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以上节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字描述的整个场景属于生命系统的什么结构层次?(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2.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之一,根呈细丝状,叶片中空呈圆筒形,叶鞘肥厚呈鳞片状,密集于短缩茎的周围,形成鳞茎,鳞片叶的外表皮液泡中含有水溶性的花青素呈紫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中的色素,可以使用清水作溶剂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使细胞保持活性以便观察
C.可以将鳞片叶的外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利用无水乙醇提取洋葱叶片中的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3.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杀死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D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猴痘病毒无细胞核结构,其遗传物质DNA存在于拟核区
C.猴痘病毒的化学组成中含有核酸、膜成分、蛋白质等
D.75%酒精杀死猴痘病毒的原理是酒精破坏了一切生命活动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归纳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提出各自相应理论
B.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
D.植物和动物都由细胞构成,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5.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鱼肠切片和芦苇根切片的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选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组合观察,则物像的体积是实物的400倍
B.若据图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C.由A视野调为B视野,先向右上方移动玻片并逆时针旋转,再直接转动转换器
D.草履虫、鱼和芦苇的生命活动均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
6.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被誉为“改造地球的先行者”,地球最早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就是由于蓝细菌的出现并产氧所致。下列关于蓝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B.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但是不含有染色体
C.与支原体结构相似,均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
D.其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7.某同学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活动过程中,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玻片标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为目镜镜头,安装在镜筒的上方,先选择b镜头对光
B.图②为显微镜下细胞局部图像,装片向上移动可将箭头所指结构移至视野中央
C.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图③中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是逆时针流动
D.图④中100倍下视野中细胞为64个,则400倍下可看到4个细胞
8.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B.施旺和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9.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即可换成高倍镜观察
B.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细胞图像变大,视野变暗
C.有些装片可以直接利用高倍镜观察
D.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使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0.每年12月,重庆巫山红叶迎来最佳观赏期。巫山红叶的物种繁多、分布面积广,主要以黄栌、枫树等为主,下列有关巫山县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栌的叶子
②枫树的细胞
③枫树细胞中蛋白质分子
④一棵枫树
⑤神女峰的所有红叶
⑥小三峡的所有黄栌
⑦小三峡的所有生物
⑧小三峡景区内所有竹木、猴群、水鸟
A.③②①④⑥⑤⑧⑦
B.②①④⑥⑧⑦
C.②①④⑤⑦
D.②①④⑥⑦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千余年后“绿如蓝”的太湖蓝细菌暴发,造成蓝细菌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化工行业污染,这一现象称作“水华”。下列对“水华”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造成富营养化
B.会造成水体中溶氧量降低,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
C.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
D.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中的“赤潮”现象极为相似
12.下列关于蓝细菌和变形虫的结构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和变形虫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遗传物质DNA
B.蓝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变形虫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D.蓝细菌的DNA裸露存在,变形虫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
13.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导致透光不均匀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反比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D.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可观察到约4个细胞
14.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新冠病毒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并单独进行繁殖
C.用酒精擦拭或高温水浸泡餐具能阻断新冠病毒通过餐具传播
D.疫情期间,加强身体锻炼有助于抵抗新冠病毒
15.下列观点支持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有( )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甘薯含糖量高,其甜度主要由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可溶性糖类的含量决定。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品种的甘薯中麦芽糖和蔗糖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甘薯中可溶性糖的总量
B.储藏45天后,烟薯比普薯中蔗糖含量变化更明显
C.甘薯在贮藏过程中麦芽糖含量下降可能与淀粉酶活性增强有关
D.甘薯中的可溶性糖均可通过消化道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被吸收
17.流感病毒一般具有包膜(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膜),根据其内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分为H1—H18等亚型,NA分为N1—N11等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相同
B.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接种疫苗是治疗流感最有效措施
C.HA和NA的差异性是流感病毒三种类型的主要分类依据
D.流感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酒精浸泡餐具可以杀死该病毒
18.蛋白质在行使功能的时候往往会与某些物质或结构相结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水分子结合,可以协助水分子进出细胞
B.与DNA分子结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苷酸长链
C.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D.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
19.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③所代表的糖类都能提供能量
B.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C.①均可以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D.⑤为肌糖原,人在饥饿时会分解体内肌糖原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
20.原生内共生是指原核细胞被真核细胞吞噬并从共生进化为细胞器的过程。科学家在某单细胞海洋藻类中发现了新的细胞结构,并将其命名为硝质体。有科学家认为硝质体是由与之共生的UCYN-A(一种固氮蓝细菌)演化而来的细胞器。下列说法最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硝质体含环状DNA分子,可进行自我复制
