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监考员认真核对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人口性别比通常以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为102-107。下图示意四川省攀技花市1964-2020年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而四川省在2016-2019年有3年的总人口性别比都低于100,成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最低的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攀枝花市在1964-1982年的18年时间里,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政策 B.产业布局变化 C.重男轻女思想 D.适婚女性外嫁
2.自90年以后,攀枝花市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B.未婚青年人数增加
C.婚姻制度不断变革 D.男女比例逐渐均衡
3.应对四川省人口性别比现状采取的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
A.限制人口外迁 B.鼓励晚婚晚育 C.调整产业结构 D.放宽落户政策
【答案】1.B 2.D 3.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攀枝花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1964—1982年的18年时间里,随着工业的发展,重工业比重提高,导致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外来男性劳动力迁入,导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B正确;计划生育、生育观念都不是导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AC错误;改革开放之前,适龄女性外嫁较少,D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由图可知,总人口性别比在90年代之后不断降低,说明男女比例趋于均衡,D正确;总人口性别比与产业结构、未婚青年人数、婚姻制度相关性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
【3题详解】
四川省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说明四川省女多男少,应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C正确;鼓励晚婚晚育、放宽落户政策男女是一样的,无法改变人口性别比,也不能缓解女性的就业问题,BD错误;限制人口外迁会激化矛盾,A错误。所以选选C。
台湾岛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岛屿。下图为台湾岛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台湾岛人口分布的特点有( )
①空间分布不均衡②岛屿东北部人口稀少
③人口主要集中于西部城市④沿海地区均人口稠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影响台湾岛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文化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科技、人才因素 D.矿产、淡水因素
【答案】4.C 5.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看出台湾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西部城市,①③对;岛屿东北部人口密度大,东部沿海人口密度小于200,故②④错。故选C。
【5题详解】
由于西部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B对;政策、文化、科技、人才、矿产、淡水等不是人口集中在西部的原因,ACD错。故选B。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下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可知( )
A.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B.2022年人口性别比最合理
C.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D.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
7.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会导致( )
A.环境承载力下降 B.年龄结构优化
C.养老的负担加重 D.就业岗位增多
【答案】6.D 7.C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在2021年之前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2022年出现下降,A错误;据图不能推测性别比变化,2022年人口总量出现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性别比最合理,B错误;在图示期间,自然增长率在2016年前波动变化,2016年后,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变化较为平稳,自然增长率的波动变化反映出出生率波动变化,C错误;2012年人口总数减去2011年人口总数可得出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通过计算可知,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为1006万人,从2011到2022年人口净增加人口数量依次为825万、1006万、804万、920万、680万、886万、799万、530万、459万、212万、38万、-75万人,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现有人口的增减,对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小,A错误;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增长,年龄结构没有优化,B错误;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养老的负担加重,C正确;就业岗位的增减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人口数量出现减小趋势,不会导致就业岗位增多,D错误。故选C。
乡村聚落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近20年以来,通过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驱动,江西婺源篁岭村已由从传统的乡村聚落演变成为典型的乡村旅游聚落,并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和典范,享有“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美誉。下图示意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模式时空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叙述合理的是( )
A.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 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
C.聚落功能区逐步出现分化 D.聚落中心地等级逐步提升
9.依据篁岭村旅游聚落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推测其驱动力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本体 ②客体 ③媒介 ④主体 Ⅰ景观资源 Ⅱ政府—居民 Ⅲ规划实施 Ⅳ市场需求
A.①-Ⅰ,②-Ⅱ,③-Ⅲ,④-Ⅳ B.①-Ⅰ,②-Ⅳ,③-Ⅲ,④-II
C.①-II,②-Ⅰ,③-Ⅳ,④-Ⅲ D.①-Ⅳ,②-Ⅰ,③-Ⅲ,④-II
【答案】8.C 9.B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降低,并向“居住—旅游—商服”多元复合型功能演变。从篁岭用地时空演变来看,聚落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其耦合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旅游休闲度假空间过于集中在古村区域,村民整体搬迁至新村,村民居住区旅游功能较弱,村民生活空间与游客旅游空间分割明显,AB错误。聚落等级属行政赋权,等级尚未提升改变,D错误。从单核古村演变成形成“古-新”双核,功能区出现分化,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其驱动因素中景观资源属于本体因素,市场需求属于客观因素,规划实施属于媒介,而当地的政府和居民属于主体,符合题意的为B,排除ACD。故选B。
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墙体为白色的方形碉房“白藏房”。白藏房主要由黏土夯筑,为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其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晚秋和早春。白藏房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屋顶为平顶(如下图)。每年收获季节,藏族同胞会将山上的白垩土粉末化,加水搅拌成白色土浆装入酥油茶壶,从墙头向下浇灌,直到土墙变白,这被称为“白色灌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藏族同胞选择晚秋和早春建筑白藏房主要是因为( )
A.该季节晴天少,较为凉爽,适宜劳作
B.该季节空气较干燥,利于墙体晾晒和固化
C.该季节降水较多,房屋易压紧固结
D.该季节气温高,易于取土
