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大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逼真和如画是艺术批评的两个标准。看到一幅画,一个雕塑品,赞美它好,说逼真。我们游览风景,赞美风景好,说风景如画。究竟作品像真的事物好呢,还是真的事物像作品好呢?用到文学批评上来,就作品说,究竟“逼真”好呢,还是“如画”好呢?还是两者都好呢?弄清这些问题,对掌握这两个批评标准是有帮助的。
    先说逼真。《水经注·沔水》:“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里说:“这就牵连到这个‘真’字的意义了。这个‘真’固然指实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只有‘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死的山石像活的白马,有生气,有生意,所以优美。‘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逼真的好处是有生气,有生意,是活的,所以光求外形相似是不够的。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光求外形相像,只是儿童的见识;好的画,要把东西写活,要传神,这才是逼真的要求。
    再说如画。画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那么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起普通的风景来具有典型性。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就文学作品来说,写得逼真,同真的一样,把人和物写活,写得有生气;或写得如画,写得形象,有画意,而这形象要具有典型性,这都不容易。能做到这样,才成为好作品。
    (摘编自周振甫《诗词例话》)
    材料二:
    “逼真”与“如画”这两个语借用到文学批评上,意义又有些变化。这因为文学不同于实物,也不同于书法的点画,也不同于画法的“用笔”“象形”“傅彩”。文学以文字为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想像;想像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他,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但是这种实物只是想像中的实物;至于境界,原只存在于想像中,倒是只此一家,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向来评论诗文以及小说戏曲,常说“神态逼真”,“情景逼真”,指的是描写或描画。写神态写情景写得活像,并非诉诸直接的感觉,跟“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以及“宁无画逼真”的直接诉诸视觉不一样,这是诉诸想像中的视觉的。宋朝梅尧臣说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如”字很确;这种“逼真”只是使人如见。可是向来也常说“口吻逼真”,写口气写得活像,是使人如闻,如闻其声。这些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模仿自然一类。向来又常说某人的诗“逼真老杜”,某人的文“逼真昌黎”,这是说在语汇,句法,声调,用意上,都活像,也就是在作风与作意上都活像,活像在默读或朗诵两家的作品,或全篇,或断句。这儿说是“神似老杜”“神似昌黎”也成,想像中的活像本来是可实可虚两面儿的。这是属于艺术模仿艺术一类。文学里的模仿,不论模仿的是自然或艺术,都和书画不相同;倒可以比建筑,经验是材料,想像是模仿的图样。
    向来批评文学作品,还常说“神态如画”“情景如画”“口吻如画”,也指描写而言。这儿是说“写神态如画”“写情景如画”“写口吻如画”,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模仿自然一类。在这里“如画”的意义却简直和“逼真”是一样,想像的“逼真”和想像的“如画”在想像里合而为一了。
    当然,这种“逼真”与“如画”都只是分明、具体、可感觉的意思,正是常识对于自然和艺术所要求的。不过传统的诗文里写景的地方并不很多,小说戏剧里尤其如此,写景而有境界的更少,因此王维的“诗中有画”才见得难能可贵,模仿起来不容易。他创始的“画中有诗”的文人画,却比那“诗中有画”的诗直接些,具体些,模仿的人很多。我们感到“如画”与“逼真”两个语好像矛盾,就由于这一派文人画的影响。不过这两个语原来都只是常识的评价标准,后来意义虽有改变,而除了“如画”在作为一种境界解释的时候变为玄心妙赏以外,也都还是常识的标准。这就可见我们的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一般的还是以常识为体,雅俗共赏为用的。那些“难可与俗人论”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达道罢。
    (摘编自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你感到眼前风景如画,说明你所欣赏到的风景堪比艺术品,比普通风景更具典型性。
    B.就文学作品而言,要么是把形象写活,要么是抓住形象的典型性,这样才算是好的作品。
    C.文学不同于实物,也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因此文学中的模仿,与其他艺术形式都不相同。
    D.在文学作品中,说其“口吻逼真”和“口吻如画”都是指描写口气写得活像,写得分明、具体、可感觉,使人如闻其声。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一段多用疑问句拓展论证思路,既引发了读者思考,也强化了下文论述的内容。
    B.材料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论证,论证思路清晰,论证语言严谨平实,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
