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冲积扇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1)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冲出山口;
    (2)地势趋于平坦、同时地势逐渐展宽,变得宽阔,流速下降,泥沙大量堆积形成。
    二、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形成: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冲出山口;地势趋于平坦、同时地势逐渐展宽,变得宽阔,流速下降,泥沙大量堆积形成冲积-洪积扇,多个冲积-洪积扇连成片形成冲积平原。
    三、三角洲
    三角洲 ,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内流河称为无尾河,可以没有河口。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
    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
    三角洲地区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例题1:(2023秋·辽宁·高三月考)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 )
    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叉
    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与扇缘相比,扇顶( )
    A.径流量更小B.昼夜温差更大C.透水性更差D.实际蒸发量更大
    【答案】1.B 2.B
    【解析】1.扇缘前端无地形阻挡,①错误。河流展宽、分叉,导致扇骨明显,②正确。河流在出山口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是形成洪积扇的必备条件,③正确。洪积扇的碎屑物来源于河流,④错误。故本题选B。
    2.扇顶位于河流上游,径流量更大,A错误。扇顶的颗粒更粗,比热容更小,地表温度昼夜温差更大,B正确。颗粒粗,更有利于下渗,透水性好,C错误。因为下渗多,导致地表水少,实际蒸发量也更小,D错误。故本题选B。
    例题2:(2023秋·辽宁锦州·高三渤海大学附属高级月考)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然而并非所有土地都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高产田和中低产田的分布差异。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据图分析黄淮海平原高产田集中分布在( )
    A.滨海平原B.中部冲积平原
    C.山前洪积—冲积平原D.丘陵地带
    4.沿a-b、c-d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A.B.
    C.D.
    【答案】3.C 4.A
    【解析】3.黄淮海平原整体地势低平,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斜地区坡度平缓,排水良好,不受盐渍化、沼泽化威胁,地下水丰富,埋藏浅,利于灌溉,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的地区,C正确;滨海平原、中部冲积平原易发生盐渍化,土壤肥力地,多为中低产田分布区,AB错误;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小,D错误。故选C。
    4.a—b一线是从冲积扇顶部到冲积扇底部,因此a—b海拔不断降低;c—d从冲积扇边缘经过冲积扇内部再到冲积扇边缘,因此c—d海拔先升高再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例题3:(2023秋·陕西商洛·高三陕西省山阳中学月考)浅水三角洲是指在水体较浅、地形较平缓的沉积区形成的以分流河道砂体及分流砂坝砂体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在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大型古湖盆中十分典型。下图示意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不同沉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图中b→e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
    A.流水作用相对强度增大B.形成过程中气候均长期严重干旱
    C.湖平面升降幅度在变大D.沉积物总厚度越来越薄
    6.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中的沉积层( )
    A.泥砂颗粒前缘粗后缘细B.泥砂的分选性较差
    C.沉积物的磨圆度较差D.砂质少、泥质多
    7.长期以来地质学家高度重视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勘探,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
    A.地下水质优良B.油气藏量丰富C.土壤肥沃深厚D.地质构造稳定
    【答案】5.A 6.D 7.B
    【解析】5.浅水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湖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古地形河流作用等。读图可知,b→e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中沉积距离距河口越来越远、沉积范围越来越大,导致沉积物总体越来越厚,说明b→e气候湿润度增强、河流流水作用的相对强度增大,A正确,BD错误;湖平面升降幅度由材料无法判断,排除C选项。故选A。
    6.结合材料可知,浅水三角洲多形成于古地质时期的大型湖盆沿岸,其沉积范围大,砂质沉积物少、泥质沉积物多,D正确;随着地形变平缓,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浅水三角洲中的沉积层泥砂颗粒前缘细后缘粗,泥砂的分选性较好,AB错误;受到较为充分的流水搬运作用影响,沉积物的磨圆度较好,C错误。故选D。
    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物细密,密闭性较好,利于油气储藏,常成为油气藏的储层体,因此,也成为历来地质学家高度重视的油气藏研究勘探场所,B正确;地下水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鄂尔多斯重工业相对发达,地下水质未必优良,A错误;土壤在地表附近,不需要地质学家进行勘探,C错误;地质构造是否稳定不是长期以来地质学家高度重视的原因,D错误。故选B。
    一、选择题
    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北坡,中游河段发育了系列古河道,古河道1、2、3分别在距今(以1950年为基准)7471年、7434年、5706年被遗弃。研究发现,图中河道变迁与金塔南山地壳活动和区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古河道3沉积物粒径大于古河道2。下图示意古河道变迁。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图中甲处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A.“V”形河谷B.槽形河谷C.洪积扇D.三角洲
    2.推测该区域地壳活动最剧烈的时期是( )
