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考试结束后,3变为0, 以下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与淀粉都属于多糖,但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B. 由C、H、O组成的储能物质可能是糖原也可能是脂肪
    C. 生物体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
    D. 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能被人体组织直接吸收
    【答案】B
    【分析】(1)由C、 H、O组成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也可能是脂肪。
    (2)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3)缝合线具有免拆线的优点,这说明该胶原蛋白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蛋白质是大分子不能被直接吸收,水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后被人体吸收。
    【详解】A、纤维素与淀粉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A错误;
    B、糖原和脂肪都是由C、H、O组成的,且均为储能物质,B正确;
    C、生物体中的无机盐大部分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来表现生物学功能,但少部分构成复杂化合物,C错误;
    D、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需要被酶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组织直接吸收,D错误。
    故选B。
    2.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B. 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C. 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有利于二氧化碳在膜上的吸收利用
    D. 蓝细菌细胞具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可将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功能化区域
    【答案】B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A错误;
    B、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B正确;
    C、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扩大膜面积,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为位点,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C错误;
    D、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具有含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单层滤纸过滤研磨液以提高色素纯度
    C.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D. 用酒精进行提纯DNA,原因是DNA易溶于酒精,蛋白质不溶于酒精
    【答案】C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详解】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不能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还可能是发酵液中残留的葡萄糖造成,A错误;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以提高色素纯度,用滤纸过滤会造成色素附着在滤纸上,导致提取的色素含量减少,B错误;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被裂解释放,进入上清液使其放射性升高,C正确;
    D、用酒精进行提纯DNA,原因是DNA不易溶于酒精,而其它杂质如蛋白质等可以溶于酒精,因此可以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D错误。
    故选C。
    4. 将丁桂儿脐贴在患儿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香酚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 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C. 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
    D.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中与H+从胞内排出的方式相同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丁香酚顺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通过H+-K+-ATP酶把K+转运进胃壁细胞,同时把H+转运出胃壁细胞,促进胃酸的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详解】A、丁香酚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二者的方式不同,A错误;
    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有ATP水解酶活性,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腔,胃腔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H+由从胞内排出时,pH由7.3变为0.8,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也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5. 对尿黑酸黑尿症的研究,是历史上第一次将人类遗传病与孟德尔遗传定律联系起来的事件,以下是某家族该遗传病(受等位基因A、a控制)系谱图,患者不考虑致病是因基因突变导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Ⅱ7和Ⅱ8生出Ⅲ12、Ⅲ14推测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
    B. Ⅰ3、和Ⅰ4生出Ⅱ6推测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由Ⅱ2、Ⅲ2、Ⅲ9、Ⅲ10和Ⅳ16可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
    D. Ⅳ15与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答案】D
    【分析】伴X隐性遗传: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A、该病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Ⅱ8患病则生出的儿子Ⅲ12、Ⅲ14也应患病,A正确;
    B、据图可知,图中的Ⅰ3和Ⅰ4生出Ⅱ6,符合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的特点,B正确;
    C、由Ⅲ9、Ⅲ10和Ⅳ16可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Ⅱ8患病则生出的儿子Ⅲ12、Ⅲ14也应患病。因此再根据Ⅱ8、Ⅲ12的患病关系可以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由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Ⅳ16患病,基因型是aa,则其双亲Ⅲ9和Ⅲ10均为杂合子Aa;Ⅳ15基因型是AA(1/3)或Aa(2/3),是杂合子Aa的概率是2/3,D错误。
    故选D。
    6. 20世纪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进行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
    B. 道尔顿通过研究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揭示了伴性遗传的特点
    C.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研究中构建了DNA的物理模型
    D. 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分析】(1)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2)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包括数学表达式和曲线两种表现形式,数学表达式表示准确,曲线图表示较为直观。
    【详解】A、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是去除其中的DNA,该实验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减法原理,A错误;
