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6374/0-17304363454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6374/0-17304363454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6374/0-17304363455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共23页。
A.一枚鸡蛋
B.一名中学生
C.一张课桌
D.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
2.(2分)酷夏季节,烈日炎炎,长沙市多日维持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很多人喜欢通过游泳来缓解炎热。但为了生命安全,请同学不要下河下塘游泳。下列关于游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B.人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加速向前游动时,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D.向前游泳过程中,浮力方向可能不是竖直向上
3.(2分)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液体,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B.pA<pBC.pA=pBD.无法确定
4.(2分)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m时,四个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下降速度急剧减小。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5.(2分)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斜向上投出的正在空中运动的篮球
B.正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正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D.正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嫦娥一号卫星
6.(2分)如图所示,在均匀的直杆两端分别放上A、B两支大小相同、长度不等的蜡烛,这时直杆水平平衡。若蜡烛燃烧速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蜡烛未燃完),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B.向左转动
C.向右转动D.无法判断
7.(2分)如图所示,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小朋友尽全力也没有把石头搬起来
C.双手举杠铃静止不动
D.人搬箱子匀速上楼
8.(2分)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
B.使用这个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
D.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
9.(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轮质量较大
B.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10.(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空间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万米级载人舱建造完成。它采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下潜时,潜水器两侧压载铁和潜水器的总重大于潜水器所受的浮力;完成任务后,抛弃压载铁,潜水器就会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比下潜受到的浮力大
B.潜水器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潜水器下潜过程排开水的重力逐渐减小
D.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二.多选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所做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B.每次实验时,用手快速推一下小车以提高小车的速度,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多选)12.(3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种叫桔槔的取水工具,如图所示,前端为提水桶,后端为重物,可一起一落地汲水。则关于桔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越重越好
B.向上汲水时重物对杆的力臂变小
C.横杆越长越好
D.向下拉绳时省力
(多选)13.(3分)如图,斜面长s=1.2m,高h=0.3m,木箱重16N,现用5N的拉力F、用时2s将箱子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斜面向上拉箱子可省力
B.拉力F做功19.2J
C.若用时5s,机械效率会变小
D.若没有阻力,则拉力做功为4.8J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4.(2分)如图甲、乙所示现象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图中的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5.(2分)重100N的木箱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板上,用水平推力F推木箱。F=15N时,没推动,木箱所受摩擦力为 N,F=30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F=50N时,木箱做加速运动,它所受摩擦力为 N。
16.(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用的拉力大。
17.(2分)如图所示,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汽车总要向前滑行一段路程。人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 导致的,汽车最终停下来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事实表明力是 的原因。
18.(2分)如图是两端开口的容器,从管左端吹气,在A、B两个管口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pB,所以U形管中两液面不相平。
19.(2分)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开始缓慢下降,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到圆柱体刚好全部浸入水中,重力所做的功是 J,圆柱体浸入水中四分之三时所受的浮力为 N。
20.(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件工艺品,合金制成的“马踏飞燕”立在水平木制底座上。马仅用一蹄就能稳稳地踏在飞燕上,这只马蹄的中心与马的 应该在一条竖直线上。“马踏飞燕”受到两个相互平衡的力,这两个力是重力和 。
21.(2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长度为h,悬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两长方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Fa Fb(选填“>”、“<”或“=”)。
22.(2分)(1)表中是同种物质制成的5个实心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请在图1中作出该物质的m﹣V图象,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从图象中可得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什么? 。
(2)如图2甲,一实心均匀的长方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0。若如图2乙所示,沿ab虚线切去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则p1 p0(选填“>”“=”“<”),写出判断的依据: 。若如图2丙所示,沿cd虚线竖直切去左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 p0(选填“>”“=”“<”)。
(3)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感压纸A的规格如图3所示。
实验1: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0.25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 N/cm2。
实验2:仍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 。
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
④0.1cm2
⑤0.01cm2
(4)如图4所示,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压紧后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可以证明 的存在。若此时将瓶口转向各个方向,纸片都不落下,说明 。
23.(2分)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插入水槽中,当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h为2m时,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注入水,当注水深度为 m时,塑料片恰好脱离管口下落。塑料片受到水槽中水的压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中水的重力。如果注入某液体的深度为2.5m时,塑料片刚好脱落,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24.(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 ;目的除了消除杠杆本身重力影响,还有 。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结合实验数据,请你分析并得出结论: (填字母)。
(3)在图乙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在左端加一个钩码,杠杆不能平衡,若左侧钩码不动,将右侧的钩码向 格,可使杠杆重新平衡。
(4)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 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
25.(8分)如图所示,小东和小北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受压物体选择海绵而不是木板的主要原因是 。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 两图实验。
(4)小北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填“相同”或“不同”),由此他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6.(8分)人们到游泳馆游泳时,在下水的过程中感觉身体越来越“轻”。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展开讨论,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如下: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猜想他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猜想二应分析 两次实验;
