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第1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第2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含解析),共21页。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湖北十堰期中)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曾经经济发展滞缓,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 km2,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高纯石英砂用于制作硅片。2016年,首家光伏龙头企业在滁州市投资,滁州市以此为契机,从江苏盐城、泰州等地大力引进光伏企业,目前光伏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成为全国著名的“光伏之都”。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滁州市举办,16个光伏制造项目签约落户滁州市。下图示意滁州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滁州市曾经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要素流失 B.交通条件闭塞
    C.受自然资源限制 D.受市场范围约束
    2.滁州市选择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考虑的是( )
    A.环境效益突出 B.产业转移便利
    C.当地需求旺盛 D.原料储备丰富
    3.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滁州市举办,降低了滁州光伏产业的( )
    ①基建成本 ②招商成本 ③制造成本 ④营销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组织。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发展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据此完成4~5题。
    4.上海对长三角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苏州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5.关于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解决南京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②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缓解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3·山西太原模拟)在城市群中,通过借用邻近城市的人口,达到支持特定功能或经济绩效的临界人口规模,被称为城市的“借用规模”。在城市群发展初期,大城市从周边小城市吸纳资源,可能抑制小城市发展,产生集聚阴影;在发展后期,扩散机制起主要作用,小城市常因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动力。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借用规模”(数值越大,借用规模越显著)。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城市中“借用规模”最显著的是( )
    A.菏泽 B.烟台 C.珠海 D.东莞
    7.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 )
    A.大城市辐射力强 B.处于发展后期
    C.集聚阴影显著 D.扩散机制显著
    8.为了更好地发挥“借用规模”,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应( )
    ①积极完善产业基础 ②保持产业结构趋同 ③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 ④控制城区人口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为“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有(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北京海淀区期末)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三角城市群东西岸交汇处,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惠深。新区产业定位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在发展定位方面,滨海湾新区将建设成为新时代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下图示意东莞滨海湾新区。据此完成11~13题。
    11.东莞滨海湾新区最主要的功能是( )
    A.传统制造业基地
    B.商贸物流业中心
    C.主城区产业转移承接地
    D.研发、旅游、生态宜居地
    12.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等级提升 B.市区环境污染加重
    C.产业结构升级 D.解决市区交通拥堵
    13.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是( )
    ①谋划东南亚合作项目 ②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
    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④承接澳门港口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某校同学调查了重庆市万盛区(2011年设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资料,并制成简历。下图为“万盛区在重庆市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重庆市南桐矿区发展为当时著名煤炭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开阔,开采条件好 ②临近河流,内河航运发达 ③煤炭丰富,原料充足 ④国防需求,政策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重庆市万盛区转型发展的措施有( )
    ①开发新资源,培育新产业 ②修建梯田,发展水稻种植 ③重点整合小煤矿,扩大规模 ④治理环境,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3·江苏南京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1)指出中原城市群中山西省的城市。(3分)
    (2)说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6分)
    (3)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
    17.(2023·山东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于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指安徽省长江两岸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是皖江城市带简图。下表是2007、2013年和2019年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GDP总量(亿元)和人口(万人)统计数据。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皖江城市带在发挥虹吸效应正面影响上可采取的做法。(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不同的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的道路也会不同。
    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利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而迅速推进了工业化,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又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图1示意珠江三角洲轻纺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山西大同在20世纪90年代,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发展国有大型煤炭和钢铁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随着发展条件的变化,两地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困境。图2示意山西大同主导产业发展。
    (1)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21世纪前山西大同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4分)
    (2)从工业结构特点角度,分析21世纪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4分)
    (3)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和山西大同产业未来发展的差异。(6分)
    19.(2023·江苏泰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南大门。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282亿立方米,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沧州市海岸线漫长,海洋生物1 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同时沧州市也是我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图1为沧州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21年,沧州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 16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 72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 102.1亿元。
    (1)分析沧州市海洋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在图2中绘制2021年沧州市产业结构统计图。(4分)
    (3)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简述沧州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单元检测十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湖北十堰期中)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曾经经济发展滞缓,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 km2,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高纯石英砂用于制作硅片。2016年,首家光伏龙头企业在滁州市投资,滁州市以此为契机,从江苏盐城、泰州等地大力引进光伏企业,目前光伏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成为全国著名的“光伏之都”。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滁州市举办,16个光伏制造项目签约落户滁州市。下图示意滁州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滁州市曾经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要素流失 B.交通条件闭塞
