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四)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把抓起的沙子,约有一万粒,比我们在晴朗夜晚裸眼所见的星星更多。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
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我们和群星间隔着惊人的距离,所以不管你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星座看起来都一个样。从俄罗斯一直走到美国,夜空不会变化。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说,俄罗斯和美国是同一个地方。在地球上进行小小的位移,是看不出星座的立体结构的。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这是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而一光年差不多有十万亿千米。如此一来,星图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恒星会离开某个星座,有的则会进入某个星座。星空将呈现迥异的面貌。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星际旅行,在可见的将来恐怕也不行。不过计算机能够为邻近星系做出三维模型,让我们来一场短途旅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北斗七星走上一遭,星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视角改变,我们会看到星座完全扭曲成了另一个形状。所以外星居民所见的星座,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大相径庭。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待得够久,就会看到有时候恒星凑成星团,成群结队地移动;或是一颗孤零零的恒星抛下它的同伴独自远行;从长远来看,旧星座终将消失,新星座不断诞生。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发生爆炸,伴星不再受到它引力的束缚,会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一头冲入深空,犹如弹射出的弹丸。群星也会诞生、演化、死亡。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看到新的星星出现,老的星星消失,天空的图案逐渐扭曲变化。
甚至人类短短的百万年历史中,星座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电脑不但能使人在空间中旅行,也能带人穿越时间。反推恒星的运动,会发现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去往某个未知的年代,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观察群星来推断时间的。同理,计算机模拟也能推演未来。如图为狮子座今天的模样(左),和它一百万年后在地球上看起来的样子(右)。
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不回溯时间,就看不见空间。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太阳和银心相距3万光年。银河系和最近的旋涡星系Ml——它也在仙女座——隔了200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连第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从地球到最遥远的类星体,有80或100亿光年的距离。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是它们远在地球甚至银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
光速的局限不只体现在太空中,但只有天体间才离得够远,才足够体现光的速度。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3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她,而是一亿分之一秒“以前”的她,即0.01微秒。“现在”和0.01微秒“以前”的差距实在太小,难以察觉。但换个情况,当我们观察80亿光年外的类星体时,这个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
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正以光速的万分之一前进。如果以这个速度驶向比邻星,也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我们未来能否用更少的时间穿越浩瀚苍穹抵达比邻星?我们能接近光速吗?光速到底为何神奇?我们能否超越它?
如你所见,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太阳的寿命则是我们的一亿倍。与群星相比,我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在真正的蜉蝣眼里,人类恐怕也是迟钝缓慢,甚至不怎么动弹的物体。从恒星的角度来看,人类,这种数量多达几十亿,生命转瞬即逝的生物,都挤在一个异常寒冷、坚固,而且遥远的硅酸盐铁球体上。
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2500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时空之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地球上看星辰,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来就越黯淡。
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人们看到的星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星空也会呈现迥异的面貌。
C.虽然当下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实现星际旅行,但是计算机可以带领人们跨越星际的空间,甚至穿越时间。
D.文章写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按照当下速度需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比邻星,是为了突出它的速度很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尚未出现人类,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
B.文章语言既生动又严谨,“一头冲入深空”等生动形象,“约有”“恐怕”等用词严谨。
C.文章通过海滩上的沙子及房间中的朋友等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使科学的呈现浅显易懂。
D.文中多次用到“我们”,传递出包括读者与作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一员的意味。
3.材料倒数第二段写蜉蝣眼中的人类及恒星角度下的人类,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蜉蝣眼中的人类就如人类眼中的宇宙,突出了宇宙的广阔辽远。
