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25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 quánsh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 chōngjǐng 和理想,níngjù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 A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修养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A 处,应为 ▲ 。(1 分)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学校文学社社刊的编辑设计都由学生完成。假如你是社刊“走进小说天地”栏目的负责人,请参与完成以下活动。
4. 【悦读我设计】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2分)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
C.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5. 【悦读文创会】小说和文创产品的结合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方式,请参照示例。在a、b、c三个文创产品中任选择一个,写下产品解读。(必须写出相关人名、情节及人物性格、作品用途)(3分)
示例:d,人名:李逵。情节:李逵背母。性格特点:孝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作品用途:是纪念币,有收藏价值。
6. 阅读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节选),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绘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1)小宇和小文朗诵上面诗歌时,对“你起来吧”如何朗读产生了分歧,小宇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替小文应对。
小宇:我朗读“你起来吧”时,语气、语速舒缓,重读“你”,后面可以添加逗号,表示诗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愿望。(2分)
小文: ▲ 。
“黎明”是诗歌中的意象,它能传情达意。请根据上面诗歌的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传达怎样的感情。(2分)
▲
▲
7.赠一句诗文给亲朋好友和自己,让我们的生活一起灿烂如诗。请补全横线上的内容。(10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7分)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 离别争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①何处期。
【注释】①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8.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
9.“悲”是本诗的诗眼,请你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文中写了哪几种悲?(4 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醒心亭记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①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③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④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宋·曾巩/文)
【注】①欧阳公:即欧阳修(1007-1072 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②直:径直,直接。③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④吾君:这里指宋仁宗。⑤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10.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4分)
凡 公 与 州 之 宾 客 者 游 焉
1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醉且劳矣 ( ) (2)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 )
(3)名之以见其实( ) (4)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
13.“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
14.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在文中说“公之乐,吾能言之”,结合本文及《醉翁亭记》探究“公之乐”的内涵。(4分)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 分)
学生奋进的体现,离不开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优秀的读书策略。
材料一
古代名人的经典读书方法
①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这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②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③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材料二
读书贵在谋心
①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
②正书必须读好,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它是你立足的基础。但是,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因为这种阅读是被动的,或者是强制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堂阅读,没有多少人留恋。
③闲书的阅读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读闲书的人,都是兴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课余时间的校园一角,火车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窝里的会心一笑,哪个不是启发灵感的阅读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方向,打开真正属于自己天赋的匣子。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又独辟蹊径,答案正在这里。一个农民成了作家,一个医生成了诗人,一个教师成了画家,不都是因为他们横向的寻找吗?
④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
材料三
15.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郑板桥强调读书要“求精不求多”,他反对广泛涉猎图书。
B.苏东坡认为人的精力有限,每次读书应该只带着一个目标或一个方面的问题去阅读。
C.陈善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读懂书中的内容。
D.材料二认为读闲书可以作为我们谋生的手段。
16.材料一“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部分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3分)
▲
▲
17.阅读材料二,理清论证思路,将下列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18.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中的读书方法,分析陈惠同学阅读效果差的原因。(4分)
▲
▲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紫藤花开 尉克冰
①春天来了,树枝吐绿了,柔润,舒展。花儿们赶趟似的竞相开放,拥挤,热闹。可园子里的紫藤花架上还是一片沉寂,没有一丝生机,似乎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
②我走近那架老藤。它扭着灰褐色的身躯攀爬在花架上,苍老而粗粝。它的枝干没有一寸肌肤是完好无损的,被凌厉的寒冬侵蚀得黯淡,皲裂,有的几乎要剥落掉。花架顶上错综的枝条是它的蓬头垢发,风一吹,更显得干枯凌乱。
③整整一个冬天几乎没有雪。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可它也十分吝啬雨水,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紫藤就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
④它不会是死了吧,我总是这样猜测着。我用手掐了下它的枝尖,“咔吧”一下就断了,干黄,粗糙,里面没有一点水分,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每次我路过园子的时候,就会向它投去怜惜的一瞥,不忍心多看一眼。
⑤春光易逝,花落无声。轰轰烈烈开过后,花儿们渐渐地凋谢了各自的容颜,一抹抹灿黄,一片片绯红,一瓣瓣雪白都湮没在春天的匆匆脚步声里。
⑥ 当我又一次经过紫藤花架时,不由得怔住了。看,是谁在它身体上画出几片绿叶?挂了一串又一串的“绒毛虫”?那几片叶子里淌着怎样的绿啊,明媚得逼人眼,温润得沁人心脾。每片叶子分成五小片,像花一样绽放在枝头,像手一样抚摸着母亲苍老温暖的身体。一串串的“绒毛虫”,是春风写在紫藤花架上的诗行?是包裹着美丽生命的魔法布?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⑦不几日,紫藤架上的“绒毛虫”越来越多。起初,从“绒毛虫”里钻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状像豆花,似弯弯的月亮。 两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跹的紫蝶。这时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叶子更多更绿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中升腾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⑧这时的花架已经完全被花和叶子覆盖了,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间挤进来,跳跃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春日乐曲。我站在花架下,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是的,花开是有声音的。时而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时而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时而如瀑布,爆发出訇訇的喧响。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 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不仅是单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团花也如此,都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飞翔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⑨土壤依然干旱,枝干依然枯老。紫藤没有生长在花柳繁华地,也没有生长在温柔富贵乡。就是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在仲春时节,竟孕育出蓬蓬勃勃的满树花香,满眼碧绿。我抚摸着它粗粝的枝干,那里面沉积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憧憬与梦想。每一次春天的萌动,都要走过冰冻尘封的冬日;每一朵花开,都会伴随着成长的疼痛,需要奋力剥开生命的躯壳。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
