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官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有改动)
1. 下列关于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从世代中国人民的长期生活实践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长久考验而被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B.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宝贵产物。
C.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指在木材结构建筑中产生的,经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并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建筑中的规则和惯例。
D.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整合、归纳、提炼出来的被普遍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之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仍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是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科学的梁架结构法,并将其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
B.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可以用自己的规则和惯例来处理各自的建筑,而他们这样做可以是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
C. 中国建筑有着自己独立的结构系统,虽然中外一直有接触与交流,但中国建筑的基本结构及部署原则,却从未受到过其他国家建筑的任何影响,除了细节略有变迁。
D.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这与某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没必然联系。
B.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先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 中国石匠用石之法大多凿石为卯榫,这说明中国石匠有很深的“构合如木”的建筑思维。
D. 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的建筑所采用的主要构材不同,但两者深层的建筑观念是一致的。
4. 结合材料二分析,在研究中国建筑史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1. D2. C3. D
4. ①依据史实和实物,准确梳理分析,如对中国造桥技术的介绍。
②客观评价,明确优劣,如对中国石匠技术不足的分析。
③立足民族思想文化特征,分析因果,如对中国和古埃及民族心理的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错。原文在材料一“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可见“实践活动”应为“建筑实践”;
B.仅仅是比喻性的描写,没有揭示概念的内涵;
C.原文说“由这‘词汇’和‘文法’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木材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可见其范围是木结构和砖石的所有建筑,选项缩小了概念的范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虽然中外一直有接触与交流,但中国建筑基本结构及部署原则,却从未受到过其他国家建筑的任何影响”错误。原文中“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缺少限制语“直至最近半世纪”,原文“未受影响”和选项“从未受到过任何影响”表述上也有区别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但两者深层的建筑观念是一致的”错,两者不一致,中国不注重“原物长存”,埃及注重“原物长存”。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可见,作者依据史实和实物,准确梳理分析中国建筑技术的特点。
“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则可见,客观评价,明确优劣,分析中国石匠技术不足。
“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可见,立足民族思想文化特征,分析心理特征与建筑文化的因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他经常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③学校上午的课很严,下午的课稀松。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一部分写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④有一天,先生大概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下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⑤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⑥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还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⑦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介绍作者之后,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⑧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给我解释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⑨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他又告诉我,说理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⑩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简洁,连用两个程度副词“最”强调了国文先生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B. 第④段对老师的描述看似不敬,但作者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其中饱含着深深的爱意。
C. 作者善抓人物特征,综合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寥寥几笔,将老师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D. 本文内蕴丰盈,行文简洁,文笔机智,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更是深沉浓郁。
6. 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 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于细微处见精神,请选择两处典型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答案】5. C6. ①内容上: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位相貌古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行为怪异、笑容狰狞的徐老师形象。
②结构上:从相貌及行为习惯的描写上承接上文“印象最深”,并为后文进一步描写徐老师的人品才能做铺垫。
③效果上:A.运用反衬(抑扬或对比)手法,用相貌古怪和“凶”,来反衬先生的才华与品格之美,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B.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 ①骂人的细节:作者写徐老师“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把那个发问的学生痛骂了一顿。接着“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作者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用生动的细节,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②朗读课文细节:“咬牙切齿”“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等词语,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勾勒出老师专注投入、用心朗读的独特形象。
③改作文的细节:“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郑重地给我解释”“懈啦光唧的”“虎虎有生气了”等细节,从动作和富有特色的语言上刻画出一个鲜活独特、富有才华、认真负责的老师形象。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综合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分析错误。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在文中可以找到,例如“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他用手背一抹”“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等,但是文中并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内容上:文章第二段,“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运用叠词、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相貌的古怪和“凶”。
