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再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而且,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
    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极大发展,但乡村文化发展依然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出了问题,即实行城市文化向乡村文化单向输入,乡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建设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乡村文化政策由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乡村文化建设的逐渐转变。如今,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制度化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如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等。
    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从其政策特征来看,文化下乡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城乡二元性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下乡的“文化”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二者是同质构成的。反过来看,这隐含着乡村缺乏文化或者乡村文化是边缘性文化,需要扶持和帮助。在这种政策立意中,作为主流文化载体的城市具有乡村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城市文化散发出先进、文明的气息,代表着主流的、主导性的文化。唯其如此,才有必要向乡村输入。
    此外,文化下乡政策也体现了单向的外部输入性。文化下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从供给的主体看,这是一种主动的作为,文化下乡活动往往是多部门联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进,各司其职。从被供给的对象看,这意味着被动接受从外而来、从上而下的文化。就发展历程看,受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摘编自鲍磊《文化下乡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把乡下人听见汽车喇叭鸣叫而不知所措称为“愚”,那么也可把城里人不辨苞谷和小麦称为“愚”。
    B.文化下乡活动是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它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
    C.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等,是我国文化下乡的具体措施。
    D.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层层推进,各司其职,说明我国文化下乡活动所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时用文字交流会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而用表情、动作来交流则可避免误会。
    B.虽然文字和语言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但在乡土社会中依然有必要推行文字下乡。
    C.如果送到乡村的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城市文化,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就会和初衷相违背。
    D.从语言风格上看,材料一语言平易晓畅,生动活泼;材料二则严谨准确,逻辑严密。
    3.下列选项中,和材料一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3
    分)
    A.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B.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而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肯定是失败的教育。
    C.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期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宋人翁森云:“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阅读,实乃人生第一快事。