    A.古河道1遗弃至古河道2遗弃B.古河道1形成期间
    C.古河道2遗弃至古河道3遗弃D.现代河道形成期间
    3.与古河道2相比,古河道3河流存在时期气候特征为( )
    A.冷干B.暖干C.冷湿D.暖湿
    【答案】1.A 2.A 3.D
    【解析】1.读图可知,甲处河流流经金塔南山山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形成“V”形河谷,A正确;槽型河谷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平原,B错误;洪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C错误;三角洲形成于河口,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河道变迁与金塔南山地壳活动密切相关,古河道1遗弃(距今7471年)至古河道2遗弃(距今7434年)只经过了37年,说明期间地壳活动剧烈,A正确;古河道1形成期间河道位置较为稳定,说明期间地壳活动不剧烈,B错误;古河道2遗弃(距今7434年)至古河道3遗弃(距今5706年)经过了1728年,历时长,说明期间地壳活动不剧烈,C错误;现代河道形成期间河道位置较为稳定,说明期间地壳活动不剧烈,D错误。故选A。
    3.古河道3沉积物粒径大于古河道2,说明古河道3河流存在时期河流更大,河流搬运能力更强,气候暖湿,河流的流量会更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读下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通常情况下( )
    A.降水量大的地区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B.气候干旱的地区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
    C.松散碎屑物多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小D.植被覆盖条件好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大
    5.若该地位于我国南疆地区,据图可知( )
    A.②处水量大于④处B.③处沉积物的颗粒小于⑤处
    C.⑤处的地下水位高于③处D.①处流速小于④处
    【答案】4.A 5.A
    【分析】4.降水量大的地区携带泥沙多,能在离山口较远的地方沉积,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A正确;气候干旱的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弱,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小,B错误;松散碎屑物多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可能较大,C错误;植被覆盖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形成的冲积扇小,D错误。故选A。
    5.冰川融水是形成我国南疆地区山麓冲积扇的主要水源,②位于④的上游,②处水量大于④处,A正确;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沉积物的颗粒大于⑤处,B错误;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水量大于⑤处,⑤处的地下水位低于③处,C错误;①位于上游,④位于下游,①处流速大于④处,D错误。故选A。
    冲积扇的形成、演化受构造活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华山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河流冲积扇。经研究,华山山前存在多期冲积扇。下图示意华山北坡某山前冲积扇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由材料判断,四个冲积扇中形成最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华山山前断裂活动强烈时,断层部位沟谷中河流( )
    A.河谷拓宽B.河谷加深C.淤积加重D.河道变弯
    8.华山北坡多个时期冲积扇范围存在差异,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 )
    A.流量大小B.断裂幅度C.植被多少D.气温高低
    【答案】6.A 7.B 8.D
    【解析】6.华山北坡位于山前断裂当中的地壳下沉一侧,当断裂活动加剧时,地壳下沉。图中冲积扇甲距离山前沟谷出口处最近,应当是最近形成的冲积扇,即形成较晚,A正确;从甲到丁,距离沟谷出口越来越远,形成时间越来越早,丁冲积扇形成最早,其次是丙、乙,BCD错误。故选A。
    7.华山北坡位于山前断裂当中的地壳下沉一侧,当断裂活动加剧时,地壳下沉,河谷加深,B正确;河谷拓宽、河道变弯的主要力量为侧蚀,而非地壳运动,AD错误;山前河流以下蚀为主,淤积加重要考虑植被的变化、下垫面的变化以及落差的变化,山前断裂活动加剧,落差加大,淤积减弱,C错误。故选B。
    8.冲积扇的范围取决于山前洪流的搬运能力的大小和堆积物的多少,搬运能力大,携带的物质能够到达的地点就更远,堆积物多,冲积扇规模更大。而影响搬运能力和堆积物的多少的主要因素有流量的大小(流量越大,搬运能力更强)、断裂幅度(断裂幅度会影响落差,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植被(植被的多少影响河流中搬运物质的多少),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气温的高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秋·江西上饶·高三上饶月考)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水源主要来自夏季的雨水和冰川融水,在部分地区发育了“辫状河道”。下图为“辫状河道”景观及其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辫状河道”的形成是因为该河段(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若因板块运动使该区地壳抬升,抬升后该河段早期将( )
    ①河谷展宽 ②河道趋于稳定 ③河曲发育典型 ④形成河流阶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9.D 10.C
    【解析】9.辫状河道的形成,需要在河流流量很不稳定,暴涨暴跌,河流含沙量大,且颗粒大小不均,粗颗粒砾石多,洪水时或冰雪融化时带来大量泥沙,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洪峰过后,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这种河道可出现在河道出山口处,河道变宽,形成冲积扇上的辫状水系,或在平原地区、河口地区,河流流速慢,砾石、泥沙淤积在河道内形成众多心滩和沙岛,造成河床分叉,宽窄相同,形似发辫,砾石、泥沙的来源可以是上游水源地,也可以是河岸,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0.若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显著。一方面:主河道将下切,河谷变深水位下降,周边辫状支流减少甚至消失,河道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故C②④正确。后期当下切到一定程度后,因落差变小,流速减慢,下蚀减弱,侧蚀增加,河谷将展宽,河曲将发育,①③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23秋·辽宁沈阳·高三新民市高级中学校考开学考试)黄河上游某古老江心洲平均海拔约4600米,面积还在持续增大。据调查,该江心洲上不同树龄的灌木植被仍然保持着原生自然状态,没有乔木植被发育。下图是该江心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树龄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 )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12.该江心洲没有乔木植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瘠薄B.热量不足C.水分过多D.风力强劲