(2)分析d、e两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
(3)分析 两次实验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图b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
(5)由上述实验步骤还可得出,物块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
(6)他们又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m1,将铁球用细线悬挂轻轻放入水中浸没,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m2,则m1 m2(选填“>”、“=”、“<”)。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7.(5分)原来在足够长的水平木板上运动的物体A,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请结合物体A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状态。
28.(5分)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常发生货运汽车由于刹车系统失效,导致无法减速造成交通事故。为避免该现象,目前高速公路许多长下坡路段都建有陡坡避险车道,且在陡坡上铺设碎石,如图所示。当汽车无法减速时,可以往避险车道行驶,以避免事故发生。请分析设置陡坡避险车道的原因,及陡坡上铺设碎石的作用。
六.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29.(8分)如图甲所示,是打捞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河中竖直打捞一重物的示意图,图乙是此过程中作用在重物上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打捞船的质量为10t,忽略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重物的质量;
(2)重物的体积;
(3)将重物打捞上船后,打捞船受到的浮力。
30.(9分)如图所示,用电动机带动滑轮组提升质量为204kg的物体A。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动机对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恒为240W。求:
(1)物体A受到的重力;
(2)电动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答案】A
【解析】解: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重力为0.5N,故A正确;
B.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B不正确;
C.一张课桌的重力为80~100N,故B不正确;
D.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的重力约3N,故D不正确。
故选:A。
2.【答案】D
【解析】解:ABC、游泳过程中,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水就会对手和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且水对人的推力等于人对水的推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人就前进,水的推力使人前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所以ABC正确;
D、浮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故D不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V左<V右,且两中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可得,ρ左>ρ右;
因A、B两点到杯底的距离相等,所以由m=ρV=ρSh可知,A、B两点以下mA下>mB下;
又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所以A、B两点上mA上<mB上,即GA上<GB上;
由p=可知,pA<pB。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解: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变低,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也减小。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斜向上投出的正在空中运动的篮球,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小,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正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嫦娥一号卫星,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
(1)由图可知,m左>m右,由G=mg可知G左>G右,
开始,杠杆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左L左=G右L右,
因G左>G右,L左<L右;
(2)蜡烛燃烧速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蜡烛减少的质量Δm相同,减少的重力ΔG相同,
左边(G左﹣ΔG)L左,右边(G右﹣ΔG)L右,G左L左=G右L右,
则:(G左﹣ΔG)L左﹣(G右﹣ΔG)L右=G左L左﹣G右L右﹣ΔGL左+ΔGL右=ΔGL右﹣ΔGL左,
由于L左<L右,故ΔGL右﹣ΔGL左>0,
(G左﹣ΔG)L左﹣(G右﹣ΔG)L右>0,
即: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向左转动。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
A、提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书包的力向上,书包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搬石头,搬而末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手举杠铃静止不动,手给杠铃的力向上,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搬箱子匀速上楼,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箱子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力对物体做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解:AB、由图可知,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B错误;
C、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甲、乙拉力的力臂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的大小,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重物上升的距离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到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由于甲、乙拉力大小相等,根据W=Fs可知甲、乙拉力做功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解:A、压路机的碾轮质量较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C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书包背带做得较宽、大型载重车有很多车轮、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解:
A、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和下潜过程中都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潜水器漂浮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其总体积,受到重力与浮力相等;故B正确;
C、潜水器下潜过程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则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C错误;
D、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逐渐变大;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1.【答案】AC
【解析】解:A、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每次实验时,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改变阻力的大小,故A正确;
B、每次实验时,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小,通过的距离最长,根据实验可知,小车在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根据推理法概括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AC。
12.【答案】BD
【解析】解:A、桔槔使用过程中,如果后端的重物过重,虽然向上汲水时人可以省力,但要拉下绳子时需要更大的力。所以后端的重物不能过重,故A错误;
B、观察图片可知,桔槔向上汲水过程中,绕着支点转动,所以阻力臂减小,故B正确;
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长、杠杆总长度长时,动力臂不一定大于阻力臂,不一定省力,故C错误;
D、根据题图可知,当人用力向下拉绳子,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所以人向下拉绳时,该机械可以省力,故D正确。
故选:BD。
13.【答案】AD
【解析】解:A、由题知,拉力F=5N,物重G=16N,所以沿斜面向上拉箱子可省力,故A正确;
B、拉力做功W=Fs=5N×1.2m=6J,故B错误;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匀速拉动物体的速度无关,若用时5s,只是改变了物体的速度,机械效率不变,故C错误;
D、若没有阻力,拉力做功W=Fs=Gh=16N×0.3m=4.8J,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4.【答案】形状;方向。
【解析】解:由图可知,在力的作用下,弹簧的形状都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由图乙可知,向上用力时,弹簧变长,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形状;方向。
15.【答案】15;30
【解析】解:
(1)用15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静止不动,此时推力跟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所以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15N;
(2)推力增大至30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跟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滑=F′=30N;
推力增大至50N,木箱做加速运动,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所以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N。
故答案为:15;30.