    C.材料二围绕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进行论述,总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D.材料二在论述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使文章的论证丰富充实。
    3.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一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柳永《集贤宾》:“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文学批评中的“逼真”与“如画”是否矛盾?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下面是秦观的一首描写女子形象的《南歌子》的上片:“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请用材料一中论及的“逼真”和“如画”这两个艺术批评标准,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片。
    【答案】1.C 2.D 3.A
    4.不矛盾。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几乎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①都诉诸想象;②都属于模仿自然或艺术;③都具有分明、具体、可感觉的特点;④都是以常识为体,雅俗共赏。
    5.①从“逼真”这一标准看,“香墨”两句,“画”且“弯弯”,“匀”且“淡淡”,运用动作描写展现女子用心打扮的场景,“独倚”“无语”“点檀唇”等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女子在等待和思念归人的情态,逼真而传神。②从“如画”这一标准看,这首描写闺中女子的词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很像一幅工笔画,形象而具有典型性,使闺中思妇形象跃然纸上,画面感十足。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艺术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两种标准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逼真”强调生动和细节的真实感,使描写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如画”则关注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作品应超越普通生活。在文学中,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结合在一起,通过想象实现生动及形象的表现,指导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文章内容丰富,论证严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批评标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
    C.“文学中的模仿,与其他艺术形式都不相同”错。从“文学里的模仿,不论模仿的是自然或艺术,都和书画不相同;倒可以比建筑,经验是材料,想像是模仿的图样”可知,文学中的模仿与建筑相似,而非选项中所说的“与其他艺术形式都不相同”。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论证特色的能力。
    D.“类比论证”错,材料二没有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段强调“逼真”既要形似又能传神——有生气,有生意。
    A.说的是“绘画难描绘她的高雅志趣,任何花朵都比不上她美好的容颜”,没有突出有生气,有生意。
    BCD都是既形似又能传神。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不矛盾。
    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几乎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①由“在这里‘如画’的意义却简直和‘逼真’是一样,想像的‘逼真’和想像的‘如画’在想像里合而为一了”可知,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都诉诸想象;
    ②由“可是向来也常说‘口吻逼真’,写口气写得活像,是使人如闻,如闻其声。这些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模仿自然一类。向来又常说某人的诗‘逼真老杜’,某人的文‘逼真昌黎’,这是说在语汇,句法,声调,用意上,都活像,也就是在作风与作意上都活像,活像在默读或朗诵两家的作品,或全篇,或断句。这儿说是‘神似老杜’‘神似昌黎’也成,想像中的活像本来是可实可虚两面儿的。这是属于艺术模仿艺术一类”“向来批评文学作品,还常说‘神态如画’‘情景如画’‘口吻如画’,也指描写而言。这儿是说‘写神态如画’‘写情景如画’‘写口吻如画’,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模仿自然一类”可知,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都属于模仿自然或艺术;
    ③由“这种‘逼真’与‘如画’都只是分明、具体、可感觉的意思,正是常识对于自然和艺术所要求的”可知,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都具有分明、具体、可感觉的特点;
