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四年级上册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四年级上册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充满兴趣,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中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难点:学生在呼吸过程中体会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吸系统结构图,呼吸模拟器。
学生准备:呼吸模拟器,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聚焦呼吸,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海洋公园美人鱼水下表演节目视频,设问:美人鱼演员为什么表演一会儿就要游到水面上?
预设:美人鱼演员在水下表演时,憋着气,不能呼吸,必须要到水面上换气呼吸。
2.感受憋气。
①如果长时间憋气,会怎样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憋气规则:手捏鼻子,嘴巴紧闭,憋气60秒。
②学生分享,憋气后的感受。
3.揭示课题:我们需要氧气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如果憋着气,就会感觉十分难受,呼吸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探索
(一)感受人体的呼吸
提问,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呼吸可以帮助人体获取氧气,除此之外,你对呼吸还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提问: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项活动?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享。
3.小结:呼吸过程中,我们主要用到了口腔或鼻腔、气管、肺、膈肌,气体通过口腔或者鼻腔,首先进入气管,然后往下进入肺部,同时,膈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感受人体的呼吸。
(1)确定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
(2)感受呼吸过程中胸部和腹部的变化。
将双手放在胸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的变化;
将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部的变化;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3)讨论汇报,并小结: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二)模拟人体的呼吸
1.教师讲解:为了进一步了解参与呼吸器官及他们的工作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自制这样一个呼吸模拟装置,感受人的呼吸。(展示呼吸模拟装置)
2.微视频播放呼吸模拟装置制作过程。
3.学生领取材料,制作人体呼吸模拟装置。
4.提问:你能说一说装置的各部分都模拟了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呢?
预设:塑料吸管模拟气管,小气球模拟肺部,塑料瓶模拟胸廓,底部的气球皮模拟膈肌。
5.提问:怎样用这个装置来模拟吸气和呼气?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
②小组分享。
预设:从吸管向里面吹气,气球会鼓起来,模拟的是吸气;用手捏瓶子,气体跑出,气球变瘪,模拟的是呼气。
6.教师引导,确定模拟吸气和呼气的操作方法。
提问:咱们在呼吸时,有人对我们吹气、挤压我们的胸廓吗?
预设:没有。
教师:我们靠人体自主呼吸,请同学们上推和下拉装置底部的气球皮,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享。
7.教师:膈肌是“呼吸的开关”,哪种情况模拟吸气?哪种情况模拟呼气?
预设:膈肌向下,肺部鼓起,模拟的是吸气;膈肌向上,肺部收缩,模拟的是呼气。
三、研讨与小结
1.出示,呼吸模拟器与人体呼吸器官动态图,设问: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他们是怎么配合工作的?
2.小结: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
3.提问: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事情?
四、板书设计
2.1测量肺活量
吸气:氧气进入肺部,胸腔扩张,膈肌向下
呼气:二氧化碳离开肺部,胸腔收缩,膈肌向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1.感受我们的呼吸优质课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1.感受我们的呼吸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