    B、道尔顿通只是发现了人类红绿色盲病,并没有揭示伴性遗传的特点,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多次构建DNA的物理模型最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7. 基因型为AaZbW的某二倍体动物体正处于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只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在分裂前的间期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二倍体动物体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图示细胞中正在发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答案】C
    【分析】性染色体为ZW的生物,ZZ为雄性、ZW为雌性。图中细胞含4条染色体、4条核DNA、不含姐妹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为均等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详解】A、基因型为AaZbW的昆虫为雌性,由于染色质均等分裂,故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第一极体,A错误;
    B、图中出现A和a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或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
    C、该二倍体动物体基因型为AaZbW,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正确;
    D、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8.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存在多个地雀物种,但同一岛屿上一般只有1种地雀。下图所示为生活在该群岛的三种鸟的喙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岛屿上的所有地雀构成一个群落
    B. 只有基因突变为地雀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 鸟喙形态呈现多样性与自然选择有关
    D. 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C
    【分析】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也就是说,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的后代,这种想象叫做生殖隔离。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物种的一部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先有地理隔离,然后才有生殖隔离。
    【详解】A、同一高屿上的所有地雀并非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
    C、鸟喙形态呈现多样性是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属于不同物种,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可能产生不育后代,D错误。
    故选C。
    9. 以下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种内分泌器官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B. 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信息分子相联系
    C. 激素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因此激素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D.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定向传送到靶细胞,调节范围较广泛
    【答案】B
    【分析】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详解】A、一种内分泌器官有可能分泌多种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A错误;
    B、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信息分子相联系,B正确;
    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但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作用时间一般比较长,C错误;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故调节范围较广泛,D错误。
    故选B。
    10. 很多人在吃饱饭后容易出现没有精神、昏昏欲睡的症状。经病理检查又无异常,对此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饭后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肠胃蠕动加快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B. 胃肠道消化食物需要大量血液参与,脑部细胞因供血不足而代谢减弱
    C. 下丘脑经垂体对胰岛A细胞的控制减弱,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D.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造成脑细胞缺乏营养
    【答案】B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 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饭后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耗和吸放,A错误;
    B、饭后胃肠道开始消化需要大量血液参与,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使脑部细胞代谢减弱,供能减少而引起昏昏欲睡,B正确;
    C、胰岛A细胞是下丘脑通过神经控制的,不存在下丘脑—垂体—腺体的分级调节,C错误;
    D、吃饱饭后血糖浓度上升,促进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D错误。
    故选B。
    11.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都是描写水生生态系统的精美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莲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B. 引起鸥鹭飞起的划船声音属于物理信息
    C. 种藕、养鱼需考虑环境容纳量,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 诗人看到莲和路鹭写出诗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营养级为消费者级加一。
    (2)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为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
    (3)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协调原理要求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4)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比如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
    【详解】A、莲是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处于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A正确;
    B、声音、温度、湿度等属于物理信息,故引起鸥鹭飞起的划船声音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
    C、种藕、养鱼需考虑环境容纳量,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错误;
    D、诗人看到莲和路鹭写出诗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12. 制作酱油需利用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下图为某工厂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可分解大豆等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
    B. 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等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为互利共生关系
    C. 粮食为米曲霉发酵提供营养物质,其中氮源主要来自于小麦
