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有食物吃却“不食”,是一种偏离人类食色本能的主动选择,其背后具有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丰富内涵。
②孔子的不食并非穷讲究。《论语·乡党》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髓而觸,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南宋张械在《论语解》中认为,“厌”是饱足之意。《乡党》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精细的食物,夫子有所节制,并不饱足。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狩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儒家的教育是要成就君子。孔子将饮食视为个人修养与道德磨砺的途径,蔬食饮水乐在其中,而耻恶食者不足与议。儒家对食物有品格的要求,这个品格并不是口欲味道,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要按照规矩礼仪一丝不苟。如“不得其酱,不食”,酱并不昂贵,是民间日常佐食之物,“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急就篇》)。不得其酱不食不是穷讲究,而是做事不苟且不随意的态度。
③遭遇丧葬是节制饮食的重要场合。“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在丧亲哀痛者身边肆意饮食,是没有恻隐之心的表现,也是不合礼仪的。《礼记·间传》对有丧服者的饮食做出详细规定:“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怨麻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这是以不食的方式表达哀痛,并以不食时间长短的不同确认亲属伦理秩序。葬礼包括既殡、卒哭、小祥、大祥、禪等环节,孝子的食在不同阶段逐渐变化。丧亲之始,孝子悲痛万分而无饮食之意,故三日不食。但哀礼不可过毁,“送死有已,复生有节”,故既殡后食粥,开始进食,但只是吃点清寡之物。其他丧服者在既殡后,齐衰可疏食水饮,但不食菜果。大功不食醯、酱,小功、怨麻不饮醴酒。随着时间流逝,孝子能吃的东西逐渐增多,三年之丧结束之后饮食恢复正常。
④和熹邓太后父亲去世时,“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这些都是过度行礼的表现。这确实是表达哀痛的方式,但也导致沽名钓誉、伪孝成风的现象。魏晋时期出现五日、七日、旬日甚至是二十三日不食的情况,已非一般人情,而只是伪孝邀名之举罢了。丧礼中身患疾病或年过七旬者能够权变饮酒食肉,对于其他人则是以不食或疏食为主要要求。但随着社会风俗的丕变,西汉社会奢侈浇薄之风逐渐兴起,“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丧礼上竟饮酒食肉并且歌舞伎乐。宋代流行在居丧期间大摆宴席作乐娱尸,丧礼竟成为亲朋好友聚会性质的场合了。
⑤因观念不同,也会不食。《列子》中齐国人爱旌目,饥饿倒地,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飧以铺之。爱旌目恢复了意识,问曰:“子何为者也?”盗答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爱旌目曰:“嘻,汝非盗邪?吾义不食子之食也。”最终不食而死。不食不义之食,体现了自己的道德纯洁,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孔子说“不食污君之禄”,都是以不食表达对权力的不认同、不合作态度。儒家要求君子远庖厨,“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汉书》)。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君子的心性,“不忍”之心是仁的基础。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并非不食肉,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佛家的慈悲之心与儒家君子的不忍之心,颇为接近。
⑥也有作为表达武器的“不食”。伍子胥伐楚,攻入郢都,申包胥去秦国求援,“七日不食,日夜哭泣”(《史记》),以不食作为表达请求救援的哀绝与急迫之情。窦太后小儿子梁王多行违法之事,汉景帝派遣文法吏穷治其事,“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迫使汉景帝隐没了梁王谋反事。在皇家之外,长辈也经常以“不食”作为向晚辈施压的方式。万石君石奋,“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史记》)。晚辈有时也以不食反向规劝。东汉杨厚九岁时,其母与前妻子相处不和睦,杨厚为家庭和睦,“乃托疾不言不食。母知其旨,惧然改意,恩养加笃”。
⑦张光直说,到达一个文化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出于各种情景、观念、关系的“不食”,是观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颇有意味的视角。
(薛小林《人为什么拒绝吃?——秦汉时期的“不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中的“这一点”,是指对精细的食物,有所节制,并不饱足
B.孔子将饮食视为个人修养与道德磨砺的途径,在饮食上应追求简单朴素,不可食用精细烹饪的食物。
C.和熹邓太后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除服之后不食酒肉,在忌日三日不食,都是沽名钓誉的伪孝行为。
D.古时,长辈会以不食向晚辈施压,晚辈也会以不食反向规劝,将“不食”作为一种表达的“武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讨论的“不食”现象,不是被迫之举,而是主动选择,并试图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多重意义。
B.不食时间长短与丧服轻重相关。丧服越重,不食时间越长,这符合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
C.从第④段“丧礼上竟饮酒食肉并且歌舞伎乐”可知,作者认为汉代丧礼过于奢侈,应当更为简朴。
D.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例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行文灵活多变,说服力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
A.东汉时堂邑县防广为父报仇而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县令动容,特批防广归家殡殓。
B.王莽拜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不应征,不食而死”(《汉书》卷九九),以不食结束生命。
C.《礼记》曰:“天不生,地不养”,“鬼神弗飨也”。即不顺应自然时则的菜蔬鬼神是不吃的。
D.东汉周党看见闵仲叔食无菜,赠之生蒜。闵仲叔曰:“我欲省烦耳,今更作烦邪?”故受而不食。
4.儒释道三家皆有“不食”行为,且“不食”的原因亦有相似之处。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
5.本文的论证语言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初到上海
1915年夏天,20岁的徐悲鸿穿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布鞋,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到了不夜之城——上海。