11.下列不是当地藏族同胞选择白垩土做原料的原因的是( )
A.就地取材
B.藏族尚白
C.白色吸收太阳辐射多,利于夜晚保温
D.白色反射太阳辐射多,利于白天降温
12.下列关于白藏房的设计,描述合理的是( )
A.窗户较小,有利于抵御风沙 B.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C.屋顶为平顶,有利于收集雨水 D.房屋上窄下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10.B 11.C 12.B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早春和晚秋时气温较高且降水较少,有利于晾晒和固化墙体,此外,结合材料和生活知识可知,早春春播还未开始,晚秋作物已经收割,此阶段处于农闲时节,劳动力充足,居民足够的时间建筑房屋,B对,AC错;建筑白藏房使用白垩土,不是冻土,取土不受气温影响,D错。故选B。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山上有白垩土,能够就地取材建造房屋,A是,不符合题意;由材料“这被称为“白色灌礼”。”可知,藏族同胞喜欢且尊敬白色,故用白垩土建筑房屋,B是,不符合题意;此外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可知,该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较高,白色房屋能够反射太阳辐射,以达到降温的作用,使人们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D是,不符合题意,C不是,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是原因的选项,故选C。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建筑位于横断山区的河谷两岸,风沙不严重,A错;由材料可知,白藏房墙体较厚,冬天能够抵御寒风,起到保暖作用,夏天能够降温,保持凉爽,B对;由图及材料“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可知,此种房屋上窄下宽,利于结构稳定,不易倒塌,与提高土地利用率无关,D错;根据材料“屋顶为平顶”,平顶反映当地晴天多、降水少,白藏房平顶还能够为作物晾晒提供平台,而不是为了收集雨水,C错。故选B。
加纳地处非洲几内亚湾北岸,独立后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国发展成为非洲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国家。加纳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下图为“1950-2020年加纳城镇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近年来加纳城镇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农业不断衰退 B.高新技术工业发展
C.服务业发展快 D.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14.加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
A.城镇道路数量减少 B.城区垃圾污染多
C.城镇生态破坏严重 D.城镇就业压力大
【答案】13.C 14.D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1950~2020年加纳农业在 GDP 中的占比下降,占比下降不代表在衰退, 且农业衰退也不利于城镇化发展,A错。加纳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缓慢, B错。近年来,加纳的服务业在 GDP 中的占比上升较快,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加纳城镇化发展贡献最大, C对。加纳的交通条件还不够完善,虽在不断完善,但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较小, D错。故选C。
【14题详解】
加纳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速度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道路相应建设较多, A错。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迁入过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垃圾, 但属于生态问题,B错。生态破坏主要在农村地区, C错。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就业压力大, D正确。故选D。
2022年1月2日,中新网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为512.9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六项棉花质量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8%,机采率超94%,机械化水平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新疆棉花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新疆棉花产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6.新疆棉花质量稳居全国第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B.位于山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D.技术发达,品种优良
17.近年来,新疆积极提高棉花种植、采摘机械化水平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棉花产量 B.提升棉花质量 C.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种植规模
【答案】15.D 16.C 17.C
【解析】
【15题详解】
新疆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水源,且由图中可看出,新疆棉花产区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绿洲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农作物品质主要与光热条件、昼夜温差、土壤、作物品种等因素相关。与全国其他棉花产区相比,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利于棉花有机质的积累,C正确;国内东部地区的棉花产区气候更湿润,水源更充足,A错误;土壤有机质主要受生物、气候等因素影响,与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相比,新疆山麓地带土壤有机质并不占优势地位,B错误;新疆地处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东部差,并无技术优势,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高,种植、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可以弥补当地劳动力不足的劣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投入成本,C正确;产量提高主要与单产、种植面积有关,A错误;棉花质量与自然条件及作物品种相关,与机械化关系不大,B错误;提高机械化水平是为了应对种植规模大而劳动力不足局面,并非主要为了扩大种植规模,D错误。故选C。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为“我国某区域2000年和2018年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2000~2018年该区域聚落空间演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集聚扩大 B.分散迁移 C.趋于均衡 D.趋向高地
19.影响该区域聚落空间演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是( )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20.该地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为( )
A.瓜果 B.茶叶 C.蔗糖 D.青稞
【答案】18.A 19.A 20.A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2000~2018年,该区域聚落空间演化的总体趋势是集聚扩大,A正确,BC错误;由图可知,相比2000年,2018年该区域聚落仍主要分布于海拔120m以下的区域,没有呈现出趋向高地的空间演化趋势,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获得水汽少,降水少,气候干旱,影响工农业和人口分布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只有在山前洪积扇、冰雪融水或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工农业和人口较多,形成聚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A正确;茶叶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即我国南方地区,B错误;蔗糖是由甘蔗制取而成,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C错误;青稞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地区,D错误。故选A。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部在北纬60°以南地区。东欧平原的中部主要种植小麦、黑麦、亚麻、甜菜、向日葵和饲养奶牛;西西伯利亚平原仅南部种植小麦、向日葵和饲养牛、羊。下图为俄罗斯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俄罗斯纬度位置的突出特点,判断小麦、黑麦、亚麻、甜菜的突出特点是( )