    C.受自然资源限制 D.受市场范围约束
    2.滁州市选择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考虑的是( )
    A.环境效益突出 B.产业转移便利
    C.当地需求旺盛 D.原料储备丰富
    3.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滁州市举办,降低了滁州光伏产业的( )
    ①基建成本 ②招商成本 ③制造成本 ④营销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D 3.D
    解析 第1题,滁州市靠近南京和合肥,受南京、合肥的虹吸作用影响,导致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南京、合肥集聚,导致经济发展滞缓,A正确;滁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滁州市石英砂资源丰富,C错误;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广阔,D错误。 第2题,滁州市石英砂资源丰富,高纯石英砂用于制作硅片,硅片是光伏产业的必需品,D正确;环境效益、产业转移都不是主要因素,A、B错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需求较小,不利于光伏产业发展,C错误。第3题,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滁州市举办,能够提高滁州市光伏产业的市场知名度,降低招商成本、营销成本,②④正确,选D。 举办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会增加基建成本,①错误;对制造成本影响较小,③错误。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1:城市的辐射功能 题点2:城市辐射的影响
    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组织。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发展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据此完成4~5题。
    4.上海对长三角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苏州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5.关于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解决南京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②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缓解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从图中看出苏州距离上海市更近,受上海市辐射作用更大,苏州与常州在交通、城市等级、地形方面差异不大,选C。第5题,上海对外辐射,并不能解决南京产业过度集聚的问题,①错误;可以加强长三角各城市间联系,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②正确;上海通过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发展,④正确,选B。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1:城市的辐射功能
    题点2:城市辐射的影响
    (2023·山西太原模拟)在城市群中,通过借用邻近城市的人口,达到支持特定功能或经济绩效的临界人口规模,被称为城市的“借用规模”。在城市群发展初期,大城市从周边小城市吸纳资源,可能抑制小城市发展,产生集聚阴影;在发展后期,扩散机制起主要作用,小城市常因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动力。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借用规模”(数值越大,借用规模越显著)。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城市中“借用规模”最显著的是( )
    A.菏泽 B.烟台 C.珠海 D.东莞
    7.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 )
    A.大城市辐射力强 B.处于发展后期
    C.集聚阴影显著 D.扩散机制显著
    8.为了更好地发挥“借用规模”,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应( )
    ①积极完善产业基础 ②保持产业结构趋同 ③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 ④控制城区人口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6.D 7.C 8.B
    解析 第6题,读图文材料可知,借用规模与借用绩效呈正相关,东莞的借用绩效最高,故其“借用规模”最显著,D正确。第7题,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小城市的借用功能和借用绩效数值以负数居多,说明被大城市吸纳了大量资源,发展受到抑制,产生集聚阴影,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发展初期,B错误、C正确;在发展后期,扩散机制起主要作用,小城市常因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动力,大城市辐射力强;读图可知,珠三角城市群借用规模大,大城市辐射力更强,扩散机制显著,A、D错误。第8题,积极完善产业基础,提高自身产业实力,增强竞争力,吸引相邻城市的人口,更好发挥“借用规模”,①正确;保持产业结构趋同会造成恶性竞争,且无法吸引相邻城市人口,②错误;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实现各城市功能互补,才能更好地相互利用相邻城市的人口,③正确;控制城区人口规模,不利于发挥“借用规模”,④错误,选B。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1:城市的辐射功能 题点1:城市辐射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为“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有(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据图可知,与1997年相比,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上升,A错;第二产业在1990~1992年所占比重低于第一产业,没有占主导地位,B错;第三产业自1998年以来变化不大,C错;1990~201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不断下降,产业结构趋于优化,D对。第10题,大量引进化工项目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仅仅针对第一产业结构;将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可以为较高层次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故选B。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题点2:产业之间结构变化
    (2023·北京海淀区期末)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三角城市群东西岸交汇处,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惠深。新区产业定位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在发展定位方面,滨海湾新区将建设成为新时代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下图示意东莞滨海湾新区。据此完成11~13题。
    11.东莞滨海湾新区最主要的功能是( )
    A.传统制造业基地
    B.商贸物流业中心
    C.主城区产业转移承接地
    D.研发、旅游、生态宜居地
    12.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等级提升 B.市区环境污染加重
    C.产业结构升级 D.解决市区交通拥堵
    13.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是( )
    ①谋划东南亚合作项目 ②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
    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④承接澳门港口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1.D 12.C 13.D
    解析 第11题,据材料可知,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三角城市群东西岸交汇处,新区产业定位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故东莞滨海湾新区最主要的功能是研发、旅游、生态宜居地,故D正确。第12题,据材料可知,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会提高城市等级,可能会减轻市区环境污染,有利于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故C正确。第13题,东莞滨海湾新区属于大湾区,发展定位方面与东南亚关系不大,①错误;东莞滨海湾新区产业定位包含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②正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③正确;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相关产业不是其发展重点,④错误。D正确。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题点2:产业之间结构变化
    某校同学调查了重庆市万盛区(2011年设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资料,并制成简历。下图为“万盛区在重庆市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重庆市南桐矿区发展为当时著名煤炭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开阔,开采条件好 ②临近河流,内河航运发达 ③煤炭丰富,原料充足 ④国防需求,政策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重庆市万盛区转型发展的措施有( )
    ①开发新资源,培育新产业 ②修建梯田,发展水稻种植 ③重点整合小煤矿,扩大规模 ④治理环境,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4.D 15.B
    解析 第14题,由材料可知,重庆市南桐矿区发展为当时著名煤炭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煤炭丰富,原料充足,③正确;重庆市南桐矿区为抗日战争时期钢铁工业发展提供急需物资,其区位条件有国防需求,政策支持,④正确;南桐矿区位于重庆西南部山区,地形条件和开采条件差,①错误;南桐矿区距离长江较远,②错误。选D。第15题,万盛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煤炭资源枯竭,以及作为煤炭工业基地一般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转型发展的措施有开发新资源,培育新产业和治理环境,发展旅游业,①④正确,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3·江苏南京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1)指出中原城市群中山西省的城市。(3分)