B.将群星视角下的人类比作朝生暮死的蜉蝣,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C.以蜉蝣眼中人类的“迟钝缓慢”甚至不动,类比人类视角下恒星寿命的漫长。
D.蜉蝣眼中不死的人类是会死去的,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群星也会死亡。
4.图示为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连线图,图①~④为北斗七星空间或时间改变后图形的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
B.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
C.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D.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5.卡尔·萨根的《宇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科普名著,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C 2.A 3.A 4.D
5.①文章分析了星座会随空间、时间而发生变化及光速快、宇宙极其辽阔的科学现实,并且以相关图形、具体数字作为佐证,语言表述准确,科学性强。②“我们”对宇宙的探索贯穿其中,宇宙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时时显现,当下的选择及对宇宙未来深切的关注,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来就越黯淡”错误,过于绝对。虽然文中说“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但是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看起来越闪亮,距离越远看起来越黯淡,其亮度还可能与星辰自身亮度有关系,星辰本身亮度不同。
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错误。文中说“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可知,想要使看到星图发生巨大的变化,必须要离开地球足够的距离。
D.“是为了突出它的速度很慢”错误,主要是说明地球距离比邻星太过遥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A.“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错误。应是旨在说明“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更加强调宇宙的辽阔,群星之间距离遥远,即使是很快的光速,也需要很久才能抵达。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A.“突出了宇宙的广阔辽远”错误。突出的是“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D.根据常识,可判断出图②为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图①为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根据原文“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可知图③为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图③与图④相比,图④更接近于当下北斗七星的形态,故图④为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
结合“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知,文章分析了星座会随空间、时间而发生变化及光速快、宇宙极其辽阔的科学现实,并且以相关图形、具体数字作为佐证,科学性强。
结合“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2500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可知,“我们”对宇宙的探索贯穿其中,宇宙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时时显现,当下的选择及对宇宙未来深切的关注,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性。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块不平凡的刺绣
谢冰莹
自从墙壁上挂着两块特别雅致的湘绣以后,我觉得这间四席半的小房间里,充满了光辉和安慰。那是先母手绣的纪念品,一针一线都深藏着她的青春和热情。每天我都要看好几次,看得愈久,愈会觉得这些花朵、狮子、鱼和龙都是活生生地在那里跳,在那里动。这完全是旧式的枕头花,绣在浅黄的绫子上面,美丽极了。
第一块,绣的是“鲤鱼跳龙门”,右角是一尾形态活泼的鲤鱼;左角是一条张开大嘴的黄龙;左右上角都是绣的绿荷叶、红莲花;当中绣些什么?我想了很久说不出名字来,好像是香炉,但又觉得不对,有一天翔云来了,我请她看,她立刻认出来那是“如意”。另一幅是两个狮子在滚绣球,上面左右两角也都是绣的莲花。如果用乡下人的眼光看来,上面那一幅是“鲤鱼跳龙门,万事如意”;下面那幅是“狮子滚绣球,步步生莲”。再仔细观察,下面那副的狮子头上各有一个“王”字,那眼睛和爪子完全和活的一样;颜色配得那么调和,那么雅致;绣工更是精细极了,好像用刀子切齐的一般。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母亲常常把它拿出来给姊姊看,一面说:
“这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绣的,没有人教给我,我只向人家借了花样来,就自己配颜色开始一针一针的绣。后来绣成了,谁见了都说好,我就舍不得用,一直放在箱子里。如今拿给你看看,我并不苛求,只要你能绣得和这个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姊姊把这两块刺绣接过来,摇了摇头说:
“妈,我没有您聪明,我怕绣不好。”
“绣不好,没有关系,要紧的是:你要肯虚心学习,不要畏难,不要希望一步登天,要慢慢地学;只要你能虚心,肯专心,有恒心,下决心,不论什么事,都可以做成功。”
一听到母亲说出一大堆“心”来,我们都笑了。
“你妈妈是个天才艺术家,无师自通。她随便画什么像什么,这种天才,我们是无法学习的。
那位教姊姊刺绣的“花娘”这样夸奖母亲。母亲听到后,那种又高兴又觉得难为情的姿态,实在太美了!
也许是姊姊真的听从母亲的话,很专心地在学;或者她也有几分刺绣的天才和耐心,后来她绣门帘、帐帘、枕头、被面等等,也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和母亲的手艺一样高明。
“妈,我反对姊姊整天关在小房间里绣花,把一双好好的眼睛都变成近视了,她从早到晚坐着不动,总有一天会病倒的。”我开始替姊姊打抱不平,向母亲挑战,母亲用严厉的眼光望了我一下说:
“小孩子懂得什么!刺绣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能,她学会了这一套,一辈子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凡是人,都应该学有专长,不要弄得男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女人不会拿针线,煮饭菜,那不是完全成了寄生虫,只能坐以待毙吗?”