    D. 转至发酵池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无氧条件,以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
    【答案】D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酿造酱油主要利用的是米曲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米曲霉所分泌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不能分解淀粉,A错误;
    B、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等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为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
    C、氮源主要来自于大豆中的蛋白质,C错误;
    D、发酵池内发酵主要是无氧发酵,所以转至发酵池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无氧条件,D正确。
    故选D。
    13.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移植前卵母细胞去核的时期应该在MⅡ期
    B. 治疗性克隆的原理之一是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 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应禁止
    【答案】A
    【分析】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目的是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于此相对的是研究性克隆或医学性克隆,指的是产生研究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产生可独立生存的个体。
    【详解】A、核移植前需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因为该时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促进胞核全能性发挥的物质,A正确;
    B、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能体现出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
    C、因为个体B是供核的一方,和克隆的组织器官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因此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错误;
    D、生殖性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但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不应禁止,D错误。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角膜更新是由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角膜上皮细胞胞不断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发生于角膜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增殖过程不会发生
    C. 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进程
    D. 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时细胞中DNA和蛋白质种类、含量均改变
    【答案】BCD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A正确;
    B、角膜干细胞增殖时,与增殖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角膜干细胞分化时,与分化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B错误;
    C、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推测长期睡眠不足不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分化,C错误;
    D、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时,DNA不变,蛋白质种类、含量改变,D错误。
    故选BCD。
    15. 下图为动物经历压力或创伤时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神经元有CRH的受体
    B. 皮质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说明其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
    C. 长期压力刺激下,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会引起CRH分泌减少
    D. 图中ACTH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BD
    【分析】机体内存在下丘脑-垂体-腺体轴,甲状腺、性腺和肾上腺皮质都有对应的调节轴来调节,符合该调节轴的激素,即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基质。
    【详解】A、根据图示,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神经元是其靶细胞有相应的受体,A正确;
    B、皮质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说明其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B错误;
    C、长期压力刺激下,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时,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会引起CRH分泌减少,C正确;
    D、ACTH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是激素调节的结果,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BD。
    16. 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雕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再让F2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可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全都位于染色体上
    C. 上述实验能够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可能遵循分离定律
    D.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与Y的同源区,F2也只有雄性有白眼
    【答案】ACD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A正确;
    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没有证明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
    C、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红眼:白眼=3:1,能够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可能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与Y的同源区,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为a,则亲本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A,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F1的基因型为XAXa、XAYa,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基因型为XAXA、XAXa、XAYa、XaYa,F2也只有雄性有白眼,D正确。
    故选ACD。
    17.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近几年由东南亚侵入我国的害虫,一般在夜间活动,其幼虫存在同类相食行为,且幼虫群居比散居时同类相食率更高;幼虫密度越大,对天敌的吸引越强。科研小组分别测定了在散居和群居两种饲养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虫体重和表皮黑化值,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其种群数量增长为“J”形
    B. 和散居饲养相比,群居饲养条件下的幼虫在食物匮乏时更容易吸引天敌来捕食
    C. 种群密度高时,幼虫可能会通过增加表皮黑化值和同类相食来降低夜间被捕食的风险
    D. 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植食性动物遗体残酸中的能量就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全部能量