    ④由“我们感到‘如画’与‘逼真’两个语好像矛盾,就由于这一派文人画的影响。不过这两个语原来都只是常识的评价标准,后来意义虽有改变,而除了‘如画’在作为一种境界解释的时候变为玄心妙赏以外,也都还是常识的标准。这就可见我们的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一般的还是以常识为体,雅俗共赏为用的”可知,文学批评中的“逼真”和“如画”都是以常识为体,雅俗共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从“逼真”这一标准看,结合材料一“‘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逼真的好处是有生气,有生意,是活的,所以光求外形相似是不够的”“好的画,要把东西写活,要传神,这才是逼真的要求”可见,“香墨”两句,“画”且“弯弯”,“匀”且“淡淡”,运用动作描写展现女子用心打扮的场景,“独倚”“无语”“点檀唇”等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女子在等待和思念归人的情态,逼真而传神。
    ②从“如画”这一标准看,结合材料一“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可见,这首描写闺中女子的词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很像一幅工笔画,形象而具有典型性,使闺中思妇形象跃然纸上,画面感十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越走越慢
    徐则臣
    跟老鳖约好了,晚上出工,划船进小鬼汊。
    小鬼汊这名字什么时候叫出来的,我没深究过,真他娘形象,芦苇荡里的死鬼如麻,比芦苇少不了多少。据说小鬼汊地形极复杂,芦苇生长循着我们看不懂的规矩,敢进去的人不多,能出来的更少,绕晕了正常,绕死了也不意外。这次专请了老鳖来帮忙。老鳖是外号,其实姓别,常年吃水饭,往那儿一杵又不爱吭声,老别就被叫成了老鳖。
    老鳖的儿子叫别大伟,我们招募的编外辅警,主要工作是在运河上下巡逻。当初决定录用别子,是因为他水性好。但这小子失踪了。那天晚上跟小分队去运河上巡逻,他跑得快,跑丢了,收工了也没回来。同事们把上下五十里运河捋过一遍,还是音讯全无。
    我们跟老鳖隐瞒了这个事儿,但这次进小鬼汊,同时也为了找别子。
    傍晚时分下起雨,看架势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行动组最后商定,手摇船和机动船同时上,三条船,其中一条主要放三艘摩托艇。我们停在可以用望远镜看清小鬼汊入口的隐蔽处,等时间慢慢往黑夜走。雨还在下,天地间都是水声。雨落在运河里,雨打在芦苇上,雨击打船舱。我们把船上的灯都灭掉,我看见老鳖在黑暗中掏出一只酒壶,拧开盖喝了一口。铁质的酒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光,温和地闪了一下。
    半小时后,我们摸黑往小鬼汊靠近。雨下得更大了,小鬼汊里风动芦荡,雨打苇叶,如同千万人在齐声低吼,每个人声音都不嘹亮,但和声却极为高亢,几声响雷滚进小鬼汊里,也会被风雨声淹没。雨夜的小鬼汊的确比迷宫还凶险。我终于意识到老鳖这样的老把式的价值,他们辨别方向靠的是经验直觉和本能。老鳖操纵着他的机动船,我们在往想象中的战场逼近。
    有一阵子绕了很多弯,速度也慢下来。我凑到老鳖耳边喊:“遇到麻烦了吗?我们得快点了。”进来了就得争分夺秒。一旦他们发现了,钻到哪里躲起来,忙活一夜我们也找不到。
    “跑不动,”老鳖也喊,“大伟他妈拽着船。”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探照灯的光柱里大雨密集地连成了线,芦苇丛后头黑洞洞的。可知的世界只有光柱这锥形的一片,我们仿佛被屏蔽在光柱和风雨声里。外面的世界消失了,我们正追随着跳动的光柱在沉重的黑暗里钻探。老鳖左拐、左拐、左拐。他在画圈。
    “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鳖对我喊,“你得让大伟说上媳妇,咱儿子是个瘸子啊。”
    我对老鳖说:“老哥,我们不会扔下别子不管的。”
    老鳖开始右拐。偶尔还是会绕圈。柴油机动力像个资深的哮喘病人,突然咳嗽几声就慢下来。我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越快越好。我坐到老鳖旁边,雨水顺着雨帽和袖口的边缘流到身上,风大雨急,我感觉不到冷。快一点,再快一点,着急得我冒火。在我的办案史上,从来没有哪次时间过得比这一次慢。我在风雨落到芦苇荡的巨大喧嚣声中,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
    听见摩托艇的声音之前,先看见一道狂舞的光柱,接着一艘摩托艇从黑暗里冲出来。骑摩托艇的人扭头看了一下我们,弯下腰加了油门冲进黑暗里。因为雨衣的帽子遮住了那人的大半个脸,我们都没看清他的长相。
    老鳖突然叫起来:“大伟!大伟!”
    按照事先的安排,出现突发状况,三艘摩托艇里的两艘先出击。两个兄弟从船两侧冲向前去。在他们摩托艇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那人摩托艇屁股上的商标。看不清脸,我也知道那人不是别子。副所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一把抓住老鳖的胳膊,大声对他喊:“老哥,别子是个好兄弟!别子好样的!”
    这个晚上老鳖头一次扭头看我的脸,看了得有三秒钟。然后转向前方,从怀里摸出铁皮酒壶,一手攥着,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拧开壶盖,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酒壶塞回兜里,船速猛地加快了。现场不必描述了,乒乒乓乓的事。真要好好感谢我这帮弟兄,平常训练时的血汗没白流。上了船三下五除二就把赌船上的打手给放倒了。
    跑得最远的就是骑别子摩托艇的那个。那人绕着赌船转了两个大圈,一直喊,见船上没反应,干脆一个人先溜了,一个骑摩托艇的兄弟跟在后头就追。这一带地形那小子挺熟悉,但他真是慌了,天又黑,还有兜头的大雨,在芦苇荡里绕来绕去就把自己绕晕了,眼看着眼前有条宽阔的水道,再加速,一头撞到老鳖的船上。老鳖把他的船横在路头。那小子斜着飞上了夜空,然后像颗炮弹一样栽进了水里。等他从水里钻出来,老鳖的手电灯光罩住了他,老鳖大喊:“我儿子呢?”
