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业水平质量检测(2)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业水平质量检测(2)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某类生态浮床利用凤眼莲、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根茎来净化水体,其去除污染物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有机物和氮、磷、镉、铜、镍等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含的碳、氢、氧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凤眼莲从水中吸收镁用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
C.钙为微量元素,动物缺钙会引发肌肉抽搐
D.该生态浮床内的各类元素只在各水生植物间循环
2.研究显示,生命早期的高糖饮食导致肠道微生物组中副拟杆菌的水平升高,而副拟杆菌的水平越高,记忆缺陷越明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糖饮食中脂肪含量不多,故长期高糖饮食不会导致肥胖
B.人体可以分解纤维素,食用高纤维食物有增加血糖的风险
C.为了避免产生记忆缺陷,应控制糖分摄入量,降低副拟杄杆菌水平
D.含糖饮料中的蔗糖需要被分解为两分子果糖后才可被小肠吸收
3.图甲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图,图乙是随运动时间的变化,人体内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X表示甘油,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的皮下等部位
B.运动20min时消耗糖类的量与消耗脂肪的量相同
C.短时间的运动,脂肪供能比例较小,不利于减肥
D.人体在糖类供应充足时,图甲所示过程可大量进行
4.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科学家从海狸鼠尾部肌腱中提取的胶原蛋白是由3条肽链螺旋缠绕形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原蛋白可被制成手术的缝合线,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
B.海狸鼠尾部肌腱处的1个胶原蛋白分子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C.提取和研究胶原蛋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pH的影响
D.人体细胞不能合成胶原蛋白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
5.如图所示为某多聚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表示RNA,则1为核糖,3为磷酸基团,2的种类共有4种
B.若图中表示多肽链,则1为肽键,2为中心碳原子,3为R基
C.若图中表示单链DNA,则1为脱氧核糖,2和4之间为磷酸二酯键
D.若图中表示淀粉,则其与纤维素的单体及单体间连接方式均相同
6.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在细胞中有三种,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B.人体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C中c的种类和排列
C.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A、B、C均不同,A的多样性决定C的多样性
D.单体a、b、c在形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
7.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重要色素。为研究二氧化硅颗粒大小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目值越大颗粒越细小
A.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不吸收绿光
B.叶绿素a、b位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膜上
C.二氧化硅可以提高叶绿素b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
D.实验数据中,50目的二氧化硅最有利于叶绿素的提取
8.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单层膜,有利于实现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某一细胞的细胞核内可同时存在染色质和染色体
C.伞藻核移植实验可进一步验证其形态结构由细胞核控制
D.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均通过核膜上的核孔来完成
9.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肽链经易位子识别后,以膜融合方式进入内质网腔
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
C.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
10.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待荧光分布均匀后,在细胞膜上选择特定部位进行漂白,即用激光照射使荧光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漂白部位荧光的恢复是因为被标记蛋白质恢复了空间结构
C.若用荧光标记膜上的磷脂开展上述实验,漂白部位也会再现荧光
D.根据漂白部位荧光恢复速度可推测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快慢
1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便得到原生质体。某实验小组将相同的完整成熟植物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初始原生质体体积/初始细胞体积=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浓度C一定与细胞液浓度相等
B.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
C.经处理后,处于浓度A的细胞液浓度最大
D.当原生质体体积/细胞体积=0.7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12.盐碱地含过量的钠盐,过量的Na+进入水稻根细胞,会影响细胞质基质中某些酶的活性,对水稻产生离子毒害,而海水稻可通过调节相关物质运输从而抵抗离子毒害,下图为海水稻缓解离子毒害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B.NHX运输Na+所需的能量由H+浓度梯度势能提供
C.H+进入液泡受阻会导致液泡的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通过将Na+运出细胞或运进液泡来缓解离子毒害
13.将浸有肝脏研磨液的若干圆纸片放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测得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O2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如曲线①所示。若对该实验条件进行改变,则曲线可能发生改变下列改变的措施与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增加圆纸片数量——曲线②B.增加H2O2溶液量——曲线③
C.提高温度或改变pH——曲线③D.替换为浸有FeCl3的圆纸片——曲线④
14.如图表示某人参加短跑比赛时,某细胞内ATP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B段该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减少
C.BC段随着时间的增加,该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减小
D.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
15.磷酸肌酸(C~P)是在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其磷酸基团很快转移到ADP分子上,从而生成肌酸(C)和ATP,使细胞内ATP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肌酸和ATP均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需要ATP合成酶参与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C~P)/C比值升高
D.肌肉细胞中ATP的合成主要发生细胞质基质中
16.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酵母菌培养液利用一定量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属于对比实验
B.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
