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21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2 微生物的利用与传统发酵技术(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3 酶的应用与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5 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6 实验与探究(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24 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展开易混易错梳理
一、获取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要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
若用鸟枪法得到的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中含有内含子原核生物中没有相应的机制不能切除内含子转录的部分所以内含子转录的部分要表达结果和供体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二、基因工程的易错点
(1)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动物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
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2标记基因(通常选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被导入受体细胞(不含抗性)洏而选择性培养基(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的作用是:筛选是否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抗生素针对的不是目的基因,而是淘汰不具有抗性的没有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而不是培养出动物
(4)基因工程中导入的目的基因通常考虑整合到核DNA中,形成的生物可看作杂合子
(Aa)产生配子时,可能含有目的基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5)重组质粒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在细胞外形成,而不是在细胞内。
(6)质粒不是细菌的细胞器而是某些基因的载体,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小型环状DNA。拟核是大型环状DNA
(7)启动子、终止子是基因的结构,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插入两者之间;而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在mRNA上。
三、有关蛋白质工程的两点提醒
(1)改造对象是基因:任何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是由基因编码的,改造了基因即对蛋白质进行了改造,而且改造过的蛋白质可以遗传下去。
(2)基因突变的新基因中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而蛋白质工程中的新基因则没有。
四、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原理:细胞增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细胞全能性(离体、出现新个体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细胞膜流动性(原生质体融合)、细胞全能性(杂种细胞培养)
五、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1)理论上毎个具有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要实现全能性还濡需要一定的条件。(2)全能性一定由一个细胞(细胞核)发育成完整个体中体现出来,而不是组织、器官等。(3)全能性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而不是“全部”基因,因此含一个染色体组的配子中也有全套基因,同样有全能性
六、对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织培养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有:①培养基不同:植物组织培养通常是固体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是液体培养基;②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碳源是葡萄糖必须利用动物血清,植物组组织培养最后一般得到新的植物个体,而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的是只细胞群;④原理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为细胞的增殖;⑤过程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脱分化和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⑥培养基的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是为了快速繁殖和获得无病毒植株,动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生物制相同点有:①都要人工条件下的无菌操作,无菌培养;②都是合成培养基;③都需要
七、动物细胞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特点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易混易错通关
1.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解旋酶Taq、DNA聚合酶等
B.第2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C.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载体
D.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2
2.图1表示某种DNA分子上的多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图2表示EcRⅠ、BamHⅠ、Sau3AⅠ三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取该目的基因可采用EcRⅠ和BamHⅠ进行酶切
B.限制酶能使特定碱基序列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C.Sau3AⅠ和BamHⅠ酶切该DNA分子,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
D.能被Sau3AⅠ切割的序列不一定能被BamHⅠ切割
3.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有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
B.②→③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细胞中
C.③→④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④→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跑的全能性
4.研究者从某微生物提取出抗旱基因,将其与载体DNA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玉米中增加玉米的抗旱性,如图表示该转基因玉米的培育过程,其中字母a、b表示具体的结构,数字①~④表示具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细胞中获取的基因需要加工后才能作为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
B.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C.图中b是愈伤组织,③与④过程中所需植物激素的含量、比例相同
D.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没有杂交带出现,说明目的基因导入不成功
5.干扰素是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癌症,但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图是利用蛋白质工程设计生产干扰素的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构建新的于扰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预期的蛋白质功能
B.图中新的干扰素基因必须加上启动子和终止子才能表达
C.图中改造千扰素结构的实质是改造干扰素基因的结构
D.图中各项技术并没有涉及基因工程技术
