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震波的波速受传播介质、岩性、岩石密度、埋藏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34°N,84°E)地震波波速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震波( )
A. 为纵波B. 可在液态中传播
C. 破坏性较强D. 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2. 图示地表以下140~370千米范围内为( )
A. 地壳B. 地幔
C. 岩石圈D. 软流层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横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结合该地震波的波速判断应为横波,A错误。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B错误。横波使地面发生左右摇晃,容易使建筑物倒塌,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性强,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据图可知,在地表以下140~370千米范围内,地震波波速较上下区域均较慢,说明该范围物质组成与上下区域有差异,结合深度可知,应为软流层,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玉田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最西端,西、北、南三面毗邻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土壤富含有机质,两条地下优质矿泉水水脉贯穿全境。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180多个蔬菜品种,其中白菜种植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口碑享誉京津。完成下面小题。
3. 玉田大白菜的好口碑主要得益于( )
A. 种植规模大B. 市场广阔
C. 位置优越D. 水土独特
4. 玉田县大规模种植大白菜对菜农增收带动作用较弱,主要是因为( )
A. 产量低B. 附加值低
C. 上市晚D. 市场狭小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玉田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土壤富含有机质,两条地下优质矿泉水水脉贯穿全境,因此该地土壤肥沃,且利用富含矿物质的地下优质矿泉水进行灌溉,大白菜质量高,口碑好,D正确,该地种植规模、市场、地理位置与其他地区并无独特之处,排除ABC。故选D。
【4题详解】
大规模种植大白菜虽有口碑,但是没有品牌,农产品附加值低,增产不增收,B正确。玉田县白菜种植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口碑享誉京津,因此产量大、市场广阔,AD错误;上市时间无从得知,排除C。故选B。
下图示意M地(40°,108°)一天中太阳视运动,图中点E、S、W、N分别为地平面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点P为正午时刻太阳位置,K为天顶,∠PMS=58°。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日最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 )
①夏至②谷雨③处暑④芒种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6. 若该日后M地昼渐长夜渐短,则该地( )
A. 日出越来越晚B. 日落越来越早
C. 日出越来越偏东南D. 日落越来越偏西
7. 当M地正午时,首都北京( )
A. 地方时为12时B. 地方时为12时32分
C. 北京时间为12时D. 北京时间为12时32分
【答案】5. B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昼长夜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日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8°,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8°N;再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南北移动1°,推算出该日期可能为春分日之后一个月,或秋分日之前一个月,即谷雨和处暑,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若M地昼渐长夜渐短,则表明太阳直射点自8°N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出越来越早,日落越来越晚,日出越偏东北,日落越偏西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所给答案可判断,M地为东经度,故M地经度为108°E,与120°E差12°,地方时相差48分钟;当M地为正午12时,首都北京的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2时48分,地方时(116°E)为12时32分。故选B。
石蛋地貌是花岗岩地区独特的景观。山东省峄山是石蛋地貌的典型代表,自古以奇峰怪石著称于世,五华峰峰插天表,丹丸峰凌空突兀,山坡大部分由怪石堆砌而成。下图为峄山山顶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峄山石蛋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B. 风力侵蚀
C. 风化剥蚀D. 流水侵蚀
9. 石蛋地貌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是( )
①岩性坚硬致密②节理裂隙发育
③火山喷发强烈④地震活动强烈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③④
10. 影响石蛋地貌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
A. 气温B. 降水
C. 土壤D. 水分
【答案】8. C 9. A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石蛋地貌是块状构造的花岗岩岩石被节理切割,在外力作用下,经历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的,并经流水进一步将松散的风化产物带走,从而在地表出露呈孤立状态。因此峄山石蛋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剥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花岗岩岩性坚硬,抗蚀力强,利于高大突兀的石蛋地貌的保存,①正确;花岗岩节理和裂隙发育,控制着大量造型石的分布和具体形态,②正确;石蛋地貌形成与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关系较弱,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石蛋地貌是花岗岩地区独特的景观,图示地区花岗岩地貌岩性坚硬,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只有在岩缝及相对低洼的地区才有土壤积存,便于植被生根。因此影响图示石蛋地貌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土壤,而不是气温、降水和水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在弯曲河道中,流体经过弯道时存在横向环流(如下图)。弯曲河道的横向环流和纵向流速相互结合引起流体的螺旋运动。完成下面小题。
