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108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108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下列生活中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万里雪飘B.电灯发光C.钢铁生锈D.刻舟求剑
2.(1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氮气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
3.(1分)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4.(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铁锈B.合金C.石灰石D.液氧
5.(1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6.(1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壶机器人使用的是质量轻且能提供充足能量的锂电池。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的原子序数是3
B.锂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锂属于金属元素
7.(1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0
8.(1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0℃。降温过程,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浓度先不变后变小
C.时间t1时溶液温度介于20℃~30℃之间
D.20℃时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31.6:100
9.(1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铁钉明显生锈,②③中铁钉几乎不生锈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可以防止铁生锈
10.(1分)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4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
12.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地比较不同形状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铁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判断的依据: ;
(2)b点表示铁与稀盐酸反应 停止;(选填:“已经”或“没有”)
(3)5g铁片与5g铁粉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最终体积 。(选填“相等”或“不等”)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水的问题:
(1)实验一中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二用微观解释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的实质 ;
(3)实验三中起吸附作用的是 。
14.“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如图是含氧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对应化合物如果是氯化钠标出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
(2)B点对应的物质的类别 ;
(3)C点对应的氯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15.“碳达峰”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CO2的排放不再增长,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CO2,要采取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2)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在“碳达峰”到来前,我国需调整能源结构。请举一例新能源 。
(4)实现“碳中和”,需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模型图如图所示:处的微粒图示是 。
(5)根据微观图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不变。
16.比较、分类、对比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甲、乙、丙、丁实验中 对比,可以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此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控制温度相同、加入的碘或高锰酸钾的质量相同之外 ;
(2)B中实验的目的是 ;
(3)C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必备的条件是 ;
(4)D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红磷的量少量,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17.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2)60℃时,将1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质量是 g。
(3)60℃时,向100g水中加入Xg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二所示。根据图一和图二分析X的数值是 g。
18.我国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古人采矿的场景:“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主要成分为SnO2)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 (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从中可以判断,SnO2 (填“易”或“难”)溶于水。
(2)古人冶炼金属的过程:“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指鼓入空气)熔化。”鼓入足量空气的作用是 。
(3)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融化流出,其原因是 。
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A中标有字母m的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并写出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测量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通过F装置中的水压入量筒,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忽略管内空气的体积以及水中溶解氧气的体积)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量体积偏大的是 。
A.量筒读数俯视读出
B.清洗后的量筒未干燥即使用
C.胶塞连导管连接处漏气
D.量筒中的导管在最大刻度线上方
(4)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与B相比优点是 。
(5)若使用装置D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填“c”或“d”)端通入。
20.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108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分)
1.(1分)下列生活中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万里雪飘B.电灯发光C.钢铁生锈D.刻舟求剑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万里雪飘只是下雪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电灯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D、刻舟求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氮气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故A选项错误;
B、氢气不是空气的成分,故B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C选项错误;
D、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原子,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铁锈B.合金C.石灰石D.液氧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
B、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所以合金属于混合物;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
D、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1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考虑;
B、根据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考虑;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多少考虑;
D、根据原子的组成考虑。
【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B、化学反应包括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以及知道原子的构成,难度不大。
6.(1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壶机器人使用的是质量轻且能提供充足能量的锂电池。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的原子序数是3
B.锂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锂属于金属元素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锂的原子序数是3。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则锂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不是“g”。
D、锂带“钅”字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1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0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6×5=282;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1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16×4)=11:40。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1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0℃。降温过程,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浓度先不变后变小
C.时间t1时溶液温度介于20℃~30℃之间
D.20℃时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31.6:100
【分析】A、根据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100g水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进行分析;
B、根据开始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后开始有固体析出,溶质减少,进行分析;
C、根据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时间t1时溶液开始析出硝酸钾固体,进行分析;
D、根据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进行分析。
【解答】解:A、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而最终析出晶体10g,故A正确;
B、开始无溶质析出,后开始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故B正确;
C、加入的KNO3质量为41.3g,时间t1时溶液开始析出硝酸钾固体,说明此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1.6g,故C正确;
D、20℃时,则溶液质量为100g+31.6g=131.6g,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1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铁钉明显生锈,②③中铁钉几乎不生锈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可以防止铁生锈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试管①中的铁钉能与氧气,试管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②③中铁钉几乎不生锈。
B、②③中的铁钉均不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试管①中的铁钉能与氧气,试管③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中的铁钉锈蚀的情况、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分)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AB.BC.CD.D
【分析】A、铜不能和盐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加热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确。
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解答】解:A、铜不能和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稀盐酸、洗涤,该选项正确。
B、加热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不容易区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非选择题(4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Ca(OH)2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1)Al;
(2)Ca(OH)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地比较不同形状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铁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判断的依据: 曲线①单位时间内压强变化的大 ;
