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C.诺贝尔研究炸药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答案】A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A符合题意;
    B、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诺贝尔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A.试管B.烧杯
    C.细口瓶D.量筒
    【答案】C
    【详解】A、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需磨砂处理,故A不正确;
    B、烧杯主要用于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不需磨砂处理,故B不正确;
    C、集气瓶是用于气体的收集和存放,所以需要磨砂处理,为了能使瓶塞牢固的固定在瓶口,故C正确;
    D、量筒用于一定量液体的量取,不需磨砂处理,故D不正确;
    故选:C。
    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蒸煮大米B.米酒酿制
    C.天空下雪D.火炉烧炭
    【答案】C
    【详解】A、蒸煮大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米酒酿制,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天空下雪,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炉烧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稀有气体B.澄清石灰水
    C.碱式碳酸铜D.海水
    【答案】C
    【详解】A、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碱式碳酸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海水中含有水和多种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量取液体
    【答案】D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下列各项利用了氧气易与别的物质发生缓慢氧化这一性质的是( )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B.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
    C.利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A
    【详解】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包括有机物与氧气的缓慢氧化过程,符合题意;
    B、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炔焰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不存在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制化肥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案】A
    【详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A说法错误;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制化肥,故B说法正确;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上升会造成气温上升,从而影响地球环境,故C说法正确;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饼干吸水变软,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答案】D
    【详解】A、在实验室取用任何药品时,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实验室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污染试剂瓶中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烧杯中或表面皿中称量,故选说法正确。
    故选D。
    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热,不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而生成白色的氧化镁试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的现象,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在氧气中燃烧才是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正确的是( )
    A.火柴即将燃尽时,迅速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近瓶底处
    B.铁丝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方便引燃
    C.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D.集气瓶底部的水不能用少细沙代替
    【答案】B
    【详解】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是需要把铁丝在火柴即将燃尽时,由上而下缓慢插入集气瓶。因为若将铁丝迅速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近瓶底处,会将集气瓶中的氧气鼓出,使得氧气浓度下降,铁丝燃烧的时间变短,实验现象不明显,故选项错误;
    B、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条件是点燃,所以符号表达式为,故选项错误;
    D、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防止熔融状态的生成物温度过高炸裂瓶底,所以可以用细沙代替,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①液氧作火箭助燃剂;②石墨作电池电极;③天然气做民用燃料;④镁粉用于照明弹中;⑤海水晒制食盐;⑧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
    A.①②B.②⑤
    C.③④D.①⑥
    【答案】B
    【详解】①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②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③天然气做民用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④镁粉用于照明弹中,是利用了镁具有可燃性,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⑤海水晒制食盐,是利用了日光和风力逐渐使水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该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⑧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故②⑤物质的应用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故选:B。
    1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B。
    13.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不正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B.用带火星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汽油和酒精D.用观察颜色区别木炭和氧化铜
    【答案】D
    【详解】A、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变化;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大量气泡产生,用二氧化锰可以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
    B、带火星木条在氧气中复燃,在氮气中熄灭,用带火星木条可以区分氧气和氮气,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有特殊气味,酒精有醇香的酒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汽油和酒精,不符合题意;
    D、木炭、氧化铜都是黑色,观察颜色无法区别木炭和氧化铜,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要先用水湿润玻璃管口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答案】C
    【详解】A、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隔绝了氧气并降低温度到酒精着火点以下。A正确;
    B、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要先用水湿润玻璃管口,方便插入。B正确;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污染原试剂。C错;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5.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乙实验有利于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C.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解析】加热碳酸氢铵会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A、甲实验直接把生成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如乙实验环保,正确;B、乙实验在出口依次放置了无水硫酸铜、酚酞液棉球、澄清石灰水可以分别说明有什么生成物,有利于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正确;C、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有可能只是挥发了,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错误;D、反应后,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物中有水,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有氨气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正确。故选C。
    16.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黑色固体
    C.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氧气具有助燃性
    【答案】C
    【详解】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是因为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璀璨夺目。A错误。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B错误。