母亲喜欢用成语来教训儿女,有时用错了,惹得爸爸和哥哥们大笑起来。遇到这种场合,她非常有修养,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给自己解嘲:
“有什么关系,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说错了,你们应该好好告诉我,讥笑人家是最不礼貌的。”
于是大家都不敢再笑了。
二十六年的春天,母亲逝世以后,嫂嫂和姊姊都在想着要分一点母亲的遗物做纪念。她们打开母亲的箱子、柜子,翻这个,寻那个;只有我怀着满腔的悲痛,不再入她的房间。马嫂一连叫我好几次,我都不肯进去,后来我想:除了母亲的相片,我能永久带在身边外,便没有一点其他的纪念物了。于是我挑选了这两块枕头和一对银耳环,后来姊姊又给了我几样翡翠的小玩艺儿,可以镶耳环,也可以镶戒指。好几次我穷得没有办法,很想把它变成钱,但一想到这是母亲留下的纪念品,就不忍心卖掉了。这些东西也许是外祖母遗留给母亲的,将来我又留给孩子,如此一代又一代,直传到几百年几千年,那时候,这几件东西就成为有价值的古董了。
其实,我认为母亲遗留给我的不是物质,而是她那直爽、痛快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她老人家外表严厉,而内心慈祥。无论做一件什么事,不论大小,必使它成功,不许失败。不过为了我的逃走出来求学,参加北伐,是她认为管教我最失败的地方。这件事,虽然使她深深地感到痛苦,但当父亲把我写的几部作品递到她的手中时,她嘴里骂着:“我不要看这些东西!”而眼睛里却饱含着喜悦的泪珠。唉!母亲,您在世的时候,我不知惹您生过多少气,累您操过多少心。如今我自己也有了儿女,遇到他们淘气的时候,我也会伤心得流泪,这时我立刻想起您来。母亲呵!我太对不住您,我要向您深深地忏悔。求您在天之灵饶恕我的固执和自私。
为了这两块不平凡的刺绣,为了这是我母亲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纪念品,十八年来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不论在炮火连天的前线,或者在敌机轰炸的后方,我总是把它看做和我的生命一般重要。
自从一星期以前,我把母亲亲手绣的这两块枕头花裱好,装于镜框里,挂在我的卧室以后,每天日夜我总要站在镜框前面静默几分钟。我由这些调和的色彩、精细的刺工、优美的技巧里,领悟了母亲的聪明与忍耐,也了解母亲的思想和毅力。母亲的倩影,仿佛从这些刺绣里慢慢地扩大起来,她紧紧地抱住了我,亲切地对我说着:
“孩子,只要你能虚心,肯专心,有恒心,下决心,不论什么事,都可以做成功!”我的视线模糊了,拥抱着我的不是母亲,而是可怕的空虚和悲哀,终于我滴下了两颗热泪。
抬起头来,我像儿时一样,用手背擦干了泪痕,我呆呆地凝视着“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两幅绣画。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将母亲手绣的两块刺绣挂在一间四席半的小房间的墙壁上,室内充满了光辉和安慰,因为它们特别雅致美丽。
B.母亲将姊姊整天关在小房间里绣花,姊姊的眼睛都变近视了,“我”替姊姊打抱不平,向母亲挑战,体现了姊妹情深。
C.凡是人都应该学有所长,母亲认为人若不变成生活中的寄生虫,男人只有肩能挑手能提,女人只有会拿针线会煮饭菜。
D.这两块刺绣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蕴含着母亲直爽、痛快的性格和母亲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时刻“我”珍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介绍两块刺绣时抓住“鲤鱼跳龙门,万事如意”和“狮子滚绣球,步步生莲”的各自特点,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其不同的寓意。
B.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从挂在墙壁上的两块刺绣写起,然后转入对母亲的回忆,突出母亲对姊姊的影响,最后揭示两块刺绣的特殊意义。
C.“花娘”夸奖母亲是个天才艺术家,随便画什么像什么,这样的天才是我们无法学习的,从侧面表现母亲的聪明和刺绣技艺的高超。
D.文章最后写“我”每天总要对着两块刺绣静默几分钟,领悟到母亲的聪明和忍耐,了解母亲的思想和毅力,既呼应开头又卒章显志。
8.“只要你能虚心,肯专心,有恒心,下决心,不论什么事,都可以做成功”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请分别说出其作用和意义。
9.读书小组要对本文中“不平凡”进行深入研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不平凡”的理解。
【答案】6.D 7.A
8.①第一次出现,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了母亲对孩子亲切般的教诲和鼓励。
②第二次出现,画龙点睛,升华主旨;体现母亲的思想和毅力对“我”的深远影响。
9.“不平凡”是因为:
①两块刺绣是母亲留给“我”的纪念品,深藏着母亲的青春和热情;
②两块刺绣是母亲十五岁时无人教而完成的,体现母亲的聪明好学;
③两块刺绣是母亲用来教育子女的好“教材”,凸显母爱;
④两块刺绣是母亲思想和毅力以及不屈不挠精神的载体,激励后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使“室内充满了光辉和安慰”错,原文有“觉得”;使“室内充满了光辉和安慰”原因主要是“那是先母手绣的纪念品,一针一线都深藏着她的青春和热情”;
B.文中未写姊姊是被母亲关在小房间里绣花;
C.母亲只是举例,强调“人都应该学有所长”,而不是说只有男人肩能挑手能提,女人拿针线煮饭菜,才不会变成生活中的寄生虫。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对比手法”错,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只是分别介绍。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①第一次出现,是母亲鼓励姊姊刺绣的时候说的,前文姊姊说“妈,我没有您聪明,我怕绣不好”,后文“也许是姊姊真的听从母亲的话,很专心地在学”,并且学得很成功,母亲的鼓励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了母亲对孩子亲切般的教诲和鼓励。
②第二次出现,在文章结尾处,母亲病逝,回忆母亲的教诲,感慨落泪,画龙点睛,升华主旨;“我由这些调和的色彩、精细的刺工、优美的技巧里,领悟了母亲的聪明与忍耐,也了解母亲的思想和毅力”体现母亲的思想和毅力对“我”的深远影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扣住“不平凡”谈理解。
