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545/0-17303743295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545/0-17303743295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13545/0-17303743295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图2谷地的成因是,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 000千米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第2题,中国南北长约5 500千米,图上距离为30厘米,所以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200千米。故B选项正确。
(浙江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图2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由图1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丙地为鞍部;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选B。第4题,图2 谷地底部较为平坦, 形似“U”形。结合材料信息,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说明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遭受冰川侵蚀作用,D正确。
(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
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
6.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5.A 6.A 7.C
解析 第5题,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地表径流汇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从而形成山洪,A正确;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太行山南段东麓,年降水量并不丰富,排除B;该地河流为山区河流,河道弯曲不是其突出特征,排除C;地质条件复杂与易发山洪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第6题,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处离河流较远,不是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从防洪角度来看,b、c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处地势较高,受山洪影响较小,排除B、C,故选A。第7题,森林可有效涵养水源,该地空间格局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能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②④正确;暴雨主要由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决定,该空间格局不会降低暴雨的频率,①错误;该地地势较高,地下水位很难接近地表,当地土壤盐碱化并不明显,③错误。故选C。
(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9.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答案 8.D 9.B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带,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第9题,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缓和。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南侧分布有大量农田,地势相对低平,故选B。
(2023·6月浙江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汊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11.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
答案 10.C 11.A
解析 第10题,根据统计图可知,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为负值,说明老河口陆地面积不断缩小,而新河口陆地面积变化为正值,说明新河口陆地面积扩大。由文字材料知东北方向是新河口,陆地不断向海扩展;东南方向是老河口,陆地不断萎缩,故四幅遥感影像按时间排序是②③④①,选C。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老河口因人工改汊,黄河汛期来水、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流水沉积作用小于海水侵蚀作用,海岸线不断后退,故选A。
(2021·1月浙江选考)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13.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2.D 13.B
解析 第12题,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整体下滑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故选D。第13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空间位置的确定、导航,①错、②对;遥感的主要功能是地表观察、地理数据的收集,③错;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④对。故选B。
14.(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答案 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四大地区中,我国四大地区中,图示区域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7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评价过程中,可以,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4章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m,湖水透明度21,C 2,D 4,B 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