6.天然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胰岛素注射后易在皮下堆积,需较长时间才能进人血液,进入血液后又易被分解,因此治疗效果较差。如图是新的速效胰岛素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的胰岛素的预期功能是设计新胰岛素结构的主要依据
B.新的胰岛素的生产过程不涉及中心法则
C.若用大肠杆菌生产新的胰岛素,需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D.新的胰岛素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蛋白质正确的高级结构
7.研究者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探索利用条斑紫菜和拟线紫菜培育杂种紫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食用紫菜的动物消化道内提取蛋白酶,用于去除细胞壁
B. 原生质体需在低渗溶液中长期保存,以防止过度失水而死亡
C. 检测原生质体活力时可用苯酚品红或甲紫溶液处理,活的原生质体被染色
D. 聚乙二醇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后,以叶绿体颜色等差异为标志可识别杂种细胞
8.南方某水果基地为了快速培养甘蔗,拟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图是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植体经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整个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不需要光照
C.B先通过脱分化得到A,再通过再分化得到C
D.生根、生芽时,培养基只需要α-茶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9.玻璃化苗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叶片和嫩梢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现象,玻璃化苗存活率低。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光照时间长、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足和矿物质含量及种类异常都会增加玻璃化苗产生的概率。下列关于减少玻璃化苗产生的建议,合理的是( )
A.在再分化过程中要保证生长素浓度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在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要尽量保证黑暗条件
C.使用棉花进行封口及增加外界空气直接通入培养瓶的量
D.可以适当增加固体培养基中镁离子的比例
10.用单克隆抗体治疗传染性疾病获评为2021年度大科学突破之一。下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的目的是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B.过程②细胞融合后,培养体系中只有两两融合的杂种细胞
C.过程③用多孔板培养时,每一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
D.过程①能筛选得到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1.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为制备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VP1和VP2作为抗原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血清,测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
B.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VP1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
C.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取小鼠的体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12.如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会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单克降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13.在细胞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
A.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
B.选择幼龄动物的组织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C.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D.选择愈伤组织进行诱发突变,容易获得基因突变的新品种
14.赖氨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而人类主要食物中的赖氨酸含量很低,利用生物技术可提高食物中赖氨酸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合成的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合成过程中两种关键酶的活性,导致赖氨酸含量维持在一定浓度水平,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根据这种调节方式,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用于筛选经人工诱变的植物悬浮细胞,可得到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细胞突变体,通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2)随着转基因技术与动物细胞工程结合和发展,2011年我国首次利用转基因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了高产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其基本流程为:
①构建乳腺专一表达载体。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获取富含赖氨酸的酪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可通过检索_______获取其编码序列,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再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含有乳腺特异性启动子的相应载体连接,构建出乳腺专一表达载体。
②表达载体转入牛胚胎成纤维细胞(BEF)。将表达载体包裹到磷脂等构成的脂质体内,与BEF膜发生_______,表达载体最终进入细胞核,发生转化。
③核移植。将转基因的BEF作为核供体细胞,从牛卵巢获取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及去核后作为_______。将两种细胞进行电融合,电融合的作用除了促进细胞融合,同时起到了_______重组细胞发育的作用。
④重组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重组细胞体外培养至_______,植入代孕母牛子宫角,直至小牛出生。
⑤检测。DNA水平检测:利用PCR技术,以非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_______为阳性对照,检测到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中存在目的基因。RNA水平检测:从非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和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提取总RNA,对总RNA进行_______处理,以去除DNA污染,再经逆转录形成cDNA,并以此为_______,利用特定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内表达,而不在牛耳组织细胞内表达,原因是什么?_______。
15.草莓果香浓郁,营养丰富。回答下列与草莓栽培有关的问题。
(1)野生草莓往往是二倍体,而人工栽培的草莓往往是通过特殊技术育成的多倍体,这利用了多倍体植株的_____特点(答出一点即可);但多倍体草莓的繁殖往往采用无性繁殖,即通过使外植体细胞经历_____与_____过程成为试管苗。该技术证明了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_____。