    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
    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
    如何"。
    4.材料一说“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本质"具体指哪些内容?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5分)
    5.费孝通先生论述的是“文字下乡”,但对材料二所论述的推行“文化下乡”也有许多启示,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
    侦察排的练兵工作紧张而平静地进行,王应洪在任何工作上都非常积极。他渴望执行任务的日子早一天到来,他渴望跟着班长王顺去建立功绩……而这一天也终于到来了。
    这天上午,在山坡上的松树林子里,农村剧团的姑娘们给战士们做了一次演出。天气很晴朗,侦察排上阵地了。战士们走下了山坡,一边走一边回头招手,喊叫,大家都舍不得这些已经变得如此亲爱的人们。
    晚上就要出发,王应洪非常兴奋,换上了那套留了好些天的干净衣服。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条绣花手帕,用中国字在两朵红花上面绣了他的名字,又在花的下面绣了几个朝鲜字,他想那一定是她的名字。第一个念头是想汇报给班长,但在从坑道里往外去的时候,他犹豫起来了。他想,马上要出动了……完成任务回来再说吧。于是他把手帕仔细地折起来,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黄昏的时候,王顺就带着他的班出发到敌后去了。任务是捉俘虏。
    他们是在一片长满野花杂草的开阔地中间一点一点地匍匐前进的。天气阴沉,吹着小风,除了树叶声,和附近什么地方有溪水的流响声以外,没有别的声音。开阔地上长着一些春天的金达莱花。
    他们停下来了。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禁不住觉得可怕的孤独。这样寂静,这样绝对的静止,他从来也不曾经历过。他努力去想到连队、团参谋长、亲人们……后来他又想着母亲,想着他满十岁时候,母亲才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袄,替他试这新棉袄的时候,母亲不住地把他转过来又转过去,拍着他的胸又拍着他的背。他又想起了金圣姬,看见了她跳舞时的坚决的、勇敢的表情……想象着这一切,一瞬间就排除了对周围的寂静的苦痛的感觉,一瞬间觉得,这并不是在敌人的旁边,而是在亲人们中间。但这些闪电一样的想象马上就被从心底里冲出来的对于目前处境的警惕打断了,于是重新又感觉到那孤单、寂静。
    多么漫长的时间呀。但这时更紧张的情况到来了——传来了一大群皮靴踏在沙土路上、踩过草叶的声音。敌人,美国兵正在这条路上往这边走来。他抓紧了枪。
    现在那走在前面的几个美国人看起来是已经走过班长的身边了,他忽然想:如果班长不在
    怎么办呀?于是他差不多想要开枪了。但正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侦察员的铁的纪律使他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完全不属于自己,他的热情和勇敢必须绝对地属于伏在小路周围的黑暗中的他的班,而他的班属于他的连,他的团。这一刻,他变成了真正的战士。
    皮靴踏在沙土路上的声音又传来了,这个敌人走得有些蹒跚。班长王顺拔出锋利的匕首,跳上去捅倒了敌人,敌人狂叫起来向前逃跑,却被王应洪一下子奔出来抱住了,几乎要一下子扭断他的筋骨。班长奔上来用一块布塞住了这敌人的嘴,他们就得到了一个俘虏。
    但这时远远地传来了枪声。因为这个俘虏的一阵狂叫,刚刚过去的那一个排的敌人回转来了。
    情况很危急,这里再不能停留,于是班长下定了决心。他命令王应洪跟着他留下来掩护全班;命令副班长率领其他所有的人带着那个俘虏利用这条沟的地形向左后面撤退。而他自己爬上了沟沿,像箭一般地一下子跃到十米外的洼地中央的一个小土包后面去了。
    两个侦察员突然出现在敌人的“纵深”里,用不了几发子弹结果了两个机枪手,又灵机一动扑倒在机枪跟前,对准那些敌人射击起来了。半分钟不到,就结束了这个洼地上的“战役”。他们越过一条小溪,跑进了大片的洋槐树丛。右腿负伤的王应洪栽倒了。
    “班长,……”他说。
    “不许说话!”班长对着他的耳朵严厉地说。
    “我牺牲了不要紧。”
    “别说话,纪律!”
    “班长,”年轻的侦察员含着眼泪在恳求了,“我打响的时候,你从右边撤出去,……”班长掩住了他的嘴巴。
    这天晚上星光明朗,他们的特别艰难的行动终于叫敌人发觉了。两个敌人向着这边开着枪扑过来了。
    突然地,王应洪跪了起来,越过那块石头一直迎着敌人滚去。
    更多的敌人蜂拥上来,想要活捉他。他一下子站了起来,用他的负伤的腿向前奔去,奔到敌人的中间,火光一闪,一个手雷爆炸了。
    剩下来的几个敌人竟不敢再前进,而这时我军阵地上的火力支援过来了。
    苦痛的班长王顺,以愤怒的大力抱起了年轻的战士,在呼啸的子弹下,背着他跑过了最后的那几十米的开阔地,跳进了交通沟,听见了自己人的声音。他就在一阵软弱里倒下了,但他仍紧紧地抱着王应洪,喃喃地说:“王应洪,我们回来啦!”