    “你儿子?”那小子把一头一脸的淤泥往下抹,“你儿子是谁?”
    “我儿子别大伟!”
    “别大伟是谁?”
    老鳖把船靠近摩托艇,给它熄了火,从水里拖到了船上。他拍着摩托艇的车座厉声说:
    “他!”
    “你说的是他啊,”那小子从水里站起来,露出脖子以上部分,“一个多月前,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被哥几个给放倒了。一棍。”他站在黑暗的雨夜里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比画了一下。
    手电筒的灯光在老鳖手里抖起来,某一个瞬间照亮了他的脸。
    “你不是那个,老鳖么?”那小子激动地叫起来,“你不是给我们邓老板送客人的吗?你怎么当了叛徒?你收了钱还吃里爬外!”他喘口气,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杂碎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
    在小鬼汊里地毯式搜索了两天终于找到别子!他已经给鱼和鸟和细菌吃得不成样子。下葬时,经老鳖同意,我们把别子那辆摩托艇也埋进了土里。
    (改编自原小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鬼汊地形复杂,加之行动当晚风雨很大,即便是熟悉地形的老鳖,也一度迷失了方向。
    B.老鳖反复提到大伟母亲的情节,展现了父子、母子、夫妻情深。
    C.“别子的摩托艇”是小说的重要物象,既是辨识别子的重要依据,也寄托了大家的哀思。
    D.小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寻船的过程,不仅说明小鬼汊环境恶劣,还以此衬托出警察们不畏险阻的形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次写到了“雨”,这对营造紧张氛围,塑造人物不畏险阻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警民合作、亲如鱼水的主旨都有重要作用。
    B.小说中的“我”既是讲述者,又是旁观者;既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又是情节的重要推动者。
    C.小说最后老鳖与骑别子摩托艇的小子之间的对话,解开了前文设置的多处悬念。
    D.小说综合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比喻、夸张等手法,写出了小鬼汉的雨大风狂。
    8.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标题“船越走越慢”的理解。
    9.“别子”这个人物虽未出场,却不可或缺。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
    【答案】6.A 7.B
    8.①小鬼汊地形复杂莫测,当晚风雨交加,船在小鬼汊确实无法快速行进。
    ②船走得慢源于老鳖有意绕圈减速,表现出老鳖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他虽然在给警察带路,但也曾经带人上赌船,触犯法律。
    ③“我”感觉船走得太慢,由此催促老鳖加速,突出表现“我”内心的焦虑和迫切。
    9.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小说开头说他“水性好”“跑得快”和结尾“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用侧面烘托方式描摹了别子本领高超的形象与英勇无畏的胆识和气魄。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别子虽未出场,但他与警察、老鳖、赌博团伙几者都有关联,是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③深化主题。别子的英雄形象深化了小说主旨,赞扬警察们为守护一方净土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解析】
    【导语】小说《船越走越慢》通过复杂的环境和紧张的局势,展现了一个关于亲情、责任和正义的故事。在小鬼汊迷宫般的苇荡中,警察们与经验丰富的老鳖一起寻觅失踪的别子,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牵挂。小说巧妙地以雨夜为背景,营造出紧迫的氛围,通过简单而有力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同时,摩托艇这一物象贯穿始终,象征着希望与怀念。小说最终揭示出了正义和亲情的深刻内涵。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也一度迷失了方向”错误,原文说“雨夜的小鬼汊的确比迷宫还凶险。我终于意识到老鳖这样的老把式的价值,他们辨别方向靠的是经验直觉和本能”,但并没有说老鳖一度迷失了方向,而是有意拖延,担心自己与赌船有关联的事情被发现,也担心会牵连儿子。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B.“‘我’……又是旁观者……是小说的主要人物”错误,“我”并非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主要围绕老鳖、别子以及警察们打击赌博团伙的事件展开,我只是参与者,是次要人物。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从环境角度理解:小鬼汊地形复杂莫测,“芦苇生长循着我们看不懂的规矩,敢进去的人不多,能出来的更少,绕晕了正常,绕死了也不意外”。行动当晚又风雨交加,“雨下得更大了,小鬼汊里风动芦荡,雨打苇叶,如同千万人在齐声低吼,每个人声音都不嘹亮,但和声却极为高亢,几声响雷滚进小鬼汊里,也会被风雨声淹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船确实无法快速行进,所以“船越走越慢”。
