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项选择题
1.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的田径赛场上,为铁饼运动员运输铁饼的足式机器人引人注目,这也是全球赛事上第一次使用足式机器人。如图所示为机器人背着铁饼在赛场上奔跑的情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机器人为参照物,铁饼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
C.以机器人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
2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二胡演奏者在演奏前一般通过调整弦的松紧来调节音色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3下列事例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学校、医院附近禁止鸣笛 B.靠近公路的居民楼一侧装有隔音墙
C.汽车排气口处安装消音装置 D.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戴上耳罩
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
A.乐器甲和乙发声的响度相同 B.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音调相同
C.乐器甲和乙发声的音调相同 D.乐器丙和丁发声的音色相同
5.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
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锅中烧水,过一会水沸腾,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
B.舞台上弥漫的白色烟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C.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是由于冰箱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东北地区冬季比较寒冷,早晨起来看到窗玻璃内侧有美丽的冰花形成
8.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
A.B.C.D.
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小球从A点到D点平均速度为1 m/s
10. 小海每天步行上学,从家中到学校约需3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最接近于( )
A. 500mB. 2000mC. 8000mD.
11. 如图所示,从温度与室温(20℃左右)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会
A.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12.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同时同位置出发,从左(a)向右(b)沿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乙球为参照物,甲球向右运动
B. 从a到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比是3∶2
C. 从a到b,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3∶5
D. 乙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多项选择题
13. 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能在用锡制作的器皿里熔化金块
B. 密度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
C. 固体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D. 在环境温度为-50℃的严寒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14. 如图所示,观看田径比赛时,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 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 速度的定义是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D. 运动快的运动员,其运动的速度一定大
15.根据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无风的情况下,发现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烛焰不断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听到其中的闹钟铃声减小,通过推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八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对着瓶口吹气,水装得越多,音调越低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三、实验与探究题
16.(1)图中,用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刻度尺测出的长度为 ;如果误用受潮膨胀的木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1m/s_______1km/h;(填>,=,”、“=”或“ ④. 偏大
【解析】
【详解】(1)[1]由题意可得,木块从A下滑至C过程 距离为s2,从A下滑至C所用时间为t2,则平均速度
(2)[2]BC段的距离
sBC=s2-s1
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
tBC=t2-t1
木块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
(3)[3]将木块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木块做加速运动,所以
v2>v1
(4)[4]如果木块在到达斜面底端前就停止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路程一定,由 可知,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23. 自下而上 见解析 甲 98 小于 不变 水的质量大 酒精
【详解】(1)[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放在铁架台的底座上,调节铁圈的高度,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最后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2)[2]由于此时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所以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中通过现象观察是否有大量的气泡冒出,且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识别水是否沸腾。
(3)[3]水沸腾前,气泡上升体积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体积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故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4][5][6]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min开始,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98℃不变,因此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说明当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7]如图丙,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相同的;两次实验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到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的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小华加热的时间较长,小华实验时水的质量偏大。
(6)[8]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能用于测量水沸腾时温度,如果使用酒精温度计会使温度计破裂。
24. 路程 0.08m/s
【分析】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2)直接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在这个过程中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
【详解】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因此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2)在这个过程中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v=s/t=0.48m/6s=0.08m/s.
25. ①. 6 ②. -2 ③. 液 ④. 凝华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图可知,盐冰熔化从第4min开始至第10min完成,熔化过程持续了
10min-4min=6min
(2)[2]由图可知,盐冰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盐冰的熔点-2℃。
(3)[3]在温度为0℃时,高于盐冰的熔点,处于液态。
(4)[4]白色的霜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四、计算题(共10分,31题2分,32、33题4分)请按要求写清计算过程(要写公式,代数要写单位,请标清楚下标)。
26. (1) ;(2)1h
【解析】
【详解】解:(1)从A地到B地,轿车通过的路程为
s1=120km-80km=40km
所用的时间为
t1=9∶40-9∶10=30min=0.5h
轿车的行驶速度
(2)由图可知,从B地北京的路程s2=80km,轿车从B地到北京的时间
答:(1)从A地到B地,轿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h;
轿车若仍以此速度行驶,还需要1h到达北京。
27.
【解析】1m/s 1m/s 20cm 3
【详解】(1).0~40s末的时间内,甲从10m位置运动到50m位置,路程为40m,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可知,甲的平均速度为1m/s
(2)0~40s末的时间内,乙从0运动到40m位置,路程也是40m,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可知,乙的平均速度为1m/s
(3).由图像可知,一开始甲、乙相遇10m,10s末甲在20m处,甲、乙相距20m,后续的甲、乙相距的距离都小于20m,所以甲、乙两人最远相距20m,故C正确;
(4)由图可知,当甲在10m处,乙在0处,甲、乙两人相距10m;当甲在20m处,乙在10m处时,甲、乙两人相距10m;当甲在50m处,乙在40m处时,甲、乙两人还是相距10m,所以甲、乙两人相距10m时有3次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28. ①. 高稳定性 ②. A ③. C ④.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由材料可知,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
(2)[2]由材料可知,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
A.以摆动的小球振荡周期为基准计时,故A符合题意。
BC.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和静止的书不能完成一次规则的运动,不能作为计时基准,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A.国王的脚长不固定,不能提供长度单位的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
B.全球人口的平均身高不固定,不能提供长度单位的标准,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到太阳的最远距离固定,可以提供长度单位的标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标准”。比如1.30m是儿童免费乘坐地铁的身高标准;身高低于1.30m的儿童可享受免费乘车待遇,身高不低于1.30m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表1:几种物质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表2:几种物质的密度/()
(常温常压下)
固态酒精
-117
酒精
铝
固态水银
-39
煤油
铁
锡
232
冰
铜
金
1064
水
水银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
35
40
45
49
54
58
63
67
…
乙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
时间
…
0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北京市延庆区涵养区张山营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模拟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4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