A.喜湿热 B.喜温凉 C.耐干旱 D.喜阴凉
22.东欧平原中部饲养奶牛,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饲养牛、羊,导致这种布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场面积的大小 B.农业技术的高低
C.平均海拔的高低 D.距离市场的远近
23.划定俄罗斯农业区域北界的主要指标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水源
【答案】21.B 22.D 23.A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根据俄罗斯纬度位置的突出特点进行判断,俄罗斯所处纬度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因此该地种植小麦、黑麦、亚麻、甜菜等作物具有喜温凉的特点,可适应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2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都属于平原地形,草场面积和海拔高度相差较小,排除AC;而东欧平原中部饲养奶牛,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饲养牛、羊,奶制品更加靠近消费市场,且俄罗斯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于欧洲部分,因此两者布局差异主要在于距离市场的远近,D正确;农业技术对于该地布局影响较小,排除B。故选D。
【2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划分本地区农业区域北界的主要指标是气温,A正确;降水、土壤和水源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D。故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塔里木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材料二: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市为轴心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天山北坡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是吸引海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理想之地。
材料三: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1957年建市以来人口大量迁入,现今克拉玛依人口约为49万人(2020年),人均GDP约18.09万元(2020年),不输一线城市,目前已发展为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
材料四:图1为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为南疆人口分布图
(1)描述南疆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2)简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原因。
(3)简析克拉玛依建市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
【答案】(1)人口分布不平衡;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
(2)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
(3)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促进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南疆人口分布图等为材料,涉及人口分布特征、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2南疆人口分布图可知,南疆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沿着塔里木河分布,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
【小问2详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由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流经,水资源较多。
【小问3详解】
有利影响: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能为该地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劳动力数量增加,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利于推动该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迁入人口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利于加强克拉玛依和外地间的文化交流;当地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大量迁入利于促进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
25.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如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降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答案】(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解析】(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地租最高,B位于火车站附近,交通便利,地租低于市中心,但高于郊外C地,C位于城市最外围,地租最低。
(2)由图可知,D处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靠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些都是高级住宅区所具备的优势,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3)该市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说明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硬化面积增加、被建筑物覆盖,抑制了地表水下渗;植被的生存空间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城市路面硬化,使得下渗减少,雨季时雨水都转化为坡面径流,河流水位暴涨,旱季时河流缺少地下水补给,水位异常偏低。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通渭县按“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的要求,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通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照片”。
(1)简述该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2)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3)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案】(1)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合;以旱作农业为主。
(2)冬季热量不足;降水少,水源不足;有风沙、旱涝、寒潮等灾害。
(3)平整土地,有利于保水保肥(提高耕地质量);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互联互通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水利工程实施,减轻旱涝灾害(改善水源条件)。
【解析】本题以通渭县的农业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信息可知,玉米、马铃薯、草畜说明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玉米、果蔬说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合;又根据“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本地区发展旱作农业。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地处黄土高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且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水源不足;靠近沙源地,有风沙灾害;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存在旱涝灾害;靠近冬季风源地,有寒潮等灾害。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可知,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平整土地,分散变集中,截留水分,保持土壤水分,起到保水保肥的功能,同时结合图片中有大型机械,说明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结合材料“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说明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比如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减轻旱涝灾害;材料中“互联互通”,说明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