    ②从人物心理角度理解:船走得慢源于老鳖有意绕圈减速。老鳖一方面在给警察带路,另一方面他曾经带人上赌船,触犯了法律,内心充满了犹豫和矛盾。这种复杂的心理通过船走得慢表现出来,如“老鳖左拐、左拐、左拐。他在画圈”“柴油机动力像个资深的哮喘病人,突然咳嗽几声就慢下来”。
    ③从“我”的感受角度理解:“我”感觉船走得太慢,由此催促老鳖加速,“我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越快越好”“着急得我冒火。在我的办案史上,从来没有哪次时间过得比这一次慢。我在风雨落到芦苇荡的巨大喧嚣声中,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突出表现了“我”内心的焦虑和迫切,因为这次行动不仅是打击赌博团伙,还为了寻找别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艺术效果的能力。
    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小说开头说别子“水性好”“跑得快”,结尾“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通过这些侧面描写描摹了别子本领高超的形象与英勇无畏的胆识和气魄。如水性好体现了他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技能,跑得快和跟踪赌博团伙则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别子虽未出场,但他与警察、老鳖、赌博团伙几者都有关联。他是警察招募的编外辅警,在巡逻中失踪,引发了警察们的寻找行动;他与老鳖是父子关系,老鳖的行为和心理因他而变化;他与赌博团伙有冲突,被他们打倒,他的遭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深化主题:别子的英雄形象深化了小说主旨。别子作为一名编外辅警,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勇敢地与赌博团伙斗争,最终献出了生命。他的英勇无畏赞扬了警察们为守护一方净土的精神,也表达了对正义和勇敢的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中》)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以A民皆B劝其赏C畏其罚D相率而为E贤者F以贤者众G而不肖者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乎”为介词,相当于“于”,与《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用法相同。
    B.“党”意为“偏袒、偏私”,与《论语》中“群而不党”的“党”意义不同。
    C.“焉”表反问,意为“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焉”意义相同。
    D.恶,意为“不善良,不好的”,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意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圣人尊贤而任能,对于选拔上来的贤人则给予高官富贵,对于无能之人则免去其职位,由此,竞相为贤之风日起。
    B.贤者治理城邑的时候早出晚归,翻耕种植,栽种果木,收聚豆菜等,使得民众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
    C.墨子在论证上追求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和结构清晰,表达观点时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D.材料二第二段从反面立意,指出如果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
    (2)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14.墨子在《尚贤》中对“贤者”的行为作了具体阐释,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答案】10.CDF 11.C 12.D
    13.(1)贤人治理国家,早上朝而晚退朝,审听诉讼案件,处理政务,所以国家安定而刑法严正。
    (2)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偷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伤害别人?所以盗贼没有了。
    14.①治国:早朝晚退,察听案件,处理政务。
    ②治官:晚睡早起,征收关市、山林、川泽的税利,充实官家府库。
    ③治邑:早出晚归,翻耕种植,多聚豆粟。
    【解析】
    【导语】《墨子》的这两篇文章阐述了墨子的治国思想,重点强调了"尚贤"与"兼爱"的价值。墨子认为,贤者能治国安邦,因而主张对其重用并重赏,这体现了对能力的重视。同时,他指出天下的乱象皆因缺乏爱,倡导人们如同爱自己般爱他人,以此达到天下大治。其论证逻辑严密,通过具体例证和对比论证,展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百姓相互劝勉以获得赏赐,畏惧惩罚,争相做贤人,所以贤能的人多而没有才能的人少。
    “是以”是连词,引出结论,后面紧跟“民皆劝其赏”,“劝其赏”“畏其罚”是并列结构,中间断开,C处断开;
    “相率而为贤者”是动宾结构,跟前面“畏其罚”动宾结构之间也需断开,D处断开;
    “相率而为贤者”,“相率”为状语,“贤者”做“为”的宾语,F处断开。
    故CDF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乎”,介词,相当于“于”。句意:由愚昧且低贱的人去治理高贵且有智慧的人,国家就会混乱。/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大的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呢?