①母亲已经病逝,两块刺绣是母亲留给“我”的纪念品,深藏着母亲的青春和热情;
②两块刺绣是母亲十五岁时无人教而完成的,“我只向人家借了花样来,就自己配颜色开始一针一针的绣。后来绣成了,谁见了都说好”可见母亲心灵手巧,聪明好学;
③“绣不好,没有关系,要紧的是:你要肯虚心学习,不要畏难,不要希望一步登天,要慢慢地学;只要你能虚心,肯专心,有恒心,下决心,不论什么事,都可以做成功”姊姊学刺绣,母亲殷切地教诲和鼓励她,两块刺绣是母亲用来教育子女的好“教材”,凸显母爱;
④“我认为母亲遗留给我的不是物质,而是她那直爽、痛快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可见,两块刺绣是母亲思想和毅力以及不屈不挠精神的载体,“我”将永远保留传递下去,激励后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使民务于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务于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务于农则重,重则少私议,少私议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务于农则其产丰,其产丰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籍田①,以教民尊地产也。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以力妇教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节选自《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②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则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民朴,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说取官爵也,故进则曲主,退则虑私,所以实其私,然则卖权矣。夫曲主虑私,非国利也,而为之者,以其爵禄也;卖权,非忠臣也,而为之者,以逐利也。然则下官之冀迁者皆曰:“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必不冀矣,则我焉得无下动众取货以事上而以求迁乎?”百姓曰:“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仓虚,主卑,家贫,然则不如索官!”于是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
(节选自《商君书·农战第三》)
【注】①籍田:古代供帝王举行亲耕仪式的田地。②农战:农业和军事。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民B求官爵C皆不以D农战E而以巧言F虚道G则国H必无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文中指正确的,与《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的“是”意思不同。
B.劝,文中指劝说、规劝,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劝”意思相同。
C.故,文中指所以、因此,与《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中的“故”意思不同。
D.冀,文中指希望,与李密《陈情表》“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中的“冀”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民众致力于农耕就会家产富足,家产富足就会安土重迁,这有利于国家统治;反之,则不利于国家统治。
B.材料一认为,天子率诸侯耕种籍田,后妃率妃嫔养蚕采桑,他们身体力行,是为了给民众做表率,引导民众致力于农事。
C.材料二认为,农业和军事都非常重要,是国家兴盛的保障;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即使国家不缺粮食,也不会放松农耕。
D.材料二认为,如果为官者曲意逢迎,考虑一己私利,玩弄权术,就会遭致民众唾弃,民众就会奋起反抗,危及国家统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
(2)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
14.材料一、材料二都论及培养民众质朴的品性,但用以培养民众质朴品性的方法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CEG 11.B 12.D
13.(1)因此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女子不耕作却有饭吃,男女交换劳动成果来养活自己。
(2)我努力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为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
14.①材料一强调使民众致力于农耕,以此培养他们质朴的品性;
②材料二强调 遏制言辞浮夸放纵之风,以此培养民众质朴的品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百姓求取官职和爵位,都不是凭借农耕和作战的功绩,而是凭借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那么国家就一定没有实力。
“官爵”作“求”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C处断句;
“农战”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E处断句;
“巧言虚道”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G处断句。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正确的;/这样。句意:把正确的当作错误的。/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B.错误。意思不同。“劝,文中指劝说、规劝”错误,文中的“劝”的意思是“勉励”。勉励;/劝说、奉劝。句意:通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