烦闷而炎热的夏季在焦虑中过去了。为了消磨时间,找不到职业的悲鸿常去商务印书馆门市部站读。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①忧郁地怀念着家乡,思念母亲和弟妹。
秋风起了,街道两旁葱绿的树叶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寒冷和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他踏着落叶,徘徊在街头,悲伤地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和狭窄。正在彷徨无计时,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从北京来信,嘱咐他去见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先生,请他帮助谋个小职。这飞来的希望使悲鸿振奋起来。他立即挟上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来到恽铁樵先生的办公室。悲鸿恳切地向他说明自己的境况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恽铁樵留下了悲鸿的画,答应尽力帮忙,嘱他过几天来听回音。
②稠密的秋雨绵绵不断地下着,仿佛要给大地织起一个阴冷的密网。悲鸿没有雨伞,只好冒雨去打听回音。这时,街上锣鼓喧天,到处扎着五彩缤纷的牌楼,许多人在欢天喜地迎接国庆。悲鸿被雨淋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当他站在恽铁樵面前时,雨水沿着他浓密的黑发直往下流淌。恽铁樵先生见到悲鸿,便立即快活而兴奋地说:“事情已经办成了!商务印书馆同意让你担任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的工作,日内便可以搬到商务印书馆宿舍里住宿。”
一阵温暖的感觉顿时涌到悲鸿的心里,他觉得呼吸变得均匀了,血液又开始在他身上畅流。当他踩着湿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时,虽然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寒风卷着冷雨扑打着他的头发、面孔和全身,但他却满意地、几乎是快乐地望着这风雨的帘幕,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暂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当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脱衣休息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他慌忙打开门,看见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皇地说:“事情绝望了!”
悲鸿接过纸包,急忙打开,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附有一份批札:“徐悲鸿的画不合用。”
悲鸿感到全身都在颤栗,心好像突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顾一切地狂奔到黄浦江边。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职业的烦恼,饥寒交迫的痛苦,已经把悲鸿折磨得精疲力竭;而这一次,突然降临的希望又这样突然破灭,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
他濒于绝望,准备在这滚滚不息的黄浦江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奔腾而混浊的江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发出沉重的响声。③外国商船和兵舰遍布在远近的江面,汽笛尖锐地吼叫着。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般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他的脚跟,慢慢传布到全身时,他才清醒过来。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教导,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曾经有过的壮志,也想起了母亲和弟妹……他低声对自己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他徘徊在潮湿而阴冷的街头,异常苦恼地想着:现在,我到什么地方去呢?他茫然四顾,包围他的,只是一片沉沉的黑夜。他的脚步本能地向故乡走去。
④妃亭桥畔那所小屋依旧顽强地屹立在风雨之中,但是,这个家却更加贫困了。弟妹们都失学,在田地里劳动,母亲那裹在粗布衣服里的身子也更加瘦削了。悲鸿不愿对母亲说出自己的苦恼。然而,悲鸿那颗年轻的心没有屈服,犹如路边被践踏的小草一样,它仍旧要向广阔的天空,向着阳光和雨露探出头来。他把自己的悲哀和忧郁,向镇上一位和善的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倾诉。善良的医生十分爱惜悲鸿的才华,他邀集了镇上的一些朋友,那些朴实的小手工业者,拼凑了一笔钱,送给悲鸿。
悲鸿含着眼泪接过这笔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些乡亲们的生活也十分艰难,但是为了他,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的手,他应当怎样刻苦努力,才能报答乡亲们的关怀和爱护呢?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摘编自《徐悲鸿的一生》,作者廖静文,徐悲鸿夫人。原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职商务印书馆失败给了徐悲鸿沉重的打击,因为值得信赖的人言而无信,让他彻底对未来失去信心。
B.文章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沉重压抑,与徐悲鸿复杂的心路历程相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C.徐悲鸿无奈中返回故乡,在得到同乡、朋友的资助后,更坚定了要通过刻苦努力实现人生追求的信念。
D.本文记叙了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文字质朴而充满深情,表现了主人公矢志不渝、不弃追求的情怀。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忧郁”一词,可以看出徐悲鸿内心的焦虑,他急需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家境的窘迫。
B.句子②运用比喻修辞,“秋雨”的描写阴沉、萧索,烘托了人物焦躁、伤感的内心。
C.句子③这一细节描写,将徐悲鸿的不幸命运融于时代大背景之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句子④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屋傲然的姿态,表现了徐悲鸿虽经历挫折但依然精神振奋。
8.徐悲鸿初次到上海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和打击?请简要概括。
9.徐悲鸿认为“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士、众子,以至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以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
(节选自朱熹《大学章句序》)