16.【答案】甲。
【解析】解: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伸长量越长,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甲、乙两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手臂短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小,由图可知,甲的手臂比乙的手臂越长,所以甲用的拉力大。
故答案为:甲。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
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人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导致的;
汽车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事实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惯性;受到摩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8.【答案】小于
【解析】解:如果从管左端吹气,B处比A处粗,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因此两个管口处液体压强pA<pB,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A管水面升高。
故答案为:小于。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当h=0时,物体所受拉力与重力平衡,则G=F=12N;
当拉力F=4N时,圆柱体全部没入水中,此时物体下降高度为h=7cm﹣3cm=0.04m
故重力做功为:W=Gh=12N×0.04m=0.48J;
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圆柱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则所受浮力为:F浮=G﹣F拉=12N﹣4N=8N,
故圆柱体浸入水中四分之三时所受的浮力:
F浮′=×8N=6N
故答案为:0.48;6。
20.【答案】重心;支持力。
【解析】解:静止的马受到竖直向下重力和竖直向上支持力的作用,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此时马蹄子的中心与马的重心应该在一条竖直线上,
故答案为:重心;支持力。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因为物体a上表面的深度比物体b上表面的深度更深,且表面积也更大,
根据p=、p=ρgh可得F=pS=ρghS得,可知长方体a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b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又因为两长方体相同,都悬浮在同种液体中,所以受到的浮力相同,
由F浮=F向上﹣F向下得,a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b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故答案为:>。
22.【答案】(1)见解答图;8;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接触面积不变,压力减小,根据,压强会减小;=(3)1000 ②③;(4)大气压;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
由表格数据分别在m﹣V图像上标出对应的质量与体积的点,并用平滑线相连,作图如下,由图像知,甲物质相应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为正比例函数,可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按乙图ab虚线切去后,物体的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但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持不变,根据,压强会减小,所以p1<p0;
按丙图cd虚线切去后,物体的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减小,因为是实心均匀长发体,因此压力减小的倍数和接触面积减小的倍数一样,根据,压强不变,所以p2=p0.
(3)实验1: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0.25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
实验2:根据题意可知当受力面积是①2cm2时候,感压纸受到的压强是125N/cm2不变色;当受力面积是④0.1cm2 ⑤0.01cm2时候,感压纸受到的压强是2500N/cm2和25000N/cm2超出了1000N/cm2不再变深,只有受力面积是②0.8cm2 ③0.3cm2的时候感压纸所受压强在250 N/cm2和1000 N/cm2之间,故答案是②③。
(4)纸的下方受到大气压的作用,纸的上方受到瓶中水产生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瓶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若此时将瓶口转向各个方向,纸片都不落下说明,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8;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接触面积不变,压力减小,根据,压强会减小;=(3)1000 ②③;(4)大气压;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3.【答案】2;等于;0.8×103。
【解析】解:(1)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力面积相同,压强相同。
即p管内=p管外,
因为p=ρgh,故h内=h外=h=2m;
(2)p=ρgh=1×103kg/m3×10N/kg×2m=2×104Pa;
玻璃管是竖直插入水槽中,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F=ρghS=ρgV水=G水;
即: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等于管中水的重力;
(3)当塑料片脱落时,管内压强和管外压强相等,
即:p液=p水,
即ρ液gh液=2×104Pa;
则ρ液===0.8×103kg/m3。
故答案为:2;等于;0.8×103。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24.【答案】(1)右;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F₁L₁=F₂L₂。
(3)右移动 1;
(4)小李;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力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在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除了消除杠杆本身重力影响,因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力臂的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即为力臂大小,故便于测量力臂;
(2)分析实验实验数据可知,动力×动力臂等于阻力×阻力臂,即得出结论:F₁L₁=F₂L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4G×2L=2G×nL;
故n=4,
在图乙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在左端加一个钩码,杠杆不能平衡,若左侧钩码不动,将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1格,可使杠杆重新平衡。
(4)小李的实验方案更好,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力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故答案为:(1)右;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F₁L₁=F₂L₂。
(3)右移动 1;
(4)小李;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力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25.【答案】(1)同样情况下,海绵受到压力时作用效果明显; (2)明显;(3)甲、丙;(4)相同;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解析】解:(1)实验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是因为同样情况下,压力作用效果还与受压物体的材料有关,海绵受到压力时作用效果明显;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知受力面积相同,乙图的压力更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可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应通过比较图甲和丙所示实验;