C.正确。所以、因此;/曾经。句意: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就要从轩前过。
D.正确。句意:既然这样,那么下面希望升迁的官员都会说。/圣命恩宠优厚,哪还敢犹豫不决,另有图谋。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就会遭致民众唾弃,民众就会奋起反抗”错误。由原文“‘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仓虚,主卑,家贫,然则不如索官!’于是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可知,百姓也会谋取官职,从事经商,做手工业,都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而不是“遭致民众唾弃,民众就会奋起反抗”。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故”,因此;“贸功”,交换劳动成果;“长生”,养活自己。
(2)“疾”,努力;“实”,装满;“食”,供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使民务于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务于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务于农则重,重则少私议,少私议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务于农则其产丰,其产丰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可知,材料一强调使民众致力于农耕,以此培养他们质朴的品性;
根据材料二“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民朴,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可知,材料二强调遏制言辞浮夸放纵之风,以此培养民众质朴的品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上古圣王教导民众的方法,是首先致力于农业。使民众致力于农业,不仅是为了土地生产的利益,而且是重视民众的心志。民众致力于农业就会质朴,质朴就容易役使,容易役使则边境安宁,君主的地位也就尊贵。民众致力于农业就行为稳重,行为稳重就很少私下议论朝政,很少私下议论朝政则国家的法令就能确立,民众的精力就会专一。民众致力于农业,他们的家产就会富足,家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徙,不轻易迁徙就会老死故乡而不会有二心。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依靠他们守卫国土,不能依靠他们攻战。民众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他们的财产就会减少,财产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则国家有了祸难,民众都有迁徙到远方的打算,而没有安居之心。民众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就会喜好耍弄智谋,喜好耍弄智谋就会诡诈多端,诡诈多端就会在法令上投机取巧,把正确的当作错误的,把错误的当作正确的。
后稷说:“致力于耕织的原因,是把它作为教化的根本。”因此天子亲自率领诸侯耕种田地,以此教化民众重视田地里的生产。后妃率领妃嫔在郊外养蚕,在公田里采桑,以致力于对妇女的教化。因此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女子不耕作却有饭吃,男女交换劳动成果来养活自己。因此人们重视时令、珍惜光阴,不到年老不停止劳作,不是生病不肯休息,不到死时不会舍弃农事。
(节选自《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通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国家得以兴旺的凭借,是农业和军事。如果百姓求取官职和爵位,都不是凭借农耕和作战的功绩,而是凭借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那么国家就一定没有实力。国家没有实力,这个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
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满,也不放松农耕;国家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质朴。民众质朴,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奸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如果)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凭借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退朝回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他们就会玩弄权术。曲意逢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玩弄权术,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追逐财利。既然这样,那么下面希望升迁的官员都会说:“我不用财物侍奉上级来取得升迁,一定不会有成功的希望,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使民众搜刮钱财来侍奉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努力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为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我这样做了,)还是粮仓空虚,国君卑微,家庭贫穷,既然这样不如谋取个官职!”于是从事经商,做手工业,都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用这种现实来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