B.硝质体需要“进口”细胞制造的蛋白质
C.硝质体的大小和其所在的细胞大小成正比
D.硝质体在细胞分裂时能够均等分配给子细胞
二、多选题
21.据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中含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该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的入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膜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所含有的DNA是裸露的
C.台湾乳白蚁、细菌、真菌都有细胞壁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中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甲组与乙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组与丁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2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④
D.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目镜和反光镜上
24.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 中的a、b 表示目镜,镜头 a 的放大倍数大于镜头b
B.若要放大②中c 处的细胞,应将装片左移
C.③ 中物像的面积由放大100倍放大到400倍,其中X 应为4
D.③ 中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压坏装片
25.有①衣藻、②草履虫、③支原体、④大肠杆菌、⑤蓝细菌五种生物,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五种生物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B.这五种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①②
C.①②③的遗传物质是DNA,④⑤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D.⑤有细胞壁结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三、填空题
26.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让人精力充沛。一种常见的早餐配餐如下:猪肉包子、杂粮粥、多种蔬菜、豆浆、全麦面包、牛奶、鸡蛋、大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早餐中富含的人类难以消化但可作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植物多糖是____,它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
(2)在虾蟹壳中含有的多糖是____。
(3)小明同学每天早上只吃几个馒头,为什么还是长胖了呢?____,为了身体健康,小明同学想要减肥,可始终很难瘦下来,是因为____,从化学元素组成上看,脂肪与糖类的不同点是____。
27.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过程。
(1)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
(2)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玻片时,异物不动,转换为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______。
A.物镜上B.目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
(4)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5)根据如表三组镜头回答问题:
①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_组;同样光源下,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组;细胞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组。
②用A组镜头观察,可看到视野内充满了9个细胞,换B组镜头观察,可看到_________个细胞;若用A组镜头观察,视野中的一排细胞有9个,则换B组镜头观察,可看到_________个细胞。
四、读图填空题
28.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填植物/动物),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其有⑤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和大液泡。
(2)其中结构①是_________,它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③是_____________,它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9.图中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____]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囊泡X由[____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______]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
30.以下是东莞市同沙水库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区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有无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蓝细菌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因而可以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3)图中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和遗传物质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一、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二、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它包括了该地区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文字描述的整个场景包含各种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液泡中的色素是水溶性色素,提取这种色素可以使用清水作溶剂,A正确;
B、用根尖作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的解离环节会使细胞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B错误;
C、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不会吸收蔗糖,因此,将鳞片叶的外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无法观察到复原现象,C错误;
D、洋葱叶片中叶绿体的色素会溶解于有机溶剂,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猴痘病毒是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包膜中含有脂质。
A、猴痘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月,只是处于未侵染状态,但其增殖过程离不开活细胞,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A错误;
B、猴痘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猴痘病毒无细胞核,也不存在拟核区,B错误;
C、猴痘病毒的化学组成中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包膜中还含有脂质,可见其化学组成中含有核酸、蛋白质等,C正确;
D、75%酒精杀死猴痘病毒的原理是酒精破坏了猴痘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内容包括:一、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二、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三、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提出各自相应理论,最后得出了细胞学说,A正确;
B、施莱登通过对植物花粉、胚珠、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且这些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结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为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
C、不完全归纳法因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C正确;
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使用原理:(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显微镜成像特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移动规律:向偏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若选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400×400=160000倍,A错误;
B、图中只有鱼肠和芦苇两种生物,若据图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
C、由A视野调为B视野,放大倍数增大,凸起向下,则在换用高倍镜前,由于实际观察到的面积减小,因此需要先向右上方移动玻片并逆时针旋转,使凸起向上,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C正确;