(2)b点表示铁与稀盐酸反应 没有 停止;(选填:“已经”或“没有”)
(3)5g铁片与5g铁粉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最终体积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等”)
【分析】(1)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
(2)根据b点后压强还在变化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解答】解:(1)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曲线①单位时间内压强变化的大;
(2)b点后压强还在变化,表示铁与稀盐酸还在反应;
(3)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2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1)曲线①单位时间内压强变化的大;
(2)没有;
(3)相等。
【点评】考查了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考查了学生读图的能力,难度一般,掌握图中的几个关键点即可。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水的问题:
(1)实验一中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 负极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2)实验二用微观解释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的实质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没有生成新分子 ;
(3)实验三中起吸附作用的是 活性炭 。
【分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2)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解答】解:(1)实验一中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3H2↑+O2↑;
故答案为:负极;5H2O2H2↑+O2↑。
(2)实验二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没有生成新分子;
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没有生成新分子。
(3)实验三中起吸附作用的是活性炭。
故答案为:活性炭。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如图是含氧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对应化合物如果是氯化钠标出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Cl ;
(2)B点对应的物质的类别 单质 ;
(3)C点对应的氯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ClO2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进行分析;
(2)根据B点物质的元素为0价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NaCl中Na为+1价,Cl为﹣1价,则NaCl中Na为+2价表示为:;
(2)B点物质的元素为0价,则表示的物质种类为单质;
(3)根据图示可知C点Cl的化合价为+8,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正负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2。
故答案为:(1)Cl;
(2)单质;
(3)Cl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碳达峰”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CO2的排放不再增长,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CO2,要采取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
(2)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在“碳达峰”到来前,我国需调整能源结构。请举一例新能源 太阳能(合理即可) 。
(4)实现“碳中和”,需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模型图如图所示:处的微粒图示是 。
(5)根据微观图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个数、质量 不变。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分析;
(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常用的新能源产品分析;
(4)根据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6CO2+2H5O;
(3)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4)根据图示微粒代表的原子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H3和CO2,生成物有尿素[CO(NH4)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反应前有2个N、3个C原子,反应后只有2个N、1个C原子,因此缺少3个H,故 处的微粒为H2O;图示为:;
(5)根据微观图示可知,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
(1)温室效应;
(2)CH4+5O2CO2+4H2O;
(3)太阳能(合理即可);
(4);
(5)种类、个数。
【点评】环保、能源等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就成为经常考查的问题。
16.比较、分类、对比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甲、乙、丙、丁实验中 甲和丙或乙和丁 对比,可以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此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控制温度相同、加入的碘或高锰酸钾的质量相同之外 水和汽油的体积相同 ;
(2)B中实验的目的是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
(3)C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必备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
(4)D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红磷的量少量,对实验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分析】(1)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2)B中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与反应物质量无关。
【解答】解:(1)A中甲、乙、丙、丁实验中,可以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加入的碘或高锰酸钾的质量相同之外。
故答案为:甲和丙或乙和丁;水和汽油的体积相同。
(2)B中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故答案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C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必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
(4)D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红磷少量。
故答案为:没有。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31.6 g。
(2)60℃时,将1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质量是 210 g。
(3)60℃时,向100g水中加入Xg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二所示。根据图一和图二分析X的数值是 63.8 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3的溶解度是31.6g;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5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
(3)由图可知,降温到20℃,20℃时,则X的数值是:31.6+32.2=63.8。
故答案为:(1)31.6g;
(2)210;
(3)63.8。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我国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古人采矿的场景:“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主要成分为SnO2)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从中可以判断,SnO2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
(2)古人冶炼金属的过程:“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指鼓入空气)熔化。”鼓入足量空气的作用是 提供充足的氧气能使木炭充分燃烧 。
(3)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融化流出,其原因是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
【分析】(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分析;
(2)根据充分燃烧的方法分析;
(3)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水中淘取锡砂,则应该是水漏下,所以需要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所以SnO2难溶于水;
(2)鼓入足量空气,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能使木炭充分燃烧;
(3)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的金属的熔点,炼锡时加铅形成合金。
故答案为:(1)小于;难;
(2)提供充足的氧气能使木炭充分燃烧;
(3)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化学与生活、金属与材料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A中标有字母m的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 。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 B或C (填字母序号),并写出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3)为测量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通过F装置中的水压入量筒,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忽略管内空气的体积以及水中溶解氧气的体积)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量体积偏大的是 AB 。
A.量筒读数俯视读出
B.清洗后的量筒未干燥即使用
C.胶塞连导管连接处漏气
D.量筒中的导管在最大刻度线上方
(4)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与B相比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5)若使用装置D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d (填“c”或“d”)端通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会使读出的水的体积偏大,清洗后的量筒未干燥即使用,会使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大,量筒中的导管在最大刻度线上方,不影响量筒内水的体积进行分析;
(4)根据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
(5)根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图A中标有字母m的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O22H2O+O6↑;
(3)A、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导致测量氧气的体积偏大;
B、清洗后的量筒未干燥即使用,导致测量氧气的体积偏大;
C、胶塞和导管连接处漏气,导致测量氧气的体积偏小;
D、量筒中的导管在最大刻度线上方,不影响测量氧气的体积。
故选:AB;
(4)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
(5)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若使用装置D收集氢气。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B或C;2H2O62H3O+O2↑;
(3)AB;
(4)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5)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0.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 4.4 g。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解(1)生成CO2的质量为:
20g+100g﹣115.6g=6.4g;
(2)设生成4.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4+H2O+CO2↑
100 44
x 8.4g
x=10g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0%。
故答案为:
(1)4.4;
(2)50%。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正确理解题目所给信息和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选项
实验目的括号里是杂质
实验方法或实验方案
A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FeCl2溶液(CuCl2)
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铁粉后,过滤
D
区分CO和H2两种气体
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选项
实验目的括号里是杂质
实验方法或实验方案
A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FeCl2溶液(CuCl2)
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铁粉后,过滤
D
区分CO和H2两种气体
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