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

    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第1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第2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香瓜鲜嫩多汁,爽甜适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 香瓜鲜嫩多汁,爽甜适口,是因其细胞化合物中糖含量最多
    B. Mg是构成香瓜叶片叶绿素的微量元素之一,与光合作用有关
    C. 香瓜叶片内的大量元素N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D. 香瓜的遗传物质就是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Mg是构成香瓜叶片叶绿素的大量元素,B错误;
    C、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酶含有N元素,所以香瓜叶片内的大量元素N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C错误;
    D、香瓜为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D正确。
    故选D。
    2.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4种脱氧核苷酸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详解】A、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故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A正确;
    B、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故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故⑤是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
    C、②是氨基酸,⑤是核苷酸,都含有C、H、O、N元素,C正确;
    D、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可以检测DNA和RNA,故⑥可以是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D正确。
    故选B。
    3.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 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醋酸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 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质网 主要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详解】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若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A正确;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其成分主要有DNA、RNA和蛋白质等,B正确;
    C、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增殖方式是二分裂,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
    D、内质网是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单层膜的膜性管道系统,与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有关,D正确。
    故选C。
    4. 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0~0.6ml/L)的蔗糖溶液处理了一批黄瓜条,按照蔗糖溶液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7组,一定时间后测定黄瓜条的质量变化,处理数据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注: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黄瓜条质量变化/黄瓜条初始质量×100%
    A. 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
    B. 本实验所用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ml/L之间
    C. 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降低
    D. 该实验中涉及的半透膜指的是原生质层而不是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A、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大于0,细胞吸水,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小于0,细胞失水,第1、2、3、4和5组黄瓜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且吸水量依次减少,故实验后,第1~5组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6组和7组黄瓜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且失水量依次增加,故实验后,第6组~7组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且都高于前5组,因此,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A正确;
    B、蔗糖溶液浓度为0.4ml/L时,黄瓜细胞吸水,蔗糖溶液浓度为0.5ml/L,黄瓜细胞失水,其细胞液浓度在0.4~0.5ml/L之间个某个浓度,既不失水也不吸水,B正确;
    C、实验后,若第6组和第7组细胞(都失水)没有死亡,由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所以吸水能力依次升高,C错误;
    D、该实验中涉及的半透膜指的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不是细胞膜,D正确。
    故选C。
    5. 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 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 PPO 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1模型推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
    B. 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与高温抑制酶活性的机理相同,都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
    C. 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而 PPO 的初始量、 pH 等属于无关变量
    D. 探究酶B 的最适温度时,应在4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底物的竞争力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即底物浓度的增加能缓解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即使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改变酶促反应速率。
    【详解】A、图1所示,酶的活性中心有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A错误;
    B、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其机理与高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似,B正确;
    C、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而 PPO 的初始量、 pH 等属于无关变量,C错误;
    D、根据图2结果可知,只研究了20—50℃范围内的酶活性,由于高于50℃的酶活性未知,故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时,应在3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并在大于50℃也进行梯度温度的实验,D错误;
    故选B。
    6. 在NaCl胁迫下,植物细胞中的H2O2增多,并通过调节相应膜蛋白的功能提高耐盐能力(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1提供活化能,催化O2的生成反应
    B. 蛋白质2被H2O2激活后,与Ca2+结合使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C. 蛋白质3运出Na+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D. 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细胞耐盐能力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四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区分:
    (1)糖蛋白:信号分子(如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2)转运蛋白:协助跨膜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详解】A、蛋白质1为酶,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蛋白质2为Ca2+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不会与Ca2+结合,B错误;
    C、蛋白质3运出Na+需要消耗能量,由H+浓度差提供,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减少,最终影响钠离子的运出,细胞耐盐能力降低,D正确。
    故选D。
    7. 为探究十字花科植物羽衣甘蓝的叶片中所含色素种类,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色素分离实验:将其叶片色素提取液在滤纸上进行点样,先置于用石油醚、丙酮和苯配制成的层析液中层析分离,然后再置于蒸馏水中进行层析,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1、2、3、4、5代表不同类型的色素。分析错误的是( )
    A. 色素1、2、3、4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色素5易溶于水
    B. 色素1、2、3、4可能分布在叶绿体中,色素5可能存在于液泡中
    C. 色素1和2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 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色素4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快,反之则慢。
    【详解】AB、1、2、3、4在层析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推测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分布在叶绿体中;根据在蒸馏水中的层析结果说明,色素5可以溶解在蒸馏水中,推测其可能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色素,色素5易溶于水,AB正确;
    C、色素1、2、3、4是光合色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1和2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正确;
    A、根据层析的结果,色素1距离起点最远,说明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而色素4距离起点最近,说明色素4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错误。
    故选D。
    8. 某研究小组将一部分酵母菌细胞破碎形成匀浆并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然后与完整的酵母菌一起分别装入①~⑥试管中,各试管加入不同的物质并控制反应条件,观察各试管反应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之后,以小鼠肝脏细胞为材料,按相同方法重复上述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 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B.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④⑥
    C. 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①⑤
    D. 用小鼠肝脏细胞重复实验,能得到与酵母菌实验相同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溶胶中。
    【详解】A、②试管在细胞溶胶中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④试管在线粒体中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⑥试管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均具有)中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故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能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酒精是无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产生,②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④试管在线粒体中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⑥中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会产生酒精的是②⑥,B错误;
    C、有氧条件下,在线粒体中产生CO2和H2O,①试管在细胞溶胶中不能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不会产生CO2和H2O;③试管在线粒体中能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会产生水和CO2;⑤试管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均具有)中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因此,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③⑤,C错误;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小鼠肝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用小鼠肝脏细胞重复实验,不能得到与酵母菌实验相同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9.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在对药用植物黄精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研究实验过程中,根据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光合曲线(图中实线)是在光照、CO2浓度等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中测得,图1呼吸曲线(图中虚线)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图2的实验环境是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指标是连续24h室内CO2浓度和植物CO2吸收速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已停止,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
    B. 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C. 结合图1数据分析,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
    D. 图1中温度为40℃时对应的光合曲线点与图2中6h和18h对应的曲线点有相同的净光合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实线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图2中的CO2吸收速率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室内CO2浓度变化可表示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从曲线可知实验的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h时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此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CO2,其呼吸产生的CO2正好供应给光合作用,即6、18小时。图中的CO2吸收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当CO2吸收速率大于0时就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图中6~18h均有有机物的积累。
    【详解】A、据图1分析,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当温度达到55℃时,两条曲线重合,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A正确;
    B、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两条曲线重合,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真光合速率为0,B错误;
    C、结合图1数据可知,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0℃,因此,在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最好,C正确;