②结构上:文章的开头即写到,作者对一位国文先生“印象最深”,接下来,作者不惜笔墨,对老师古怪的相貌进行了生动细腻的刻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等,作者写先生相貌,生动而传神,给人以古怪的印象,照应了前文“给我的印象最深”;相貌及行为习惯的描写,也为后文进一步描写徐老师的人品才能做了铺垫。后文作者再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学养和见识,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
③效果上:A.运用反衬手法,先写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然后在第七段写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我领教了他的才学,他的朗诵提升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第八段写徐先生批改作文,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我受其影响;用相貌的古怪和“凶”,来反衬先生的才华与品格之美,使文章波澜起伏,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内心才华与品格的美,美丑交织,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B.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先生的丑与凶,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骂人:徐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喜欢骂人,作者连用四个小节写了徐先生的“骂人”。因为下午用国语讲授的课与毕业无关,学生们大都不认真听讲,其他国文先生总是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唯独徐先生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即所谓的“正当防卫”)“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骂人”。
在总写徐先生的骂人习惯之后,作者重点叙述了一次自己挨骂的经过。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学在徐老师作文题还没写完的时候就询问“题目怎么讲”,于是徐老师“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把那个发问的学生痛骂了一顿。“我”出于义愤,挺身而出“分辩了几句”。于是,老先生把所有的怒火都泼到“我”的头上,“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也正因为这个机缘,使徐老师认识了“我”,从而也就使“我”成了从徐老师处“得益最多的学生”。这一段的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却是有趣,好玩,甚至是可爱。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
②朗读:第七段主要写徐先生的课文诵读。作者用“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等词语对徐老师的朗读作了高度评价,细致传神地勾勒出老师专注投入、用心朗读的独特形象。
③改作文:这里采用借喻手法,把文章冗长的部分比作“虚泡囊肿”,把文章精干有力的部分比作“筋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火眼金睛”,能够削除不好的,留下最好的。“我”“掏心挖肝”地写和老师“大墨杠子”到处打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我”写作文时的吃力、绞尽脑汁,突出老师修改的决断与利落。“虚泡囊肿”与前文“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形成呼应;而“筋骨”一词又与“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相呼应,足见老师批改作文水平之高,“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郑重地给我解释”“懈啦光唧的”“虎虎有生气了”等细节,从动作和富有特色的语言上刻画出一个鲜活的老师形象,侧面烘托出老师的才华与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同时,由于老师能作出这样的修改,“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敬慕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B.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C.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D.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庶子,战国时指年轻的家臣,这一职位与甘罗的年龄非常相称。
B. 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只有十二岁,年龄尚小,所以张唐以此称之。
C. 具币,文中指准备盘缠,其中“具”与现在“开具证明”的“具”意思相同。
D. 郊迎,指古代出城迎接宾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以此表明对来访者的尊敬。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信侯为了伐赵,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最终使燕太子丹入秦做了人质,以此稳定了秦燕的关系,为将来联合燕国一起伐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 张唐婉拒了文信侯令他去做燕相的请求,这让文信侯颇感不快,此时甘罗冒死表示愿意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怀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C. 甘罗虽然年幼,但他面对张唐从容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较,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以武安君被文应侯绞死的结局为警示,最后成功说服张唐。
D. 甘罗在张唐答应入燕为相之后,又前往赵国进行游说。甘罗告诉赵王,秦燕相亲对赵国不利,并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答应。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
(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12. 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8. A9. C10. B
11. (1)到燕国去必须在赵国取道,能抓到我的赵国人,就授予他方圆百里土地的奖赏。
(2)应侯在秦国掌权的时候,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
12. ①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
②有较强的论辩才能。
③能抓住对方的弱点,洞悉各种利害关系。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
“故”是原因,“无异故”动宾结构;其前后需断开;排除BD;
“燕太子”作“归”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与现在‘开具证明’‘具’意思相同”错,“开具证明”的“具”意思是“写出”,文中“具”是“准备”。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冒死表示”错,根据原文“甘罗曰:‘臣行之’”可知,甘罗只是表示可以说服张唐,“冒死”之说并无根据,选项过度解读。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径”:途经;“得”,获得,得到;“赵人得唐者”,定语后置句,能抓到我的赵国人;“受”同“授”,授予;
(2)“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秦”在秦国掌权;“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根据甘罗与文信侯的对话“臣行之”“奚以遽言叱也”可知,其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
根据第一段甘罗说服文信侯让自己去说服张唐;第二段甘罗说服张唐去燕国作相;第三段说服赵王割地;可知,其有较强的论辩才能。
甘罗说服张唐时用了武安君的遭遇,让张唐明白其中的生死利害关系;说服赵王时让用秦燕的关系来威胁赵王,从而达到目的;可知,能抓住对方的弱点,洞悉各种利害关系。
参考译文:
文信侯想进攻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历时三年,就使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计划与燕国共同讨伐赵国,以扩展河间的地盘,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定要经过赵国,赵人捉到我时,可以得到一百里的封地。”文信侯离开张唐后很不高兴。少庶子甘罗说:“君侯为何这般不高兴?”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只用了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我们手里做了人质,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去做相国,可是他不肯去。”甘罗说:“我能让他去。”文信侯喝斥他走开说:“我亲自让他去都不答应,你怎么能让他去呢?”甘罗说:“项橐长到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今天我已经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凭什么声色俱厉地喝叱我呢?”
