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03222/0-17301787094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03222/0-17301787094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03222/0-17301787094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 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支原体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
B. 蓝细菌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迪传物质分别是DNA 和 RNA
D. 发菜和酵母菌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绿茶制作过程分为杀青、揉抢和干燥三个步骤,其 中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的关键工艺,杀青的温度影响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绿茶的品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茶常采用高温杀青,以破坏某些酶的活性,防止其降解叶绿素,使叶片保持鲜绿
B. 揉抢的作用是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细胞内容物渗出
C.与老叶相比,绿茶嫩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高,代谢更旺盛,更适用于发酵
D. 在速溶茶的工业生产中,可以适当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使多酚类、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 溶出,提高浸提率
3.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 水平升高导致的高脂血症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PCSK9 是一种 在肝脏表达的分泌蛋白,在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最 合理的是( )
LDL
PCSK9
细胞质
YLDL 受体
溶酶体 溶酶体
细胞膜
A.LDL 和 PCSK9 均能与LDL 受体结合,该受体没有特异性
B.LDL 和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
C.PCSK9 与受体结合比LDL 与受体结合更加紧密
D. 促 进PCSK9 的合成和分泌可以有效减轻高血脂症的症状
4.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将豚鼠胰腺组织切片置于含3H-亮氨
酸的培养液I中培养3min 后,迅速转移至含IH- 亮氨酸的培养液Ⅱ中继续培养。在实验的4个时 间点分别取样并制成装片,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得到放射性颗粒出现位置的百分比如下表。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用 ¹N-亮氨酸代替3H-亮氨酸,放射性自显影的结果不相同 B. 此实验研究的分泌蛋白可能是消化酶,不可能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C. 含 ³H 的标记物依次出现在粗面内质网、细胞膜附近的囊泡、高尔基体、腺泡细胞外
D. 细胞膜附近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其中的蛋白质分泌到腺泡细胞外不需要消耗ATP
5.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如图1根据 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分为3种类型,其中光驱动泵主要发现于细菌细胞中,图2为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过程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电化学梯度
ATP驱动泵协同转运蛋白 光驱动泵 (ATP 供能)(间接供能) (光驱动)
Na+驱动的 葡盐糖同向 转运载体
—Na*
葡萄糖
Q
GLTU2
肠腔侧
O
图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 图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
A.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靠协同转运蛋白
B.直接利用光能的光驱动泵主要位于细菌的类囊体薄膜上 C. 通过主动运输转运物质时,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D.ATP 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细胞结构
放射性颗粒出现位置的百分比%
培养液I
培养液Ⅱ
3min
17min
37min
117min
粗面内质网
93
43.7
24.3
20.0
高尔基体
小囊泡
2.7
43.0
14.9
3.6
大囊泡
1.0
3.8
48.5
7.5
细胞膜附近的囊泡
3.0
4.6
11.3
58.6
腺泡细胞外
0
0
0
7.1
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 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体膜的功能比细胞膜的功能更复杂 B. 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C. 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
D. 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
6. 抑制剂、pH、 温度、底物浓度都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图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 酶活性的示意图。表为科研人员对木瓜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因素开展初步研究的实验结果。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竞争性
抑制剂 B
酶
非竞争 性抑制剂
底物
底物
酶
酶
Ac
A.图中模型可用于解释酶的专一性,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pH 及是否添加EDTA, 因变量是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C. 据实验结果分析,EDTA能够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D. 非竞争性抑制剂、pH、温度、底物浓度都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7.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
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研究小组使用0.3g/ml的 KNO; 溶液分别处理普通水稻和耐盐 碱水稻细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原生质体体 积相对值% 150-
100
50-
0.5 1.5
时间/h
-—I 组水稻细购 -Ⅱ组水稻细胞
2.5
A.I 组水稻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因此发生质壁分离
B. 组水稻细胞没有吸收K+和NO₃,因此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Ⅱ 组水稻细胞原生质体体积没有变小,因此可判断其为耐盐碱水稻