10.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贤圣之君A不作B学校C之政D不修E教化F陵G夷H风俗I颓败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皆入小学”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两句中的“小学”含义不同。B.“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则因小学之成功”与“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因”含义相同。
D.“补其阙略”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阙”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准则,他认为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因此人们不能意识到并保有自己的全部本性。
B.夏商周三代兴隆时教学方法逐渐完备,王公及普通百姓家的弟子都能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大学所教内容是人君亲历经验和心得。
C.孔子无法通过君师地位推行自己的学说,就独自总结先王的法则将其传授弟子,以此来传教后人。曾子明白其中真义并写出传文。
D.程颢、程颐两位先生继承了孟子的学说,开始尊崇信奉这篇《大学》并加以传扬;朱熹将二人著作重新编辑,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②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14.本文认为人的本性中含善,请找出原文中表现这个意思的句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①
苏轼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七年,苏轼为避开在朝是非,自求在扬州外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次韵之作,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韵脚完全一致,但意境和心境很不相同。
B.“既往”一句蕴含的对过去的态度,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相似。
C.小舟在急浪中一夜渡过千山万水,诗人对此表现得语气平缓,内心平静。
D.本诗意象简洁,语言平易而质朴,颇有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风。
16.本诗末四句以“嗟”字领起,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所“嗟”何事。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景象描写中。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动物吼叫,震动岩泉山峦,惊悚阴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种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的人。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诗画中国》的开场白说得好:“中华文明如同万古江河,①______。诗笔与画笔,共同记录着发展历程,传承着精神血脉,共同描绘了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经由文化类节目生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能否为人们所夸赞、所记住,关键就在于是否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2018年,《经典咏流传》②______之时,清朝诗人真枚所作的“冷门”小诗《苔》,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观众无不感动于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长安三万里》的爆火,同样离不开那份流淌于文明长河中的“诗心”,观众由此体会到诗人哪怕③______,也要坚守理想主义的浪漫;通过《诗画中国》,人们更是从“活”起来的唯美画卷中,追寻画者与诗人寄托在一笔一画中的崇高品格与执着追求……这些文艺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更帮我们找寻到契合时代要求的一系列价值准则。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材料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经由文化类节目生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B.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能否为人们所夸赞、所记住,关键就在于是否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
C.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冷门”小诗《苔》,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观众无不感动于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
D.通过《诗画中国》,人们更是从“活”起来的唯美画卷中,追寻画者与诗人寄托在一笔一画中的崇高品格与执着追求。
20.文中画框的部分如果改成:“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小诗《苔》,传入千家万户,观众被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感动。”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__________,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__________。所以,书虽多,必须精选精读。那么,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时间是最公正的评选家,现在我们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古人云,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读书仅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古人读书之道,讲究深钻细研,__________。张溥读书,不但自斟自酌,还要手抄7遍,对于经典文献,他终能解其本质,得其精髓。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也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拔于百家之编。”今人读书往往不求甚解,浮于其表,结果即使是“读书破万卷”,涉猎无限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能深钻细研者,实属__________。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忌不可停于表面,只要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浩如烟海稍纵即逝举一反三凤毛麟角
B.汗牛充栋昙花一现融会贯通百里挑一
C.汗牛充栋稍纵即逝举一反三百里挑一
D.浩如烟海昙花一现融会贯通凤毛麟角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处改正。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万历甲寅春,张卿子到新都拜访黄玄龙。二人去石岭看梨花,花已半谢,玄龙曰:“春老矣,奚不早来?”卿子曰:“余意正在凄凉。”