    班长王顺苦痛了很多天。他的身上一直揣着那一条染满了血的手帕。
    面对毫不知情的金圣姬母女,他不知道要怎样开口。终于他简单地说起了他们的胜利,王应洪的牺牲,同时取出了那条绣着两个名字的、染满了鲜血的手帕。
    金圣姬的眼睛马上睁大了,嘴唇有点发抖。她不哭,只是脸色非常苍白,眼睛发亮,一动也不动地看着王顺和他手里的手帕。她一下子站了起来,握着他的手。这姑娘的手在一阵颤抖之后变得冰冷而有力,于是王顺觉得不再需要说什么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士们看完剧团演出后临分别时依依不舍,是因为他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的。B.王应洪没有第一时间向班长汇报,而是犹豫起来,暗示了他内心对革命信念的动摇。C.王顺发现形势危急后下令让王应洪留下来和自己一起作掩护,主要是想考验王应洪。
    D.金圣姬得知王应洪牺牲,她的手在颤抖后变得冰冷有力,这反映了她的悲恸与成长。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王顺、金圣姬母女等人的刻画,有力地凸显了主要人物王应洪的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
    B.小说中运用大量心理描写,丰富了侦察兵王应洪第一次上战场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的升华更为合理。
    C.小说语言平实而不乏细腻,用从容不迫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情节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中的“绣花手帕”这一物象,不仅代表了朝鲜姑娘金圣姬对异国战士王应洪的纯洁爱情,也象征着军民情深。
    8.请结合上下文,概括并分析王应洪埋伏在开阔地时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王应洪这一人物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永兴二年,初,陈敏既克石冰,自谓勇略无敌,有割据江东之志。其父怒曰:“灭 我门者,必此儿也!”遂以忧卒。敏以丧去职。司空司马越起敏为右将军、前锋都督。越为刘祐所败,敏请东归收兵,遂据历阳叛。敏据有江东,以顾荣为右将军,周现为安丰太守。敏命僚佐推己为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列上尚书,称被中诏,自江入沔、汉,奉迎銮驾。太宰题以张光为顺阳太守,帅步骑五千诣荆州讨敏。刘弘遣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屯夏口,又遣南平太守汝南应詹督水军以继之。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随郡内史扈怀言于弘曰:“侃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 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必无是也。"侃闻之,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
    夫之交,尚不负心,况大丈夫乎!”敏以陈恢为荆州刺史,寇武昌;弘加侃前锋督护以
    御之。侃以运船为战舰,或以为不可。侃曰:“用官船击官贼,何为不可!”侃与恢战,屡破之。怀帝永嘉元年,陈敏刑政无章,不为英俊所附,子弟凶暴,所在为患,顾荣、周现等忧之。庐江内史华谭遗荣等书曰:“陈敏盗据吴、会,命危朝露。诸君或剖符名郡,或列为近臣,而更辱身奸人之朝,降节叛逆之党,不亦羞乎!吴武烈父子皆以英杰之才,继承大业。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皇舆东返俊彦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之士邪!”荣等素有图敏之心,及得书,甚惭,密遣使报征东大将军刘准,使发兵临江,己为内应,剪发为信。准
    遣扬州刺史刘机等出历阳讨敏。荣等遂斩敏于建业,夷三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皇舆东返
    /俊彦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之士邪
    B.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皇舆东返
    /俊彦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之士邪
    C.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皇舆东返
    /俊彦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之士邪
    D.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皇舆东返
    /俊彦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之士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兴二年”中的“永兴”与《已亥杂诗》中的“已亥”都是纪年法,但前者是年号纪
    年,后者是干支纪年。
    B.“灭我门者,必此儿也”与“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两个句子句式相同。
    C.“或以为不可”与“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两句中的“以为”含义相同。
    D.“匹夫之交”与“马之千里者”(《马说》)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敏打败石冰以后骄傲自大,自以为勇猛过人,谋略无人能比,产生了割据江东的念头,
    他的父亲斥责他将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B.司马越被打败后,陈敏请求东归收兵,于是占据历阳发动叛变,后占领江东各地,任命
    官员,并让部众推举自己任大司马、楚公等。
    C.陶侃与陈敏同郡,且同年被荐举为官,扈怀猜疑陶侃会有异心,但刘弘坚信陶侃不会叛
    逆,认为陶侃是大丈夫,绝对不会忘恩负义。
    D.顾荣等人收到华谭劝降的书信后十分惭愧,于是萌生除掉陈敏的想法,派遣使者联系刘
    准发兵讨伐陈敏,顾荣等人在建业杀死陈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侃闻之,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2)陈敏刑政无章,不为英俊所附,子弟凶暴,所在为患,顾荣、周现等忧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⑥(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进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晖”“翠微”可谓人间美景,诗人日日观赏,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了忧愁。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颈联运用典故,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在一起。
    15.请比较诗歌尾联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收束、总结前六句对秋日之景的描写,展现出万物蓬勃奋发精神的一句是
    (2)《沁园春·长沙》借用典故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
    (3)曹操的《短歌行》中“”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自古以来,博览群书便是很多读书人的追求,成语“”常被用来夸赞一个人知识 渊博。指尖轻触书页,便有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身在原地,思绪却可寻遍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本本书便是一扇扇窗,引导我们欣赏不同的风景,神游大千世界。大文豪苏轼曾“立志读尽人间书”,他确实不曾辜负自己的誓言。因为博览群书,他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履险如夷,。由此可见,读书的多寡对于一个人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成了许多学子的座右铭。