11. 横向环流中( )
①表层水流流向凸岸,底层水流流向凹岸
②表层水流在凸岸下沉,底层水流在凹岸上升
③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底层水流流向凸岸
④表层水流在凹岸下沉,底层水流在凸岸上升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12. 受横向环流的影响( )
A. 泥沙由凸岸流向凹岸B. 河床主槽向凹岸移动
C. 河道弯曲度减小D. 河床坡度趋于对称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表层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横向环流中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并下沉,底层水流流向凸岸并上升,③④正确,①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受横向环流的影响,泥沙由凹岸流向凸岸,凹岸侵蚀,凸岸淤积,河床主槽向凹岸移动,河道弯曲度增大,河床凹岸坡度变陡,凸岸变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非洲东部地区的乌、肯、坦三国(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大部分地区)临近赤道,东非高原位于三国中央,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乌、肯、坦三国每年有两个雨季,其中每年3—5月为长(大)雨季,10—11月为短(小)雨季。图示意乌、肯、坦三国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3. 影响乌、肯、坦三国雨季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压带B. 赤道低压带
C. 极地高压带D. 副极地低压带
14. 与坦桑尼亚北部地区相比,乌、肯两国( )
①长雨季时,雨季来得早②短雨季时,雨季来得晚③长雨季时,雨季退得晚④短雨季时,雨季退得早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④D. ②③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乌、肯、坦三国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及其南北移动的影响,,形成辐合上升气流和两个雨季。故选B。
【14题详解】
坦桑尼亚处于南半球,乌干达和肯尼亚主要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的共同影响。长雨季时,赤道低压带在南半球且自南往北移,坦桑尼亚北部先进人雨季,雨季来得早、退得早,乌、肯两国相反;短雨季时,赤道低压带自北半球向南移动,因此乌干达和肯尼亚先进入雨季,坦桑尼亚后进入雨季,雨季来得晚、退得晚,乌、肯两国相反。故选B。
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西部为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带等。2019年5月11日上午全市为平均风力2~3级的西南风,傍晚时,风力出现跃增同时风向转为西北风,20时露点温度(水汽含量与气压不变,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是-7℃。下图示意2019年5月11日15时至12日06时冷空气入侵期间巴音淖尔海力素气象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5. 此次冷空气入侵期间海力素气象站经历的天气系统为( )
A. 气旋B. 反气旋
C. 冷锋D. 暖锋
16. 受冷空气影响,海力素气象站最可能出现( )
A. 暴雨B. 沙尘暴
C. 大雾D. 龙卷风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该地先吹西南风,后吹西北风,且气压上升,气温骤降,判断为冷锋过境,C正确,ABD错。故选C。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冷空气入侵前该地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表疏松,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容易形成沙尘暴,B正确;此次冷空气入侵期间,气温高于露点温度,不会形成暴雨,A错误;大风不易形成大雾天气,C错误;龙卷风是局地强对流天气,与高温天气有关,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28日上午,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后,逐渐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但是台风残余环流将长时间维持,并且持续北上。28日,第6号台风“卡努”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受副热带高压、北部大陆高压脊、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河北局地累计雨量甚至超过了1000毫米。下图示意2023年7月29日京津冀地区极端强降雨天气形势。
(1)说明京津冀地区此次极端强降雨的水汽来源。
(2)分析地形与气压中心对此次台风水汽输送路径的影响。
(3)分析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势力减弱的原因。
【答案】(1)西南季风从南海带来的水汽;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偏南暖湿气流;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带来的水汽;台风“卡努”输送的水汽。
(2)受副热带高压阻挡,台风沿副热带高压西缘北移;受北部大陆高压脊阻挡,台风北移受阻;受太行山与燕山的影响,水汽被阻挡和抬升作用明显。
(3)台风登陆后水汽和热量供应迅速减少,空气上升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陆地地表状况复杂,地面摩擦力增大,台风风速迅速减弱。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京津冀地区此次极端强降雨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个是西南季风从南海带来的水汽;第二个是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偏南暖湿气流;根据材料,2023年7月28日上午,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后,逐渐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但是台风残余环流将长时间维持,并且持续北上。28日,第6号台风“卡努”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所以第三个途径是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带来的水汽和台风“卡努”输送的水汽。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副热带高压对台风的阻挡,使得台风沿副热带高压西缘北移,根据图中信息,京津冀地区北部大陆有一个高压脊阻挡台风北移;京津冀地区的西侧有受太行山与北侧有燕山的影响,水汽被阻挡和抬升作用明显。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台风是热带副热带广阔洋面上形成的,洋面能为台风持续提供水汽和热量,而台风登陆后水汽和热量供应迅速减少,导致空气上升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陆地地表状况复杂,地面摩擦力增大,台风风速受摩擦力迅速减弱。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荔县位于渭河盆地东北角,所处区域地质环境复杂,断裂构造纵横发育。大荔沙苑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南部渭河与洛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是一条狭长的沙区,东西长约40km,南北宽8km~12km,沙苑地区土壤均为风沙土,是黄土高原南缘独特的沙漠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大荔县水系及大荔沙苑分布。