    【答案】ABD
    【分析】题图分析,不同月龄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均为散居时大于群居时。而不同月龄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平均表皮黑化比值均为群居时大于散居时。
    【详解】A、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但有由于存在同类相食行为等制约因素,其种群数量增长不会为“J”形,A错误;
    B、两种饲养条件下的幼虫均存在同类相食行为,但群居幼虫同类相食率更高,因此群居饲养条件下的幼虫在食物匮乏时幼虫密度更小,对天敌的吸引越小,B错误;
    C、幼虫密度越大,对天敌的吸引越强。根据图示可知,群居时不同月龄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平均表皮黑化比值大于散居时,而群居时不同月龄的草地食夜蛾幼虫体重均小于散居时,推测种群密度高时,幼虫可能会通过增加表皮黑化值和增加同类相食来降低夜间被捕食的风险,C正确;
    D、植食性动物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及肉食性动物捕食植食性动物后的排遗物中的能量之和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全部能量,D错误。
    故选ABD。
    18. 科技人员利用两种二倍体烟草可培育出品质更加优良的四倍体烟草,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过程需要利用酶进行处理,该过程受温度影响
    B. 经b过程后溶液中的原生质体按染色体组成划分有3种类型
    C. 将杂种试管苗(作为接穗)嫁接到二倍体烟草(砧木)上,砧木的遗传物质会改变
    D. 杂种四倍体烟草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1个四分体
    【答案】BC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详解】A、a过程是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该过程受温度影响,A正确;
    B、b过程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两融合,按染色体组成划分,经b过程后溶液中原生质体才会有3种,B错误;
    C、嫁接是为了让砧木为接穗提供营养,接穗并不能改变砧木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杂种四倍体烟草烟草的染色体有18条来自兰斯多菲烟草,有24条来自光烟草,这42条染色体中每2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可在减数分裂时形成21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9分。
    19. 研究表明。相对于动物。植物的细胞呼吸还包括另一条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途径,该呼吸途径可帮助其抵抗强光等逆境,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

    (1)若要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答1种即可)。从结构上来看,二者都具有______层膜。
    (2)据图推测,图1中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______膜上。在暗反应阶段,NADPH参与卡尔文循环时的具体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强光下,光反应产生的NADPH量大于暗反应的消耗量,使叶绿体内NADP+含量______。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呼吸途径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_的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同时,eATP通过DORN1受体可缓解因交替呼吸抑制引起的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一步避免光抑制现象产生,因此强光照射下植物可避免光抑制,该调节过程为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
    (4)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eATP可来源于______(填场所)产生的iATP,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理由是______。
    【答案】(1)①. 差速离心法 ②. 双(两或2或二)
    (2)①. 类囊体(薄膜) ②. 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
    (3)①. 减少(下降) ②. 热能 ③. 负反馈
    (4)①.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②. eATP与细胞膜上的DORN1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eATP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激发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两个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
    【小问1详解】分离细胞器常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叶绿体与线粒体都具有两层膜。
    【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参与光反应,故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类囊体膜上;在暗反应阶段,NADPH作为还原剂促进C3的还原并提供能量。
    【小问3详解】NADP+是暗反应NADPH供氢和供能后的产物,是光反应的原料,因此强光下,光反应产生的NADPH量大于暗反应的消耗量,使叶绿体内NADP+含量减少。
    由图中可知,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呼吸途径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
    eATP通过DORN1受体可缓解因交替呼吸抑制引起的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一步避免光抑制现象产生,因此强光照射下植物可避免光抑制,该调节过程为负反馈。
    【小问4详解】据图甲可知,eATP来源于iATP,而细胞内的ATP可由细胞呼吸产生,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据图判断,eATP与细胞膜上的DORN1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故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20. 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38~40℃时发生的惊厥。幼儿由于脑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高热时。患儿的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__等器官。
    (2)大量的谷氨酸释放后,与______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Ca2+进入细胞内,正常生理状态下,当细胞内Ca2+过多时,可通过______的方式逆浓度将过多的Ca2+排出,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经细胞衰老或死亡。大量Ca2+进入幼儿神经细胞细胞内,会促进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使神经元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______引发动作电位。导致惊厥发作。
    (3)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病原体感染会引起机体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导致体温调定点(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上升。一方面,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支配肌肉收缩。使产热量增加。同时毛细血管收缩,______,使散热量减少;另一方面,下丘脑分泌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最终导致体温升高。
    (4)为验证某种中药材X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X的粉末溶解于生理盐水后,采用灌胃的方法利用发热大鼠进行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答案】(1)①. 下丘脑 ②. 肝、脑(“肝”或“肝脏”)
    (2)①. 突触后膜 ②. 主动运输 ③. 增高(“增大”、“提高”)