D.可用浓度大于0.3g/ml的KNO₃溶液进一步探究水稻的耐盐碱能力
8.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 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
中体
细胞壁
拟 核
细胞膜
9.在线粒体中发生的细胞呼吸生成HiO 的过程,伴有H+经蛋白复合体IV 从内膜基质侧跨膜泵至内 外膜之间的膜间腔,以维持一个强大的H 浓度梯度。H 经线粒体的 ATP 合成酶复合体运输过程 中促使ATP 合成,同时发生质子漏(H* 不通过ATP 合成酶复合体而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脂双层 回到基质),质子漏发生过程中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中合成ATP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
B.H+ 进出线粒体内膜的运输方式不同,但运输载体却相同
C. 人在打寒战的过程中线粒体内质子漏的速率可能会减小
D. 线粒体内膜上反应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的多于以热能的形式释放的
10.秀丽隐杆线虫幼年时期共分裂出1090个细胞,而成虫总共只有959个细胞。罗伯特研究“消失” 的131个细胞,发现这些细胞关键基因ced-3 、ced-4 、ced-9, 并揭示了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如 下图。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人体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t
抑制
开启
ced-4
ced-9
不作用
关闭
ced-4
→ 细胞死亡
细胞存活
产物
ced-3
ced-3
A. 被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其 ced-3 启动子均会发生甲基化
B. 秀丽隐杆线虫的凋亡和细胞分化的基本原理相同
C. 细胞凋亡仅需细胞内部因素调控
D. 给幼虫正在自噬的细胞注射ced-9的反义RNA(与ced-9的mRNA互补)后,可缓解细胞自噬 11.下图甲是某雌性家鸡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细胞分裂
过程示意图,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pH
木瓜蛋白酶
乙二胺因乙酸(EDTA)
温度(℃)
谷蛋白降解率(%)
甲
8
十
35
38
乙
8
十
十
35
58
丙
6
+
65
68
丁
6
十
+
65
78
①
② ③
甲 乙
A. 图乙细胞②和细胞③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卵母细胞
B. 图乙细胞③中1号、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可能为等位基因
C. 图甲中DE、FG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同
D. 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CD 段,CD 段细胞中Z 染色体的数量为0或1或2 12.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科学实验。下列有关生物学
科学史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需在酵母菌培养液瓶中加入酸性重 铬酸钾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C. 摩尔根通过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
D. 辛格和尼科尔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13.如图为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示意图,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
X
雄蜂(n=16)
精子
(n=16) 受精
受精卵 发育
雎蜂(2n=32)
前三天被喂食蜂王浆
连续食用蜂王浆 之后被喂食蜂蜜和花粉
蜂王(2n=32
减数 |分裂 卵细胞 (n=16)
直接 发育
雄蜂(n=16)
工蜂
A. 雄蜂为单倍体生物,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B. 在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有216种自由组合方式
C.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都在减数分裂I
D. 蜂王和工蜂发育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食用蜂王浆时长差异影响了表观进传
14. 果蝇的红眼(R) 对白眼(r) 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
下异常情况:XXX 与 OY ( 无X 染色体)在胚胎期死亡、XXY 为可育雌蝇、XO ( 无Y 染色 体)为不育雄蝇。某红眼雄果蝇与一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究其原因,
不可能的是( )
A. 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现象
B. 亲本雄果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亲本雕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D. 亲本雄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基因型为XI的卵细胞结合
15.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绿叶水稻种偶然发现一个能稳定进传的浅绿叶突变体 pgl, 并 用X 射线处理 野生型水稻得到另一个能稳定进传的浅绿叶突变体y45,分别用pgl与 y45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将浅绿叶突变体pgl与绿叶野生型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F; 均为绿叶水稻,F₂ 中绿叶与浅绿 叶之比约为3:1
② 将突变体y45 与突变体 pgl 杂交,F₁ 均为绿叶水稻,F₂ 中绿叶水稻723株,浅绿叶水稻为564 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变体 pgl与y45 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 根据①实验,浅绿叶突变体 pgl为隐性突变
C. 根据②实验,y45的突变基因与pgl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D. 将②实验的F 与F₂中浅绿叶水稻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17:11
16.如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la 控制,人群中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100,乙病由等位基因Bb 控制。甲、乙病中只有一种为伴性进传病。若Ⅲ₂与一个表型正常 的女性(设为M) 婚配,该女性已怀孕。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
2 正常男性、女性
皿⑪甲病男性、女性
Ⅲ
2
A. 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位于X 和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B. 人群中表型正常的女性为AaXbXb的概率为2/101 C. 可通过基因测序检测胎儿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D. 女性M所生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3/404