(4)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因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故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于实验没有控制物体间压力相同,所得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同样情况下,海绵受到压力时作用效果明显; (2)明显;(3)甲、丙;(4)相同;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26.【答案】(1)b、c;(2)三;(3)c、d;无关;(4)0.3;(5)4×103;(6)=。
【解析】解:(1)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故应该选择:b、c;
(2)分析d、e两次实验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根据称量法F浮=G﹣F示知浮力变大,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故可验证猜想三;
(3)分析c、d两次实验可知,深度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浮力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到液体的深度无关;
(4)根据称重法,b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1.7N=0.3N;
(5)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F=2N﹣1.5N=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0.5×10﹣4m3,
物体的体积:V=V排=0.5×10﹣4m3,
物体的质量:m==0.2kg,
物体的密度:ρ===4×103kg/m3;
(6)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F浮=G排,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铁球给水的压力F=F浮,当铁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排出水的重力为G排,故电子秤的压力增加了F浮,又减少了G排,因为F浮=G排,故电子秤受到的压力不变,则有m1=m2。
故答案为:(1)b、c;(2)三;(3)c、d;无关;(4)0.3;(5)4×103;(6)=。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答:物体A没有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前,对A受力分析,A在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物体A做减速直线运动:
(1)若A运动方向向左,滑动摩擦力向右,此时滑动摩擦力和拉力合力方向向右,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为0时,如果拉力大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A会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A静止;
(2)若物体A向右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如果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物体A受的合力向右,物体A将会做加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小于摩擦力,物体A将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0。
28.【答案】避险车道有一定坡度是为了汽车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使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来;
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土可增大摩擦阻力,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让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
【解析】答:避险车道有一定坡度是为了汽车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使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来;
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土可增大摩擦阻力,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让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
六.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29.【答案】(1)重物的质量为3200kg;
(2)重物的体积为0.4m3;
(3)将重物打捞上船后,打捞船受到的浮力为1.32×105N。
【解析】解:(1)由图乙可知,重物完全露出水面时作用在重物上的拉力F=32000N,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物的重力G=F=32000N,
根据G=mg可知,重物的质量m物===3200kg;
(2)由图乙可知,重物完全浸没时作用在重物上的拉力F′=28000N,
则重物在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到的浮力:F浮=G﹣F′=32000N﹣28000N=4000N;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重物在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0.4m3;
重物浸没时,重物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V排=0.4m3;
(3)将重物打捞上船后,重物和船是一个整体,此时打捞船漂浮在水面,
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打捞船受到的浮力F浮′=G总=m总g=(m船+m物)g=(10×103kg+3200kg)×10N/kg=1.32×105N。
答:(1)重物的质量为3200kg;
(2)重物的体积为0.4m3;
(3)将重物打捞上船后,打捞船受到的浮力为1.32×105N。
30.【答案】(1)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2040N;
(2)电动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0N;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解析】解:(1)物体A受到的重力:
G=mg=204kg×10N/kg=2040N;
(2)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nv物=3×0.1m/s=0.3m/s
由P===Fv可知,电动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800N;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5%。
答:(1)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2040N;
(2)电动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0N;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4
物体5
体积V/cm3
1
2
3
4
5
质量m/g
8
16
24
32
40
次数
①动力F1
动力臂L1/cm
阻力F2
②阻力臂L2/cm
1
1.5
2
1
3
2
1.0
1.5
1.5
1.0
3
3.0
2.0
2.0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4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docx、A4答题卡模板docx、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