    (3)①. 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或“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②. 皮肤血流量减少(血流量减少) 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实验思路:将发热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编号A、B、C。A组:发热大鼠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B组:发热大鼠用等量的含药物X的生理盐水溶液灌胃,C组:损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热大鼠用等量的含药物X的生理盐水灌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的体温
    【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谷氨酸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Ca2+进入细胞内,激活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促进精氨酸转化为NO,过量的NO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
    【小问1详解】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肝、脑等器官,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小问2详解】神经递质谷氨酸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Ca2+进入细胞内,当细胞内Ca2+过多时,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逆浓度将过多的Ca2+排出。大量Ca2+进入神经细胞细胞内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促进精氨酸转化为NO,过量的NO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使得钠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导致惊厥发作。
    【小问3详解】体温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是通过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小问4详解】为验证中药材X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自变量应为是否使用中药材X和是否损毁体温调节中枢,因变量应为体温变化。实验思路:将发热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编号A、B、C,A组:发热大鼠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B组:发热大鼠用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中药材X溶液灌胃,C组:损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热大鼠,用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中药材X溶液灌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的体温;预期结果:A组、C组大鼠处于发热状态,B组大鼠处于退热状态。
    21. 放牧可以开发草原的经济价值,但也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为探讨高寒草原生长季禁牧(CK)、轻度放牧(LC)、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等不同放牧强度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原始数据,研究小组使用样方法来调查高寒草地植被丰富度,取样的关键在于要保证______。而样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丰富度而不能获得草地动物的丰富度,其原因是______。
    (2)由表可知。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多年观察发现,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甚至出现土壤沙化,高山沙化土壤上很难再长出植被,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3)______和______都会使高寒牧区物种丰富度下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这说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______。
    (4)分析表中结果。请给出保护高寒牧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可行性措施和依据。
    可行性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随机取样 ②. 大多数草地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2)①. 先上升后下降(“先增大后减小”或只答“下降”,只答“减少”) 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①. 禁牧##CK ②. 重度放牧##HK ③. 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答案符合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应合理利用的意思即可)
    (4)①. 对高寒地区进行轻度放牧(“适当放牧”) ②. 因为轻度放牧地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植被物种丰富度最高
    【分析】根据题中表格分析,轻度放牧对高寒牧区的物种丰富度(种)、植被地上生物量都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而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强,对牧区的物种丰富度(种)、植被地上生物量都会造成破坏。
    【小问1详解】利用样方法进行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减少实验误差。因为大多数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则会引起样方内的动物数量不稳定,所以样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丰富度而不能获得草地动物的丰富度。
    【小问2详解】分析表格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植被物种丰富度和植被地上生物量先升高,当放牧强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植被物种丰富度和植被地上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先增大后减小。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沙漠化,且很难再长出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小问3详解】从表格中看出重度放牧和不放牧都会使高寒牧区物种丰富度下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这说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 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小问4详解】由于轻度放牧区的生物量最大,物种丰富度最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因此对高寒牧区生态系统应进行轻度放牧。
    22.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为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SBPase基因(编码卡尔文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酶)导入甜菜中进行遗传改造。该过程所利用的质粒载体和SBPase基因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真核启动子可启动下游基因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原核启动子可启动下游基因在原核细胞内的表达。
    (1)获取SBPase基因后利用______技术进行扩增,经______技术鉴定后,回收其中包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SBPase基因两端不具有限制酶切割位点,为保证SBPase基因正确连接在质粒载体上,应在SBPase基因左、右两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的识别序列,具体操作是在扩增SBPase基因时______。将质粒载体与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后再用______酶处理。构建重组质粒。
