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以下关于化学的说法中(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C.纯天然物质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安全性更高
D.生活中钢铁生锈、葡萄酿酒、火药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2.(2分)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推广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
3.(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称量氯化钠B.检验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4.(2分)如图①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②~④分别表示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图示①中硫、氯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其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B.②对应的微粒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③、④对应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④对应的微粒达到稳定结构,符号是Cl﹣
5.(2分)2022年1~10月,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超500万。铬酸钙(CaCrO4)作为新能源车电池的正极材料,其合理利用极大的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知在铬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 )
A.+2价B.+3价C.+4价D.+6价
6.(2分)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7.(2分)在医学工作中,14C主要用作“14C呼气试验”,可以用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14C表示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
B.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
C.该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
D.该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2分)科学思维需要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思考和判断。下列关于化学概念间逻辑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9.(2分)化学反应常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以下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色粉末状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电解水: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10.(2分)如图所示是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的结构。当喷淋头附近的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C3H8O3)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进而开始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中( )
A.丙三醇(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g
B.玻璃胀破的原因是温度升高丙三醇分子体积变大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多选)11.(4分)科学探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B.用沉降的方法将黄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D.利用空气中不同气体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选)12.(4分)下列关于实验探究的目的或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AB.BC.CD.D
(多选)13.(4分)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B.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与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多选)14.(4分)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 )
A.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减小
C.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广口瓶内吸入水
D.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能得到相同的现象和结论
(多选)15.(4分)炭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生成一氧化碳。取0.18g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0.5g碳酸钙。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为0.06g
B.炭燃烧共消耗氧气的质量为0.16g
C.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28g
D.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3分)(1)按要求从氧气、氢气、二氧化硫、氯化钙、氧化镁、碳酸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气体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一种空气污染气体
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2)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①铜离子
②2个铝原子
③3个氮气分子
(3)我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界“百科全书”。
①《茶经》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2SiO3)有益人体健康,其分子中硅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硅酸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写元素符号)。
②《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其主要是由茶黄素(C29H24O12)、香叶醇(C10H18O)、儿茶素(C15H14O6)等物质所致,以上三种物质均属于 (选填“混合物”“化合物”或“氧化物”之一);茶香四溢主要体现了分子 的性质。
③《茶经》中关于煮茶的记载有“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原因是流动的山泉水中钙和镁化合物含量少,硬度小,煮茶最好。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7.(10分)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的液体火炬燃料——“零碳甲醇”备受瞩目。它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碳中和”理念的重要途径。
(1)电解制氢
①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生改变的微粒名称是 (选填“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之一)。
(2)甲醇合成
①工业上可以将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零碳甲醇(CH3OH),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X,X的化学式为 。
②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 。
③零碳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CO2资源化循环利用,每生产一吨零碳甲醇,可以消耗 吨的CO2 (结果精确至0.1吨)。
(3)甲醇燃烧
①甲醇(CH3OH)可做燃料,如图2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变化观: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
B.守恒观: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
C.平衡观: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8.(12分)化学科学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方法论。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
(1)化学兴趣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进行实验。
①反应原理: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选择仪器:装置A、B均可作为制备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装置B相比于A最突出的优点为 (写出一条即可)。
③收集验满:若需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填“瓶口”“瓶内”之一),若木条 ,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④性质探究与应用:铜粉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E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该实验中的铜粉要足量,否则测的氧气含量的结果偏小
B.实验过程中通过推拉活塞可以保证氧气充分反应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待装置冷却后,未将气球内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测得的氧气含量结果不准
(2)化学兴趣小组用不同装置(图2)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实验探究。
①实验一:反应前电子天平的示数为m1。将试管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待完全反应后示数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 m2(选填“>”“<”“=”之一)。
②实验二:将气球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装置始终密闭,完全反应后观察到电子天平的示数减小 。
③实验三:利用软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发现反应前后电子天平示数不变。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同学们认为化学反应前后 (填选项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e.物质种类
19.(13分)有光的地方就会有文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蜡烛,如今现代都市华灯璀璨。照明经历了从火到电的发展历程
(1)古诗新证,也谈“剪烛”
最初的蜡烛为单股烛芯,在使用中很难完全燃烧,所以需要不时的将烛芯残留的末端减掉。后来发明了多股棉线烛芯,可以完全燃烧,不需要不断修剪烛芯。相比单股烛芯 。
(2)当风秉烛,追本溯源
某化学实验小组经过查阅资料知道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该小组进行了石蜡的组成元素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实验探究】
③请写出操作Ⅱ中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拓展延伸】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呢?