C.装置甲中的酵母菌可将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D.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17.下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在一次测量种子呼吸强度的实验中,实验开始时U形管X侧与Y侧的液面相平,然后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为排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需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钾溶液作对照
B.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速率
C.一定时间后右侧液面高度不再变化说明种子细胞呼吸完全停止
D.为排除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用种子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18.如图为燕麦种子在不同O2浓度下CO2释放量(甲)和O2吸收量(乙)的变化情况,若细胞呼吸消耗的底物为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C时,种子的有氧呼吸强于无氧呼吸
B.种子在E点前的呼吸作用产物包括CO2和酒精
C.O2浓度在E点及之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量
19.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
B.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
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
20.甲植物和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浓度为200uL/L时,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乙
B.CO2浓度为400uL/L时,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相等
C.CO2浓度为500uL/L时,甲植物水的光解能力小于乙
D.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更适合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生存
二、填空题
2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TP不仅存在于细胞内部,而且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外基质之中,称为eATP,eATP是细胞内的ATP通过胞吐等途径分泌到细胞外的。eATP作为一种信使分子,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机制参与细胞代谢、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
(2)植物根尖组织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动物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eAT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3)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的,但细胞内ATP的含量却能基本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细胞内许多吸能反应与______反应相联系,许多放能反应与______反应相联系。
(4)为探究eATP浓度对细胞胞吞的调节作用,某生物小组用特殊荧光染料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进行染色(已知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能进行胞吞);再用不同浓度的eATP进行分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内囊泡的相对荧光强度,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能与eATP结合的____________;分析表中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2.人体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由【H】产生的电子经线粒体内膜上呼吸链的传递驱动ATP合成,当呼吸链正常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当呼吸链受损时,丙酮酸转化为代谢物E和NAD+,下图为人体细胞呼吸代谢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中a______为,过程③中b为______。
(2)当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受损时,有氧呼吸速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人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H]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参与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分解酒精的酶能否分解代谢物E,请回答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23.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______(细胞器)膜上,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______。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______(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3)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F1-ATP合成酶流入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___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叶绿体中也存在类似F-F1-ATP合成酶的结构,请预测该结构最可能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
(4)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4.某生物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α-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2mL的淀粉溶液。
Ⅱ.在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的α-淀粉酶溶液。
Ⅲ.迅速将6支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100℃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
Ⅳ.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斐林试剂,将每支试管放在60℃的水浴锅中加热1min,观察各试管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1)请指出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说明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若该酶为唾液淀粉酶,则其成熟的过程还需要经过____________等细胞结构的加工。
(3)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如图为β-淀粉酶在淀粉、Ca2+影响下的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绘制的曲线图。
①酶活性是指____________。根据题意分析,把淀粉主要水解成麦芽糖的酶为____________。
②分析图形,2%淀粉在处理前50min对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情况是__________;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5.青海云杉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为研究遮荫对青海云杉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自然光对照(CK)、遮荫12%(S1)、遮荫24%(S2)、遮荫36%(S3)、遮荫48%(S4)、共5组进行相关实验,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正常光照下的青海云杉幼苗进行遮荫处理,在极短时间内,ADP含量有所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同时叶绿体基质中的______(填“C3”或“C5”)含量在极短时间内降低。
