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比一比,再组词,根据要求完成练习,知识回顾,口语交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8分)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1)秋天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地来了。
(2)在庐山上游览,常常会有一种 、飘飘欲仙的感觉。
4.(5分)比一比,再组词。
5.(6分)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金秋时节,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改为“被”字句)
(2)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能站立、走动、出舱活动。
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悠闲惬意的图景。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安徒生。
C.《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科学家通过对蝙蝠的研究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
D.《走月亮》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我”和阿妈在云南洱海边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7.(7分)知识回顾。
(1) ,复照青苔上。
(2)通过观察学习,我们发现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勤学好问,就如韩愈所说:“ ,孰能无惑?”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疑问是正常的,为此,我们要保持“智能之士, , ”的态度,努力做到“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切忌盲目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因为《尚书》中说“ ,自用则小”。
8.(2分)口语交际。
ㅤㅤ朝看云卷云舒,暮看花开花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愉悦的环境里,但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作为环保小卫士,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呢?请你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
9.(9分)阅读。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ㅤㅤ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从文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段话从 和 两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 的场面。
(3)这段文字极具画面感,读着“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我仿佛看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仿佛听到 。
10.(14分)阅读。
蜗牛很“牛”
ㅤㅤ①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等随处可见其踪迹,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
ㅤㅤ②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遇到危险,就会把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同时,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仅仅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把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在众目之下走了出来。
ㅤㅤ③蜗牛更“牛”的是,它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在日本,有一种蚤(zǎ)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蚤蜗牛借助了什么神秘力量呢?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一小部分的蚤蜗牛被鸟吞食后,能忍受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进行了长距离的迁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1)短文从哪三方面写了蜗牛很“牛”?请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下列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提问的?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序号)
①题目《蜗牛很“牛”》中的“牛”为什么加了引号?
②蜗牛是如何利用活板来封住壳口的呢?
③在生活里,这些很“牛”的蜗牛还可能有哪些“牛”的表现呢?
(3)读完短文,你也来提出一个问题(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并说明提问题的角度,在选项前打勾。
问题:
11.(30分)作文。
家人与我们朝夕相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你一定很了解自己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请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可以选择一个家人来写,也可以选择家中的几个人来写。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结构完整。
(2)要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来写。
(3)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字数不少于35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四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宽阔 反复 庄稼 改善 虚弱
葡萄 水稻 洋溢 感激 僵硬
2.(4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解答】“家雀儿”“雀”在“家雀儿”中表示小鸟,读“qiǎ”;读“què”时,可组词“麻雀”等。
“薄雾”“薄”在表示轻微、少的时候读“bó”,如“薄雾”“薄暮”;读“bá”时,可表示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等,如“薄片”。
“系鞋带”“系”表示打结、扣时读“jì”,表示关联等时读“xì”,“系鞋带”是打结的动作,所以读“jì”。
故答案为:
qiǎ bó yíng jì
shuò bì jiē lài
3.(8分)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1)秋天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悄无声息 地来了。
(2)在庐山上游览,常常会有一种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的感觉。
【解答】风平浪静 轻声细语 横七竖八
震耳欲聋 悄无声息 腾云驾雾
(1)悄无声息: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符合语境。