(2)草莓植株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结果减少,品质变劣现象。若要恢复其品质,可选取植物的_____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此外,也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细胞核中并培养出转基因抗病毒草莓植株。为了检测抗病毒基因是否存在于该转基因植物的所有不同组织细胞中,则需分别提取该转基因植物的所有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填“蛋白质”“总RNA”或“核DNA”)与基因探针杂交;欲从个体生物学水平来鉴定抗病毒基因是否赋予该植物抗病特性的操作是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_____状态,可以对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进一步培养筛选获得草莓新品种。
(4)若想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出马铃薯—草莓杂种植物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_____(填“能”或“不能”)把两物种细胞直接融合,理由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TaqDNA聚合酶等,不需要加入解旋酶,A错误;由图可知,②是第二轮PCR形成的,在第3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B错误;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帮助目的基因定向定点插入载体,避免发生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C正确;在第3轮PCR结束后,共产生8个DNA分子,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有2个,所以占比为1/4,D错误。
2.答案:C
解析:EcRⅠ和BamHⅠ的酶切位点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EcRⅠ和BamHⅠ的识别序列不同,用EcRⅠ和BamHⅠ切割目的基因,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可防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自连,A正确;限制酶能使特定碱基序列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B正确;Sau3AⅠ和BamHⅠ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且Sau3AⅠ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C错误;Sau3AⅠ识别的序列与BamHⅠ识别的序列不完全相同,能被BamHⅠ切割的序列一定能被Sau3AⅠ切割,但能被Sau3AⅠ切割的序列不一定能被BamHⅠ切割,D正确。
3.答案:C
解析:①→②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A正确;②→③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使之处于易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样有助于促进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细胞中, B正确:③→④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错误;④→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4.答案:A
解析:从微生物细胞中获取基因后,一般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结合在一起后,再导入玉米细胞,A正确;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需要DNA连接酶、限制酶,不需要DNA聚合酶,B错误;③④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二者的含量、比例不相同,C错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没有出现杂交带,可能是导入的目的基因没有表达,也可能是目的基因导入不成功,D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构建新的干扰素模型要利用蛋白质工程,而蛋白质工程的主要依据就是预期的蛋白质功能,A正确;新的干扰素基因合成之后,要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必须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等,B正确;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因此题图中改造干扰素结构的实质是改造干扰素基因的结构,C正确;题图中,合成新的干扰素基因后,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受体细胞中才能表达,这属于基因工程技术,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新的胰岛素的预期功能是设计新的胰岛素结构的主要依据,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B错误;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新的胰岛素,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再将含有新胰岛素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C正确;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新的胰岛素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蛋白质正确的高级结构,D正确。
7.答案:D
解析:A、去除植物细胞壁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错误; B、原生质体需置于等渗溶液中,置于低渗溶液中,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B错误;C、检测原生质体活力时可用苯酚品红或甲紫溶液处理,死的原生质体被染色,C错误; D、聚乙二醇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个细胞的叶绿体颜色有差异,可以以叶绿体颜色等差异为标志可识别两种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 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外植体经消毒后需立即用无菌水冲洗,防止消毒剂长时间作用于外植体而产生毒害作用,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其中脱分化一般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需要光照,B错误;B(愈伤组织)先通过再分化得到C,再通过再分化得到A,即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因为先生芽有利于生根,C错误;生根、生芽时,培养基既需要生长素类调节剂又需要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只是不同阶段二者的比例不同,D错误。
9.答案:D
解析:在再分化过程中,要依次诱导芽、根的产生,生长素浓度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大小关系依次为小于、大于,A错误;在脱分化过程中要保证黑暗条件,而在再分化过程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因此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B错误;外界空气中含有微生物,植物组织培养要在无菌、无毒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外界空气不能直接通入培养瓶中,C错误;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而且是大量元素,因此适当增加固体培养基中镁离子的比例,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减少玻璃化苗的产生,D正确。
10.答案:B
解析:过程①对小鼠注射特定抗原,刺激其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能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过程②是将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由于融合是随机的,培养体系中有未融合的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B错误;过程③为克隆化培养,每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是为了保证繁殖得到的细胞群体来自同一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是同一种抗体,以便后续抗体检测,C正确;过程④为抗体检测,加入抗原后,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所在的孔会发生阳性反应,筛选得到所需杂交瘤细胞,D正确。
11.答案:D
