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
A.现代猿B.古猿C.猿人D.现代人
2.传说中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下列已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元谋人D.蓝田人
3.《周易》中有“神农氏作,斫木为牝,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记载中描述的工具“相”、“耒”的作用是( )
A.翻土B.砍伐C.采集D.狩猎
4.遗址是人类活动的遗迹,半坡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遗址能够( )
A.尚未学会使用火 B.开始栽培稻C.主要种植粟D.生活在长江流域
5.“炎帝”“黄帝”是在历史被神话化和各部族之神被人格化以及文化融合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将各地不同的传说以及不同传说中相同的因素进行合并而出现的。由此可见,炎黄传说是( )
A.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B.人们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
C.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D.得到考古发现不断证实的
6.“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 )
A.女娲补天B.炎黄二帝战蚩尤C.大禹治水D.尧舜禅让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王位世袭制特点的是( )
A.公天下B.才德兼备的人C.通过推举产生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8.西周分封制中关于诸侯义务的规定,下面不在其列的是( )
A.向天子纳贡B.镇守疆土C.交纳税收D.随从作战
9.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府工业外,民营工业如农民个体家庭手工业、独立小手工业以及豪民经营的大工矿业出现并迅速得到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耕作技术有了发展B.商业活动开始逐渐活跃
C.社会处于稳定发展状态D.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10.中国在春秋时期有100多个诸侯国,而到战国初期,大小国家只余20来个。这说明( )
A.战争破坏性巨大B.各国矛盾已减少
C.改革是强国之路D.统一是大势所趋
11.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12.“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体现的思想( )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
13.法治之下,无论是高官重吏还是普通百姓,在法律面前均不享有特权,君主之下,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上述论断与谁的思想言论相吻合?( )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
14.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古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中多次出现了丝、桑、蚕、帛等文字。这可以用来研究商朝( )
A.青铜农具的数量B.政治体制C.丝织业发展D.商业贸易
15.研究发现,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大量出现商王“受禾”“求雨”“省黍”等字样。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至高无上B.占卜主题多样
C.农业的重要性D.事事依赖占卜
16.“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历代统治者虽无一不批评秦始皇的专制与残暴,但对于他所创立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却极尽推崇。该材料中的“政制”具体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郡县制
17.对中国人来说,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万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2000多年来,任何人都没有能从认识上割裂万里长城,因而也就无法割裂中华民族。秦构筑“万里长城”的初衷是( )
A.守卫京师安全B.抵御匈奴南下入侵
C.宣示疆域北界D.凝聚民族力量
18.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
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19.秦始皇规定农民每年要将收入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同时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去服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为了控制百姓,制定了各种残酷的刑罚。这说明秦始皇的统治( )
A.赏罚分明、为政以德B.宽严相济、道之以政
C.穷奢极欲、任人唯亲D.急于求成、暴虐严苛外态
20.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先举起反秦大旗的农民领袖是项羽和刘邦
B.陈胜、吴广起义灭掉了秦王朝,建立了汉朝
C.刘邦率领义军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建立了张楚政权
D.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主力
二、综合题(共30分)
21.(6分)
材料一 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全心投入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2分)材料一中的“他”指谁?他开启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2)(2分)材料二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哪一人物的哪一贡献?写出这一贡献对农业发挥的作用。
(3)(2分)古人利用自然的智慧值得现代人学习,请你谈一谈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22.(8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诸侯国都进行了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
(1)(2分)商鞅是在哪个诸侯国进行的变法?诸侯国的统治者是谁?
(2)(2分)商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变法?
(3)(2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4)(2分)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兴修的水利工程沿用至今。郡守是谁?水利工程叫什么?
23.(9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材料一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
材料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材料四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1)(2分)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在政治领域应用的体现是什么?
(2)(2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墨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
(3)(2分)根据材料四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4)(3分)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局面被称之为什么?有什么影响?
24.(7分)历史的启迪
材料一: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酒池肉林”,穷奢极欲,残害人民;周厉王垄断山林川泽,暴虐成性,奢侈专横,将其赶跑;其孙周幽王沉湎酒色,重用奸臣虢(gu,音:国;姓氏)石父主持朝政,激起百姓怨愤,“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出自其身,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法律严苛,甚至屠杀大臣、剥削百姓、穷奢极欲。
材料二:商周时期,吕尚(后世称其为“姜子牙”,民间还流传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过着隐居生活,拜他为师,他辅佐文王,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
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训练军队,使得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过一系列改革,使秦国国力大增
材料三: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鷟(ju,音:距;义:编钟和钟架),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1)(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得出历朝末期,民众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2)(2分)分析材料二,概括西周、齐国、秦国走向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3分)从材料三中寻找信息,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答案
21.(1)禹;夏朝。(2)李冰;修建都江堰;灌溉作用。(3)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等。
22.(1)秦国,秦孝公。(2)政治、经济、军事。(3)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4)李冰;都江堰。
23.(1)核心思想:“仁”;政治领域:通过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2)墨子:“兼爱”“非攻”;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3)依法治国。(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24.(1)统治腐朽(残暴)、剥削百姓(征收重税)、社会矛盾尖锐。(2)任用贤人,发展生产,训练军队。(3)销毁天下兵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A
C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C
D
B
B
D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联片教研组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学校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