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B.牛顿C.托里拆利D.帕斯卡
【答案】C
【解析】解: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故选:C。
2.(2分)生活中常说铜比铁重,这里的“重”是指铜的哪一个物理量比铁大( )
A.密度B.质量C.体积D.重力
【答案】A
【解析】解:查密度表可知,铜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也就是说铜的密度比铁的大,BCD错误。
故选:A。
3.(2分)如图所示,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再将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 )
A.头发会飘起来说明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
B.头发会飘起来说明气球和头发带异种电荷
C.水流被吸引发生弯曲说明气球和水流带异种电荷
D.水流被吸引发生弯曲说明气球和水流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解析】解:
AB、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因为女孩的每根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A错误;
C、水流被吸引,则气球和水流带异种电荷或水流不带电;
D、水流被吸引发生弯曲说明气球和水流之间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4.(2分)“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四个情境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减速运动
C.足球与门框撞击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答案】C
【解析】解: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减速运动;
C、足球与门框撞击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四个力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C,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分)骑车出行是“低碳生活”倡导方式之一。以下自行车组件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刹车闸B.车轮轴承
C.车轮上的花纹D.粗糙柔软的把手
【答案】B
【解析】解:A、刹车闸刹车闸,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车轮轴承,故B正确;
C、车轮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粗糙柔软的把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选:B。
6.(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乘车时看到公交车从某一站点向右直线行驶,经历启动、匀速行驶、减速进站到静止在另一站点的过程中,车上拉手所处的不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 )
A.③②①②B.③②③②C.①②①②D.①②③②
【答案】D
【解析】解:车辆启动,公交车加速向前,而拉手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
当公交车匀速行驶时,拉手相对于公交车静止;
当公交车减速进站时,拉手仍保持原来的匀速运动状态;
公交车静止在另一站点,拉手也静止,故A、B,D正确。
故选:D。
7.(2分)少林功夫驰名中外,一武术爱好者在以图中所示的姿势练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若他练武过程中,抬起一只脚后,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他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与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解:A、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则他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脚(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若他练武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B正确;
C、他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与他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2分)2024年1月14日,汉中“小朱鹦”们抵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小朱鸭”们在游玩时看到一个与成年人体积相同的人体冰雕3kg/m3,如图所示,冰雕的质量可能为( )
A.60gB.60kgC.6tD.60mg
【答案】B
【解析】解: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5kg/m3,冰的密度略小于人的密度,冰雕的体积与成年人的体积相同,由得,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如图,甲、乙两人站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上,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 )
A.甲对沙滩的压强大于乙对沙滩的压强
B.甲对沙滩的压强等于乙对沙滩的压强
C.甲对沙滩的压力等于乙对沙滩的压力
D.甲对沙滩的压力小于乙对沙滩的压力
【答案】B
【解析】解:AB、由于甲,即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乙对沙滩的压强相等、B正确;
CD、由图知,对沙滩的受力面积大,甲对沙滩的压力大。
故选:B。
10.(2分)2024年2月,咸阳舰奔赴南海某海域执行战备训练任务。该舰长183m,宽22m,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2300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g=10N/kg,海水密度ρ=1.05×103kg/m3,河水密度ρ=1.0×103kg/m3)( )
A.咸阳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1.23×107N
B.咸阳舰在吃水深度处,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8.4×103Pa
C.当咸阳舰从江河行驶到海洋,船身会上浮一些
D.咸阳舰上的舰载直升机飞离甲板后,其受到的浮力变大
【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G排=m排g=12300×1000kg×10N/kg=1.23×108N,故A错误;
B、咸阳舰达到设计吃水深度时7kg/m3×10N/kg×8m=2.4×104Pa,故B错误;
C、当咸阳舰从河水行驶到海洋中后,舰艇受到浮力始终等于自身的重力,则舰艇受到放浮力不变,
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舰艇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故C正确;
D、咸阳舰舰载直升机飞离甲板后,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
11.(3分)中华古诗词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写到:“春山多胜事……弄花香满衣”,“香满衣”是 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清晨,荷叶上两颗露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答案】扩散;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引。
【解析】解:“香满衣”是花香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扩散;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引。
12.(3分)在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见到了挑水的扁担、收割麦子的镰刀等农具。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通过 减小压强;如图所示是用来收割麦子的镰刀,镰刀的刀刃磨得非常锋利 压强;镰刀手柄处做得粗糙,是为了 摩擦。(后两空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增大。
【解析】解:同学们见到了挑水的扁担、收割麦子的镰刀等农具,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镰刀的刀刃磨得非常锋利;镰刀手柄处做得粗糙。
故答案为:增大受力面积;增大。
13.(3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汤匙放在手指尖上,汤匙能在指尖上静止,恰好是汤匙
所在处,汤匙重力施力的物体是 。如果静止在指尖的汤匙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汤匙将 (选填“静止在原处”或“匀速直线下落”)。
【答案】重心;地球;静止在原处。
【解析】解:(1)如图所示,汤匙能在指尖上静止,恰好是汤匙 重心所在处。
(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静止在指尖的汤匙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故答案为:重心;地球。
14.(4分)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倒入热水迅速倒出并拧紧瓶盖,过一会瓶子变扁了
的作用;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海拔越高 (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100℃;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答案】大气压;低;低于;深度。
【解析】解:向空矿泉水瓶倒入热水迅速倒出并拧紧瓶盖,瓶内气体排出一部分,瓶内气压减小,将瓶子压扁,气压越低,锅内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大气压;低;低于。
15.(2分)质量为0.4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9kg,该瓶子的容积为 mL(ρ水=1.0×103kg/m3);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瓶子的总质量为1.6k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500;0.8×103
【解析】解:水的质量m水=m1﹣m0=8.9kg﹣0.3kg=1.5kg=1500g
该瓶子的容积v8===15000cm3=1500ml
故答案为1500ml
液体的质量m液=m2﹣m2=1.6kg﹣4.4kg=1.5kg=1200g
液体的体积v液=v0=1500cm3
液体的密度 ρ液===0.8g/cm2=0.8×106kg/m3
故答案为0.8×103kg/m3
16.(3分)一个质量为200g、体积为220cm3的苹果,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ρ水=1.0×103kg/m3,g=10N/kg);如果将苹果压入水中更深一些,它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松手后苹果将在水中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答案】2.2;不变;上浮。
【解析】解:因为苹果浸没在水中,所以苹果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220cm3,
苹果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7×103kg/m3×10N/kg×220×10﹣3m3=2.5N;
如将苹果压入水中更深一些,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不变;
苹果的重力G=mg=200×10﹣3kg×10N/kg=2N;
因为F浮>G,所以苹果松手后将上浮。
故答案为:7.2;不变。
17.(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海豚所受到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答案】