    D、图2中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净光合速率为0,处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拐点,即6h和18h,因此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2个,图1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温度条件是40℃,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B. 罗伯特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看到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由此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组成
    C. 恩格尔曼用实验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
    D. 鲁宾和卡门利用差速离心法进行探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A错误;
    B、罗伯特在电子显微镜下清晰看到细胞膜的暗-亮一暗三层结构,由此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组成,B错误;
    C、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
    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18O标记的水和18O标记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错误。
    故选C。
    11. 用某种绿色植物轮藻的大小相似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是()
    A. 29℃时轮藻呼吸酶的活性高于其他3组
    B. 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 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光照时,第三组轮藻制造有机物总量为11mg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暗处理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照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又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照时只有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的量才会增加。
    【详解】A、在比较暗处理结果,同时是同一植物,叶片质量实验前也相同,可以知道29℃消耗的量最大,故呼吸酶的在该温度下活性最大,A正确;
    B、假设原质量都是10mg,暗处理后三个组分别变为8mg、7mg、6mg,再光照后又分别变为13mg、13mg、13mg.所以,在光下,组一的净光合作用为13﹣8=5mg;组二的净光合作用为:13﹣7=6mg;组三的净光合作用为13﹣6=7mg,因此这三组在光下的净光合作用是不同的,氧气的释放量不相等,B错误;
    C、第四组轮藻暗处理后质量分别减少1mg,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相比分别增加2mg,则进行光处理时实际的质量增加为3mg,因此光照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由B可知,组三的净光合作用为13﹣6=7mg,第三组轮藻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净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7+4=11mg,D正确。
    故选B。
    12. 科学研究表明年轻小鼠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比表达水平高的干细胞更容易被淘汰,这一竞争有利于维持皮肤年轻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皮肤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B. 衰老皮肤中出现老年斑的原因是控制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 COL17A1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一个依据
    D. 皮肤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过程是COL17A1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衰老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衰老的皮肤细胞也会表现这些特征,A正确;
    B、衰老皮肤中出现老年斑的原因是衰老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细胞色素沉积形成老年斑,而控制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一个依据,C错误;
    D、皮肤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D错误。
    故选A。
    13. 孟德尔在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中,用到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雏形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科学家应从要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再从这些原理演绎出关于现象的陈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是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B. “若对F1(Dd)测交,则子代显隐性状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
    C.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D. 孟德尔是在豌豆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堆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是“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与当时的融合遗传不同,A正确;
    B、“若对F1(Dd)测交(与dd杂交),则子代显隐性状比例为1:1”,属于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B正确;
    C、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C错误;
    D、孟德尔在观察和分析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D正确。
    故选C。
    14.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检测细胞是否正常分裂的一种调控机制,图中1一4为部分检验点,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检验点1到检验点1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检验点2
    C. 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细胞将停留在检验点1
    D. 染色体未全部与纺锤体相连的细胞不能通过检验点4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周期概念及特点: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两个阶段: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3)分裂间期:进行物质上的准备,包括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G2期完成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S期进行DNA的复制。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从4到4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为分裂间期,M期为分裂期。
    【详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因此图中4到4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
    B、根据题意,“复制前复合体”能启动DNA复制,因此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S期前的检验点1,B错误;
    C、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细胞将停留在S期,即细胞停留在检验点2,C错误;
    D、若染色体未全部与纺锤体相连,则染色体不能均分到细胞的两极,即细胞分裂不能通过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细胞不能通过检验点4,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5. 下图甲是某雄性果蝇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注: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
    B. 图乙细胞③中1号和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C. 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CD段,DE段代表受精作用
