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下册7.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动物的繁殖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动物生存依赖于植物。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作为庇护后代的场所。
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能基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两类。
对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能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动物繁殖后代的案例。
体验近亲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重点
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能够区分一些常见的动物的繁殖方式。
难点
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依据动物的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一颗颗小小的蚕卵孵出了可爱的蚕宝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动物的繁殖。
学生交流,小组代表或科代表回答。
感受新知,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聚焦:地球上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呢?
地球上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有的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像蚕一样产卵,如蝴蝶、小鸟、老鹰等,有的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不同,它们不产卵,而是直接生产幼体,比如猫、狗、猪等。
探索:调查还有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的。
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调查一下周边的动物,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能不能给它们分类。
昆虫。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绝大多数昆虫是卵生,蚕属于昆虫,还有蜻蜓、蝴蝶、蚂蚁、蜜蜂、飞蛾、瓢虫、蝗虫、螳螂等。
鸟类。鸟类体表有羽毛,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的退化,多营飞翔生活。我们常见的鸟类都是卵生,比如麻雀、孔雀、鹦鹉、燕子、老鹰、鸽子、乌鸦、海鸥等。
鱼类。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大多数鱼类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产卵繁殖。比如金鱼、鲤鱼、草鱼、鲫鱼、泥鳅等。
除了上述这些动物,还有一些动物类别也是卵生,比如蜘蛛、蜈蚣等节肢类动物,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乌龟、蜥蜴、鳄鱼等爬行类动物,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蚯蚓、蚂蟥等环节动物,蜗牛、章鱼、田螺、扇贝等软体动物。可以说,卵生是动物繁殖方式中种类最多的。
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比如鸡,鸭、鱼、青蛙、鸟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中的单孔目大多为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胚胎在发育时通过胎盘和脐带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代谢废物送入母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完成后由产道直接产出。
小鸡的孵化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鸡孵化期约21天,7天照蛋,18天落盘,一般受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前或延迟孵化。自然孵化,由母鸡孵蛋,可以省去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过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鸡蛋的孵化率。
调查猫和狗的繁殖过程。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这种用这种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这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表被毛,体腔内有隔,雌体有乳腺,用乳汁哺育幼体。绝大多数为胎生,有胎盘。除了猫和狗,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哺乳动物。
1.在陆地上行走的:大熊猫、狮子、老虎、狼、羊、鹿等。
2.在树上生活的:猴子、松鼠、树袋熊等。
3.在地下居住的:老鼠、兔子、穿山甲、鼹鼠等。
4.在水中生活的:鲸、海豚等。
5.在水边生活的:水獭、海狮、鸭嘴兽等。
6.在天空飞翔的:蝙蝠类。
这些动物有卵生(比如鸭嘴兽) ,有胎生(比如大熊猫) ,但是它们都是用乳汁哺育幼体,都属于哺乳动物。
研讨: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动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
卵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如鸡、鸭、鱼、 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胎生。胎生动物是指直接生下胎儿的动物。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要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哺乳动物一般为胎生。 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高等类群如猴、虎、牛、羊、狼等,都是胎生。
此外,低等动物中有些动物会采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方式,比如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可以由一个分裂成两个大小一样的草履虫;而水螅,通过出芽生殖,从母体上长出一个相同的个体。
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有性生殖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比如胎生动物猪、狗等,卵生动物鸡、乌龟等。而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和断裂生殖。分裂生殖主要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出芽生殖的动物有水螅;断裂生殖的动物有涡虫、海葵等。
观看动物的繁殖及蜗牛的繁殖视频资料。
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种呢?
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父亲体内的生殖细胞(精子)和母亲体内的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亲肚子里(子宫)生长发育,经过大约280天(40周)的时间,胎儿就会从母亲体内生出来。胎儿在母体内刚出生的叫婴儿,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母亲孕育出来的。婴儿通常通过母乳获得营养。
人是哺乳动物吗?
人类属于灵长目的哺乳动物,灵长目的哺乳动物包括猿猴、狐猴和人类等,除人类外,多分布于大洋洲以外的温暖地区。人类是分布最广泛的陆栖哺乳动物物种,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个大陆(尽管南极洲没有永久性定居点)。人类能够全年繁殖。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胎生,妊娠期平均为40周。通常有一个后代产出,虽然双胞胎偶尔出现,但很少有多胞胎出生。分娩间隔、出生体重、断奶时间、独立性和性成熟度都随着母亲和年轻人的营养状况而大不相同,并且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
拓展:了解动物的“家”。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生宝宝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个“家”。查阅资料,了解几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看它们一般选择在哪里建“家”。
1.我知道的动物的“家”。
①在树上建“家”:大部分鸟类会在树上筑巢,比如喜鹊、织布鸟等。也有一些昆虫在树上筑巢,如马蜂。
②在树构里建家”,些乌类和着F起树的动物会把“家”安在树润中,此如啄木鸟、松眼,也有一些动物会经常出没在树洞中,比如蛇蟎螄蚂蚁等,它们也会在树洞里安家。
③在山洞中建“家”,狮子、老虎、狼等大型哺乳动物通常在山洞中筑巢繁殖后代。当然山洞也是一些蛇和蝙蝠经常出没的地方。
④在地下建“家”:土壤中的动物通常在地下洞穴中“家”,比如蚂蚁、蟋蟀,有些蚂蚁甚至把“家”建得像高楼-样。 一些哺乳动物也会在地下筑巢,比如老鼠、兔子等。
⑤在地上隐蔽处建“家”:一些生活在草原或丛林中的动物,会在隐蔽的草丛、树丛中用干草、树枝等材料筑巢哺育后代,比如野鸡、野鸭、野猪等。
还有在沙滩上产卵的海龟,在悬崖峭壁筑巢的老鹰,在地上挖浅窝的鸵鸟等,动物建“家”的本领五花八门。
人类毁坏动物的“家”的行为。
①乱砍滥伐,肆意的破坏森林植被,动物无处安家。
②过度的放养牲畜,造成草原植被不堪重负。
③大量开发耕地,造成林地、湿地不断减少,动物生态遭到破坏。
④大量开发旅游区,破坏自然环境,扰乱动物的生活。
⑤环境污染,导致水土污染严重,动物无法生存。
观看喜鹊筑巢及繁殖最快的动物——旅鼠的视频资料。
学生交流回答。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并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分析各类动物中的特殊例子。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体会动物为了延续物种是多么辛苦,对学生进行关爱动物的教育。
引入探索活动。
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昆虫类、鸟类、鱼类等动物一般为卵生动物。
体验科学思维的方法过程,并最终能够认识哺乳动物。
旨在通过比较各类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与相同,进一步深化理解卵生和胎生。
通过交流研讨,深化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认识,使学生完整地建构动物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活,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积极保护动物、植物出一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我们还了解到动物生存依赖于植物,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繁殖后代,作为庇护场所。使我们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板书
7.动物的繁殖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动物的繁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动物的繁殖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动物的繁殖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动物的繁殖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动物的繁殖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动物的繁殖精品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