④同学们取13g石蜡固体,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测得生成44gCO2和9gH2O,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石蜡中 氧元素(选填“有”“无”“无法确定”之一)。
(3)沐光而行,传承文明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储能设备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回收废旧电池的同时,发现电池内有黑色固体,开展如下的实验: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中可能含有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锌等固体。其中氯化锌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提出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为炭粉;
猜想二:黑色固体为 ;(填写物质名称)
猜想三: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和炭粉。
【实验探究】探究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的成分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 ,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气体E的化学式为 ,固体D在步骤Ⅳ中起 作用。
③由此得出结论:猜想 是正确的(选填“一”“二”“三”之一)。
20.(12分)钙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适量补钙有助于身高发育,可减轻生长过快引起的骨骼发育疼痛等症状。如图1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如图2进行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钙片属于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之一);标签中介绍钙片的功能是“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选填“单质”“原子”“元素”之一)。
(3)图2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4)计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按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服用者每天通过该补钙剂实际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分析】根据化学的特点解题,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是在原子,故B说法正确。
C.纯天然物质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
D.生活中钢铁生锈、火药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化学探究的领域,明了化学学习的意义,为学生学好化学,树立为化学科学奋斗的目标,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2.【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B、根据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的缺点进行分析;
C、根据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D、根据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保护环境。
B、使用一次性餐具、二氧化碳的排放、碳中和。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D、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A、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故A操作正确;
B、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说明气密性良好;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放棉花团,故D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4.【分析】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B、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解答】解:A、图示①中硫,其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故选项正确。
B、②对应的微粒是氧原子,易得电子,故选项正确。
C、③、④对应的微粒分别是硫元素,故选项不正确。
D、④对应的微粒达到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5.【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CaCrO4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8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6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6.【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气体受压后,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14C表示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8=14;
C、核电荷数=质子数,C错误;
D、该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故选:C。
【点评】加强对原子构成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A、根据混合物与化合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纯净物、单质、氧化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所以混合物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
C、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故C错;
D、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所以纯净物包含着单质和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方法。
9.【分析】A、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答】解:A、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选项不正确。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产生白色粉末状固体。
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0.【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当喷淋头附近的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C3H8O3)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进而开始喷水灭火,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常常省略不写。
B、玻璃胀破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汽化吸热,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由题意,热敏球内的丙三醇(C3H6O3)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则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灭火的原理、分子的基本性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沉降只能能泥沙等不溶物沉到水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D、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B、沉降只能能泥沙等不溶物沉到水底,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则是氮气,则是氧气,则是空气,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
D、利用空气中不同气体的沸点不同,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C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分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左边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右边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D、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B、左边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故选项不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故选:AB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3.【分析】A、根据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还可能是质子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与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还可能是质子;
B、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正确;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故选:BC。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14.【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止水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通过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冷却至室温,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则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
C、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求出一氧化碳质量,最后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4↓+H2O
44
x
x=0.22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22g××100%=6.06g,则生成的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为0.06g×100%)=0.28g,炭燃烧共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22g+0.28g﹣0.18g=4.32g。
A、由计算可知,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计算可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计算可知,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计算可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及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符合周围各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分类及微粒性子、常见的净水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氢气为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的化学式为H2。
