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暑假阅读作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32858/0-17307877647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暑假阅读作业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32858/0-1730787764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暑假阅读作业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32858/0-17307877647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暑假阅读作业
展开看到标题,我想知道:① ?
我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文章,边读边思考。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记下所用的时间。
胶东是地雷战的起始地点,最为著名的地雷战发生在大泽山区。1938年,这里就建立起了民兵组织,并开始进行游击战。最初,民兵只是用上级发下来的地雷来打击日伪军,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制造地雷,给日伪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1942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大规模封锁,上级发下来的地雷已经很少了。于是民兵们就开始自己想办法,自己制造地雷,但是又缺少生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民兵们想到了大泽山区漫山遍野的石头,他们就开始制造并使用石雷。
制造石雷很简单。先找一块圆形的石头,再在上面凿一个口小底大的窝儿,然后在窝儿里面装好炸药,最后安上拉火管。埋设时,绊线的一端系着拉火管,另一端固定起来就行了。一开始,绊线多是用麻绳之类的粗线,不够隐蔽,容易被日伪军发现。之后,民兵对它进行了改良,用马尾或头发制作绊线。
制造石雷,有②
等必需品。
民兵制造了石雷,敌军的探雷器就不管用了。民兵经常在日伪军的必经之路上埋设绊雷,日伪军被炸怕了,不敢再走大路。于是民兵又在日伪军可能走的小路上埋雷。有一次,民兵在高家村西大路边的河滩上布下了石雷阵。拂晓,侦察员报告说日伪军进山了,民兵赶紧到那里将雷弦挂好,之后便上了四周山头打冷枪,准备将日伪军引到地雷阵中。日伪军好像听民兵们的“调遣”一样,没走大路,专沿河滩往前走,这样一来,正好陷入民兵布下的石雷阵中,死伤惨重。
民兵在游击战的实际经验中逐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地雷。从最简单的拉雷、绊雷开始,逐步发展到连环雷、子母雷、前踏后响雷、水雷、胶皮雷、竹筲(shā)雷和滚雷等40余种雷。
同样,民兵们布置地雷的地点也多种多样。
地雷可以设在门上、锅里、鸡窝里等不常规的地方,甚
至可以布置在桌子的抽屉里。 日伪军进村后,推门门
读到这句话,我推测下文可能会③ 。
炸,捉鸡鸡窝炸,翻箱倒柜也被炸,整个大泽山区成了地雷的世界。
就是这样,在整个大泽山区,民兵以麻雀战①配合地雷战对抗日伪军。只要日伪军一进入根据地,便“时时枪声响,处处地雷炸”。有日伪军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长一个铁脑袋,就不要去大泽山里与当地的民兵进行战斗!”
注释 ①麻雀战:游击战的一种战法,以分散小群兵力灵活机动地对敌军实施突然袭击的非正规作战。
本文约800字,我阅读用时约 分钟。
1带着问题读文章,能够提高阅读速度。
(1)获取信息带着问题读文章,完成批注。
(2)创意运用 阅读时,我有了新的问题: ?
2 整体感知 大泽山区地雷战的不断发展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分别有什么表现?
3 获取信息 第 4自然段中,民兵是如何利用石雷阵取得胜利的? 请排序。
①报行踪 ②引敌军 ③ 布雷阵 ④挂雷弦
正确的顺序:( )→( )→( )→( )
4 评价鉴赏 第 5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5 形成解释 第6自然段说“整个大泽山区成了地雷的世界”,是因为
,这句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
”这句话相呼应。
荔 枝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十几年前。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想想母亲快七十岁的人了,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地说真便
宜——其实,母亲知道我是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
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
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
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位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对比鲜明的水果有些奇怪。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三年前,母亲去世前夕,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很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路,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或许,这就是天命,是对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吧。
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有改动)
1 整体感知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写“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2 评价鉴赏 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阅读第②自然段时,我不知道“沙果”是什么,但这不影响阅读,因此我没有停下来。
B.我读完第①自然段,心想:快七十岁的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会是怎样的心情?于是,我带着问题快速默读文章。
C.只要集中注意力,阅读速度就会提高,因此我不能边读边思考。
3形成解释 作者用两种水果表达了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在客人面前端走沙果,是不想在客人面前丢脸,有些虚荣。
B.“我”买荔枝,虽然价格昂贵,但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一片慈孝之心。
C.“我”希望变戏法一样把沙果变走这一想法,说明了“我”有点儿虚荣。
4 获取信息 品读第③自然段对“我”和母亲的细节描写,根据提示填一填。
5 评价鉴赏 抓住细节体会感情,请给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内容作批注。
6 评价鉴赏 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蕴含的情感,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夏 夜
夏夜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脚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他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历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夜晚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比如说,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一声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儿微醉,柳树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并给我讲着故事。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中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块给我。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如此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此听话了。我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再后来,我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也不只是干净,更多的是心灵的开阔。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本文作者叶梓,选入时有删改)
1.从“ ”“ ”等词语可以看出,文章是按
顺序来写的。
2.文中画“ ”的句子,突出了母亲的 和母亲对“我”的 ,同时更加营造出夏夜星空下的一种 氛围。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真正的音乐”指的是( )。
A.温馨慈爱的音乐 B.欢快活泼的音乐
C.流畅动听的音乐 D.古朴典雅的音乐
4.作者描写夏夜景色时主要写了月光,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为什么说“我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
信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有您一封信,您私人的。”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机关地址和姓名,而且一点儿也没错。帕潘科夫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得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得:
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画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 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本文作者:[苏联]尤里·里希特)
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看到信的开头,帕潘科夫惊诧不已,说:“活见鬼!”此时,帕潘科夫的内心活动可能是
3.妈妈在字条中写道:“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儿子给自己写信说成“小事”,可见妈妈并不在意
B.妈妈用幽默的方式对儿子不给自己写信提出委婉批评
C.儿子是个“大忙人”,妈妈对儿子不给自己写信表示完全理解
D.运用反问句式,表现妈妈盼不到儿子的来信十分生气
4.帕潘科夫说妈妈“可真是位幽默家”,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妈妈的幽默主要体现在:
(1) ;(2) 。
两个方面
表现
改进地雷
制造并使用石雷
改良① ,从麻绳之类的粗线改良成马尾或头发之类的细线
②
丰富③
随着日伪军路线的变换,改变埋雷地点
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萤火虫的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3):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3),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2):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母亲在峡谷的旱地种的是,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