甘罗见到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谁更大?”张唐说:“武安君战胜攻取,不计其数;攻城占县也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当然不如武安君。”甘罗说:“您的确知道功劳不如武安君吗?”张唐说:“知道。”甘罗问:“应侯在秦国用事时,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权。”甘罗说:“过去应侯想讨伐赵国,武安君反对他,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应侯把他绞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到燕国任相国,您却不肯去,我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张唐说:“请允许我通过您的帮助再到燕国去!”甘罗于是命令仓库里准备车子,马厩里准备马匹,府库里准备财货,张唐已经启程好几天了,甘罗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兵车,请允许我替张唐先去通报赵国。”
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到郊外迎接,甘罗对赵王说:“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又说:“听说张唐要做燕国的相国,是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说:“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说明燕国不会欺骗秦国;张唐做燕相国这件事,说明秦国也不想欺压燕国,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割出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秦国送回了燕太子丹,于是赵国进攻燕国,夺得了上谷地区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 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优,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 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 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14. 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答案】13. D14. 原因: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②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③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
社会问题:通过描写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诗人直抒胸臆”说法有误。尾联中这个“愁”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在诗的颔联写到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之所以“泪如雨”的原因在上下文中都有交代。诗的首联和颈联“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说明因为倒春寒天气较平时寒冷,此时的春蚕还很小,如同蚂蚁般细小,而且还没有初眠;而桑叶也只是青鸦嘴那样刚刚发芽,远没有到采摘喂蚕的时候。但此时“门外催里胥”,税吏已经开始收税,丝茧收成难卜,如此情况,让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感到痛苦,伤心之下就“泪如雨”。
作者对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感受的痛苦的描写,写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根据注释中“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的内容可知,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真相,表达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谴责。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景色,被千古传诵。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豪放,更是愤激。
【答案】 ①. 吴楚东南坼 ②. 乾坤日夜浮 ③. 见贤思齐焉 ④.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 钟鼓馔玉不足贵 ⑥. 但愿长醉不复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坼、乾、焉、馔。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的“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被网友们取了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BA”。
在“村BA”现场,四面看台 ① ,欢呼与加油声也持续不断。每逢“村BA”开打,十里八乡的人都会 ② ,一些观众甚至驱车200公里前来观战。更夸张的是,“村BA”的连场比赛经常能从上午打到夜晚,并且从来都不缺少选手和观众。如此 ③ 的比赛氛围,可能连不少职业赛事也比不上。目睹“村BA”的盛况,有网友戏称:“在中国最接近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不是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而是‘村BA’。”
有人说,“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的确,球场是村里自建的,参赛球员全部是本地村民,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舞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还有一头黄牛、几只香猪的获胜奖品,以及操着“贵普”的解说员,都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但“村BA”的出圈,却绝不囿于“乡土”二字。乡村球赛火爆的背后,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这共鸣,不仅仅来自文化产品供给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同样来自文化供给丰富繁荣的城市。在这个火热的夏日,“村BA”为我们贡献的,既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网友喜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
16.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7. 网友们所取的“村BA”这个名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8.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B. 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
C. 操着“贵普”的解说员D. 绝不囿于“乡土”二字
【答案】16. ①座无虚席(人潮涌动)
②蜂拥而至(纷至沓来)
③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17. ①化用国际通用的知名篮球赛事的简称,体现乡村篮球赛事巨大的社会影响;