②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O。
③二氧化硫为空气污染物,化学式为SO2。
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4。
(2)①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铜离子符号为Cu2+。
②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铝原子的符号为3Al。
③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3个氮气分子的符号为3N8。
(3)①硅酸(H2SiO3)分子中硅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16×8)=7:12;元素的质量分数=,则元素的质量比越大,由于氢、硅,氧元素的质量比最大。
②茶黄素(C29H24O12)、香叶醇(C10H18O)、儿茶素(C15H14O6)三种物质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则类似于过滤、镁化合物的含量。
故答案为:(1)①H8;
②MgO;
③SO2;
④CaCO3;
(2)①Cu3+;
②2Al;
③3N8;
(3)①7:12;O;
②化合物;不断运动;
③过滤;加热煮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考查内容较多,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微粒符号的书写及微粒的性质、常见的净水方法等,根据已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
17.【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和电解水的原理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根据图示分析,根据方程式简单计算;
(3)根据反应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1)①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水石厂氢气和氧气2O2H8↑+O2↑;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生改变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2+8H2CH3OH+X,反应前有8个C、6个H、1个O,故X中含有3个H和1个O2O;
②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有分子筛膜;
③设每生产一吨零碳甲醇,可以消耗CO3 的质量为x,
CO2+3H6CH3OH+H2O
44 32
x 3t
x≈1.6t;
(3)①甲醇(CH3OH)可做燃料,如图2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CH3OH+3O32CO2+4H2O;
②A.变化观: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水循环是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A说法正确;
B.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正确;
C.平衡观: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C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①电;2H7O2H2↑+O4↑;②水分子;
(2)①H2O;②温度为 210℃;③1.6;
(3)①2CH3OH+6O22CO8+4H2O;②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较多,根据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18.【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42H3O+O2↑。
②选择仪器:装置A、B均可作为制备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B相比于A最突出的优点为控制反应速率或控制加入药品的量。
③收集验满:若需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④铜粉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82CuO。
A.该实验中的铜粉要足量,否则测的氧气含量的结果偏小。
B.实验过程中通过推拉活塞可以保证氧气充分反应,故选项正确。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和玻璃管内气体总体积的。
D.待装置冷却后,未将气球内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故选项正确。
(2)①实验一:反应前电子天平的示数为m1。将试管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待完全反应后示数为m2。m2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m5,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氧气逸出装置。
②实验二:将气球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装置始终密闭,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③实验三:利用软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发现反应前后电子天平示数不变,同学们认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
故答案为:(1)①2H2O22H3O+O2↑。
②控制反应速率或控制加入药品的量,节约药品。
③D;瓶口。
④2Cu+O32CuO;C。
(2)①>。
②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③ab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9.【分析】(1)根据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2)①根据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来分析解答;
②根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则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来分析解答;
③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解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再结合题中数据来分析解答;
(3)【提出猜想】根据废旧干电池中可能含有的黑色固体有二氧化锰、炭粉,再结合猜想一、三来分析解答;
【实验探究】①根据碳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分析解答;
②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析解答;
③根据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的成分二氧化锰和炭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相比单股烛芯,多股棉线烛芯可以完全燃烧的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①点燃蜡烛,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
②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则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操作Ⅱ中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7↓+H2O;
④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6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g×=4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则石蜡中无氧元素;
(3)【提出猜想】废旧干电池中可能含有的黑色固体有二氧化锰、炭粉,猜想三: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和炭粉;
【实验探究】①碳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则气体C的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2+H2O═H2CO3;
②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则气体E是氧气2,固体D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③根据上述结论可知,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的成分二氧化锰和炭粉。
故答案为:(1)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①氢;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Ca(OH)2+CO2═CaCO4↓+H2O;
④无;
(3)【提出猜想】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①CO2;CO5+H2O═H2CO2;
②O2;催化;
③三。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20.【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及其作用来分析;
(2)根据混合物的概念以及物质由元素组成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
(5)根据某元素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钙片中含有碳酸钙和其他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指的是元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6g。
(4)设钙片中 CaCO3 的质量为x。
CaCO3+8HCl═CaCl2+H2O+CO8↑
100 44
x 4.4g
x=10g
则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答: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5)如果按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服用者每天通过该补钙剂实际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1g×6)×50%×(。
故答案为:
(1)漏斗;引流;
(2)混合物;元素;
(3)4.4;
(4)50%;
(5)6.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A
B
C
D
a表示混合物
b表示化合物
a表示化合物
b表示单质
a表示化合物
b表示氧化物
a表示纯净物
b表示单质
c表示氧化物
A.探究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B.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蜡烛由上而下依次熄灭
D.探究燃烧的条件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点燃蜡烛,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石蜡中含有① 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Ⅱ.将烧杯迅速倒转,并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②
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