    【答案】11.D 12.B
    【分析】本题结合黄河上游江心洲的位置,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植被的影响,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1.据图可知黄河上游在此处发生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北侧为凸岸南侧为凹岸。因此北侧泥沙淤积,且越向北侧泥沙淤积越古老。树龄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北侧,D正确。故选D。
    12.结合材料可知此处位于江心洲,由泥沙淤积而形成,土壤相对较为肥沃,A错误。该地周边有河流流经,水分充足, C错误。由于该地因此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风力并不强劲,且风力强劲与否也并非是其没有乔木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D错误。乔木对于热量的要求相对较高,该处海拔4600米,温度较低,热量不足,乔木难以分布,B正确。故选B。
    (2023·山东·二模)河流入海口的地貌塑造,主要取决于河口区特有的动力和沉积因素。图为我国某河口地貌构成平面图和沿河流方向的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该河口处最可能( )
    A.海滩浅平B.河流湍急C.风大浪急D.潮汐强盛
    14.该河口地貌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答案】13.A 14.B
    【解析】13.读图可知,该河口处的沉积物较多,且以细泥沙和淤泥、黏土为主,粗泥沙较少,颗粒很细,说明水流速度慢。海滩浅平水流不畅,速度慢,A正确;河流湍急、风大浪急、潮汐强盛都说明流速快,不利于堆积,BCD错误 。故选A。
    14.河口地貌形成过程中,河流携带泥沙流经淤泥和粘土形成的河道,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受到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床突然加宽处,由于河水流速降低,在河底受两股相向的底流作用,侵蚀两岸,而在河床底部较高处堆积逐渐形成心滩,故先形成①③,心滩形成后会影响河流流向与流速,流水及泥沙向心滩两侧流动聚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泥沙先向北岸堆积,形成②,后流水携带泥沙堆积,形成④,故该河口地貌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应是①③②④。
    海底勘探表明,非洲西北部冈比亚河和热已河入海口的大陆架上分布有较大规模的古三角洲。随着地理环境变迁,这些古三角洲上逐渐发育出多条河道,同时大量泥沙被输送至大陆坡沉积形成一系列扇形沉积体,之后海平面发生变动导致这些扇形沉积体成为深水扇(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图示区域的古三角洲与深水扇( )
    A.形成的外力作用相似B.构成的泥沙粒径相同
    C.形成发育的时间同步D.所处的海水深度一致
    16.推测古三角洲上多条古河道发育期间,图示区域( )
    A.三角洲顶部沉积加速B.海底地形发生剧烈变动
    C.海平面高度相对下降D.河流输送的沉积物增多
    17.不考虑海水的作用,影响图示区域单个深水扇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大陆坡的坡度②古河道的数量和形状③大陆坡的宽度④古河流输送的物源量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答案】15.A 16.C 17.A
    【解析】15.根据材料可得,古三角洲和深水扇形成的外力作用均为流水沉积作用,A选项正确;所形成深水扇的河道不断发育,落差增大,河流的搬运能力增强,泥沙粒径略大于古三角洲,B错误;深水扇的形成晚于古三角洲,C错误;深水扇部分处于大陆坡和深海盆地,古三角洲分布在大陆架上,D选项错误,故选A。
    16.河道不断发育说明落差增大导致三角洲顶部搬运能力增强,沉积减慢,A选项错误;古三角洲未被明显破坏,因此海底地形没有发生剧烈变动,B选项错误;古三角洲上多条古河道发育说明落差增大,海平面高度相对下降,故C选项正确,河流的搬运能力增强,河流输送的沉积物减少,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C。
    17.根据图像可得,图示地区没有显示大陆坡的坡度,①错误;冈比亚河较热巴河古河道的数量多,但形成深水扇规模小,②错误;冈比亚河较热巴河入海口深水扇大陆坡宽度窄,深水扇面积小,③正确;热巴河较冈比亚古三角洲面积大,说明古河流输送的物源量大,故④对,③④正确,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越靠近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越少。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详解】(1)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水的搬运能力较强,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为黄河冲积扇,所以其沉积物颗粒从洛阳北至商丘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原因:当黄河水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越靠近扇顶,沉积物越多,沉积厚度越大,越靠近扇顶,沉积物越少,沉积厚度越小。
    (3)河流冲积平原,靠近河流且地下水水位较高,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扇平原靠近河道,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于耕作,农产品丰富;冲积平原靠近河流,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水产品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两岸支流峡谷,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观,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且黄土的粒径明显小于砂粒。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有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下图):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
    (1)说明冰期末期该地区洪(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与沙丘相比,该地区黄土沉积地貌分布更靠近坡前,试分析原因。