(2)腾云驾雾:原指传说中神仙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现形容奔驰迅速或因神志恍惚而有眩晕的感觉。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静 轻 竖
震 悄 驾
(1)悄无声息;
(2)腾云驾雾。
4.(5分)比一比,再组词。
【解答】例如:“堤”与“提”,形近,音不同,义不同。堤:沿河、沿湖或沿海的防水构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可组词:河堤。提: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可组词:提起。
故答案为:
河堤 纪律 探测 构词 淘气
提起 记住 深浅 水沟 葡萄
5.(6分)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金秋时节,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改为“被”字句)
金秋时节,每晚和繁星相对,它们被我认得很熟。
(2)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是谁来传授知识呢?当然是老师。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能站立、走动、出舱活动。
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能站立,能走动,能出舱活动。
【解答】(1)考查了“被”字句。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它们)+被+主动者(我)+其他成分。
(2)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自问自答,是设问句。仿写一个设问句即可。
(3)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在“电视、飞机、宇宙飞船”前面加上“没有”,构成排比句式。仿写时注意句式的仿写。
故答案为:
(1)金秋时节,每晚和繁星相对,它们被我认得很熟。
(2)是谁来传授知识呢?当然是老师。
(3)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能站立,能走动,能出舱活动。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悠闲惬意的图景。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安徒生。
C.《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科学家通过对蝙蝠的研究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
D.《走月亮》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我”和阿妈在云南洱海边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故选:B。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
7.(7分)知识回顾。
(1)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通过观察学习,我们发现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勤学好问,就如韩愈所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疑问是正常的,为此,我们要保持“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 不问不知 ”的态度,努力做到“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切忌盲目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因为《尚书》中说“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解答】(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这句诗的意思是: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描绘了夕阳余晖透过树林缝隙洒下的宁静画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强调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疑问,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求解。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不学习也不会成功,不求教也不会懂得道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提问的重要性。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这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强调了谦虚好问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
(1)返景入深林;
(2)人非生而知之者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审问之 明辨之 好问则裕。
8.(2分)口语交际。
ㅤㅤ朝看云卷云舒,暮看花开花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愉悦的环境里,但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作为环保小卫士,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呢?请你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解答】作答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故答案为: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四、阅读理解(23分)
9.(9分)阅读。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ㅤㅤ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从文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段话是按照 由远到近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段话从 样子 和 声音 两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 到来 的场面。
(3)这段文字极具画面感,读着“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我仿佛看到 潮水滚滚而来的情景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仿佛听到 潮水轰轰作响地声音 。
【解答】(1)本题考查写作顺序。通读语段,结合加点词“再近些”和“越来越近”可知,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根据文中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些内容可知,这段话从样子和声音两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到来的场面。
(3)本题考查扩展写话。通读语段可知,这段文字极具画面感,读着“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我仿佛看到潮水滚滚而来的情景;“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仿佛听到潮水轰轰作响地声音。
故答案为:
(1)由远到近;
(2)样子 声音 到来;
(3)潮水滚滚而来的情景 潮水轰轰作响地声音。
10.(14分)阅读。
蜗牛很“牛”
ㅤㅤ①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等随处可见其踪迹,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