    B.正确。“党”,偏袒、偏私/结党营私。句意:不偏袒父亲和兄弟。/与人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C.“意义相同”错。“焉”,于是/表反问,哪里,怎么。句意:一定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在哪里,于是能治理它。/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D.正确。“恶”,不善良,不好的/厌恶。句意:怎么能不禁止不好的而鼓励相爱呢?/不是因为厌恶那声音才这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从反面立意”错,根据“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可知,是从正面进行假设。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蚤”通“早”;“晏”,晚;“狱”,案件。
    (2)“视”,看待;“贼”,伤害;“亡”,通“无”,没有。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治国方面:根据“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可知,贤者治国时早朝晚退,察听案件,处理政务。
    ②治官方面:根据“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可知,贤者治官时晚睡早起,征收关市、山林、川泽的税利,充实官家府库。
    ③治邑方面:根据“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可知,贤者治邑时早出晚归,翻耕种植,多聚豆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墨子说:“现在王公大人统治人民、主持社稷、治理国家,想要长久保持而不失去,所以不明白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凭什么知道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呢?回答是:由高贵且有智慧的人去治理愚昧且低贱的人,国家就会安定;由愚昧且低贱的人去治理高贵且有智慧的人,国家就会混乱。因此知道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
    所以古代的圣王非常尊崇贤人并且任用有才能的人,不偏袒父亲兄弟,不偏向富贵之人,不宠爱美色。把贤能的人选拔上来并且提拔他们,使他们富有并且尊贵,让他们担任官职;对没有才能的人就抑制并且罢免他们,使他们贫困并且低贱,让他们做仆役。因此百姓都因渴望赏赐而勉励自己,畏惧惩罚而争相做贤人,因为贤能的人多而没有才能的人少,这就叫做举荐贤人。然后圣人听他们的言论,考察他们的行为,察看他们的能力而谨慎地授予官职,这就叫做任用贤能。所以可以让他们治理国家的,就让他们治理国家;可以让他们担任长官的,就让他们担任长官;可以让他们治理城邑的,就让他们治理城邑。凡是所任用治理国家、官府、城邑的人,这些都是国家的贤人。
    贤人治理国家,早上上朝而晚上退朝,审理案件处理政务,因此国家安定并且刑法公正。贤人担任长官,晚睡早起,征收关市、山林、湖泊的税利,来充实官府,因此官府充实并且财物不流失。贤人治理城邑,早出晚归,耕种种植、积聚豆类和粮食,因此豆类和粮食多而百姓有足够的食物。所以国家安定那么刑法就公正,官府充实那么百姓就富足。
    所以古代圣王审慎地把崇尚贤能任用有才能的人作为治理政事的原则,并且取法于上天。即使上天也不分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对贤能的人就推举并且尊崇他们,对没有才能的人就抑制并且罢免他们。
    材料二:
    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业,一定要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治理它;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治理。譬如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从哪里产生,才能治疗它;不知道疾病从哪里产生,就不能治疗。治理混乱难道不是这样吗?一定要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治理它;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治理。
    考察混乱是从哪里产生的呢?都是起源于不互相爱护。如果让天下的人都互相爱护,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还会有不孝顺的人吗?看待父亲、兄长和君主就像看待自己一样,哪里会施行不孝顺呢?还会有不慈爱的人吗?看待弟子和臣子就像看待自己一样,哪里会施行不慈爱呢?所以不孝顺不慈爱就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偷窃呢?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伤害别人呢?所以盗贼就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互扰乱家族、诸侯相互攻打国家的情况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会扰乱呢?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会攻打呢?所以大夫相互扰乱家族、诸侯相互攻打国家的情况就没有了。如果让天下的人都互相爱护,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打,家族与家族不相互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孝顺慈爱,像这样那么天下就会安定。
    所以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业,怎么能不禁止憎恶而鼓励相爱呢?所以天下人互相爱护那么天下就会安定,相互憎恶那么天下就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可以不鼓励爱别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注】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注】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他向神人请求若耶溪上“旦,南风;暮,北风”,以利于运柴,后果如所愿。故“樵风”即有顺风之意。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两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词人因为那“波渺”、那“夕阳迟”而“不自持”。
    B.“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词人运用反问手法,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别后孤独凄凉落寞的心态。
    C.“赖有窗间梦”,这里一个“赖”字,说明词人要把梦中的欢聚作为自己孤独心灵的唯一感情依托。
    D.“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二句紧承上句而来,待到梦醒之后,那番梦中相会的欢乐却又导致了“一番别离”的痛苦!
