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共4页。
教 学 课 题
【必修Ⅰ】§1-2-3.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
教 学 课 时
共3课时-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认识配制溶液的仪器-——容量瓶
学会通过配制溶液来分析不当操作对于结果的影响
能力目标
学生动手实验的综合技能训练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 学 重 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 学 难 点
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 学 方 法
实验演示法
教 具 准 备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碳酸钠粉末
教 学 课 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引入: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
如果让我们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该如何配制呢?
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介绍:一、实验所用的仪器
容量瓶
展示:不同规格的容量瓶
引导观察:容量瓶上的标注有哪些呢?
板书:①容量瓶的容量(50mL、100mL、250mL、500mL等)
②温度:20℃
③标线(刻度线)
介绍: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玻璃棒导流
液体不可洒到容量瓶的外面
液体的温度需在常温时(20℃)才可加入到容量瓶中
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时即可
演示: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的方法
板书:其他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
烧杯——溶解溶质及加水
玻璃棒——导流
胶头滴管——定容
2CO3 溶液,试分析要经过哪些步骤。
师生共同:二、实验步骤
计算: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
称量:准确称量碳酸钠的固体的质量;
溶解:把碳酸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而后冷却到室温;
转移:把冷却后的溶液小心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润洗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震荡容量瓶;
定容:用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摇匀:把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摇。
(以上的操作过程教师边讲边演示操作的方法,强调操作的要点)
布置:让2个学生上台为大家演示碳酸钠溶液的配制。
(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分析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强调重点细节,细细点评)
思考
观察,注意容量瓶上有哪些内容?
注意体会
思考:
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导流;
液体如果洒到外面会有什么影响;
在配制溶液的最后关头,如何做才可以使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讨论探究
计算;
m(Na2CO3)=c×V×M
= ××106
=
回忆天平的使用方法
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
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呢?
为什么要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如果水超过刻度线,该如何做?
注意摇匀的方法
2人上台演示,其余的观察他们操作的过程是否正确规法。有无错误操作。
过度:三、关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及误差分析:
例题:配制500mL 0.1ml/L 的碳酸钠溶液。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和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g。(设5g以下使用游码)
(2)若称量时砝码与晶体位置颠倒,则平衡后实际称量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
(3)配制碳酸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4)下列操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填序号)
A、没有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经过干燥处理;
C、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加水时水的凹液面超过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操作;
F、定容正确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G、在最初固体溶解搅拌时,有少量的液体溅出烧杯外
计算解答
分析实验误差时,要注意从cB = nB/V
的角度分析:注意操作导致nB和V的何者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一、实验所用的仪器
二、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
2、称量:准确称量碳酸钠的固体的质量;
3、溶解:把碳酸钠固体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而后冷却到室温;
4、转移:小心转移,并润洗2~3次,把洗涤液转移
5、定容:1~2cm处,胶头滴管定容;
6、摇匀:把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摇。
布 置 作 业
1、完成《世纪金榜》相关模块练习
2、P26 T4
教学探讨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