(2)据表分析,与CK组相比,S1和S2组青海云杉幼苗CO2固定量______(填“更高”或“更低”),从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考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表明,遮荫程度与青海云杉幼苗光合作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想确定最合适的遮荫程度,应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在遮荫程度为______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碳、氢、氧、氮为基本元素,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A错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故凤眼莲从水中吸收镁用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钙为大量元素,动物缺钙会引发肌肉抽搐,C错误;生态系统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D错误。
2.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故长期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A错误;纤维素是多糖,在人体内很难被消化,B错误;由题意可知,生命早期的高糖饮食导致肠道微生物组中副拟杆菌的水平升高,而副拟杆菌的水平越高,记忆缺陷越明显,故为了避免产生记忆缺陷,应控制糖分摄入量,降低副拟杆菌水平,C正确;含糖饮料中的蔗糖需要被分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后才可被小肠吸收,D错误。
3.答案:B
解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故图甲X表示甘油,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皮下和肠系膜等部位,A正确;由图乙可知,运动20min时,脂肪和糖类的供能比例相同,但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故运动20min时消耗糖类的量比消耗脂肪的量多,B错误;由图乙可知,短时间的运动,脂肪供能比例较小,不利于减肥,C正确;人体在糖类供应充足
时,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D正确。
4.答案:A
解析:胶原蛋白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A错误;由题意可知,海狸鼠尾部肌腱处的胶原蛋白是由3条肽链螺旋缠绕形成的,故海狸鼠尾部肌腱处的1个胶原蛋白分子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B正确;提取和研究胶原蛋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避免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D正确。
5.答案:C
解析:若图中表示RNA,结合[1]可知1为核糖,2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2的种类只有1种,A错误:若图中表示多肽链,结合[1]可知1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表示R基或氢原子,B错误;若图中表示单链DNA,结合[1]可知1为脱氧核糖,2和4之间为连接两个单体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C正确;若图中表示淀粉,淀粉与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单体间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6.答案:C
解析:A、B表示RNA,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RNA有三种,mRNA、tRNA和rRNA,A正确;B、单体a为脱氧核苷酸,人体中的脱氧核苷酸根据所含碱基(A、T、G、C)的不同分为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C蛋白质中c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B正确;C、同一生物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都含有相同的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错误;D、合成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单体a、b、c在形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对绿光吸收很少,不是不吸收,A错误;
B、叶绿素a、b位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不是叶绿体内膜,B错误;
C、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从而提高叶绿素的提取量,而不是提高叶绿素b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C错误;
D、从实验数据来看,50目的二氧化硅对应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量相对较高,所以50目的二氧化硅最有利于叶绿素的提取,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核膜为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错误;由于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故在某一细胞的细胞核内不会同时存在染色质和染色体,B错误;由于伞藻的假根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故在进行伞藻嫁接实验后,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从而进一步验证伞藻的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C正确;核孔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性,是大分子物质如RNA、蛋白质出入的通道,小
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行交换,D错误。
9.答案:A
解析: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但不是以膜融合的方式进入,A错误;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正确;氨基酸可以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正确;易位子蛋白是受体蛋白,若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新生肽链上信号序列不能被识别,新生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加工,因此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有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转运作用,有的具有识别功能,有的有催化功能等,A正确;使用激光照射使荧光份子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被荧光标记的化学成分在运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膜上的磷脂分子也具有流动性,因此用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磷脂结合开展实验,
漂白部位荧光也会再现,C正确;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从荧光消失到恢复的时间就越短,因此可以根据漂白部位荧光恢复的速率推测出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快慢,D正确。
11.答案:A
解析:浓度C初始原生质体体积/初始细胞体积=1,说明原生质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也可能细胞吸水),浓度C不一定与细胞液浓度相等,可能小于细胞液浓度,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浓度A和B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小,且A变小的程度更大,说明两者均失水,且A失水程度大于B,而浓度C原生质体体积不变,据此推测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B正确;经处理后,处于浓度A的细胞失水最多,故细胞液浓度最大,C正确;当原生质体体积/细胞体积=0.7时,说明细胞失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土壤中的Na+浓度高于海水稻根细胞,则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Na+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Na+逆浓度梯度通过NHX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液泡内的同时,H+顺浓度梯度运出液泡,说明NHX运输Na+所需的能量由H+浓度梯度势能提供,B正确;若H+进入液泡受阻,液泡内外H+浓度差减少,导致Na+进入液泡的量减少,则液泡的吸水能力减弱,C错误;由题意可知,过量的Na+进入水稻根细胞,会影响细胞质基质中某些酶的活性,对植物产生离子毒害,结合图可知,细胞通过将Na+运出细胞或运进液泡来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以缓解离子毒害,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增加圆纸片数量,相当于增加酶的数量,但不能增加产物的量,曲线的最高点不会升高,A错误;