    D. 图乙细胞②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共有4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E表示受精作用,EI表示有丝分裂。
    分析乙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图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4对,因此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A正确;
    B、图乙细胞③中1号和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属于相同基因,B错误;
    C、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发生在图甲的CD段,DE段代表受精作用,C正确;
    D、由于是雄性果蝇,图乙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共有4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D正确。
    故选ACD。
    16.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鸡的成熟红细胞,猪的成熟红细胞更适合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B.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时,可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生成
    C. 细胞膜被破坏后,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D. 利用大肠杆菌作为模式生物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是制备细胞膜的适宜材料。2、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3、原核生物只含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因此不含生物膜系统。
    【详解】A、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而鸡的成熟红细胞中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因此相对于鸡的成熟红细胞,猪的成熟红细胞更适合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A正确;
    B、由于淀粉和蔗糖都不是还原糖,而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因此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可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生成,B正确;
    C、细胞膜被破坏后,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正确;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不含生物膜系统,因此不能利用大肠杆菌作为模式生物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D错误。
    故选ABC。
    17. 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甲、乙为细胞器,a、b为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甲是溶酶体,其内可合成多种酸性水解酶
    B. 若乙是线粒体,则葡萄糖可通过a进入
    C. 若乙是线粒体,则ATP都在b处合成
    D. 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则Na+转运出细胞需消耗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的是某细胞部分结构,甲、乙为具膜细胞器,该细胞的细胞膜外没有细胞壁,所以可判断此细胞为动物细胞,乙含有双层膜,且能形成ATP,可推断乙为线粒体。
    【详解】A、若甲是溶酶体,其内部含多种酸性水解酶,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
    B、若乙是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不能进入线粒体,B错误;
    C、若乙是线粒体,则ATP可以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处)产生,C错误;
    D、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则Na+需要逆浓度梯度转运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D。
    18. 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玉米细胞除C3途径外还有另一条固定CO2的途径,简称C4途径如下图。研究发现,C4植物中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约是Rubisc酶的60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维管束鞘细胞中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都是C4分解释放的
    B. 若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植物的干重不一定增加
    C. 玉米的有机物是在维管束鞘细胞通过C3途径合成的
    D. 干旱条件下C3途径植物光合速率比C4途径植物小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因为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根据题干可知玉米存在C3和C4两个途径,夏季正午时会因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但C4途径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CO2通过C4途径进入C3途径,固定形成C3,C3被还原形成糖类物质。玉米在炎热的夏天,利用CO2的能力强,光合作用速率高,所以玉米植株不会出现“午休现象”。
    【详解】A、由图示可知,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除了来源于C4分解释放的,还可以来源于呼吸作用释放的,A错误;
    B、若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植物的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植物还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正确;
    C、由图示可知,玉米的有机物是在维管束鞘细胞通过C3途径合成的,C正确;
    D、干旱条件下部分气孔关闭,胞间CO2浓度降低,但PEP羧化酶可以高效捕捉CO2并将其固定为C4,然后转移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光合作用,因此干旱条件下C3途径植物光合速率比C4途径植物小,D正确。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含5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19.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胰岛B细胞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SRP与信号肽特异性结合后可使翻译暂停,内质网膜上存在SRP受体。科研团队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1)a形成的场所(a的亚基装配部位)是________,胰岛素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基本组成单位的分子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胰腺细胞产生和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SRP的结合位点包括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和________。
    (3)⑦形成的钠钾泵选择性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是________。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这种特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从表中胰岛素原在某种细胞器中加工形成胰岛素,由胰岛素形成前后氨基酸的数量变化推测,该细胞器中有________酶。
    (5)表中信号肽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胰岛素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含信号肽的多肽,多肽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时与________结合后翻译暂停;然后SRP与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把(多聚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继续翻译成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并在内质网中切去________,初步加工成胰岛素原。
    【答案】(1) ①. 核仁 ②. a、d ③.
    (2) ①. ⑤⑥⑧ ②. 内质网上的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