D、鱼和芦苇的生命活动均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A、蓝细菌包括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等,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蓝细菌,A错误;
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B正确;
C、蓝细菌和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结构相似,但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
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自养的原核生物,但蓝细菌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A、图①为物镜,物镜镜头安装在转换器上,对光应先选择低倍物镜a对光,A错误;
B、图②为低等植物细胞(含叶绿体和中心体)在电子显微下的部分亚显微结构,装片向下移动可将箭头所指结构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
C、显微镜下呈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像,图③中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仍是顺时针流动,C错误;
D、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由题干信息可知,在100倍下视野中细胞为64个,则400倍下,该细胞的长度或宽度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放大4倍,故此时视野中看见的细胞数目为64/42=4个细胞,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施旺和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人了细胞水平,C错误;细胞学说并没有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D错误。
解析:
9.答案:B
解析: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目标→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光→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后,先把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镜观察,A错误;
B、低倍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变大了,图像变大,进光量减少了,视野变暗,B正确;
C、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像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成高倍镜观察,C错误;
D、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清晰,不能用粗焦螺旋调焦,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① 黄泸的叶子属于器官;② 枫树的细胞细胞层次;③ 枫树细胞中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④ 一棵枫树属于个体;⑤ 神女峰的所有红叶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⑥ 小三峡的所有黄泸属于种群;⑦ 小三峡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⑧ 小三峡景区内所有竹木、猴群、水鸟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即② ① ④ ⑥ ⑦,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水华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营养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A错误;
B、水华现象,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B正确;
C、水华主要是蓝藻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C正确;
D、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与水华现象相似,D正确。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变形虫没有细胞壁,A错误;
B、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变形虫为真核生物,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变形虫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C错误;
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DNA是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变形虫是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D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说明切片薄厚不均,薄处能透光,成像良好,厚处透光差,成像差,A正确;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成反比,B错误;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由于显微镜下的物象与实物之间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关系,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C正确;
D、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在放大4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64÷42=4个,D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
B、病毒是寄生生物,必须在活细胞内生活和增殖,B错误;
C、用酒精擦拭或高温水浸泡餐具消毒,因此能阻断新冠病毒通过餐具传播,C正确;
D、疫情期间,加强身体锻炼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进而有助于抵抗新冠病毒,D正确。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①除病毒以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错误;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因此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②正确;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③正确;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④正确。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A、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但甘薯中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A错误;
B、据图可知,储藏45天后,烟薯中蔗糖含量明显升高后降低,烟薯比普薯中蔗糖含量变化更明显,B正确;
C、淀粉酶活性增强会导致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增多,C错误;
D、人体细胞表面没有运输蔗糖和麦芽糖的转运蛋白,二糖需水解成单糖后才会被细胞吸收,D错误。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A、病毒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所以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相同,A正确;
B、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而非治疗流感的最有效措施,B错误;
C、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的主要分类依据是其内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不是HA和NA的差异性,C错误;
D、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流感病毒不能在餐具上增殖,D错误。_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A、水分子进出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借助蛋白质,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但通道蛋白不需要跟水结合,A错误;
B、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蛋白质)与DNA分子结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苷酸长链,B正确;
C、甲状腺细胞上存在受体蛋白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C正确;
D、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D正确。
故选A。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D
21.答案:CD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膜,A正确;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所含有的DNA是裸露的,B正确;
C、台湾乳白蚁属于动物,无细胞壁,C错误;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D。
22.答案:ACD
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
