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田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田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58cm、1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
单选题(每题3分,共12题,合计36分)
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为1.5mB.正常眨一次眼睛的时间为5s
C.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2m/s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B.山C.河岸D.岸上的房屋
3. 下列关于各图所展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
B. 乙图: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丙图:两声音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D. 丁图:用木棍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不是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所示,敲击鼓面时,发现纸屑不断地跳动
B.如图乙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面的碎纸屑不断地跳动
C.如图丙所示,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
D.如图丁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5.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6.下列光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B.C.D.
7、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8.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学生在室内各个位置都能看到老师,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9. 小明在平静的湖边游玩时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看到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他看到水中的云是真实的云所成的虚像
C. 他看到水中的鱼是真实的鱼所成的实像
D. 他看到水中的位置比真实的鱼的位置变深了
10. 潭清疑水浅是一种光折射现象,是指站在岸上的人通过清澈的池水看潭底觉得池水很浅。下面四副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物理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小张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并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的像距小张2m
B.小张与镜面高度不相同,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镜面以1m/s的速度运动
D.在平面镜后放一块不透明木板,小张将无法看到镜中的像
12.小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换一个焦距稍大的凸透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如图所示,一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的道理(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来自患者内脏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4.小华对一支铅笔的 长度进行了5次正确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17.58cm、17.68cm、17.57cm、17.56cm、17.57c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小华应当将这个笔的长度记为______cm。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100°C,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16.小明喜欢吃炖菜,妈妈认为炖菜时一直用大火加热可使菜熟得快,这种做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炖菜时锅上方有大量“白气”这是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7.“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不可见光中可以判断钱币真假的是____________。
18.小明在超市买“雪月饼”时,工作人员在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冰块。这是由于冰块在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可以维持盒内低温环境,为“雪月饼”保鲜。
19.如图所示,很多高速公路上每隔2米安装一个凸起的纯玻璃
元件----“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
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
20.我们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光斑是太阳的_____(填“实”或“虚”)像;很多光斑大小是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中,近视眼成因原理是______图,近视眼矫正原理是______。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______是入射光线,
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是界面。______(“左边”或“右边”)是水。
22题图
23.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若入射角增大5°,则反射角与镜面的夹角变为_______。
三、作图题(24题3分,25题每图2分)
24.鱼在水下A点看岸上的物体蜻蜓,图中B、C两点,有一点是蜻蜓,有一点是蜻蜓的像点,请根据成象原理,完成光路图。
25.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26题5分,27题7分,28题5分)
26. 老师上课时拿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引起同学们对凸透镜的成像的兴趣。为此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
(1)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这是因为他没有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
(2)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的实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当物距为6cm时,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小明应该在透镜的_______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A
B
白纸
27.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_____。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比较蜡烛A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
(3)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_____(填“左侧”或“右侧”)观察。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
(4)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_____(填“不动”或
“竖直向上移动”)。
28.(1)小珠同学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读数方法如图所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 或“C”), 示数为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甲的分度值为______。 图 中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
(3)如图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 如图所示的秒表示数为______S。
五.计算题(每题8分)
29.小明同学家住南昌,五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明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厦门游玩,小明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
求:
(1)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km的隧道,用时30s,则该列车
的长度是多少?
30.如图是飞架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它创下多项世界纪录。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该通道全长55km,由主桥和海底沉管隧道等组成。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由香港驾车至澳门,时长将会由4小时大幅缩减至约30分钟。请计算:
(1)港珠澳大桥建成前,从香港驾车至澳门全程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为50km/h,由此可知大桥落成前,从香港至澳门这条公路的全长为多少km?
(2)一辆厢式货车以25m/s的速度向隧道口匀速行驶,驾驶员在车辆接近隧道口时鸣笛,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的障碍物反射的回声。他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障碍物有多少m?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692
南昌西(10:13)
厦门北(15:13)
826km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36分)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4分)
13.传递信息 响度
14.1mm/0.1cm 17.57
15.冰水混合物 液体热胀冷缩
16.不正确 液化
17.反射 紫外线
18.熔化 吸收
19.反射
20.直线传播 实像 树叶间缝隙的高度不同
21.乙 丙
22.CO OB EF 右边
23.110° 30°
24.
25.
26.同一高度 10 缩小 远离 右
27.(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等大 等效替代法
(3)左侧 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造成重影
换用薄玻璃板
不动
B 1℃ 乙 17.0 336
(1)165km/h (2)200m
(1)200km (2)315m
1
2
3
4
5
6
C
A
C
C
B
A
7
8
9
10
11
12
B
A
B
D
A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田庄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宅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