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全国通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密度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密度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水的密度,1海中断崖现象,海中断崖,密度低,密度高,3轮船吃水线,密度先增大后减小,4密度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概念: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³。
3、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4、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5、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你知道“海上断崖”是怎么回事吗?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
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会立即失去浮力,急剧掉向海底,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下潜深度为300米,潜艇不受控制的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海中断崖事故。
(2)对潜艇的隐蔽作用
轮船的船舷上都有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表示轮船没入水中的深度,反映了轮船的最大安全载重量。如果水位超过“吃水线”,轮船就有沉没的危险。图3-27的不同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轮船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深度。当一艘轮船装足了货物浮在水面上,由于船身重量基本不变,在不同海域,其受到的浮力也基本保持稳定。但由于不同季节、不同海域的海水密度存在差异,因而轮船的吃水深度会不一样。
如图所示:FW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
探究1:冬季海洋线为什么在夏季海洋线的下方?
冬季海水温度低,密度大;同一艘船在不同季节和海域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海水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小。
探究2:判断1、2两条横线哪一条是北大西洋冬季线,哪一条是印度洋线?
北大西洋纬度高,冬季水温低,海水密度大,吃水浅;印度洋多位热带海区,水温高,海水密度小,吃水深;所以横线1为印度洋线,横线2为北大西洋冬季线。
探究3:轮船从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这一航行过程中,轮船的吃水深度如何变化?
吃水深度:先变浅后变深
二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德军借助海流而行,守株待兔的盟军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
(1)结合材料,分析地中海盐度的季节差异及原因。
差异:夏季盐度高,冬季低。原因:地中海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2)描述德军潜艇利用洋流顺利出入直布罗陀海峡的过程。
德军潜艇利用大西洋和地中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差异;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性质,PartOne,PartTwo,课堂总结,练习题,PartThree,波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海水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规范训练课件新人教版,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