Ⅱ
2 4
目目乙病男性、女性
患甲乙病男性、女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在探索光合作用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
(1)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实验一的实验材料用水棉和需氧细菌,其优点是水绵的叶绿体 呈 分布,便于观察,用需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恩格尔曼实验二是将 光透过三校镜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好氧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中。如果有人将光透过 三枝镜后再照射水绵临时装片,乳酸菌聚集在 区域中。
(2)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 有H₂O, 没 有CO₂), 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类的合成不是 同一个化学反应,请解释原因
(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来源于H₂O。 有人给某植物提供C¹8O₂和 H₂O, 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0。氧气中含有10是由于 ,其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用CO₂ 饲养单细胞小球藻,观察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化 和去向,从而揭示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如图为卡尔文等研究的主要流程,请回答下列 问题:
桨式搅拌机注入¹4CO₂
灯 水
每隔几秒 取出部分 样品
晒干后 旋转90
检测放射性 层析液B 层析液A 点 样
位置和放射量
用沸腾的 乙醇杀死 细胞并取 代谢物
蒸发浓 缩后双 向层析
① 卡尔文等用“CO₂ 处理小球藻不同时间,随后用沸腾的乙醇杀死细胞,目的是
②随后通过双向纸层析分离小球藻中的有机物。点样处位于滤纸的左下角;双向纸层析是第 一次层析后,将滤纸旋转90°进行第二次层析的方法;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的物质在滤纸上扩 散得越快。据图分析两次层析过程中使用了 (填“相同”或“不同”)的层析液。
与单向纸层析相比,双向纸层析的优点是_
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会产生淀粉。请设计相互实验来证明,完善实验思路:将 生长状况良好且相同的叶片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植物的叶片均进行黑暗(或饥饿)处理一 段时间。 ,分别加 入碘液后观察。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5)题。 植物光呼吸途径研究进展
光呼吸是指光合器官依赖于光的CO₂ 释放现象。引起这一现象的基础是Cs羧化加氧酶
(Rubisc)的双重催化活性,即Rubisc既能催化Cs与CO₂ 羧化,形成2分子C₃ 的反应;同时, Rubisc也能催化C₅ 的加氧反应,生成1分子C₃ 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这两种反应进行的程度, 取决于CO₂ 和O₂ 浓度的比值,高比值有利于羧化反应,反之有利于加氧反应。加氧反应中生成的 2-碳酸乙醇酸通过光呼吸生成C₃, 返回卡尔文循环。而且光呼吸过程释放的CO₂ 与NH₃均可被植 物重新固定利用。
在叶绿体内,由Rubisc催化Cs和O₂ 生成2一磷酸乙醇酸的加氧反应,2一磷酸乙醇酸被磷酸 酶脱磷酸生成乙醇酸。之后,乙醇酸被转运至过氧化物酶体,在过氧化物酶体内,乙醇酸在乙醇酸 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酸,乙醛酸在转氨酶作用下,由谷氨酸得到氨基,生成甘氨酸。甘氨 酸转移到线粒体,2分子甘氨酸在甘氨酸脱羧酶复合体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丝氨酸。 丝氨酸从线粒体转出,重新进入过氧化物酶体,在转氨酶作用下移去氨基生成羟基丙酮酸,羟基丙 酮酸被还原成甘油酸,并返回叶绿体,最后甘油酸被磷酸激酶催化生成终产物Cʒ。
在强光下,光反应形成的高能产物会过剩,超过了暗反应利用的能力,造成光化学效率下降, 光呼吸作为重要的能量消耗机制,在防止光抑制及光氧化上有重要作用。
光呼吸过程会产生 H₂O₂,H₂O₂ 浓度的提高,帮助启动抗逆途径。当过量活性氧产生时,光呼吸通 过减轻光合电子传递给O₂ 的几率,降低活性氧含量,防止由活性氧造成的氧化伤害。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蛋白与 形成的复合体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光呼 吸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它总是伴随光合作用同时发生。
(2)结合光呼吸发生的条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推测干旱环境条件对植物光呼吸途径的影 响 :
(3)如图为光呼吸途径示意图,根据文中信息,A 、B分别是
Q₂
cs一 →C₃— →暗反应
2-磷酸乙醇酸
叶绿体
乙醇酸 甘油酸
乙醉酸 甘油酸
乙醛酸
甘氨酸 丝氨酸
NH₃ 甘氨酸 CO₂
m-THF 丝氨酸
过氧化物酶体
A
(4)关于光呼吸在植物中的功能,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A. 光呼吸消耗了大量能量,与光合作用相反,对农业只有害处
B. 光呼吸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有重要作用
C. 光呼吸对于保护光合结构,缓解过剩光能对光合结构伤害有重要作用
D. 光呼吸通过影响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参与植物抗逆反应
(5)人们一直试图对农作物光呼吸过程加以调控,以达到增产目的。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两条
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_。
19.玉米籽粒胚乳的颜色有黄色、紫色和杂色,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来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遗 传学机制。
(1)表1中杂交组合一与二互为 实验。胚乳是由精子与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融合后发 育而成,每个极核的染色体组成均与卵细胞一致。胚乳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
表1
上述杂交组合一和二中F₁ 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 。据此研究人员对胚乳颜色形
成的机制作出如下推测。
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 基因的数量有关; 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 基因的来源有关。
(2)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甲进行了相关实验。
工
R
r R
1
10
1 10
突变体甲
表2
杂交组合
F₁胚乳颜色
紫色RR(Q)×黄色rr(3)
紫色
二
紫色RR(8)×黄色rr(Q)
杂色
杂交组合
部分F₁胚乳
基因型
颜色
三
野生型r(9)×甲Rr(6)
Rrr
杂色
RRrr
杂色
四
野生型r(8)×甲Rr(Q)
RRr
紫色
①突变体甲的形成过程如上图,形成甲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_ °