    博览群书固然重要,精读同样重要,理解一篇文章,胜过囫固吞枣地读完一本书。我认为“读书破万卷”中的关键词不是“万卷”,而是“破”。读书,首先要胸罗万卷,旁搜博采,即“破数量”;其次要,熟读精思,即“破内涵”;最后要举一反三,,即“破万卷”。
    言及此,我们不难发现,博览与精读互为表里,互为因果。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贯中西泰然自若 精雕细琢触类旁通
    B.学富五车安之若素精雕细琢见微知著
    C.学贯中西安之若素精益求精见微知著
    D.学富五车泰然自若精益求精触类旁通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容易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B.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内化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 无用功。
    C.若仅精读某一类文字,思想容易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内化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D.若仅精读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孙犁赞赏《哦,香雪》的中心词,就是说它“从头到尾都是诗”。诗与小说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①。为什么说小说如诗便是好小说呢?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达到如诗一样的美感效应。
    事实上,也可以说,所有小说,②。文学无论通过哪一种文体表达,全是思想与感情融会的结晶。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指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又如19世纪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所说:“每一篇艺术的作品,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正是这样,引起创作冲动的,③。他要运用语言形式所组成的形象体系传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够获得同样的体验,产生相近的感情,这便是文学的活动。若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创作,包括小说,都是抒情。
    2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拟人、比喻、设问B.引用、比喻、设问
    C.对偶、比喻、反问D.引用、夸张、反问
    21.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60分)
    鲜衣怒马,我们正值年少;生逢盛世,我们逐梦青春。在经典的传承中,我们汲取力量,
    在岁月的流转中,我们赓续前行。追寻诗意、坚定梦想,挫折中砥砺奋进,体验中读懂担当……
    一个个鲜活的词语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汇成一首青春变奏曲,这就是青春独有的风景,这就是青年最美的样子。
    以“,我的青春关键词”为题,叙述你的青春经历与感受,写一篇复杂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记叙要生动,抒情要真切。③不少于800字。④书写工整。
    南阳一中2023年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选项理解不当。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属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没有程度上的要求。
    2.BA.“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可知选项无中生有。C.“盛唐气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原文“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可知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D.“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因果颠倒。原文“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可知是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3.D《夜雨寄北》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
    4.①举例论证,列举李煜《虞美人》论证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列举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论证“是典型的盛唐气象";②对比论证,将李煜《虞美人》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进行对比,说明它们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③引用论证,引用李白、王昌龄的诗句证明盛唐气象形象的充沛饱满。④比喻论证。把
    盛唐气象比作一朵小小的蒲公英,形象说明“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每点2分:写出论证方法1分,简析1分;答出两点即可)
    5.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6.B“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错,伍原虽然绝望,但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
    7.C“纯粹和单一”错,这里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而丰富。
    8.①小说开头写伍原寻找部队时灰蒙蒙的天地和道路,既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此刻找不到方向又不见人迹的迷茫无助的心情。②结尾处写斗转星移的世界和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传递出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发展,伍原心中始终跟随队伍前进的坚定信念。(每点2分)
    9.①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在文中它既用来指引主人公伍原前进的方向,又象征着这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找到部队的希望。②小说开篇就写主人公对路标的寻找,在他绝望时,暗夜里微弱的灯光、荒野中遇见的老乡都成为他的路标,最后在老乡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行进的方向,路标贯穿始终,成为文章的线索。③伍原把老乡视为希望,老乡确认伍原的身份后,马上为他指明了方向。以路标为题,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里八路军战士与老乡之间的军民鱼水情。(每点2分)
    10.A(提示: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明确对象“诸权门豪士”,再看比喻手法“如仆隶焉”,排除BC两项;“怡然”修饰“不介意”,排除D项。)
    11.A(提示: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项,古代,男子举行冠礼的年龄是二十
    岁。)
    12.C(提示:C项,“宰相……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有误,宰相看了《进学解》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皇帝下诏命令韩愈编写《平淮西碑》。)13.(1)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官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皇帝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在碑上。(“禁中”“因”“勒”各1分,句意1分)