A、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故甲组中生物都没有细胞壁,A正确;
B、甲中噬菌体、变形虫以及乙中蓝细菌都没有叶绿体,所以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能是有无叶绿体,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光合作用,B错误;
C、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细菌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丁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C正确;
D、丁组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D正确。
故选ACD。
23.答案:ABD
解析: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A错误;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显微镜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360000倍,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④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少,放大倍数最大,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④的物镜最长,离装片最近,C正确;
D、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说明异物没有在物镜和装片上,则异物可能在目镜上,D错误。
故选ABD。
24.答案:ACD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a、b有螺纹,属于物镜,物镜长短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因此,镜头a的放大倍数小于镜头b,A错误;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将左侧的c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左移,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由于视野中充满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放大倍数为之前的4倍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为原先的1/16,所以X应为16×64=1024,C错误;在换用高倍物镜前无需提升镜筒,D错误。
25.答案:AB
解析:AB、③支原体、④大肠杆菌、⑤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①衣藻、②草履虫是真核生物,真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AB正确;C、①衣藻、②草履虫、③支原体、④大肠杆菌、⑤蓝细菌五种生物都是细胞结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RNA,C错误;D、⑤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细胞壁,也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AB。
26.答案:(1)纤维素;葡萄糖
(2)几丁质/壳多糖
(3)馒头中的淀粉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储存起来;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脂肪中H的比例比糖类高,O的比例比糖类低
解析:(1)人体内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因此“人类难以消化但可作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植物多糖”是纤维素,它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因此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
(2)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在虾蟹壳中含有的多糖是几丁质(或壳多糖),几丁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因此小明同学每天早上只吃几个馒头,还是长胖的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储存起来;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因此小明同学想要减肥,可始终很难瘦下来。从化学元素组成上看,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元素含量高,氧元素含量低。
27.答案:(1)甲、丁
(2)D
(3)B
(4)C
(5)A;C;C;1;3
解析:(1)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故上述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甲和丁。
(2)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故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反光镜。
故选:D。
(3)显微镜下可见的异物,只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装片上。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因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
故选:B。
(4)A、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清晰,B正确; C、显微镜中光圈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光线强弱的。放大光圈,就会有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简,使物像更亮,一般用在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缩小光圈会减少进入镜筒的光线,视野会变暗,故调节光圈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C错误; D、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C。
(5)①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故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故同样光源下,视野最暗的是C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故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大的是C组。
②B组比A组放大3倍,细胞充满整个视野,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换B组镜头后,视野中细胞数大约是9÷(15÷5)2=1个;用A组镜头观察,视野中的一排细胞有9个,则换B组镜头观察,可看到9÷(15÷5)=3个。
28.答案:植物;叶绿体;细胞壁;线粒体;核糖体
解析:(1)据图可知,图示细胞有⑤叶绿体、⑦细胞壁和⑧液泡,故是植物细胞。
(2)结构①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
29.答案:(1)磷脂(脂质)和蛋白质;①细胞核
(2)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解析:(1)由图可知,甲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高于乙,说明甲是阳生植物,乙是阴生植物;已知幼桉树喜光,一般高度在2左右,菠萝是半阴性植物,多在1m以下,因此乙为菠萝。
(2)此林场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属于生态系统。区别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桉树和菠萝属于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轮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依次轮换栽种几种作物,轮作可以改善士壤肥力,减少病虫害;间作是指在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生长期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如在北方玉米地里种植绿豆。根据间作和轮作的特点判断,间作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30.答案:(1)蓝细菌和大肠杆菌
(2)藻蓝素和叶绿素
(3)核糖体、细胞质、细胞膜;DNA(脱氧核糖核酸);统一性
(4)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解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图中的蓝细菌和大肠杆菌中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划分标准为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3)图中所有的生物细胞中共有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且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这说明细胞间具有共性,因而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4)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图示的生物均具有细胞结构,因此,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编号
目镜
物镜
A组
5×
10×
B组
15×
10×
C组
10×
40×
山东省泰安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正德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正德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