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在国庆节期间乘汽车从东城到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导航显示:全程28km,历时40分钟,途经水乡大道限速8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程28km”是指该段位移的大小
B. “40分钟”是指该时刻到达
C. “限速80km/h”是指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D. 导航定位时,汽车不能被看成质点
【答案】C
【解析】A.“全程28km”是指该段路程的大小,而不是位移的大小。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指物体实际经过的路径长度,故A错误;
B.“40分钟”是指从东城到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所用的时间间隔,而不是某一时刻,故B错误;
C.“限速80km/h”是指汽车在水乡大道上的最高速度,即瞬时速度的限制,而不是平均速度,故C正确;
D.在导航定位时,汽车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被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时间、位移B. 加速度、瞬时速度
C. 平均速率、加速度D. 路程、位移
【答案】B
【解析】A.时间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错误;
B.加速度与瞬时速度都是矢量,故B正确;
C.平均速率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C错误;
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B。
3. 自然界中某量D变化可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两者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则对于此定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化率是描述相关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某量D越大,则其变化率也越大
C. 由可知,位移变化越大,则速度v越大
D. 由可知,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故加速度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大
【答案】A
【解析】A.依题意,可知变化率是描述相关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某量D越大,其变化率不一定越大,该量变化率的大小取决于变化量及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与D无关,故B错误;
C.由可知,位移变化越大,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的大小,故C错误;
D.由可知,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故加速度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故D错误。
故选A。
4. 棒球运动员将水平飞来速度大小为的棒球,以大小为的速度反向击打回去,整个过程作用时间为t,则此过程中棒球的平均加速度( )
A. 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同
B. 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同
C. 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同
D. 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同
【答案】B
【解析】设方向为正方向,则由题意得,此过程中棒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即平均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同。
故选B。
5. 在研究某公交车的刹车性能时,让公交车沿直线运行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刹车,公交车开始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6m/s
B. 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公交车从刹车开始4s内的位移为16m
D. 公交车刹车后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答案】D
【解析】AB.由可知
,
得
则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12m/s,加速度大小为4m/s2,AB错误;
C.公交车停止所用时间为
则公交车从刹车开始3s内的位移为
C错误;
D.公交车刹车后第1s内的
位移为
则平均速度为
D正确。
故选D。
6. 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大小为20m/s,某时刻发现前方有突发情况而紧急刹车,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卡车在停下之前最后一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对于卡车在刹车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B.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刹车3s时,卡车的速度大小为12m/s
D. 刹车后6s内的总位移大小为48m
【答案】A
【解析】A.整个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正确;
B.根据逆向思维法,把汽车刹车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等于0.5s时的瞬时速度,则加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
C.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所以刹车3s时的速度为
故C错误;
D.刹车6s时,汽车已经停止运动了,所以刹车6s后的位移就等于汽车的刹车位移,即
故D错误。
故选A。
7. 物体A、B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B. 5s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两物体A、B相遇
D.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物体B迟3s才开始运动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故A正确;
BC.由图像可知,5s内A、B两物体通过的位移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5s末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即两物体A、B相遇,故BC错误;
D.由图像可知,两物体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物体B迟3s才开始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8.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以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止好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仿佛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不计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 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0.2s
B. 根据条件不可以求出水滴在C点的速度
C. 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1:2:3
D. 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答案】C
【解析】AD.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由图可知,各点之间的位移差为
根据
有
故AD错误;
B.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求解C点的速度,即
故B错误;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三段距离之比
可知A点初速度为0,则根据可知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
=1:2:3。
故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每天早上纪中校园里都响起朗朗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诗人选的是“远树”为参考系
B.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选择的参考系是水
C.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牛郎星、织女星间的距离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可以将它们视为质点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研究“轻舟”的运动是以水为参考系
【答案】BC
【解析】A.以行船为参照物,诗人相对行船处于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考系是行船,故A错误;
B.“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研究对象是桥,以水为参考系,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B正确;
C.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距离很远,在研究它们相对运动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所以可以视为质点,故C正确。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的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故D错误;
故选BC。
10. 汽车从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经过A点时速度为2m/s,经过B点时速度为8m/s,AB间距离为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5m/s
B. 汽车经过AB位移中点时速度是5m/s
C. 若汽车前一半时间发生位移x1,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x2,则x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第一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1docx、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第一次联考参考答案高一物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物理试题pdf、高一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