    C、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C正确。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故选C。
    17.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进行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无色、无气味的
    D.反应③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
    【答案】C
    【详解】A、图中液态空气蒸发生成氮气,是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B、反应①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正确;
    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氢气无色无味,但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说法错误;
    D、反应③镁与氮气点燃生成氮化镁,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说法正确。
    故选:C。
    18.关于化学上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详解】A、贴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等均为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反应比较缓慢,且不易被察觉,均属于缓慢氧化,该选项归类正确;
    B、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该选项归类正确;
    C、试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但烧杯底面积比较大,不能直接加热,该选项归类不正确;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铜绿受热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三者均受热易分解,该选项归纳正确。
    故选C。
    19.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几种化学变化时绘制了如下图像,其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铁丝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红磷在密闭的空气中燃烧
    【答案】D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故A错误;
    B、铁丝是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固体质量不能从0开始,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最终固体质量不是0,故C错误;
    D、红磷在密闭的空气中燃烧,磷与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气体体积减少,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0.如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收集数据,然后打开止水夹,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的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的原因是有二氧化碳生成
    B.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故为76.86%
    C.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表示C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Y
    【答案】B
    【详解】A、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增加了一部分,一段时间后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液滴,使保鲜袋内水蒸气含量减少,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是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液滴使水蒸气含量降低造成的,判断不正确;
    B、在实验中200s时X的体积分数为3.67%,Y的体积分数为2.3%,Z的体积分数为17.17%,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00%-3.67%-2.3%-17.17%=76.86%,判断正确;
    C、在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呼吸时没有消耗,故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判断不正确;
    D、由A分析可知,Y为水蒸气变化曲线图,X由0.036%逐渐上升为二氧化碳曲线图,Z由20.77%逐渐下降为氧气的曲线图,判断不正确。
    故选B。
    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用的化学仪器,按要求回答(填写仪器时请填仪器名称):

    (1)如图仪器中不属于玻璃制品的是 ,取下正被加热的该仪器,需用 。
    (2)在A、C、D、E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3)通常作为热源的是 。
    (4)能被加热的仪器加热时还需垫 。
    (5)粗略量取5.0mL蒸馏水,除需上述仪器中的D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是 。
    【答案】(1)蒸发皿 坩埚钳
    (2)蒸发皿、量筒
    (3)酒精灯
    (4)陶土网
    (5)胶头滴管
    【详解】(1)图中,蒸发皿不属于玻璃制品;
    取下正被加热的蒸发皿时,应用坩埚钳夹取。
    (2)图中,蒸发皿、量筒均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3)酒精灯为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4)试管、蒸发皿、烧杯均能被加热,其中烧杯加热时还需垫陶土网。
    (5)量筒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除了量筒时,还需要胶头滴管。
    22.(4分)用符合要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②空气;③氧气;④金刚石;⑤石墨。
    (1)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2)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是 ;
    (3)可用作电极的是 ;
    (4)可用于灯泡填充气的是 。
    【答案】(1)③;(2)④;(3)⑤;(4)①
    【解析】(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氧气,故填:③(2)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故填:④(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填:⑤(4)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灯泡填充气,故填:①
    23.(5分)古化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
    (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中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 (写物质名称)。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汨始干”。下列关于“泪”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泪”足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B.“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
    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浒物理变化
    (4)投泥泼水愈光明”是因为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化学变化
    (2)碱式碳酸铜
    (3)BC
    (4)
    【详解】(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铜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与铜反应生成的Cu2(OH)2CO3,名称为:碱式碳酸铜;
    (3)A、“泪”是指石蜡熔化形成的,不是水,故A不正确;
    B、“泪”是指液态石蜡,说明石蜡受热易熔化,故B正确;
    C、“泪”熔化发生物理变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故C正确。
    故选BC。
    (4)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文字表达式为:。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空气组成的研究经历漫长的时间。约在1700年,德国史达尔提出了“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燃烧时失去燃素,即蜡烛--燃素=灰烬。
    18世纪初,爱好植物学的英国牧师黑尔斯将集气槽中装满水后通入空气,改进了水上集气法。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认识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能使 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1774年普利斯特里利用聚光镜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发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放出更为光亮的火焰:1777年,拉瓦锡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的气体,另一种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
    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电火花使空气中氮气跟氧气化合,使氮气变成氮的氧化物,然后用碱液吸收而除去,剩余的氧气用红热的铜除去。但至终残余有1%的气体不跟氧气化合,当时就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气体。经过余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5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所以他怀疑空气中的氮气中一定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英国化学家拉姆塞把已经除掉CO2、H2O和O2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镁以吸收其中的氮气,他们二人的实验都得到一些残余的气体,经过多方面试验断定它是一种极不活泼的新元素,定名为氩,原文是不活动的意思。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严森从分光镜中发现太阳光谱中有一条特殊的光谱线,从而确定新元素的存在并定名为氦(原意是“太阳”)。1898年拉姆塞又在液态空气蒸发后的残余物里,先后发现了氪(原意是“隐藏的”)、氖(原意是“新的”)和氙(原意是“生疏的”)。1900年德国物理学教授道恩在含镉的矿物中发现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称为氢(原意是“射气”)。