材料二: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刷墙,这使老太太天天提心吊胆,闷闷不乐。因为天睛的时候她担心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她又发愁无法刷墙。后来一个聪明人告诉她:“要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时候伞卖得多,天晴的时候墙刷得好,什么时候都不错。”老太太听后,天天笑逐颜开。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根据第2段“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可知,“这一点”指的是“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B君子“不可食用精细的食物”错,孔子的意思是“精细的食物可以吃,只是要有所节制”。同时,君子追求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因此对“耻恶衣恶食”这类只追求生活享受的人嗤之以鼻。C根据第4段‘和熹邓太后父亲去世时’,“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这些都是过度行礼的表现。这确实是表达哀痛的方式,但也导致沽名钓誉、伪孝成风的现象。可知,邓太后和申屠蟠的行为仍然是出于“表达哀痛”的目的。但“过度行礼”以表明“更深孝心”的逻辑客观上给后代带来了负面影响,别有用意者为博得虚名而进行时长竞赛。
2.答案:C
解析:作者主要不是对汉宋丧礼的“奢侈”表示不认同,希望更为简朴。而是认为在丧礼期间饮酒食肉、欢聚宴乐违背了“丧礼”以不食的方式表达对逝者哀痛的初衷。
3.答案:B
解析:第6段的观点是将不食作为表达的武器。A是孝子的不食,以不食表达对丧母的哀恸之情。C是不是当季当地出产的不食。D是因个人观念不同而不食。仲叔生活简省,食无菜是追求简省的生活理念的表现,不是因为缺乏。然仲叔也理解周党是出于善意赠蒜,但因理念不合,故收下了却并未食用。
4.答案:(1)儒道二家都崇尚饮食节制,因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因而在饮食上也需节制欲望。(2)儒释二家对动物(牲畜)都崇尚“见其生不食其死”,都是出于对动物生命的“不忍之心”(慈悲之心),尤其不忍食用自己“目见耳闻”过的动物。
解析:
5.答案:(1)文白结合,凝练优雅。论证语言文白结合,以文为主,凝练优雅。(2)叙析结合,客观冷静。论证语言以客观叙述与引证分析为主,客观冷静。(3)准确严密,用语辩证。论证时语言准确严密,能辩证分析问题,不一刀切。(4)寓情于理,委婉蕴藉。在客观冷静的说理中,寄寓鲜明态度,委婉蕴藉。
解析:
6.答案:A
解析:A.“值得信赖的人言而无信”说法不当,原文为“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皇地说:‘事情绝望了!’”可知否定徐悲鸿并非恽铁樵的意见。故选A。
7.答案:D
解析:D.“虽经历挫折但依然精神振奋”分析错误。文中写小屋的“顽强”用拟人化的笔触描述小屋在风雨中的屹立,表达了徐悲鸿的坚韧不屈,而不是“精神振奋”。故选D。
8.答案:①找不到工作,衣食无着,内心忧郁烦躁。
②画作得不到认可,处境绝望。
③走投无路,一度选择自杀。
解析:
9.答案:①徐悲鸿敢于搏击坎坷命运,在困境中不动摇意志,不放弃希望,这是他能够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的重要因素。
②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不幸,面对坎坷,有人丧失信心,放弃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这是懦弱的表现。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挫折,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热爱生活,磨练意志,从逆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解析:
10.答案:BEH
解析:句意:到周朝衰落后,贤圣之君不再出现,学校的优良政策不再推行,教化衰落,风俗也颓废败坏。“贤圣之君不作”与“学校之政不修”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教化陵夷”与“风俗颓败”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含义不同”正确。古代的一种学段;小的方面。句意:都进入小学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
B.“含义不同”错误。都是“用来”的意思。句意:是古代大学用来教学的法则。/是用来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
C.“含义相同”错误。分别是借助;因而。句意:就是借助小学学成的基础。/因而我能够遍观群书。
D“含义相同”错误。分别是缺失;使受损害。句意:补充其缺失省略的地方。/使秦国受损害来使晋国受益。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十五岁入大学”错,原文为“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士、众子,以至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只有继承君位的太子及君主其他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十五岁可以入大学。故选B。
13.答案:①这就是古代兴盛时,在上政治修明、在下风俗美善、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②到孟子死后,所流传的真义也消失了,这部书虽然存在,但知道的人却很少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①“盛”,兴盛;“所以”,……的原因;“治隆”,政治修明;“俗美”,风俗美善。②“没”,通“殁”,死;“泯”,消失;“鲜”,少。
14.答案:①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②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③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
①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自从上天降生人类以来,就没有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的。
②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复人民最初的善良本性。
③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当做的,这样各自就会努力去尽自己的力量。
以上三组句子都表明善是人先天所固有的,人的本性中含善。
15.答案:C
解析:C.“内心平静”说法错误,虽然诗人在诗中表现得语气平缓,但内心并不平静。从“下有暗浪喧”和“不知枕几偏”可以看出,小舟在急浪中颠簸,诗人内心并不平静。故选C
16.答案:诗人所“嗟”的是自己频繁在外的奔波,在仕途间的反复游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无可奈何。
