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5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60008/0-17312229117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5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60008/0-1731222911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5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60008/0-17312229117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5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5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示意图,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④②①⑤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④③⑤②⑥①
2. 下图中能反映DNA 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3.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过程中,对DNA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 )
A. 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等核物质
B. 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
C. 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黏稠物不再增多
D. 要用冷酒精沉淀DNA,甚至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
4.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能使DNA扩增,反应条件基本相同,即模板、原料及所需酶相同
B. 前者所需引物是DNA单链,后者所需引物是RNA单链
C. 两个过程中所需的DNA聚合酶是完全相同的物质
D. PCR技术中,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5. (09高考·江苏)(多选)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B.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
C.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DNA
D. 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6. (18分)现代生物学已向两个方面发展,宏观研究的水平为生态系统水平,微观研究的水平为分子水平,对于分子的研究,其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物质提取和分离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一)DNA分子的提取和分离
(1)在提取菜花细胞中的DNA时,采用的是研磨法,为什么不能像用鸡血那样,用蒸馏水使其破裂?
。
(2)在提取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NaCl溶液,说明其作用:
①2 ml/L NaCl溶液: ;
② 0. 14 ml/LNaCl溶液: 。
(3)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每100 mL血液中加入3 g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4)鉴定DNA所用的试剂: 。
(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时,都会用到缓冲溶液,其作用是 。
(2)在洗脱过程中,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稳定的目的是 。
(三)不同的化学物质,其理化特性不同,提取方法也有所差异,如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 ,因此可以用 方法进行提取。
7. (20分)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复制的技术。此项技术的自动化,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科学家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TaqDNA聚合酶的作用是 ,且只能由 端开始。
(2)PCR反应除需提供耐热的DNA聚合酶外,还需提供: 、 、 ,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3)“PCR”与人体内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
(4)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了Taq细菌能在热泉中生长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 、 等。
(5)微生物培养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操作时采用 灭菌的方法。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8. (20分)近20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实验手段,根据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分子片段进行扩增,它是利用了DNA的 的原理,通过控制 来控制DNA的 与结合。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中还需要 酶的作用,但它必需要在相应的 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对DNA的复制。假若有一段DNA序列为:
5 ′—GTTAACCTTAG—3′
3 ′—CAATTGGAATC—5′
所用引物Ⅰ为:5′—GTTA—OH,则引物Ⅱ为:
。
(3)催化①过程的酶是;核酸酶H的作用是
。
(4)③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 ℃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 性。
(5)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 ,两者在作用特性上的区别是 。
(6)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占25%,U占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 个。
9. (20分)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凝胶色谱操作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 ,B为 。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 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 ,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 ;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 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
(3)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 0)的目的
是 。如果红色区带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10. (08高考·宁夏)(12分)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请据表回答: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3)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填“能”或“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
(4)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5)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
答案
限时自测40
选修1专题5
1. D
2. C 解析:本题容易混淆的地方有两处,一是DNA溶解度在0. 14 ml/L的NaCl溶液中最低;二是溶解度会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3. B 4. D 5. BD
6. (一)(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只有通过研磨,才能释放出DNA
(2)①溶解DNA分子,过滤并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
②使DNA分子析出,过滤并除去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
(3)防止出现凝血 (4)二苯胺试剂
(二)(1)维持血红蛋白环境中pH的稳定
(2)维持操作压的稳定
(三)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萃取
7. (1)催化合成DNA子链 3′(2)DNA模板 两种引物 四种脱氧核苷酸
(3)“PCR”在体外发生需要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4)营养 温度 pH
(5)接种环 灼烧
(6)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8.(1)热变性 温度 解旋
(2)DNA聚合 引物 5′-CTAA-OH
(3)反转录酶(或逆转录酶)
使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链降解
(4)稳定
(5)DNA聚合酶 催化 ⑤过程的酶耐高温
(6)60
9. (1)血红蛋白的释放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杂蛋白(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蒸馏水和甲苯
(3)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均匀一致的移动
10. (1)20% (2)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3)不能 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铵浓度范围有重叠
(4)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其浓度达到35%(或35%≤硫酸铵浓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限时自测41-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8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4限时自测39-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7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3限时自测45-专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