    (1)科学上常用证伪法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很多物质(如镁、铁)的燃烧,称量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就能证明“燃素学说”的不科学性,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
    (2)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所说的碳酸气主要成分为 (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
    (3)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当其通入水中,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请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4)加热汞煅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得更旺,主要原因是 。
    (5)通过阅读短文,下列选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英国牧师黑尔斯改进集气槽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为排水集气法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镁条代替红磷的燃烧
    C.相同条件下、等体积从氨气中制得的氮气质量小于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质量
    D.“燃素学说”对于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和科学的发展没有丝毫的作用
    【答案】(1);
    (2)CO2;
    (3);
    (4)加热汞煅灰,即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
    (5)AC
    【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故填写:。(2)由题干可知: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认识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能使1/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可知,1/5的空气是氧气,即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故碳酸气是二氧化碳(CO2),故填写:CO2。(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故填写:。(4)加热汞煅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得更旺,主要原因是加热汞煅灰,即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故填写:加热汞煅灰,即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5)A英国牧师黑尔斯将集气槽中装满水后通入空气,改进了水上集气法,即为排水集气法,故A正确,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可以用镁条代替红磷的燃烧,因为镁与氧气反应,同时镁还与空气中氮气反应,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题干可知: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5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可知,则相同条件下、等体积从氨气中制得的氮气质量小于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质量,故C正确,符合题意;D“燃素学说”对于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和科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C。
    25.(5分)月壤是月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南京大学姚颍方教授的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间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他们以其为催化剂,借助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将水和CO2转化为氢气、氧气、甲烷、甲醇,还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将来也许在月球上可以就地取材制备燃料,为宇航员提供生命支持,可大大降低航天器的载荷和成本。下面是人们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一种设想:
    (1)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主要含有CO2、N2和 等(填名称)。
    (2)环节③图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8℃),将二氧化碳从人类呼吸的空气中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样品通入 (填试剂名称)。
    (3)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符号式表达式为 。
    (4)该设也有利于实现月球基地中 、 碳等元素(填元素名称)的循环利用。
    【答案】(1)氧气
    (2)澄清石灰水
    (3)CO2+H2CH4+H2O
    (4)氢 氧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CO2、N2和氧气;
    (2)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
    (3)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O2+H2CH4+H2O;
    (4)如图所示,整个转化过程中是将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转化再利用,实现了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利用。
    26.(12分)马强等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了如图装置中的A与D进行组装,用A装置制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其作用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收集好氧气后,他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时,木条没有复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A.先取出集气瓶,再盖上玻璃片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陈超同学想收集一瓶用来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选用该装置具体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检验氧气已集满的方法为 。
    (5)李明同学想收集一瓶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其优点为 , 。铁丝燃烧实验时,先点燃铁丝上的火柴,等火柴梗快燃尽时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
    (6)王亮同学打算制备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已知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他可以用如图装置中的 (填字母)收集该气体。
    【答案】(1) 分液漏斗 集气瓶
    (2) 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棉花团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
    (3)ABD
    (4) C 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5)D 收集的氧气较纯 能使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一方面防止火柴消耗氧气,另一方面可使铁与氧气充分接触
    (6)D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②分别为:分液漏斗、集气瓶;
    (2)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气体受热膨胀,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高锰酸钾制氧,为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应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为:、;
    (3)A、若先取集气瓶,后盖上玻璃片,会造成氧气逸出气体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可能不会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B、若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收集气体混有残留的空气,会使气体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含有水,收集的氧气总体积偏小,但不影响氧气的纯度,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于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则若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
    (4)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若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则收集的氧气应为干燥的,又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装置选C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5)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则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则应选排水法收集,即装置D;