解析:“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意为“我在做什么呢?这条道路上我常常来来回回”。苏轼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频繁在外奔波的无奈和困惑。他自求外任,避开了朝廷的纷争,但仍然在仕途间的反复游走,在宦海中漂泊不定。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意为“未来的事情何必早早计算,已经过去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苏轼在这里表现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无可奈何。他意识到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料,也不必过于担忧;而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再多的言语也无济于事。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嗟”字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他感叹自己在宦海中漂泊不定,虽然自求外任,但仍然无法摆脱官场的束缚同时,他也表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对未来不再过多计较,对过去不再过多纠结。这种心态既有无奈,也有释然,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豁达和坚韧。
17.答案:(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
18.答案:①奔流不息(奔腾不息、源远流长);②横空出世(家喻户晓);③人生无常(壮志难酬、壮志未酬、命途多舛等皆可)
解析:①处根据前文“中华文明如万古长江”可知,此处应填表示奔腾不息之意的成语,如奔流不息、奔腾不息等。②处,由前文“2018年”和后文“之时”可知,此处应填表示《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创办和开播之意的成语,如“横空出世”;或者此处与后文“飞入千家万户”相照应,可填“家喻户晓”。③处由“诗人哪怕……,也要坚守理想主义的浪漫”可知,此处应填写表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之意的成语,如人生无常、壮志难酬、壮志未酬、命途多舛等皆可。
19.答案:A
解析:A项“经由文化类节目生发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20.答案:①原句有强调作用。“冷门”与“飞入千家万户”形成对比,强调《经典咏流传》节目对经典文化的传播作用。②原句使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比改句更生动形象,耐人寻味。③原句使用双重否定句,“无不”双重否定,更能突出《苔》对观众所产生的非凡影响,比改句更有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①原句有强调作用。用“冷门”修饰小诗,表明这首诗并不出名,而后面却能够“飞入千家万户”,是因为《经典咏流传》节目选中了它,“冷门”与“飞入千家万户”形成对比,强调《经典咏流传》节目对经典文化的传播作用。②原句使用比喻、比拟的修辞。“音乐的翅膀”是比喻,“搭乘”“飞”是比拟,说这首小诗“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比改句“传入千家万户”更生动形象,耐人寻味。③原句使用双重否定句,“无不”双重否定,比一般表达“被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感动”更能突出《苔》对观众所产生的非凡影响,比改句更有感染力。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忌停于表面,只有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不可停于表面,只有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
解析:
23.答案:例文:
换个角度,别有天地
当张卿子看到半谢梨花感慨凄凉,黄玄龙却未觉异样;老太太为儿子工作忧心忡忡,经人点拨后笑逐颜开。这都启示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拥有不一样的心境。
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于衰败中见生机。梨花半谢,在黄玄龙眼中或许仍有残留的芬芳与枝干的苍劲,那是一种历经繁华后的宁静与沉淀。如同刘禹锡,在二十三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没有沉浸在仕途不顺的哀怨中,而是看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生机与希望。他从自己的贬谪经历中转换视角,看到的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蓬勃力量。再看那赤壁之下,苏轼被贬黄州,仕途黯淡无光。但他转换角度,从眼前的滔滔江水、山间明月中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永恒。“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从自然之理中找到了慰藉心灵的妙方,于人生的衰败处看到了无尽的生机。
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于困境中得解脱。老太太之前因两个儿子的工作受天气影响而愁眉不展,可当她转换思考角度,天晴和下雨都成了好事。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陷入类似的困境。比如,学习压力如巨石般压得人喘不过气,如果只看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便会觉得苦不堪言。但换个角度,每一次作业都是知识的积累,每一场考试都是查漏补缺的机会。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如果他只是看到失败带来的打击,可能早已放弃。然而,他转换角度,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通往成功的经验积累,最终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换个角度看问题,更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它不是逃避问题,而是以一种更积极、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有矛盾冲突。当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或许就能理解对方的立场,化干戈为玉帛。在职场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换个角度看,竞争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契机,复杂的人际关系是锻炼情商的舞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就像一座多面体的宝石,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彩。让我们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发现美好,收获希望,拥抱属于自己的那片新天地。
解析:
上饶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饶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博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博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英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英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