    16.贺铸以善于写愁而著称。本词前两句也写愁,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答案】15.B
    16.①词人想象丰富,把难以捉摸、无踪无影的抽象愁情写得好像有了体积、有了重量。随着船渐渐远离,离愁好像跟着船儿似的,船动愁生,船远愁更重。
    ②“无端更借樵风送”,词人与送行之人分别已够伤感,而无缘无故的顺风相送,却让船儿行得更快,不由得对上天产生了奇特的怨责。词人构思奇特,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表现离愁之深。
    【解析】
    【导语】贺铸《菩萨蛮》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离愁别绪,开篇通过“彩舟”和“樵风”象征离别的无奈与愁苦。“夕阳迟”与“波渺”渲染出孤寂环境,深化情感。梦中欢聚与梦醒后的失落交织,使全词充满浓烈的思念与哀愁。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词人运用反问手法”错误,“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是设问,“美好的夜晚再与谁共度,幸好还能与爱人小窗同倚在睡梦里”。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彩舟载得离愁动”一句中,词人把抽象的离愁赋予了具体可感的形态。离愁本是一种情感,难以捉摸、无形无影,但词人通过“载得”一词,将离愁比作有体积、有重量的物体,可以被彩舟承载着。随着彩舟渐渐远离,离愁仿佛也跟着船儿一起移动,船动则愁生,船行得越远,离愁也就越重。这种写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离愁之深。
    ②“无端更借樵风送”一句,词人在与送行之人分别后已足够伤感,此时却又有无缘无故的顺风相送,使得船儿行驶得更快。这里词人对上天产生了奇特的怨责,为什么要让这风来加速船的行进,让离别的时刻来得更快呢?这种构思奇特之处在于,一般情况下,顺风会被视为好事,但在词人这里,却因为它加速了离别的进程而变得让人反感。这进一步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不舍和离愁的深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国庆节来临之际,小罗所在的班级举行了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小罗从《论语·泰伯篇》中选取“______,______”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志向与意志、责任与坚毅的理解;小黄则引用《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来引出他的分享主题“正心诚意”。班会活动上大部分同学热情高涨,积极分享,但是仍然有部分因不自信而怯于发言的同学,彭老师则用《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来鼓励他们。
    【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任重而道远 ③欲正其心者 ④先诚其意 ⑤天生我材必有用 ⑥千金散尽还复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盲盒”卖到脱销、“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三星堆文物“上新”成“顶流”……又是一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开始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走入荧屏、走入社交媒体、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冷门变热门,博物馆“出圈”之路 A 。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鼓励全社会参与博物馆事业,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条例不仅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破题带来福音,(甲):博物馆不再只是收藏与展示文物的场所,还将转型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的文物重焕生机?各地博物馆积极创新、 B ,探索各自博物馆更为合适、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这样断言。正如单霁翔所言,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面向自身,不断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乙),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让文物故事以公众 C 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丙),从过去的线下参观到现在“云展览”“云游博物馆”成为常态,“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通过数字技术走入千家万户,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动动指尖,就能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今年3月,众网友围观了三星堆的挖掘现场。新技术最大限度呈现了三星堆文物之美,在直播和弹幕的加持下,黄金面具、鸟型金饰片“圈粉”无数。
    从《故宫日历》成为“网红”到《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和三星堆的“出圈”,每一年,博物馆和公众似乎又走近了一些。①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出圈”之后的路该如何走,②怎样让传统接续未来,③期待从业者提出新方案、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④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公众。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
    2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外界的优质服务。
    B.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的人在做人方面的共同理解。
    C.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答案】18.A.有迹可循 B.各显神通 C.喜闻乐见
    19.③句语序不当,应先“思考”“探索”,再“提出新方案”,改为“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
    ④“走进公众”搭配不当,改为“走进公众生活”。
    20.甲:更促使博物馆走上转型之路 乙:面向公众 丙:从线下走到线上
    21.①这句话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要让博物馆“活”起来,提升观众的“体验”,只有创新。②引出下文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论述。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面向自身,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
    22.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根据上文“博物馆‘出圈’之路”的句子成分可知,本空所填内容为句子的谓语,内容为描述“博物馆‘出圈’之路”的具体状态。结合下文“《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鼓励全社会……鼓励博物馆……”“不仅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破题带来福音,更促使博物馆走上转型之路”可知,这些具体的措施为“博物馆‘出圈’之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故填“有迹可循”。有迹可循:意思是可以从某些方面看出来。
