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地理分界线是,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两折的过程。下图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③④①②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下面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
①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②站得越高看得越远③月食现象④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竖直的
B.地球仪和地球是一模一样的
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
4.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
A.纬线B.经线C.等高线D.等温线
5.划分东、西半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赤道(0°纬线)B.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D.160°W和20°E的经线
6.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北飞,最终可以( )
A.绕地球一圈B.到达北极点C.到达南极点D.到达上海
7.划分东、西半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赤道(0°纬线) B.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D.160°W和20°E的经线
8.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9.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越来越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极点的纬度为0°
某同学尝试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简易地球仪,下图是他的制作过程。读图完成小题。
10.在图乒乓球上所画的纬线中,最长的是( )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本初子午线
11.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多少度的角( )
A.23.5°B.45°C.66.5°D.90°
12.图③中,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即a处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固定。对铁丝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B.b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C.铁丝ab表示的是地轴D.地球上实际存在ab表示的轴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5天后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下图示意嫦娥六号的环月轨道方向、地球公转图和海南文昌的位置。读图完成小题。
13.北京的小明在8时31分收看电视直播,他远在伦敦的姐姐收看直播的时间却是当地的0时31分,造成这一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14.嫦娥六号在环月道上的飞行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晚上8点59分,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
A.地球 B.月球 C.北极星 D.火星
16.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不包括( )
A.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轨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
B.我国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C.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D.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17.综合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我国的探月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人造卫星B.地球与火星属于恒星
C.探月工程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D.探月工程使得我国独霸月球
日晷是我国古代计时器,其原理是利用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动的位置来显示时刻变化。下图为福建省某学生记录的某日不同时刻晷针影子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当晷针影子位于图b位置时,影子的朝向是(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19.一天中,晷针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逆时针自西向东移动B.逆时针自东向西移动
C.顺时针自西向东移动D.顺时针自东向西移动
20.晷针影子有规律的变化,是因为( )
A.地球大小B.地球形状C.海陆变迁D.地球运动
21.当你可以一只脚在东半球,另一只脚在西半球时,你应该站在下列那条线上( )
A.0°经线 B.0°纬线 C. 20°E D.160°E
22.以下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10°N B.23.5°N C. 5°N D.80°E
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面时拍摄的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3.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
A.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B.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
C.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
24.该旅游团与当地时间10时30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7时30分 B.18时30分 C.昨日6时30分 D.次日5时30分
25.从北极到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先减小再增大 B. 先增大再减小 C. 一直变大 D. 一直变小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左图)和太阳系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1)由左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距离西安(34°N,109°E)最近的一个卫星发射基地是 卫星发射基地。根据经纬网定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 方向。(3分)
【航天探索之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再获突破。
(2)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 )
A.地球是一个蓝色球体B.地球表面的经纬网
C.地球在绕着地轴旋转D.赤道穿过非洲大陆
(3)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 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
我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航天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4)从右图和所学来看, 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它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 位, 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3分)
27.(8分)某学生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沿篮球表面由近到远移动时,该学生发现看到的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长、短), (铅笔头、铅笔尾)会先慢慢看不见。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该学生所看到的铅笔的长度 (会、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从远处驶来的帆船,人们总是先看到 ,后看到 。(均选填“船身”或“桅杆”)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我们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 。还有哪些例子能证明地球的形状(列举两例) ?(2分)
28、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1所示),探究地球的形状。
图1
材料二 球球制作的地球模型(图2)
图2
【读材料一,完成问题】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距离人眼由近到远移动时,可以看见铅笔长度慢慢变 (长/短)。
(2)实验2:铅笔在水平木板上移动时, (能/不能)看到铅笔的全部。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现实生活中,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 (桅杆/船身),后看
到 (桅杆/船身)。
(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证明地球的形状是 (正方体/球体)。在生活中,
你还能找到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吗?
【读材料二,完成问题】
(5)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球球尝试制作地球的模型,你觉得可以用什么物品来代表地球呢?
(6)图2是球球做好的地球模型,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填①/②)。
(7)球球发现地球污染严重,满目疮痍,他就兴起给地球做“外衣”的想法,地球的“腰围”长度
E
约 千米,这件“外衣”至少需要消耗 平方千米的布料。
2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1分)
(2)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 (1分)
(3)拨动地球仪,该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1分)
(4)小明所在的位置此时正值 ,小山所在位置此时正值 (白昼/黑夜)。(2分)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 地。(1分)
(6)若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地球上可能 (有/没有)昼夜之分。(1分
30.读地球公转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109分)
当地球公转到甲图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 上。
当地球公转到甲图D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现象,德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021年10月1日,当我国人民欢度国庆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 行在甲图中的 (区间范围)。
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当全球昼夜情况出现乙图的状况时,地球公转到甲图中 附近(填字母)。
根据地球运动可知,甲图地球从A公转到B处时,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 ,北半球的正午影子长度逐渐变 。(长或短)
图乙中A、B、C三点地处温带的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朱集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张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关于地球的大小表述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河县安头乡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