(1)指出渭河盆地及南北两侧地区的地壳运动状况。
(2)推测地质时期大荔沙苑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评价大荔沙苑风沙土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渭河盆地相对沉降;南侧秦岭和北侧黄土高原不断抬升。
(2)大荔沙苑地处渭河盆地东部,地形平坦;汛期,受地形及黄河阻滞,洛河,渭河携带的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河漫滩;气候变干,冬春季节谷地多大风,在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风沙地貌。
(3)有利影响:沙土土质疏松,空隙多,通气、透水性良好,易耕作。不利影响:土壤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差,对种植不利;风沙土输送,春季在大风作用下易埋没农田作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渭河盆地地区地处断层地质构造处,渭河盆地相对下降,两侧的秦岭和黄土高原相对抬升。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大荔沙苑地处渭河盆地东部,整体地势较为平坦;本地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时降水较多,处于汛期时,受地形及黄河阻滞,导致洛河,渭河携带的泥沙大量在此堆积,形成河漫滩平原;随着气候变化,气候变干,冬春季节谷地多大风天气,因此在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风沙地貌。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大荔沙苑风沙土可以带来大量沙土,沙土土质疏松,空隙多,通气、透水性良好,易耕作,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土壤保水、蓄水性能弱,土壤水分缺乏;同时土壤内部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差,不利于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风沙土输送,春季在大风作用下易埋没农田作物。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层中中性分子的光电离效应(中性粒子在光辐射的作用下产生的电离)是电离层电子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以30°左右为界,将我国区域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地区,并选取了不同纬度带(15°N.25°N.35°N.45°N和55°N以上述纬度为中心取±1°范围的均值)。下图示意太阳活动低年期我国不同纬度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季节性日均变化曲线。
(1)概括我国中低纬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的因素。
(3)分析夏季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电子总含量最低的原因。
【答案】(1)总体上南方普遍高于北方;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高于夜晚。
(2)太阳辐射强度;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地距离。
(3)北半球夏季,虽然中国中低纬地区离太阳直射点最近,但是日地距离最远,电离层的光电离效应最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太阳活动低年期我国不同纬度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季节性日均变化曲线,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中低纬度的范围是0°-60°,因此图中的纬度均可进行参考。由材料可知以30°左右为界,将我国区域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地区。结合曲线可知,从空间上来看,大于30°的纬度取值地区(北方地区)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低于小于30°的纬度取值地区(南方地区)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从时间上来看,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结合数值可知整体体现出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季节变化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结合地方时的坐标轴可知,电离层电子总含量有明显的日变化,一天当中的峰值出现在12时左右,白天高于夜晚。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大气层中中性分子的光电离效应(中性粒子在光辐射的作用下产生的电离)是电离层电子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的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的因素,比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会影响地区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强弱,又比如日地距离会影响太阳辐射,从而间接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的强弱。
【小问3详解】
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日地距离会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北半球夏季,虽然中国中低纬地区离太阳直射点最近,但是日地距离最远,其中日地距离在此起到的作用大于直射点产生的作用,使得太阳辐射强度较低,因此夏季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的光电离效应最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解析版),共11页。
这是一份[地理]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