(节选自《商君书·农战第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①登高
李纲②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③。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邀。
【注】①诸季:群弟。②李纲:南宋初主战派大臣。此词作于贬谪琼州(今属海南)途中。③醪(Iá):浊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扣题,点明重九登高。因在贬谪途中,故词人自称为“客”
B.画横线句描写高处所见之景,运用了夸张手法,所写景物层次分明。
C.下阕首句白描,写到了茱萸与菊花,与古人“重九”佩茱萸、赏菊的习俗有关。
D.词人饮酒品蟹,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欣赏佳节美景。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起伏变化的心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
16.①开篇通过重九登高所见壮阔之景,表现豪迈之情。
②回首中原,想到壮丽河山沦陷而生发感慨,情感由此下沉。
③下片回到眼前,写与众弟饮酒品螯,劝自己要忘却闲愁,继而表达对收复失地、漫游天下的信心与期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错误,“随节物,且游遨”是虚写,是词人对收复失地后四处游历的想象。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上片,开篇诗人在贬谪途中,恰逢重阳节,旅居他乡的诗人和群弟一起登高。“逼烟霄”四句,描写了重九登高诗人所见壮阔之景,抒发了登高远望的豪迈之情;
“回首中原何处,天似幕,碧周遭”三句,写诗人回首中原,想到壮丽河山沦陷而生发感慨,情感由此下沉。
下片,“茱萸蕊绽菊方苞”,描写眼前茱萸绽放和菊花正含苞之景。“左倾醪。右持螯”,写诗人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拿着螃蟹,与众弟饮酒品蟹。“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劝自己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尽情欣赏佳节美景,要忘却闲愁;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邀”,则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漫游天下的信心与期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代青年要勇担重任,志向高远,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远大目标。这可用《论语》中曾子的两句话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君王“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的原因是:他们取天下时,“________________”;成功之后,“_______________”。
(3)五月份,班上要办一期以“劳动”为主题的黑板报,小刚负责“诗海泛舟”栏目,请为小刚提供两句描写劳动场景的古诗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必竭诚以待下 则纵情以傲物 (3)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每天早起,打开羊圈门,把羊放出来。挥着鞭子,打着唿哨,嘴里“嗄!嗄!”地喝唤着,赶着羊上了路。到了坡上,把羊群打开,一放一个满天星——都匀匀地撒开;或者凤凰单展翅——顺着山坡,斜斜地上去,走成一溜。羊安安驯驯地吃开草,就不用操什么心了。羊群缓缓地往前推移,远看,像一片云彩在坡上流动。天也蓝,山也绿,洋河的水在树林子后面波光粼粼的。农场的房屋、果树,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列一列的火车过来过去,看起来又精巧又灵活,简直不像是那么大的玩意。真好呀,你觉得心旷神怡的。
“放羊不是艺,笨工子下不地!”不会放羊的,羊群都打不开。②羊老是恋成一疙瘩,挤成一堆,走不成阵势,吃不好草。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③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荫凉。你看:都把头埋下来,挤成一疙瘩,净想躲在别的羊的影子里,往别个的肚子底下钻。④这你就得不停地打。打散了,它就吃草了。可是,(A)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B)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你想休息?歪想。
18.文中“心旷神怡”一词不符合整体语境,可以改为“心轻飘飘”。按这种修改逻辑,请将“波光”改为符合语境的话语,不超过4个字。
19.“你怕热,羊也怕热哩。”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文中划横线部分连用两个相似的句子,表意更有层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18.白亮白亮或白亮亮、亮晶晶
19.C
20.①A句(第一句)句末为感叹号,表达感叹语气,B句(第二句)句末为句号,使用陈述口吻;
②面对难以打散的羊群,先表达生气之意,后表现无奈之情,情感表达丰富细腻,富有层次感。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结合语句“羊安安驯驯地吃开草,就不用操什么心了”“一列一列的火车过来过去,看起来又精巧又灵活,简直不像是那么大的玩意”可知,文章的语言口语化,“心旷神怡”和“波光粼粼”都属于书面语,“心轻飘飘”属于口语,所以“波光粼粼”改为口语“白亮白亮”或“白亮亮、亮晶晶”。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由“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可知,描写的是夏天;由“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荫凉”可知,羊也怕热,它也躲荫凉。据此可判断“你怕热,羊也怕热哩”交待原因,放在③处最恰当。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A处“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运用了感叹号,表达感叹语气,表明了放羊人想要打散羊群让它吃草,可是羊群被打散又挤到一块去,表达了放羊人的气愤;B处“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运用了句号,以陈述的语气表明了放羊人对于一次又一次打散羊群又挤到一块去的事实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两组句子,运用反复修辞,但不是简单的重复,通过标点暗示情感的变化起伏,结合动作细节精准细腻地表现了放羊人的心态,符合事理和人物心理,生动形象,富有层次感,让人身临其境,与后句“你想休息?歪想”语体风格和内容完美契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饮料、零食、糕点流行减糖、无糖的同时,菜肴和主食当中却在大量放糖。 A 因为摄入糖太多,实在不是一个好事情。
