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下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是因为( )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
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
2.“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
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
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分析,下列情况中,地下水排泄条件最好的是( )
A.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B.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C.逆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D.逆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4.图中所示的四个钻孔中可打出淡水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5.为保证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优策略是( )
A.在断裂带附近开采B.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
C.在含泥岩地层开采D.在井深较浅处分散式开采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7.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 )
A.岩土变形预警B.危险岩体清除C.气象水文预报D.游客行为监管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9.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10.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溪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1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图左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图右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
14.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他发现,洞外崖壁夏季细流潺潺,冬季冰锥倒悬,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态结构各异(下图):(1)前者由洞顶向下生长、上粗下细,后者相反;(2)二者横切面虽都呈同心圆状,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实心,后者整体实心;(3)前者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后者纹层上凸。石钟乳和石笋相向生长连接形成石柱后,继续发育,会演变出多种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洞外崖壁水流的直接来源是( )
A.大气降水B.裂隙储水C.植被蓄水D.冰雪融水
16.小明剖析石柱样本时,区分完整石钟乳段和石笋段的可靠依据是( )
A.石钟乳段横切面实心环状B.石笋段外部形态下粗上细
C.石钟乳段纵切面中空管状D.石笋段纵切面微层理上凸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是由滨岸沙坝与其内侧的潟湖和陆域海岸组成,曹妃甸岛原为该海岸滨岸沙坝中的沙岛。2003年对曹妃甸岛以北的浅海滩涂(潟湖)实施围海造陆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周边海区潮流等环境产生影响,改变了自然岸线形态特征,挤占了生态空间。近年来部分岸线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二:图1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范围示意图。图2为岸线(海堤和岸滩)生态修复项目设计示意图。
(1)图中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__________,并简析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2)围海造陆工程实施后,甲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解释其形成原因。
(3)分析围海造陆工程对潟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列举评估岸线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指标。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 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
(2)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3)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
(4)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湖为断层陷落湖,湖东、西两岸的湖滩和台地主要是由沉积物构成,说明东、西两岸的宽度差异主要是由沉积物多少的差异而造成,排除B、D;该地位于东北,降水量相对较多,流水沉积明显大于风力沉积。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酱缸包”主要分布在湖的西侧,西侧沉积物相对东侧要少,A错误;含盐量高低与“酱缸包”形成关系不大,B错误;由于位于断层带,地下泉水丰富,喷涌而出,使沉积物被软化,形成软泥层。
3.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顺向坡岩层倾向和坡向一致,利于地下水排泄,逆向坡不利于地下水排泄,CD错误;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有利于地下水排泄,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不利于地下水排泄,A正确,B错误。所以选A。
4.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位于咸淡水界线以下,为咸水,CD错误;甲钻孔位于砂岩,为淡水,A正确;乙钻孔位于泥岩,泥岩含盐较多,为咸水,B错误。所以选A。
5.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断裂带位于逆向坡,地下水排泄较差,为咸水,A错误;泥岩含盐较多,为咸水,不能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B、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地下水有咸淡水交界,井深较浅处为淡水,分散式开采能够提供充足水量,D正确。所以选D。
6.答案:A
解析: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的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A正确;重力作用受岩层所处高度的影响,与岩性没有关系,B错误;同等外力条件下,坚硬的岩层抗侵蚀的能力更强,水土流失较软岩层更轻,C、D错误。所以选A。
7.答案:B
解析: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A不符合题意;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完成,B符合题意;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C不符合题意;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C
解析: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图示区域岩层发生弯曲变形,造成地表高低不平,为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C正确。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和风沙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虽然能塑造地表形态但不能奠定地貌的基本格局,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区域山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坡面径流向山谷处汇聚,山谷处沉积物含水量比山坡处大,图示谷地发育喜湿的草甸,而山坡处土壤含水量较低,发育森林,D正确。该区域为小尺度范围,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小,A、B错误。图示海拔差异较小,山谷和山坡土壤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在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的状态下,该区域山坡依旧受流水侵蚀的影响,持续的侵蚀与堆积会造成谷地沉积物越来越多,坡顶和谷地的海拔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可能趋于平坦,因此该区域的地方性分异越来越不显著,表现为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C、D错误。随着山坡坡度减小,山谷变浅,坡面径流减少,谷地不再适合喜湿草甸的生长发育,谷地草甸比例下降,B正确,A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13.答案:B
解析: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故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石灰岩,重力崩塌形成洞穴,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与风力、冰川作用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故选D。