B、增加H2O2,溶液量,相当于增加底物的数量,不会改变反应速率,但会增加产物的量,曲线的最高点会升高,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曲线①是在最适温度和即pH条件下测得的,提高温度或改变pH会使反应的速率减慢,达到平衡的时间会延长,不会对应曲线③,C错误;
D.替换为浸有FcCl3的圆纸片,FeCl3,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低于过氧化氢,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可对应曲线④,D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会发生耗能反应,因此都有ATP的分布,A正确;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由[1]可知,AB段ADP的相对含量增加,B错误;由图可知,BC段曲线斜率不断减小,说明ATP的合成速率减小,C正确;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D正确。
15.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磷酸肌酸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从而生成肌酸(C)和ATP,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需要ATP合成酶参与,进而合成ATP,B正确;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去磷酸化参与ATP的合成,此时肌酸含量增加,磷酸肌酸含量减少,故肌肉细胞中的(C~P)/C比值降低,C错误;肌肉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该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D错误。
16.答案:C
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A正确;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B正确;装置甲中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在ATP中,C错误;为保证装置乙中的无氧条件,需将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消耗尽氧气,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D正确。
17.答案:D
解析:用等量的浸泡过的死种子代替装置中的活种子设置对照组,A错误;种子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释放CO2,CO2被KOH吸收,右侧液面升高,所以可以测定有氧呼吸速率,不能测定无氧呼吸速率,B错误;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高度不再变化,说明种子有氧呼吸完全停止,但可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为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D正确。
18.答案:A
解析:由AB=BC可知,当O2浓度为C时,种子进行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与无氧呼吸相等,由于有氧呼吸中葡萄糖∶CO2=1∶6,无氧呼吸中葡萄糖∶CO2=1∶2,故用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葡萄糖之比为1∶3,则O2浓度为C时,种子的有氧呼吸弱于无氧呼吸,A错误;在E点前,O2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说明细胞在E点前一直存在无氧呼吸,故种子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包括CO2和酒精,在E点及之后,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B、C正确;由于乙曲线为O2吸收量,也可代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甲曲线为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故图中的阴影部分可表示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量,D正确。
19.答案:B
解析: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是CO2的吸收量,图乙中m3表示CO2的吸收量,A错误;B、图甲中c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能供叶绿体利用,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刚好供线粒体利用,因此图乙中有m1=n1=m4=n4,B正确;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太低,或温度的限制,C错误;D、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但由于d、e点细胞呼吸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应为m3=n3>0,c点细胞呼吸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m3=n3=0,c、d、e点时,m2=n2=0,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CO2浓度为0时,纵坐标对应的数值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由题图可知,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乙,A正确;CO2浓度为400uL/L时,甲、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甲的呼吸速率大于乙,所以此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B错误;CO2浓度为500uL/L时,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乙,所以甲植物水的光解能力强于乙,C错误;在高浓度的CO2条件下,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所以甲植物更适合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生存,D错误。
21.答案:(1)腺苷三磷酸;A-P~P~P
(2)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一定的)流动性
(3)ATP与ADP之间存在相互转化,且这种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的水解;ATP的合成
(4)受体/受体蛋白;低浓度的eATP对胡杨细胞的胞吞无影响,高浓度的eATP对胡杨细胞的胞吞起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解析:(1)ATP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ATP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
(2)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根尖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故其细胞结构中能产生ATP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动物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eAT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由于ATP与ADP之间存在相互转化,且这种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故细胞内ATP的含量却能基本保持稳定;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细胞内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4)由题干信息知,eATP作为一种信使分子,再由表格信息可知,eATP能够对细胞胞吞具有调节作用,故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能与eATP结合的受体(或受体蛋白);表中eATP浓度为50 ml·L-1时,细胞内的相对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同,但随eATP浓度继续升高,细胞内的相对荧光强度逐渐减小,故可推测低浓度的eATP对胡杨细胞的胞吞无影响,高浓度的eATP对胡杨细胞的胞吞起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22.答案:(1)CO2;O2
(2)减小;三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H]与O2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H]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4)不能,代谢物E是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利用分解酒精的酶无法分解乳酸