在餐馆里, B 。菜品如糖醋排骨、宫保鸡丁、红烧肉、烧茄子等,面食如杂粮馒头、小窝头、果仁红豆卷等。淡淡的甜味,会让人放松警惕,不知不觉摄入大量的糖。我们日常不小心会吃进去多少糖?①加5%的糖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甜味,②而加8%的糖则认为很可口。③至于饼干点心之类食品,④要想让人吃得出正常的甜味,就得至少加到15%以上的糖。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⑥一天最好把添加糖克制在25克以内,最多不能超过50克。⑦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就更要谨慎喝饮品了。⑧100克酸奶就含8克糖,⑨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⑩就可能超过50克的限额了。
有人问:用糖醇替代糖来做菜可以吗?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方面,用糖醇做菜不 能增香增色;另一方面, C ,研究结果显示,糖醇吃多了会增加血栓风险,还会导致腹泻,扰乱肠道菌群平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第二段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A.这件事情令人忧虑;
B.很多食品是高糖的;
C.糖醇吃多了也不好。
22.(1)语句②将“则认为很可口”改为“才会让人感到很可口”。
(2)语句④将“至少加到15%以上的糖”改为“至少加到15%的糖”。
(3)语句⑥将“克制”改为“控制”
(4)语句⑨将“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改为“如果再加上一份冰淇淋”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根据空后句“因为摄入糖太多,实在不是一个好事情”可知,此空是承接前文“菜肴和主食当中却在大量放糖”,说明在菜肴和主食大量放糖令人忧虑,故此空可填“这件事情令人忧虑”;
B处,根据空后句“菜品如糖醋排骨、宫保鸡丁、红烧肉、烧茄子等,面食如杂粮馒头、小窝头、果仁红豆卷等”可知,这里列举的是高糖的菜和饭,所以此空是概括总说很多食品是高糖的;
C处,根据空后句“研究结果显示,糖醇吃多了会增加血栓风险,还会导致腹泻,扰乱肠道菌群平衡”可知,此空是对后文的总说,故可填“糖醇吃多了也不好”。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第二段表述不当的四句是②④⑥⑨句。
语句②,“糖”与“认为”搭配不当,应将“则认为很可口”改为“才会让人感到很可口”;
语句④,“15%以上”不是具体的数目,不能与“至少”搭配,可将“以上”删掉,改为“至少加到15%的糖”;
语句⑥,“克制在25克以内”的“克制”用词不当,可把“克制”改作“控制”;
语句⑨,“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语序不当,可改为“如果再加上一份冰淇淋”。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图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从上到下展现“灯”“阴影”“人”关系,其中的“灯”分为“外在灯”和“心灯”,“外在灯”越多,形成的“阴影”就越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灯多影叠”、“自玄迷失”,而当亮起一盏“心灯”时,则会豁达通透,阴影全无。漫画启发我们当正确处理个体与外在的关系,“外在灯”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不同意见、声音、价值观等,当我们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在面对纷繁复杂外界时就难以辨明是非,做出取舍,迷失本心,正如“没有目标的帆船,所有风都是逆风”。“心灯”可以理解为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的追求、价值、坚守所在,不在外界的干扰中迷失自我。比如无论命运将苏子抛到那个地方,他都能点亮“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灯,洒脱生活;再比如邓清明二十多年的航天之梦,外界有再多的声音,也不能干扰他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写:“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写作时,当扣住外界之“灯”、“阴影”、“心灯”三者的关系展开,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展开写作,从正面论述点亮心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如,点亮一盏心灯,自当从容淡定,得一片曙光;点一盏心灯,能明确方向,照亮前程等。再从反面进行论述,受外界之灯影响,人容易迷失自我,如被世俗的想法左右,被外物牵着鼻子走。最后强调,点亮心灯,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浑浊,依然保持内心澄明安宁。
立意:
1.点一盏心灯,让内心通透光明,不留阴影。
2.点一盏心灯,与岁月同行。
3.莫受外界阴影迷,点亮心中一盏灯。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docx、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