    B处.结合上文“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的文物重焕生机”的问题提出,本空的内容应为博物馆的具体做法;结合下文“探索各自博物馆更为合适、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强调博物馆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故填“各显神通”。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C处.结合本空后面“形式”,本处要填的成语是对传播形式的具体修饰;结合下文“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可知,本空的内容应是突出形式的贴合普通群众,能够走进百姓心中,让百姓喜欢,故填“喜闻乐见”。喜闻乐见: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共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提出新方案、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逻辑顺序不当,应该先“思考”“探索”,再“提出”,故改为“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
    二是搭配不当,“走进”与“公众”搭配不当,应该是“走进公众的生活”,故改为“走进公众生活”。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甲处:根据上文“不仅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破题带来福音”中关联词语“不仅”的提示,本空需要有表示递进的关系词语与之照应,可填“还”“更”等;结合下文“博物馆不再只是收藏与展示文物的场所,还将转型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表明博物馆由“收藏与展示”转型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身份定位发生了转型,故填写“更促使博物馆走上转型之路 ”。
    乙处:根据本空前面的标点“;”可知,本空与上句内容形成并列,应该与上文“面向自身”在结构形式上一致;结合下文“让文物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可知,本空的内容是强调博物馆要面向更多的普通百姓,故填写“面向公众”。
    丙处:上文写“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下文写“从过去线下参观到现在‘云展览’‘云游博物馆’成为常态”以及“云游敦煌”“围观了三星堆的挖掘现场”可知,本段主要写博物馆展览方式从过去的线下参观变为了现在的线上游览,故填写“从线下走到线上”。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从内容上,本句“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从反面指出“不创新”的严重后果,意在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意义,只有创新,“博物馆的大门”才能继续打开,才能让观众走进去,才能让观众喜欢,才能让博物馆“活”起来。
    从结构上,注意其在文中的位置,本句“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位于段首,主要是对下文起到引领作用。“创新”一词对下文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指明了方向,即领起下文“面向自身”“面向公众”两个方面的内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原文“两个面向”中的引号作用为“强调”。
    A.表示强调;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反语、讽刺;
    D.表示特殊含义,指战争中的小小意外。
    故选A。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先秦诸子:有因材施教的孔子,有以民为本的孟子,有顺应自然的老子,有逍遥遨游的庄子,更有兼爱天下的墨子。我们感受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在他们的故事中了解社会,体悟人生。
    假若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请你选取其中一人,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对怎样做新时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写作对象和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材料的主题选自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第二单元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旨在落实教材在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这既考查了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又引导学生将古人的智慧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相结合。材料列举了教材中出现的先秦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引导语要求考生从这些人物中任意选取一人,给他写信,谈谈对怎样做新时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其中,“选取一人”是对象限制,“写一封信”是文体要求,“谈谈你对怎样做新时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是写作方向。考生在写作时要留意这些写作要求,注意书信的正确格式。
    人物前的修饰语如“因材施教”“以民为本”“顺应自然”“逍遥遨游”“兼爱天下”等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思考立意的方向。考生也可结合他们作品中体现的其他思想、观点、品质和精神对于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启示来进行立意。“我们感受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在他们的故事中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在这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审题立意时应注意建立他们与“我们”人生的关联。
    考生可以从所选人物的核心思想出发,探讨其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如选择孔子,可以从因材施教引申到新时代青年要发掘自身特长,为社会贡献独特价值;选择孟子,可围绕以民为本、穷达观、气节等方面阐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等等;选择老子或庄子,可以围绕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谈论当代青年在遇到挫折时如何开解自我,培养豁达乐观人生态度;选择墨子,则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谈论兼爱非攻的思想,谈谈当代青年应该如何践行兼爱的思想等等。不管选择哪一位先秦诸子,考生的立意要积极向上,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进取精神。同时,要紧密结合所选人物的思想,使文章有深度和文化底蕴。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在开篇点明写信对象,表达对其的敬仰之情,引入主题。主体部分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运用分论点的形式,结合所选人物的思想,分点阐述新时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最后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对所选人物的敬意,以及新时代青年践行其思想的决心。注意书信格式和表达时语言的得体。
    立意:
    1.汲取诸子智慧,争做时代青年。
    2.心存弘毅,任重道远。
    3.“恕”行终身,君子之风。
    4.心有浩然气。
    5.兼爱非攻,大爱无疆。

    相关试卷

    [语文]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有答案),共13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共1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