    (3)已知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可与原核细胞核糖体以及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而阻止基因表达的______过程,而不能与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据此分析,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后,需在含______(选填“卡那霉素”或“潮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从而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4)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甜菜叶柄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含有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抗性植株,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机选取8株上述抗性植株,利用SBPase基因引物进行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初步判断目的基因______(选填“是”或“否”)已经整合到甜菜染色体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注:M-DNA标准样品;CK+-阳性质粒;CK0-空白对照;CK-―野生型健策;1-8-转基因植株。
    【答案】(1)①. PCR ②. (琼脂糖凝胶)电泳
    (2)①. Aarl HindⅢ ②. 在引物的5′端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③. DNA连接酶
    (3)①. 翻译 ②. 卡那霉素
    (4)农杆菌将重组质粒中的T-DNA转移并整合至受体细胞中,转化成功的植株可表现出对潮霉素的抗性,未转化成功的植株因线粒体、叶绿体功能异常而无法存活
    (5)①. 是 ②. 与野生型甜菜相比,转基因植株1-8均检测出与阳性质粒接近的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甜菜染色体中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小问1详解】获取目的基因后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经电泳鉴定后,切割凝胶,再将凝胶溶解,回收其中包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小问2详解】由题图2中SBPase基因模板链3′端和5′端的位置可判断其转录方向为从右向左,即右端为基因上游,左端为基因下游,而由题图1可知,质粒载体上外源基因的转录方向为顺时针,为保证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的正确连接,且不破坏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两抗性基因在目的植株的获取过程中均发挥作用),应在SBPase基因的左、右两端分别添加限制酶AarⅠ和HindⅢ的识别序列,具体操作是在扩增SBPase基因时在引物的5′端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将质粒载体与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酶处理,构建重组质粒。
    【小问3详解】卡那霉素和潮霉素通过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结合,直接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均无抗性。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同时获得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但由于潮霉素抗性基因上游为真核启动子,只能启动下游基因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所以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对潮霉素没有抗性,对卡那霉素具有抗性,未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均没有抗性,故选择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小问4详解】农杆菌侵染甜菜叶柄细胞时将重组质粒中的T-DNA转移并整合至甜菜叶柄细胞中,所以在含有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转化成功的植株可表现出对潮霉素的抗性,未转化成功的植株因线粒体、叶绿体功能异常而无法存活。
    【小问5详解】题图3是利用SBPase基因引物对抗性植株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的结果,与野生型甜菜相比,转基因植株1~8均检测出与阳性质粒接近的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甜菜染色体中。
    23. 玉米是二倍体植物(2N=20),同株异花,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对玉米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则需要测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已知玉米抗病与易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抗病玉米为父本与易感病玉米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时,需要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只考虑完全显性的情况),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称为______。
    (3)科研人员用耐盐碱抗病纯合品系与不耐盐碱易感病品系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耐盐碱抗病个体。F1自交。F2中耐盐碱抗病:耐盐碱易感病:不耐盐碱抗病:不耐盐碱易感病=6:3:2:1,该实验结果说明说明耐盐碱基因与抗病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F2出现6:3:2:1的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1)10
    (2)①. (在花蕊还未成熟时,)对易感病(或母本)玉米雌花套袋→人工授粉(或花粉成熟时将抗病玉米的花粉授到母本雌蕊柱头上)→套袋(或对母本雌蕊继续套袋) ②. 显性性状
    (3)①. 自由组合 ②. 含抗病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部分致死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玉米是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含有20条染色体,没有性染色体,因此需要测1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小问2详解】玉米是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单性花进行杂交育种时,具体的做法是:(在花蕊还未成熟时,)对易感病(或母本)玉米雌花套袋→人工授粉(或花粉成熟时将抗病玉米的花粉授到母本雌蕊柱头上)→套袋(或对母本雌蕊继续套袋)。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只考虑完全显性的情况),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杂合子未表现出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小问3详解】F2中耐盐碱抗病:耐盐碱易 感病:不耐盐碱抗病:不耐盐碱易感病=6:3:2:1,该实验结果说明耐盐碱基因与抗病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耐盐碱基因与抗病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但其中存在致死现象,分析每一对性状,F2中耐盐碱:不耐盐碱=3:1,抗病:易感病=2:1, 说明含抗病基因的个体中存在致死现象,致死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含抗病基因的显性纯合子致死,但该原因明显与题意不符(存在纯合的抗病玉米品系),另一个原因就是含抗病基因的雌配子或雄配子部分致死。
    放牧强度
    Ck
    LG
    MG
    HG
    植被物种丰富度(种)
    24
    31
    28
    21
    植被地上生物量(g·m-2)
    110.5
    178.2
    126.9
    119.9

    相关试卷

    2025届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届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25ml·L-1蔗糖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考试结束后,以下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考试结束后,3变为0, 以下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