②在简称前冠以“村”字,点明了篮球赛的“乡土”属性,与后文国际化的“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连用,构成强烈反差,具有幽默效果。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下文“欢呼与加油声也持续不断”和“并且从来都不缺少选手和观众”可知,此处是说四面看台人多,故可填“座无虚席”或“人潮涌动”。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人潮涌动:形容人很多的样子。
第②空,根据下文“一些观众甚至驱车200公里前来观战。更夸张的是……”可知,本空是在陈述人们从四面八方迅速迫切地前来,故可填“蜂拥而至”或“纷至沓来”。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第③空,根据上文“经常能从上午打到夜晚”和下文“可能连不少职业赛事也比不上”可知,本空是在形容比赛氛围非常热烈,故可填“风起云涌”或“如火如荼”或“热火朝天”。风起云涌: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村BA”是网友们对贵州黔东南地区“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的称呼,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叫“N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叫“CBA”,很明显,“村BA”这一称呼是化用国际通用的知名篮球赛事的简称,体现乡村篮球赛事巨大的社会影响。
系列篮球赛事是“美丽乡村”主题,又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BA”前加上“村”,点明了篮球赛的“乡土”属性。“村BA”与“NBA”和“CBA”在称谓上有明显相似性,但“乡土”性更浓,与国际化的“职业篮球联赛”形成反差,对比强烈,语带幽默感,也表现出网友们对“乡土”赛事的关注和喜爱。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定称谓。
B.表特定称谓。
C.表特定称谓。
D.表强调。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桃是桃花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① ,但它并不是我们栽培着结果的桃树。它与我们吃的桃子虽是无比亲密的“姐妹”,同属蔷薇科桃属,但它的果子却不能食用。在北方,山桃是春天的哨兵。在静静的山谷里眺望春的阳光,当阳光和煦,风也有了温度的时候,山桃按捺不住了,伸展出粉白的颜色,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就来了,变成满山的云和霞,氤氲地落在山桃的枝头。春分是北方春天的初始,而春分的山桃,则是北方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闪雷。
早春的树木,为了抢占授粉的先机,会努力开出芳香繁茂的花朵。早春的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追逐着春光?因为在春到来之时,最早苏醒的不是植物,而是纷纷攘攘的昆虫们,早开的山桃先于叶开花,就是将秋冬积聚的能量换作花的绽放,来吸引饥肠辘辘的授粉者。② ,生长在山顶的山杏接着山桃绽放,之后是榆叶梅、连翘、樱花,而我们常吃的桃子则要等到四月中旬才会与人面相映。
山桃是山的馈赠,这种春天花木是北方气候条件下最可诠释春的花卉。虽然现在园艺异常发达,花园里种着来自异国他乡的美丽植物:红的北美海棠,粉的东京樱花,艳的各色郁金香和洋水仙。然而在春之伊始,它却可以准时报春。天空不再像冬天那样灰暗和清淡,淡蓝色的天空下,山桃催促着我们来到湖边,看冰已经消融;催促着我们来到山间,看春的舞会就要上演。山桃,请记住它的名字,③ 。
19. 与文中加点的句子“在北方,山桃是春天的哨兵”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C.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 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艺术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
②
③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淡蓝色的天空下,山桃催促着我们来到湖边、山间看冰已经消融、春的舞会就要上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9. D20. ①“山桃按捺不住了,伸展出粉白的颜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桃以人的心理和动作,两个动词表现出山桃急于绽放、装点春天的心情;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之后山桃开花的美好形态;③表达了作者对山桃的喜爱之情。
21. ①山桃虽然是桃②山桃凋谢之后③北方的报春使者
22. ①原文中的“天空不再像冬天那样灰暗和清淡”,通过对比更能体现春之伊始天空的明朗。②原文运用短句,语气活泼;“催促着我们”反复出现,强调山桃报春的急切心情,生动形象。③原文两个“催促着”是整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和前面的句子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句子“在北方,山桃是春天的哨兵”为比喻句,将“山桃”比喻成“哨兵”。
A.借代,用“丝竹”代指“乐器”;
B.互文和对偶,上下句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这句诗应该译为:院落里,梨花和柳絮沐浴在似水般流动的月光中;池塘边,微风吹来,柳絮和梨花在空中飞舞;
C.拟人,赋予“明月”“不谙离恨苦”的人的情感;
D.比喻,将雪花比喻成“梨花”。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山桃按耐不住了,伸展出粉白的颜色,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就来了,变成满山的云和霞,氤氲地落在山桃的枝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按耐不住了”“伸展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桃以人的心理和动作,表现出山桃急于绽放、装点春天的心情。
整个句子化静为动,描写了因为春天到来,山桃花在一夜之间绽放的美好情景。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桃开花的美好形态,表达了作者对山桃的喜爱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和后一句为转折关系,结合“但它并不是我们栽培着结果的桃树”可知,此处是说山桃和桃有关系,但又有区别;此处还应用“虽然”与“但”照应。应填“山桃虽然是桃”;
②处,后文有“……接着……之后”,是按时间顺序叙述,都是在山桃之后开放,故可填“山桃凋谢之后”;
③处,选文谈山桃的报春功能,结合“春分的山桃,则是北方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闪雷”,“在春之伊始,它却可以准时报春”,可知此处说它的名字和报春有关,可填“北方的报春使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更能体现春天天空的明朗,照应上文“天空不再像冬天那样灰暗和清淡”,通过对比更能体现春之伊始天空的晴朗无比。
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上看,原文采用短句,“淡蓝色的天空下”“看冰已经消融”“看春的舞会就要上演”,明快而简洁,语气活泼,强调山桃报春的急切心情,生动形象。
原文“山桃催促着我们来到湖边,看冰已经消融;催促着我们来到山间,看春的舞会就要上演”是整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和前面的句子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3.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林黛玉吟什么花的诗?