⑩时至暮春,紫藤花已谢。花架上浓密的叶子,呈送给人们一片清凉的绿荫。我捡拾起零落在地上枯萎的花朵,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丰姿。令我惊奇的是,它依然展开翅膀,呈现出凌空飞翔的姿态
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内容。(4分)
枝尖干黄粗糙→ ▲ →钻出紫色花蕾→ ▲ →紫藤花已谢
2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用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
(2)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
21.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4分)
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
▲
22.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描写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4分)
▲
23.文章第⑨段中写道:“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
三.写作(60+5)
24.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不少于7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限时训练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运用 (25分 )
1.诠释 憧憬 凝聚 (3 分)
2.潜移默化(1 分)
3.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2分)
4. 示例一:评说人物,神游小说画廊。示例二:穿越时空,对话小说人物。(2分)
5. 示例:a,人名:武松。情节:武松打虎。性格特点:有勇有谋、崇尚正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作品用途:是扇面,可以用来扇风。
b,人名:鲁智深。情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作品用途:是水磨禅杖的复制品,军事迷、兵器迷可以用作收藏。
c,人名:林冲。情节:雪夜上梁山。性格特点:有勇有谋、安分守己、隐忍。作品用途:是游戏卡,小朋友用来玩,寓教于乐。(3分:人名、情节、性格特点各1分)
6.(1)小宇,我认为朗读“你起来吧”,要语气铿锵有力、激昂,语速明快,重读“起来”,后面可以添加感叹号,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祈愿和激励。(意对即可)(2分)
(2)黎明象征了光明、温暖和希望,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2分)
7.古诗文填空(1)直挂云帆济沧海 (2)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10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7分)
8.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烘托)(1 分),借“寒于”“暮雪”,写环境的阴冷(1 分),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凄冷悲伤之情(1 分)
9.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于、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写出两点即可,需结合内容,概括 2 分,诗歌内容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10.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共4分)
11. (1) 有时 (2) ……的原因
(3) 命名 (4) 遗憾 (4分)
12.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关键词“谓”“善”“取乐”“于”,语句通顺)(共3分)
13.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不写原句不给分)(共3分)
14. ①指山水之乐,本文写欧阳修登上醒心亭眺望美景感到洒脱可以看出,《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寄情山水,陶醉于“四时之景”可以看出。
②与民同乐,本文从“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可以看出社会太平安宁、百姓安乐才是欧阳修真正的快乐,《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也看出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意对即可)(共4分)
译文: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为“醒心亭”,是取自韩退之的《北湖》诗。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这就更有水平了。
尽管这样,我是能够说出欧阳公真正的快乐的。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下丰衣足食,心无不满;天下的学者都能成为良材;四方的少数民族以及鸟兽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这才是欧阳公真正的快乐啊!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感想啊!
像欧阳公这样的贤人,韩愈死后几百年才产生一个。今天和他同游的宾客还不知道欧阳公那样的贤人是很难遇到的。千百年后,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瞻仰他的遗迹,而想要见他的人,就会因没有与他同时代而感叹。到那时,才知道遇到欧阳公真难。如此说来,凡是现在与欧阳公同游的人,能不感到欢喜和幸运吗?而我曾巩又能够用这篇文章托名在欧阳公文章的后面,又能不欢喜和庆幸吗?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 分)
B
示例:运用道理论证,引用郑板桥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A.正书和闲书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
通过比较读正书和读闲书的不同,并列举现实生活中读闲书的例子,证明了读闲书让人快乐、能启发灵感这一观点。
18.示例:陈惠同学年读书数量过多,没有认真精细地研读、把握每本书的要领,没有对重点内容逐个击破;她只是机械地记录和勾画要点,并没有加工这些信息,没有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这些知识化为己用。
(五)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19.画绿叶挂“绒毛虫”(2分) 伸展羽翼化成紫蝶(2分)
20.(1)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花开时的情态,极富动感。(2分)
(2)指紫藤的姿态美,恬静优雅,从容内敛,美而不媚,秀而不娇,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2分)
21.运用拟人(1分)和排比(1分)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朵花”“仰望”“微笑”等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绽放时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状(1分),表达了紫藤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2.通过环境描写(1分),描绘了土地干渴的状态,渲染了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1分),衬托出紫藤生命的顽强及其对梦想的执着追求(2分)。
23.这句话是对紫藤的成长需要历经磨炼和疼痛的赞美(2分),同时也赞美了那些为了梦想敢于发奋斗,敢于吃苦,甘于接受考验的人们(2分)。
赠送对象
诗句
寄语
奋斗中的自己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李白《行路难》
对未来充满希望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热爱祖国
(3) , 。范仲淹《岳阳楼记》
立志报国
常被情绪左右的朋友
(4)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积极乐观
(5)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淡然心态
外地工作的亲人和自己
(6)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美好祝愿
(7)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思乡怀人
陈惠同学读书完成情况
年读书数量
80本
批注和记笔记方式
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
阅读效果
完全忘记了书本内容,更无法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能力
提出观点
A. ▲ (2分)
分析论述
列举读正书的事例,来证明“正书正书必须读好,但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这一观点。
B. ▲ (3分)
得出结论
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月考九年级试卷(有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诗文默写,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