ㅤㅤ②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遇到危险,就会把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同时,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仅仅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把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在众目之下走了出来。
ㅤㅤ③蜗牛更“牛”的是,它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在日本,有一种蚤(zǎ)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蚤蜗牛借助了什么神秘力量呢?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一小部分的蚤蜗牛被鸟吞食后,能忍受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进行了长距离的迁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1)短文从哪三方面写了蜗牛很“牛”?请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下列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提问的?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序号)
①题目《蜗牛很“牛”》中的“牛”为什么加了引号? B
②蜗牛是如何利用活板来封住壳口的呢? A
③在生活里,这些很“牛”的蜗牛还可能有哪些“牛”的表现呢? C
(3)读完短文,你也来提出一个问题(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并说明提问题的角度,在选项前打勾。
问题: C:蜗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蜗牛的“牛”体现在分布广泛、适应环境能力强、保护自己方式独特三个方面。文本中提到蜗牛遍布世界各地,从森林、草地到高山、平地,甚至高寒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蜗牛能够通过降低代谢速率来适应极端环境,比如在危险情况下缩回壳中并封住壳口;此外,蚤蜗牛通过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即被鸟类吞食后还能存活下来的方式进行迁徙,展示了蜗牛独特的保护机制。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问题①是从写法的角度进行提问的,因为它涉及到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问题②是从内容的角度进行提问的,因为它关注的是文本中如何具体描述蜗牛利用活板来封住壳口的过程;问题③是从联系生活的角度进行提问的,因为它鼓励读者将文本中的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蜗牛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可能的表现。
(3)本题考查开放探究。从C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蜗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蜗牛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考虑到蜗牛的广泛分布和独特生存策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可能起到了关键的角色,如土壤改良者、食物链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些植物的传播者。
故答案为:
(1)分布广泛 适应环境能力强 保护自己方式独特;
(2)①B;
②A;
③C;
(3)C:蜗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1.(30分)作文。
家人与我们朝夕相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你一定很了解自己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请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可以选择一个家人来写,也可以选择家中的几个人来写。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结构完整。
(2)要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来写。
(3)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字数不少于350字。
【解答】范文:
“厨神”爸爸
在我的家人中,爸爸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那令人惊叹的厨艺,简直就是我家的“厨神”。
爸爸长得高高瘦瘦的,平时总是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只要一走进厨房,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爸爸做的菜色香味俱全。记得有一次,我过生日,爸爸决定亲自下厨为我做一顿丰盛的生日大餐。他早早地就去了菜市场,精心挑选了新鲜的食材。回到家后,就一头扎进厨房忙碌起来。
我在厨房外偷偷观察,只见爸爸熟练地切着菜,那切菜的速度和手法就像专业厨师一样。他先做我最爱吃的红烧肉。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入锅中煸炒,随着“滋滋”的响声,肉的香味渐渐散发出来。爸爸又依次加入各种调料,小火慢炖。不一会儿,红烧肉就变得色泽红亮,肉皮软糯,瘦肉部分鲜嫩多汁。
接着,爸爸又做了一道糖醋鲤鱼。他把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上划了几刀,裹上面粉,放入热油锅中炸。鱼在油锅里翻滚着,就像一条金色的蛟龙。炸好的鱼盛出后,爸爸又在锅里调制糖醋汁,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屋子。最后把糖醋汁浇在鱼身上,一道糖醋鲤鱼就大功告成了。
除了这两道菜,爸爸还做了许多美味佳肴。看着满桌的美食,我和妈妈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爸爸的厨艺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让我感受到他对家人深深的爱。
kuān kuò
fǎn fù
zhuāng jia
gǎi shàn
xū ruò
pú tá
shuǐ dà
yáng yì
gǎn jī
jiāng yìng
家雀儿(què qiǎ)
薄雾(bó bá)
荧屏(yín yíng)
系鞋带(jì xì)
闪烁(lè shuò)
躲避(pì bì)
揭示(jiē xiē)
依赖(lài lǎn)
风平浪
声细语
横七 八
耳欲聋
无声息
腾云 雾
堤
纪
探
构
淘
提
记
深
沟
萄
A.文章的内容
B.文章的写法
C.得到启示,联系生活
提问角度:A.文章的内容
B.文章的写法
C.得到启示,联系生活
kuān kuò 宽阔
fǎn fù 反复
zhuāng jia 庄稼
gǎi shàn 改善
xū ruò 虚弱
pú tá 葡萄
shuǐ dà 水稻
yáng yì 洋溢
gǎn jī 感激
jiāng yìng 僵硬
家雀儿(què qiǎ) qiǎ
薄雾(bó bá) bó
荧屏(yín yíng) yíng
系鞋带(jì xì) jì
闪烁(lè shuò) shuò
躲避(pì bì) bì
揭示(jiē xiē) jiē
依赖(lài lǎn) lài
风平浪 静
轻 声细语
横七 竖 八
震 耳欲聋
悄 无声息
腾云 驾 雾
堤 河堤
纪 纪律
探 探测
构 构词
淘 淘气
提 提起
记 记住
深 深浅
沟 水沟
萄 葡萄
A.文章的内容
B.文章的写法
C.得到启示,联系生活
提问角度:A.文章的内容
B.文章的写法
C.得到启示,联系生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词句段运用,快乐读书吧,古诗词默写,阅读短文,完成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阅读与实践,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