    (2)说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6分)
    (3)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
    答案 (1)运城、晋城和长治。
    (2)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3)郑州是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解析 (1)根据材料“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确定区域范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省界确定山西省的位置,最后找出城市。(2)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理位置:郑州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②城市等级:作为河南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③交通运输: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④政策: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这个发展规划,说明国家支持郑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3)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①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郑州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对整个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③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④郑州自身优势: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17.(2023·山东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于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指安徽省长江两岸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是皖江城市带简图。下表是2007、2013年和2019年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GDP总量(亿元)和人口(万人)统计数据。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皖江城市带在发挥虹吸效应正面影响上可采取的做法。(6分)
    答案 (1)劳动力外流,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高素质人才减少,不利于创新发展;城市人口减少,影响城镇化进程。
    (2)加强区域联系,增强城市带整体经济实力;支持大城市创新发展和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形成合理梯度;参与产业分工,优化布局,避免恶性竞争;加强政策引导,防止过渡虹吸,实施功能疏解,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1:城市的辐射功能 题点3:城市虹吸效应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不同的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的道路也会不同。
    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利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而迅速推进了工业化,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又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图1示意珠江三角洲轻纺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山西大同在20世纪90年代,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发展国有大型煤炭和钢铁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随着发展条件的变化,两地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困境。图2示意山西大同主导产业发展。
    (1)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21世纪前山西大同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4分)
    (2)从工业结构特点角度,分析21世纪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4分)
    (3)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和山西大同产业未来发展的差异。(6分)
    答案 (1)以钢铁、煤炭等重化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比重低。
    (2)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欠发达,产业基础薄弱,资金不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环节)为主,由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资金、技术积累少。
    (3)珠江三角洲:发展石化、钢铁、汽车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的开发和研究,提高其附加值。山西:传统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19.(2023·江苏泰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南大门。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282亿立方米,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沧州市海岸线漫长,海洋生物1 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同时沧州市也是我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图1为沧州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21年,沧州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 16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 72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 102.1亿元。
    (1)分析沧州市海洋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在图2中绘制2021年沧州市产业结构统计图。(4分)
    (3)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简述沧州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答案 (1)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能源)丰富;海洋产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2)绘图如下:
    (3)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引进新技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培育服务性支柱产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注重培养创新型产业人才;发展海洋经济。
    第3部分第3章 考点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题点2:产业之间结构变化
    地区
    2007年
    2013年
    2019年
    GDP总量
    人口
    GDP总量
    人口
    GDP总量
    人口
    合肥
    1 334.20
    491.00
    3 893.06
    761.14
    7 057.71
    818.90
    芜湖
    582.12
    226.00
    1 749.14
    359.56
    2 713.95
    377.80
    马鞍山
    532.10
    127.00
    1 077.23
    220.80
    1 583.37
    236.10
    安庆
    593.51
    559.00
    1 181.55
    534.47
    2 460.62
    472.30
    滁州
    443.93
    411.00
    904.88
    396.18
    2 182.00
    414.70
    池州
    156.57
    143.00
    385.11
    142.23
    623.86
    148.50
    铜陵
    286.83
    72.00
    567.01
    73.62
    720.19
    164.10
    宣城
    336.73
    258.00
    702.15
    256.31
    1 171.11
    266.10
    六安
    439.83
    609.00
    841.71
    568.33
    1 215.21
    487.30
    地区
    2007年
    2013年
    2019年
    GDP总量
    人口
    GDP总量
    人口
    GDP总量
    人口
    合肥
    1 334.20
    491.00
    3 893.06
    761.14
    7 057.71
    818.90
    芜湖
    582.12
    226.00
    1 749.14
    359.56
    2 713.95
    377.80
    马鞍山
    532.10
    127.00
    1 077.23
    220.80
    1 583.37
    236.10
    安庆
    593.51
    559.00
    1 181.55
    534.47
    2 460.62
    472.30
    滁州
    443.93
    411.00
    904.88
    396.18
    2 182.00
    414.70
    池州
    156.57
    143.00
    385.11
    142.23
    623.86
    148.50
    铜陵
    286.83
    72.00
    567.01
    73.62
    720.19
    164.10
    宣城
    336.73
    258.00
    702.15
    256.31
    1 171.11
    266.10
    六安
    439.83
    609.00
    841.71
    568.33
    1 215.21
    487.30

    相关试卷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九 区域与区域发展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九 区域与区域发展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含解析),共20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该都市圈的正确叙述有,图示区域的城市可分为,图示区域的城市中,与江苏相比,浙江的产业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