下提出几点要求。
(3)请你从李平爸爸的立场,结合所学哲学观点,给李平提出至少三点上网的要求。(8分)
准考证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必修)答题纸(2010.11)
41.结合材料分析三合乡恢复自然生态的新做法蕴含的唯物论道理。
42. 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此人做法的认识。
43.(1)运用辩证法中联系和发展的有关知识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
(2)假如由你撰写这封公开信,请运用矛盾观点,写出公开信的发言要点。
(3)请你从李平爸爸的立场,结合所学哲学观点,给李平提出至少三点上网的要求。
座位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盐城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选修会员独享,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选修会员独享,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必修会员独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