解析:据题图可知,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与EV71、 VP1和VP2三种抗原结合强度都有一定的相对值,说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A正确;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VP1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依据是第2组(VP1免疫)血清抗体可以结合EV71病毒和VP1蛋白,而第3组(VP2免疫)血清抗体特异性结合EV71病毒强度的相对值过低,B正确;血清中存在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取小鼠的脾脏中相应的B淋巴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能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株,D错误。
12.答案:C
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A正确;由题意可知,活化阿霉素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即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B正确;根据题图信息可知,阿霉素的活化需要“生物导弹”携带的碱性磷酸酶,所以在治疗中,应先注射“生物导弹”,再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但不能间隔太长时间,因为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会被机体清除,C错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所以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D正确。
13.答案:A
解析:茎尖等分生区组织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不是抗病毒苗,A错误;幼龄动物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旺盛,利于培养大量细胞,B正确,还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用它做材料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正确;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低,分裂旺盛,分裂过程中可产生突变,容易获得基因突变的新品种,D正确。
14.答案:(1)负反馈调节;一定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
(2)①生物信息数据库/遗传序列数据库;②融合;③受体细胞;激活;④早期囊胚;⑤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DNA酶;模板;构建的表达载体含乳腺特异性启动子,使目的基因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
解析:(1)通过抑制或减弱一开始的变化,维持物质含量稳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人为添加一定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使不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细胞死亡,而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细胞突变体能够存活。
(2)①可通过检索生物信息数据库(或遗传序列数据库)获取目的基因的编码序列。②脂质体由磷脂等构成,脂质体可以与牛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表达载体进入细胞,最终进入细胞核,发生转化。③卵母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细胞。经核移植的重组细胞需利用电刺激进行胚激活。④将重组细胞体外培养至早期囊胚后,可移植至代孕母牛子宫角。⑤DNA水平检测的目的是,检测转基因牛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分析可知,可以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作为阳性对照。进行RNA水平检测时,需利用DNA酶(DNA水解酶)处理总RNA,以去除DNA污染。RNA经逆转录形成的cDNA可作为PCR扩增的模板,通过PCR技术可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只在转基因牛乳腺细胞中表达的原因是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将目的基因与含有乳腺特异性启动子的相应载体连接,构建出了乳腺专一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中的特异性启动子使目的基因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而不会在其他细胞中表达。
15.答案:(1)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增加(答出一点即可);脱分化;再分化;(一定的)全能性(或形成完整植株所需的全部基因)
(2)分生区(如茎尖);核DNA;进行抗病毒草莓的接种实验(或用病毒来感染该草莓,观察其抗病性)
(3)分生(分裂)
(4)不能;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阻碍了细胞间的杂交(融合)
解析:(1)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野生草莓往往是二倍体而人工栽培的草莓往往是通过特殊技术培育成的多倍体,这利用了多倍体植株的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增加的特点;但多倍体草莓的繁殖往往是无性繁殖,即使外植体细胞经历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成为试管苗。该技术证明了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一定的)全能性。
(2)草莓植株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结果减少,品质变劣。若要恢复其品质,可选取植物的分生区(如茎尖)部位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为了检测抗病毒基因是否存在于该转基因植物的所有组织细胞中,需分别提取该转基因植物的所有组织细胞中的核DNA与基因探针杂交欲从个体生物学水平来鉴定抗病毒基因是否赋予该植物抗病特性的操作是进行抗病毒草莓的接种实验。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分生(分裂)状态,可以对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进一步培养筛选获得草莓新品种。
(4)若想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出马铃薯—草莓杂种植物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不能把两物种细胞直接融合,原因是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阻碍细胞间的杂交(融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功性、细胞的增殖
融合方法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使用的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诱导手段
物理法:离心、电激、振动
化学法: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也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专题20 种群与群落(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20 种群与群落(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种种群调查方法,两种增长模型的两个区别,认识群落结构的两个误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19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胚芽鞘实验的相关结论,生长素作用曲线的两点提醒,生长素的运输,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免疫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18 免疫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辨析,解读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过程易错点,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抗原与抗体,细胞免疫与器官移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