A. 桂花B. 荷花C. 菊花D. 梅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考查的是《红楼梦》。解答此类题目,考生一方面需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求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及主要情节的把握。一般的花都在春天竞开,唯独菊花迟到秋天才开,而且经霜仍抱枝不落。晋陶渊明爱菊,陶渊明是隐者,因此人们也都称菊花为花中隐者。隐者孤标傲世,品格清高,遗世而独立。故C项正确。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他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终生未打破过这个规律。据说镇上的人们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调时钟,他堪称“瑞士造手表”。而出生于瑞士钟表匠家庭的大哲学家卢梭却在16岁那年,背上行囊,开始“我要走就走,要停就停,爱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的四处漫游。人是否需要按照固定的模式生活,两位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此材料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举了两个哲学家的例子,康德是“固定”生活模式的忠实信徒,材料的指向重在凸显康德恪守规矩、坚守规律且一生扎根一地的人生底色;而卢梭则是“随性”生活模式的践行者,材料的指向重在彰显卢梭随性自由、率性而为且一生漫游不定的人生信条。两位哲学家的生活模式刚好形成了些许的对比。
材料的第二层次是出题者的一句引导语——人是否需要按照固定的模式生活,两位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很明显,是在引导考生对这两种生活模式进行思考。当然,除了材料本身可视的生活模式的表象之外,需要考生深挖的是这两不同生活模式下的深层次原因,考生能不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逻辑,是考生能否立意深刻且有思辨色彩的关键所在。无论康德终其一生践行“固定”模式,还是卢梭以“随性”模式一生漫游,都造就了他们伟大而成功的哲学家形象。这就需要考生挖掘康德和卢梭虽秉持不同生活模式但最终都成为了伟大的哲学家的背后那深层次的原因。
康德恪守规矩、坚守规律且始终如一,这只是他的行为表象,而本质上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不受外界诱惑的专一沉静、不厌其烦的规矩极简、不急功近利的久久钻研,这是固定一处的深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决定了康德有大量的治学和钻研的时间,才成就了他的伟大。虽身处一地,但心系苍生,思接古今。
同样,卢梭的随性自由、率性而为且漫游不定,也只是他的行为表象,而本质上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不拘于线性时间的随性灵动,是不泥于局部空间的率性应变,更是不囿于常规原则的破局创新,这是随性应变的创新人生,正是这种精神,决定了卢梭有大量的阅历和实践的经验,才成就了他的伟大。因漫游不定,故心载万物,思呈万变。
所以材料逻辑可以总结为:固定模式是身处一地,坚守常规,久久为功,而最终成功;随性模式是漫游不定,破除常规,创新应变,而最终成功。
这道材料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秉持身处一地、坚守常规、久久为功而最终成功的康德固定模式,还是学习漫游不定、破除常规、创新应变而最终成功的卢梭“随性模式,亦或是两种模式兼而有之——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固定模式,而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又需要随性模式。这三种立意方向应该都可以。
如果选择第一种,比如可以这样写:在这个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过度强调个性张扬、过度强调率性自我的社会里,我们要像康德一样,固守常规,坚守规律,深耕一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久久为功。论证康德式模式对人生的启迪意义。
如果选择第二种,比如可以这样写:在某些过度死板、过于讲究规矩的文化氛围里,在某些过于严苛条条框框的桎梏文化下,在某些过于暮气沉沉的守旧文化中,我们更要像卢梭一样随性而为,率性而变,突破常规,主动求变,去创造新生活,追求更宽广的人生价值。论证卢梭式模式对人生的启迪意义。
如果选择第三种,在呈现思辨的时候需要注意,思辨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一定是要在某种特定语境下或者特定条件下讲思辨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简单地讲完A,再罗列B,这种简单的罗列是没有什么思辨色彩的。
立意:
1.规律给予人们规范而顺畅的生活。
2.自由给予人们开放而宽松的生活。
3.生活既需要固定规律,也可享受即兴发挥。
4.人生可以有阶段性的自由成长,更需要有长远的设定。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材料一说, 《战国策》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