15.答案:B
解析:该地位于太行山,夏季降水集中,溶洞岩石多裂隙发育,材料表明该溶洞洞外崖壁夏季细流潺潺,冬季冰锥倒悬,说明该洞外崖壁水流直接由裂隙储水补给,B正确。大气降水为洞外崖壁水流的间接来源,不是直接来源,A错误。植被蓄水不能给洞外崖壁带来细流潺潺,C错误。冰雪融水也是间接补给水源,D错误。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石钟乳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石笋纹层上凸,故纵切面微层理凸出方向为区分石钟乳段和石笋段的可靠依据,D正确。石笋段外部形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不能作为可靠依据,B错误。石钟乳是溶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碳酸钙沉积物,与石笋上下相对,根据材料可知,石钟乳横切面呈同心圆状,上部空心,下部实心,石笋整体实心,故石钟乳横切面不全为实心环状,横切面为实心的也可能为石笋,A错误;石钟乳上部空心,下部实心,故其纵剖面仅上部为中空管状,C错误。
17.答案:(1)①东北—西南(平行于海岸线);②河流带来泥沙沉积于沿海地区,潮流推动泥沙向岸边运动;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沙坝,部分露出海绵,形成沙岛。
(2)围海造陆后,甲海域附近水动力变强,细颗粒物不易沉积,不断的冲刷分选,细颗粒物被带走。
(3)围海占用;潮流减弱,淤积增加,潟湖萎缩;潟湖内纳潮量减少,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功能退化。
(4)岸线修复:修复海岸线长度、滨海湿地面积,岸线形态(地形)、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环境及生境:物种多样性、滨海湿地水质、湿地植被面积(种类)、湿地生物种类(密度)、植物成活率、植被覆盖率、潮汐幅度、外来物种数量和种类。
解析:(1)据材料二图1可知,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平行于海岸线。其形成过程:带状沙岛位于滦河入海口附近,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受潮流推动作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再加上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滨岸沙坝;随着时间推移,沙坝不断堆积增高,在海平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部分逐渐露出海面,形成呈带状分布的沙岛。
(2)据图可知,围海造陆工程是减少海岸线弯曲程度,使得甲海域水流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甲海域的水动力变强,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较细的沉积物不断的被冲刷分选,被搬运到更远的地方,而粗颗粒的沉积物则更容易在甲海域沉积下来,导致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
(3)据材料二图1可知,围海占用潟湖水域空间,减少了潟湖的面积;围海造陆工程使得潮流减弱,淤积增加,潟湖萎缩;进而导致潟湖内纳潮量减少,使得潟湖与海洋的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围海造陆工程破坏了潟湖的生态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功能退化,进而破坏了原有海岸的生态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据材料二图2可知,图中生态修复包含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说明评估岸线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岸线修复方面:包括修复海岸线长度、滨海湿地面积,岸线形态(地形)、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等,这样可以观察岸线是否受到侵蚀或淤积,评估修复措施对维持岸线稳定的效果。据图中植物种植,潮间带生境营造以及坡顶坡脚植物等,说明岸线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指标还有环境及生境,包括物种多样性、滨海湿地水质、湿地植被面积(种类)、湿地生物种类(密度)、植物成活率、植被覆盖率、潮汐幅度、外来物种数量和种类,这样可以反映岸线植被恢复的情况,体现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
18、
(1)答案: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解析:从图示可以直接看出这三个阶段湖沼面积的变化特征;风沙沉积越多,说明风沙活动越强;结合图示可得出这三个阶段的风沙活动变化特征,可归纳出湖沼面积大时,风沙活动较弱。
(2)答案: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解析: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气温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蒸发量变化不大,气温对该区域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条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从图中可看出年降水量总体增多,说明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变好,植被增多,有利于流动沙地固定。
(3)答案: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解析:由于年降水量总体增多,按常理湖沼面积应该扩大,但实际上湖沼面积变小,说明人为原因导致了该地湖沼水分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多。
(4)答案: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解析: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当地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如果赞同,就从降水增多、植被增多、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等角度分析。如果不赞同,就从人类影响有限、沙漠地区过度绿化会导致水分减少等角度分析。
19.答案:(1)水源。沿河流分布。
(2)干旱,水源稀少,沙土为主;植被覆盖率很低,固土能力弱;距离沙漠近,更易受到风沙的侵蚀。
(3)上部:水源充足,且地下水位较浅,引水灌溉便利,且土层最为深厚;中部:地形坡度和缓,土壤间隙适中,透水性较强,气体流通好,且土壤较肥沃,开垦农用地种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下部:土壤最为肥沃,地下水河地表水充足,灌溉便利地形较为平坦。
(4)农业活动,灌溉农业的发展,将扩大使用的面积,增加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快慢,将影响人工绿洲的进程;灌溉工程的修建,水源是制约该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工灌溉工程的修建也将影响人工绿洲的扩展速度和方向;防护林的建设也会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
解析:(1)该区域是我国新疆地区,绿洲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故影响图中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其在山前倾斜平原上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
(2)根据材料“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分析可知,人工绿洲主要位于绿洲和沙漠的结合区域内,土质疏松且较差,水源稀少,主要以沙土为主,土壤固结能力差;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很低,导致其固土能力很差;人工绿洲距离沙漠近,更易受到风沙的侵蚀,因此人工绿洲的土壤更易被侵蚀。
(3)根据材料及图上信息分析可知,山前倾斜平原上部位于出山口处,地势较高,倾斜度最大,但土层较为深厚,位于山口出,水源最为充足,开垦农用地适宜;中部区域坡度相对和缓,但是地下水位较深,主要依托河流水灌溉,其土壤主要是砂土,其透水性和透气性适中,肥力较高,因此最适合农业种植;下部区域内主要为黏土和粉砂,土壤较为肥沃,其地形最为平坦,有利于开垦和实施农业耕作。
(4)根据材料“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可知,人工绿洲的扩展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农田灌溉及农业生产的需要,粮食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增加,会扩大人工绿洲的面积,影响扩展的速度和方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域内城镇化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该区域沙漠面积广大,城市用地增加会影响人工绿洲的扩展速度和方向;区域内水源是限制性因素,因此灌溉工程建设的方向和速度,将大大影响人口和农业用地的方向,从而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该区域风沙灾害严重,人工防护林的建设,也会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真题汇编】2021-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原卷版docx、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0年-2020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共56页。
这是一份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