解析:(1)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性氢,释放少量能量,因此a是二氧化碳。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性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因此b是氧气。
(2)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当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受损时,有氧呼吸速率减小,其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人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是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H]在有氧呼吸中参与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H]无氧呼吸中参与的反应是[H]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4)酶具有专一性,代谢物E是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利用分解酒精的酶无法分解乳酸。
23.答案:(1)内质网;主动运输;二
(2)单
(3)降低;热;类囊体膜
(4)钙离子吸收减少,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蛋白质A位于内质网膜上,钙离子进入内质网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钙离子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参与了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根据题意分析,磷脂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而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的,则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3)根据题意分析,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可以通过F0FIATP合成酶和UCP2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加速驱动ADP形成ATP,则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降低,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由题意可知,F0-F1-ATP合成酶的作用是催化ATP的合成,因此该结构最可能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4)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蛋白质S基因突变后导致钙离子吸收减少,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进而影响了脂肪的合成。
24.答案:(1)①在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前,α-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已经发生反应,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应将步骤Ⅱ和Ⅲ顺序颠倒
②第Ⅳ步中,用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水浴加热干扰实验温度,应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
(2)蛋白质或RNA;内质网、高尔基体
(3)①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β-淀粉酶
②2%淀粉在处理前50min能提高β-淀粉酶的活性,且该淀粉酶的活性随处理时间先增强后减弱;Ca2++2%淀粉
解析:(1)①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实验步骤中,在自变量温度设置之前,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淀粉和淀粉酶已经接触,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已经发生反应,不能体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需将步骤Ⅱ与步骤Ⅲ颠倒;
②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低温下,酶的活性在加热过程中会恢复使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生成砖红色沉淀的颜色加深,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鉴别试剂需改为碘液;
(2)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若组成某种酶的单体中含有肽键,说明该酶为蛋白质,则该种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若该酶为唾液淀粉酶,则其成熟的过程还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的加工;
(3)①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②分析图形,对照组在50min时β-淀粉酶的活性丧失,而用2%淀粉在处理前50min,淀粉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活性在处理20min之前随时间增加活性增强,在处理20min后随时间增强活性减弱;从图形分析,Ca2++2%淀粉与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25.答案:(1)升高;C5
(2)更高;与CK相比,在S1和S2的遮光条件下,青海云杉幼苗的气孔导度增大,给叶肉细胞提供的CO2增多,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进行;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进行
(3)适当遮荫有利于青海云杉幼苗光合作用的进行;12%~36%
解析:(1)对正常光照下的青海云杉幼苗进行遮荫处理,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合速率下降,ATP的合成速率下降,则在极短时间内,ADP含量有所升高,ATP含量下降,C3的还原被抑制,而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受影响,故叶绿体基质中的C5含量在极短时间内降低。
(2)与CK相比,在S1和S2的遮光条件下,青海云杉幼苗的气孔导度增大,给叶肉细胞提供的CO2,增多,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进行;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进行,故与CK组相比,S1和S2组青海云杉幼苗CO2,固定量更高。
(3)分析表格可知遮荫12%(S1)、遮萌24%(S2)和遮荫36%(S3)三组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自然光对照(CK)组,而遮萌48%(S4)的净光合速率低于自然光对照(CK)组,由此可知适当遮荫有利于青海云杉幼苗光合作用的进行。遮萌24%(S2)组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故若想确定最合适的遮荫程度,应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在遮萌程度为12%~36%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实验,
种类
二氧化硅
颗粒大小(目)
0
20
50
100
200
叶绿素a(mg/g)
0.25
0.53
0.61
0.48
0.47
叶绿素b(mg/g)
0.16
0.08
0.09
0.11
0.12
蔗糖浓度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原生质体体积/细胞体积
0.7
0.8
1.0
eATP浓度/(ml·L-1)
0
50
200
400
相对荧光强度
1.0
1.00
0.74
0.62
组别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气孔导度/相对值
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CK
0.513
0.13
9.32
S1
0.612
0.16
9.41
S2
0.715
0.18
11.64
S3
0.627
0.16
10.28
S4
0.487
0.14
8.3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业水平质量检测题(2)学试题(有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题生物pdf、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生物试题pdf、山西省孝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