【解析】解:静止在水面上的海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则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海豚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过海豚的重心O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和浮力,并标出G和F浮,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8.(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左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解:木块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用符号f表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
19.(4分)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有 。
(2)如图乙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
(3)图丙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空隙;(2)惯性;(3)凹陷程度;压力。
【解析】解:(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各自进入对方的空隙中。
(2)实验中,小钢球及塑料片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发现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海绵受压发生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改变,说明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空隙;(2)惯性;压力。
20.(4分)某同学旅游归来带回一块漂亮光滑的石头,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这块石头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零刻线处,指针静止如图甲所示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调好天平,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同时移动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测得石块的体积为15cm3,则石块的密度约为 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左;(2)游码;38;(3)2.5×103。
【解析】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进行调平时,先把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线处,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调节好天平后,把物体放在左盘,同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m=20g+10g+5g+3g=38g;
(3)石块密度为ρ==≈2.5g/cm5=2.5×102kg/m3。
故答案为:(1)左;(2)游码;(3)2.2×103。
21.(7分)丹丹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其原理是利用 知识得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某次实验中,丹丹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丁。若用F1和F2分别表示0~t1和t1~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F1 F2(选填“>”“=”或“<”)。
(5)另一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当他用2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戊所示 (选填“向左”或“向右”),大小为 N。
【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压力;(3)无关;(4)=;(5)向左;0.4。
【解析】解:(1)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并校零。每次实验都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压力不同,滑动摩擦力不同,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4)由图可知,木块在0~t1和t6~t2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0~t3和t1~t2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也相等5=F2;
(5)由图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由于木块保持静止,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0.4N。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3)无关;(5)向左。
22.(7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④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图乙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3)分析甲、丙、丁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 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分析甲、丁、戊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
(6)为验证猜想④,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小球和小船进行实验,小球放入水中下沉,由此他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答案】(1)控制变量法;(2)0.2;(3)无关;(4)甲、乙、丙;(5)越大;(6)不正确;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解析】解:(1)本实验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2)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物体的重力G=4N拉=3.2N,利用称重法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拉=4N﹣3.8N=0.2N;
(3)观察图甲、丙、丁三次实验,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都保持不变,我们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的结论;
(4)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密度相同、乙、丙三实验进行比较;
(5)分析甲、丁、戊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可以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
(6)为了研究猜想④,即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只改变物体的形状,虽然用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捏成了不同的形状,小船未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因此。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5.2;(4)甲、乙、丙;(6)不正确。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23.(8分)某品牌汽车厂研发了一款飞行汽车,车头模仿飞机的机头且显得较为圆润一些,当这款飞行汽车在陆地上行驶时,在空中飞行时,翅膀张开。已知汽车的质量为600kg,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1200cm2,空中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0km/h(g取10N/kg),求:
(1)该汽车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原理是 ;
(2)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该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0.1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答案】(1)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Pa;
(3)若该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0.1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600N。
【解析】解:(1)汽车的机翼要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则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较长,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下表面就存在向上的压强差;所以其设计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汽车的重力:G=mg=600kg×10N/kg=6000N,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6000N,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5000Pa;
(3)汽车受到的阻力:f=0.5G=0.1×6000N=600N,
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F牵=f=600N。
故答案为:(1)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Pa;
(3)若该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2.1倍。
24.(8分)在图(a)中,小阳同学使用钢绳拉着石料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其全部浸入水中;图(b);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
(1)石料的重力。
(2)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石料的体积。
(4)石料的密度。
【答案】(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1400N;
(2)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
(3)石料的体积是0.05m3;
(4)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
【解析】解:(1)由图b可知,AB段钢绳的拉力大小不变,因石料匀速下降拉=1400N;
(2)由图b可知,BC段钢绳的拉力逐渐减小,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在CD段完全浸没,
所以石料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
(3)由F浮=ρ液gV排可得,石料的体积:V=V排===2.05m3;
(4)由G=mg可得,石料的质量:m==,
石料的密度:ρ===2.8×103kg/m3。
答:(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1400N;
(2)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
(3)石料的体积是0.05m7;
(4)石料的密度是2.8×105kg/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