    (2)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弘通”“荣悴”“易”各1分,句意1分)
    14.①说话真诚直率,无所畏惧,不加回避。②操行坚定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事务。③颇有
    名气。(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被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他由此在当时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真诚直率,无所畏惧,不加回避,操行坚定正直,不擅长应行世俗事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这件事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不久又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却多次遭受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为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被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很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
    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还亲切地称呼他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西因此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装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州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皇帝仍下诏命韩愈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文中较多地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官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皇帝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在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子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的内外亲威及朋友的孤女接近十人。
    15.B“楚王台榭空山丘”不是把台榭比作山丘,而是说楚王的台榭已经消失,化为山丘;这句诗也不是在赞颂楚王台榭的长久生命力,而是在表达功名富贵难以长久存在之意。
    16.【答案示例】①李白:摒弃功名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②杜甫:遭逢战乱,又年事已高,不得不辗转漂泊。满怀忧国之情,但人微言轻,对国家安危无能为力。(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1)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良莠不齐)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解析】第一处,结合上文“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此处是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好坏人都有,可以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第二处,结合上文“因时而变”“新陈代谢”,此处是说时代发展快、变化大,可以填“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第三处,结合上下文“职业因时而变”“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推断此处是说“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可以填“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推
    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19.无论是(不管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
    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道理)。
    【解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但是……和……”改成“无论是……还是……”或“不管是……
    还是……”(如改成其他关联词语,只要符合逻辑,均可酌情给分。)(2分)搭配不当,“凝固
    “要改为“凝结”(如改成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1分)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
    要加上“哲理”或“道理”。(如写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1分)
    20.①比拟,“守望着……”赋予老行当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再现了老行当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②比喻,把“老行当”比喻为“老酒”,生动形象
    地强调了老行当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每点2分)
    21.D【解析】材料从几个重点阐述了这个时代的优势,而且这些优势更利于青年人的成长,这个时代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这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括号里文字应是承接句、总
    结句、主题句,主语为“时代”,排除C项;A、B两项不合主题。
    22.①青年才会好②在物质条件上③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每点2分)
    【解析】第①处,上句“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说的是时代和青年之间的关系,所以“国家好”是青年好的前提条件,可填:青年才会好。第②处,根据分号后的“在人生选择上,从……到……”可知,此处句式应与其相同,“从有衣穿到穿得时尚、穿出个性,从吃饱饭到吃得丰富、吃出健康”这是讲物质条件,可填:在物质条件上。第③处,此处与“中国青年拥有了更高质量的生活”“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坚实的保障”为并列关系,故句式应相同,“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是说人生舞台更广阔,可填: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23.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①讲一个完整的故事;②塑一个鲜活的人物;③作一番生动
    的描写;④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范文:
    好奇心
    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相关试卷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贺兰县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0页。

    广东省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