    (3) ①.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②. (快捷、方便)为内质网供能
    (4)高尔基体蛋白(蛋白酶)
    (5) ①. 23 ②. SRP ③. 内质网 ④. 信号肽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是核糖体、b是细胞核、c是线粒体、d是内质网、e是高尔基体、f是细胞膜,①表示翻译过程;⑤表示进入内质网的加工;⑥表示进入高尔基体的加工;⑦⑧表示高尔基体的分类、包装和转运;②③④表示翻译形成的肽链进入各种细胞结构。
    【小问1详解】
    图中结构a是核糖体,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胰岛素是分泌蛋白,需要在游离的a核糖体上进行合成后转移到d内质网上形成附着的核糖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
    【小问2详解】
    胰腺细胞产生和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是 ⑤为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⑥为内质网加工后的运输过程,⑧为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运输过程。由题干信息,胰岛B细胞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SRP与信号肽特异性结合后可使翻译暂停,内质网膜上存在SRP受体可知,SRP的结合位点包括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和内质网上的SRP受体(蛋白质结合位点)。
    【小问3详解】
    ⑦形成的钠钾泵选择性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可以(快捷、方便) 为内质网供能。
    【小问4详解】
    从表中胰岛素原在某种细胞器中加工形成胰岛素,胰岛素形成前后氨基酸的数量减少,故该细胞器中有高尔基体蛋白(蛋白酶)。
    【小问5详解】
    含信号肽时有109个氨基酸,不含信号肽时有86个氨基酸,故信号肽有23个氨基酸;胰岛素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含信号肽的多肽,多肽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时与SRP结合使翻译暂停,然后SRP与内质网上的受体结合,把(多聚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继续翻译成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并在内质网中切去信号肽,初步加工成胰岛素原。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协调合作、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0. 有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产生并累积大量热能,使花器官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即“开花生热现象”,高等植物细胞的某一生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e+”表示电子,“→”表示物质运输及方向。AOX表示交替氧化酶,在此酶参与下,电子可不通过蛋白复合体III和Ⅳ,而是直接通过AOX传递给氧气生成水,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只能产生极少量ATP。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可以将H'通过膜渗漏到线粒体基质中,从而驱散跨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图1所示膜结构是_______图1中可运输H+的有______(填两个),该过程中电子供体是______。
    (2)运用文中信息分析,在耗氧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图1所示膜结构上AOX和UCP含量提高,则经膜上ATP合成酶催化形成的ATP的量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原因是_____。
    (3)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植物体内的6-磷酸-海藻糖(Tre6P)被认为是维持植物糖稳态的重要信号分子、科研人员首次揭示了Tre6P调控水稻碳源分配的机制,如图2所示。研究人员发现当水稻体内Tre6P含量升高时,大量的糖从源器官向库器官转运,由此可推测Tre6P在维持源器官糖水平方面具有与人体内的_______(填信号分子)类似的作用,属于源器官中制造或输出的糖类的有___(填序号)
    ①蔗糖②淀粉③糖原④纤维素
    (4)研究人员利用日本晴、南粳46和中水01三个水稻品系,分别构建了过量表达OsNAC23-1和OsNAC23-2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经多年多地在田间产量区进行播种测试,统计野生型和两类过度表达OsNAC23的水稻植株的每亩产量和每亩穗数,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I、在过量表达OsNAC23水稻植株的叶肉细胞中一定存在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OsNAC23基因②SnRKla基因③OsNAC23 mRNA ④SnRKla mRNA
    II、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各类农作物中过量表达OsNAC23基因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都能提升产量,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线粒体内膜 ②. 复合体I、III、IV以及ATP合成酶、UCP ③. NADH
    (2) ①. 减少 ②. 有机物中的能量经AOX和UCP更多的被转换成了热能
    (3) ①. 胰岛素 ②. ①②
    (4) ①. ①②③ ②. 不一定 ③. 三种品系中,OsNAC23基因过量表达的两组无论是每亩产量还是每亩穗数都高于野生型,据图2,OsNAC23基因大量表达后,引起Tre6P含量升高,促进糖分向库运输,因此OsNAC23基因大量表达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量。
    【解析】
    【分析】1、分析图1可知,UQ(泛醌,脂溶性化合物)、蛋白复合体(Ⅰ、Ⅱ、Ⅲ、Ⅳ)可以传递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电子,同时又将H+运输到膜间隙,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H+通过ATP合成酶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并驱动ATP生成。H+可以通过UCP蛋白由膜间隙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基质。
    2、据图2分析,OsNAC23对SnRKla有抑制作用,而SnRKla会抑制Tre6P的产生,此当OsNAC23过量表达而增多时,会使SnRKla减少,从而使Tre6P增多,促进糖分向库运输。
    【小问1详解】
    图1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从图1可知,可以运输H+的有复合体Ⅰ、Ⅲ、Ⅳ以及ATP合成酶、UCP等。NADH可分解形成e-和NAD+ ,故该过程中电子供体是NADH。
    【小问2详解】
    膜结构上AOX和UCP都属于蛋白质,在这两种酶的参与下,有机物中的能量经AOX和UCP更多的被转换成了热能,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故若图1所示膜结构上AOX和UCP含量提高,则经膜上ATP合成酶催化形成的ATP的量将会减少。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研究人员发现当水稻体内Tre6P含量升高时,大量的糖从源器官向库器官转运,由此推测,Tre6P在维持源器官糖水平方面具有与人体内的胰岛素具有相似的作用。属于源器官中制造或输出的糖类的有蔗糖和淀粉,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成分。
    【小问4详解】
    Ⅰ、由图2可知,水稻细胞中都应该含有全部的基因,因此在过量表达OsNAC23水稻植株的叶肉细胞中一定存在OsNAC23基因和SnRKla基因,根据图2,OsNAC23对SnRK1a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过量表达OsNAC23水稻植株的叶肉细胞中,SnRK1a基因被抑制,不能表达,所以含有OsNAC23mRNA,不含SnRKlamRNA。
    故选:①②③。
    Ⅱ、分析图3、4的柱状图可知,三种品系中,0sNAC23基因过量表达的两组,无论是每亩产量还是每亩穗数都高于野生型。再据图2分析,OsNAC23对SnRKla有抑制作用,而SnRKla会抑制Tre6P的产生,此当OsNAC23过量表达而增多时,会使SnRKla减少,从而使Tre6P增多,促进糖分向库运输,因此OsNAC23基因大量表达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量。但是不同物种的农作物,糖分向库运输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无法判断是否对所有的农作物都有促进作用,即不一定都能提升产量,是否能大面积推广,还需要经过相应的试验证明。
    21. 下图甲①~⑤为雄蝗虫(2n=23,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精巢压片中观察到的处于减数分裂的部分细胞图像。请分析回答:
    (1)在制作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过程中需要滴加_____进行染色。通过观察细胞中____可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将图甲中的细胞按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____(填序号)。
    (2)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雄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_____个四分体,由于______染色体无法联会,从而随机进入某个子细胞中,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条。
    (3)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变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若雄蝗虫的一个精原细胞在核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发生突变位点的位置
    b、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该精原细胞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所有染色体都不含有羟化胞嘧啶
    d、该精原细胞形成的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2条染色体含有羟化胞嘧啶
    (4)基因型为Aa的雄蝗虫,体内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精细胞如图乙所示(仅示部分染色体),由此推测出现此精细胞的具体原因有______。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丙所示。基因型为Aa的雄性蝗虫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中一个含a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则该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有_____。(若细胞中不含A或a基因则用“0”表示)
    【答案】(1) ①. 甲紫或苯酚品红等 ②. 染色体形态、位置、数目 ③. ①②⑤④③
    (2) ①. ⑤ ②. 11 ③. X ④. 22或24
    (3)bcd (4)互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而移向同一级
    (5)a、a或aa、0
    【解析】
    【分析】甲图中,图示为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乙图表示基因型为Aa的雄蝗虫,体内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精细胞;
    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的“染色体桥”结构。
    【小问1详解】
    染色体易被甲紫或苯酚品红等碱性染料染色,故在制作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过程中需要滴加甲紫或苯酚品红等进行染色。由图甲5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数目,判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按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⑤④③。
    【小问2详解】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甲中的⑤。雄蝗虫(2n=23,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为11对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因此,雄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11个四分体,雄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X染色体(雄蝗虫体细胞中只有1条X染色体)无法联会,从而随机进入某个子细胞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1条或12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2或24条。
    【小问3详解】
    a、DNA碱基对改变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发生突变位点的位置,a错误;
    b、羟胺可使胞嘧啶(C)转变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A)配对,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b正确;
    c、若雄蝗虫的一个精原细胞在核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在一条染色体上),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该精原细胞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所有染色体都不含有羟化胞嘧啶,c正确;
    d、亲代DNA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可能分布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DNA分子上,因此,该精原细胞形成的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2条染色体含有羟化胞嘧啶,d正确;
    故选bcd。
    【小问4详解】
    由图乙可以看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互换,并且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移向同一级,因此会出现图中的精细胞类型。
    【小问5详解】
    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的雄性蝗虫进行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含有a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若该次级精母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若在两个基因a之间断裂,则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若在两个基因a的外侧断裂,则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0。
    22. 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⑦表示操作过程。
    (1)表格中哪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能相互连接且连接后形成的片段不能再被其中任一种酶切开?_____。OsMYB56基因游离的磷酸基团侧为______(“5”或“3”)端,过程①PCR扩增OsMYB56基因时加入的酶催化_____键的形成,还需要添加引物,应选用引物组合____。
    ①5'-CTTGGATGAT-3' ②5'-TAAGTTGTCT-3' ③5'-TAGTAGGTTC-3'④5'-TCTGTTGAAT-3' ⑤5'-ATTCAACAGA-3' ⑥5'-ATCATCCAAG-3'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是_____,其功能是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编码链的方向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过程③应选用限制酶_____切割质粒,利用所选限制酶进行操作的优势是______,切割后需要用_____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
    (4)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④过程应在添加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BamHI和Bcll ②. 5' ③. 磷酸二酯(键) ④. ①④
    (2) ①. 启动子 ②.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③. 相反
    (3) ①. Bcll和Smal ②. 防止酶切后的质粒自身环化,保证OsMYB56和酶切后的质粒定向连接 ③. T4DNA连接酶
    (4) ①. 四环素 ②. 含未重组Ti质粒(或普通Ti质粒)的受体细胞也能正常生长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由表格可知,Sma I产生的是平末端,BamH I、Bcl I和Sau3A I切出的黏性末端都是-GATC-,由于Sau3A I的识别序列为-GATC-,故BamHI和Bcll切出的黏性末端能相互连接且连接后形成的片段不能再被其中任一种酶切开,因为连接后不存在两种的识别序列。DNA分子由2条链构成,每一条链都有3'端与5'端,-OH端为3',磷酸基团的末端为5',因此OsMYB56基因游离的磷酸基团侧为5'端,羟基端为3'端。过程①PCR扩增OsMYB56基因时加入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该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根据图中OsMYB56基因两端序列可知,OsMYB56基因3'端部分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分别为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在进行PCR操作时,引物分别要与基因两条链的3'端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结合,因此通常选择5′-CTTGGATGAT-3′(上面链的引物)和5′-TCTGTTGAAT-3′(下面链的引物)作为引物对,①④正确。