    【答案】(1)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2)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沉积物出露于水面,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详解】(1)根据“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进行分析: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松散物质多,为洪积扇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冰期末期,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形成冰雪融水,冰川沉积物出露地表;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由于地势变缓,且河流的河道变宽,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大量的堆积物在出山口堆积,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2)由材料“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可知,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沉积物出露,河谷地带是砂砾与黄土沉积物的来源,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风从河谷吹向山麓,风力逐渐降低,因此颗粒较大的砂砾先沉积、颗粒较小的黄土后沉积。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20.(2023·福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和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的原因。
    (2)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你任选其一,说明其形成过程。
    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答案】(1)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该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蒸发。
    (2)冰川活动时期,(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气候变暖)后来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3)①: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抬升,地势升高;断裂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容易遭受侵蚀;丙处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
    (4)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资源种类较多;谷畔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
    【详解】(1)根据题意,蒸发系数为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该地蒸发系数小,则需要说明蒸发弱,降水多的特点。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弱;受来自印度洋暖润气流深入河谷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河谷地区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湿度大,不利于蒸发。故蒸发量占降水量比重小。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估计1950年前的谷地形态为U形,现状还有少量冰碛物,说明在冰川活动时期,受冰川侵蚀,该地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特别1950年后,气候变暖加剧,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谷地落差不断增大,谷地中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水流下切侵蚀,形成“V”形谷底。
    (3)根据材料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辫状”景观形成在宽谷,“峡江”地貌形成在窄谷。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根据辫状景观图可知,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乙处河谷以上为窄谷,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泥沙来源丰富。汛期河流径流量大,从窄谷流入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大量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季节,水位下降,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多汊流,形成辫状景观。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抬升,地势高;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丙处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峡江”。
    (4)小江南说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类似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等等。雅鲁藏布江峡谷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谷地利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受峡谷两侧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两侧多高山,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带来泥沙在谷畔沉积,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沙丘的形成原因分析(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沙丘的形成原因分析(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沙丘的形成原因分析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沙丘的形成原因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月相与潮汐(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月相与潮汐(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月相与潮汐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月相与潮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