    选用该装置收集,一方面集气瓶底可直接留少量水,另一方面收集的氧气更纯;
    实验过程中,需要待等火柴梗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一方面防止火柴消耗过量的氧气,而缓慢伸入,可防止氧气受热逸出,使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
    (6)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且难溶于水,则收集装置选D排水法。
    27.(5)某化学兴趣小组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还可以用氧化铜等物质作为催化剂,于是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收集等量氧气所需的 。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小,说明 。
    (3)对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剩余0.5g黑色粉末,这是为了证明氧化铜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他化剂。
    【评价设计】
    (4)你认为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上述实验探究不能证明氧化铜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的理由是 。
    【实验拓展】
    (5)大家从课外资料上还获得下列信息:氧化铁、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为过氯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B.同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E.对很多工业反应,加入催化剂能起到增加生成物的质量的效果
    【答案】(1)时间
    (2)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质量
    (4) 探究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哪个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没有验证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5)B
    【详解】(1)该实验是验证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因此需要比较3个实验中生成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因此由表格数据可知: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收集等量氧气所需的收集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小,说明加入氧化铜后生成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更少反应更快,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催化剂不但能够改变反应速率,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因此对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用托盘天平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这是为了证明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4)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哪个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好;上述实验探究不能证明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的理由是没有验证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5)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能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氧化铁、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同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如过氧化氢没有加二氧化锰也能分解,但是分解速率较慢,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E、加入催化剂不能起到增加生成物的质量的效果,故E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8.(9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如图1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B.红磷量不足
    C.实验中发现导管口有气泡置出D.装置漏气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利用图2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
    已知: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 。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五分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某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实验,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要优点:一是 ,二是 。
    IV、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一个耐热容器的底部放一块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提示:白磷的体积忽略不计,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摄氏度)

    (5)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下压活塞,放手后活塞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白磷开始燃烧后,活塞的运动情况为 。
    (7)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炭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 。
    (8)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白磷、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 (写两点)。
    【答案】(1)/
    (2)BD
    (3) 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大于
    (4) 20.8% 结果更准确 没有污染
    (5)恢复到原位置
    (6)先向上移动,后向下移动,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 不能 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
    (8) 能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2)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则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B、红磷量不足,则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C、导管口有气泡,则说明止水夹没有夹紧,而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会从短管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D、装置漏气,则会有空气进入,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BD。
    (3)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镁固体,而在空气中燃烧,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则说明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由于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
    (4)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且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该铁生锈过程中没有污染。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下压活塞,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的气体压缩,则松手后活塞会恢复到原位置。
    (6)白磷燃烧放热,则装置中的温度短时间升高,压强增大,活塞向上移动,随着氧气的消耗,温度降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活塞向下移动,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活塞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则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替代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只能与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最好不是固体。
    选项
    归类
    物质
    A
    缓慢氧化
    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
    B
    黑色固体
    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
    C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蒸发皿
    D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碳酸氢铵、铜绿、高锰酸钾
    实验序号
    氯酸钾的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
    待测数据

    1.2g

    1.2g
    氧化铜0.5g

    1.2g
    二氧化锰0.5g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50mL
    180.0mL
    128.0mL

    相关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共14页。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