    【小问2详解】
    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在每个目的基因的前面要有启动子,后面要有终止子,因此CaMV35S是启动子,其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的进行。转录从启动子到终止子,CaMV35S是启动子,图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的终止子位于不同方向,因此基因表达载体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编码链的方向相反。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Tetr和Ampr中都含有限制酶BamHⅠ识别序列,如果用限制酶BamHⅠ,会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为防止质粒自身环化,保证OsMYB56和酶切后的质粒定向连接,需要用双酶切,因此过程③可以选择限制酶BclⅠ和SmaⅠ。由于SmaⅠ切割形成的末端为平末端,因此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限制酶BclⅠ和SmaⅠ破坏了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只保留了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应在添加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含未重组Ti 质粒(或普通Ti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所以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
    23.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I、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
    Ⅱ、果蝇的灰身(遗传因子D)对黑身(遗传因子d)为显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灰身和黑身类型,D、d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灰身果蝇是否存在特殊的致死现象,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步骤:用多对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之间进行交配实验,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
    III、暹罗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毛色受基因B+、B和b控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该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选择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1中黑色:巧克力色:白色=2:1: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适合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答出两点)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____。
    (3)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4)如果_____,则灰身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5)如果_____,则存在d配子50%致死现象。
    (6)基因B+、B和b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这三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
    (7)F1中黑色猫基因型是_____,让F1中的黑色猫和让F1中的巧克力色猫杂交,理论上,F2中白色猫出现的概率是______,F2巧克力色猫中纯合子占_____。
    【答案】(1)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豌豆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种子较多,统计分析更可靠等
    (2) ①. YY或Yy ②. 1/3 ③. 1/9
    (3)2/5 (4)灰身:黑身=2:1
    (5)灰身:黑身=8:1
    (6) ①. 基因的分离 ②. B+对B和b显性,B对b显性(或B+>B>b)
    (7) ①. B+B、B+b ②. 1/8 ③. 1/3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小问1详解】
    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具有的优点有: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豌豆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种子较多,统计分析更可靠等。
    【小问2详解】
    由实验二可判断黄色子叶丁自交产生绿色子叶,说明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亲本黄色的基因型是Yy,则自交产生的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或Yy,其中纯合子YY占1/3。黄色子叶的基因型为1/3YY、2/3Yy,随机交配后代中绿色yy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
    【小问3详解】
    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为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1/3YY、2/3Yy,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2/6YY、3/6Yy、1/6yy,则黄色子叶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比为2/5。
    【小问4详解】
    D、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的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Dd,雌雄相互交配若后代灰身:黑身=2:1,则说明灰身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小问5详解】
    若d配子存在50%致死现象 ,则D与d两种配子的比例为2:1,相互交配后代dd所占的比例为1/9,则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8:1
    【小问6详解】
    基因B+、B和b为一对复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题图中,b对应白色,B对应巧克力色,B+对应黑色,说明B和B+对于b都是显性,再结合F1中黑色:巧克力色:白色=2:1:1可知 ,黑色对巧克力色为显性,因此这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B+对B和b显性,B对b显性(或B+>B>b)。
    【小问7详解】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蛋白质



    核酸

    类别
    细胞溶胶
    线粒体
    酵母菌






    葡萄糖

    +

    +
    +
    +
    丙酮酸
    +

    +



    氧气
    +

    +

    +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2
    -3
    -4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2
    实验
    胰岛素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

    +
    +
    -
    -
    -
    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含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不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由α、β链组成的含51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
    限制酶
    BamH I
    Bcl I
    Sma I
    Sau3A I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
    -G↓GATCC-
    -T↓GATCA-
    -CCC↓GGG-
    -↓GATC-
    实验一
    实验二

    相关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邮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高邮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解析docx、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解析docx、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