②研究发现,甲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但不影响配子的育性。表2 中F₁ 出现少量基因型为RRr 的胚乳的原因是 _。
③表2中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二,理由是
(3)研究人员推测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M 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R 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达 不被抑制。现有M 基因纯合突变体乙(mmRR)、 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 和黄色玉米(MMrr)。 欲通过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组的方案并预期结果。
20.作为遗传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有着众多的突变品系,下表为一些果蝇品系的部分性状 及基因位置情况。某研究小组用裂翅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为裂翅:非裂翅=2:1;用裂翅与野 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雌雄后代均表现为裂翅:非裂翅=1:1。
注:野生型为纯合子,各品系与野生型之间均仅有一对基因有差异;卷翅为显性,黑檀体为隐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裂翅的基因遗传属于 (填“常”或“X”或“Y”染色体及“显性”或“隐性”)。若将裂翅 果蝇相互交配的子代与野生型杂交,则后代翅形的表型及比例为 。
(2)由表可知,卷翅性状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若从表中选用卷翅果 蝇(纯合)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得F₁,F₁ 再与表中黑檀体果蝇杂交得F₂, 则 F₂ 的表型及比例为
(3)为探究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可从表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判断,请 写出实验思路: 。若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 不在3号染色体上,预期结果为:
品系名称
特征
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野生型
直翅、非裂翅
甲
卷翅
2号
乙
黑檀体
3号
丙
裂翅
待定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A 正确:B、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B 错误;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 错误;D、 发菜是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 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详解】A、在高温条件下,相关酶的活性被破坏,不能降解叶绿素,从而使叶片保持 鲜绿,A 正确;B、揉抢的作用是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细胞内容物如蛋白质、淀粉等渗出,B 正确;
C、一般而言,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与老叶相比,.茶叶嫩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低, 代谢更旺盛,更适用于发酵,C 错误;D、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 纤维素酶和果胶醇可以破坏茶叶细胞的细胞壁,使多酚类、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溶出,提高没提率,D 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受体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特异性结合,LDL 和 PCSK9.均能与LDL受体结 合,能体现受体具有特异性,A.错误;B、 由图可知,LDL 和受体结合后,被运进细胞内部;LDL 与受 体会分离,LDL 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 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B 错误;C 、PCSK9与受体 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LDL 与受体结合后,由于结合得没那么紧密,.LDL 与受体会分离,
LDL 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 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C 正确;D、促进PCSK9 的合成和分泌, PCSK9 与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 受体减少,使血液中LDL 的水平过 高,加剧高血脂症的症状,D 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 析 】A 、IN 没有放射性,A 正确; ·B、胰腺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 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分泌腺分泌消化酶,它们均是分泌蛋白,因此此实验研究的分泌蛋白可能是 消化酶,也可能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B 错误;C、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 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释放,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捉供能业,故含3H 的标记物依次出现在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细胞膜附近的囊泡、腺泡细胞外,C错 误 ;D 、细胞膜附近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其中的蛋 白质分泌到腺泡细胞外属于胞吐;需要消耗 ATP,D 错误。故选A.
5.【答案】B 【详解】-A、葡萄糖和Na 十是依靠协同转运蛋白运输的,A 正确:B、.细菌没有类囊体 薄膜,B 错误;C、通过主动运输转运物质时;大多数是逆浓度梯度运输,C 正确:.D、.AIP驱动泵为 转运蛋白,同时可以作为催化ATP的酶具有催化作用,D 正确。故选B.
6.【答案】D 【详解】 ·A、据图可知,图中的酶与底物结构嵌合,特异性结合;可用于解释酶的专一 性,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结合位点,故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A 正确; B、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木瓜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条件,分析题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 加 EDTA、温 度 、pH, 因变量是木瓜蛋白酶的活性,B.正确: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答案pdf、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答案docx、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