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共同提出来的
C.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统一性,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多样性,A错误;
B、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B错误;
C、该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由组织、器官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D错误。
故选C。
2. 下列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叙述是( )
A. 变形虫能够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
B. 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依赖其宿主细胞才能完成
C. 人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活动离不开细胞
D.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出氧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详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这表明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完成,这从反面说明了细胞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正确;
C、人是多细胞生物,人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体现了细胞在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C正确;
D、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出氧气,但是叶绿体不是细胞,它只是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3.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形成层属于组织层次
B. 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观察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属于种群水平研究
D. 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组织是指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植物体形成层属于组织层次,A正确;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
C、某种鸟类属于种群,所以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时,研究对象应属于种群,C正确;
D、生命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由生物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组成,即生命系统的组成可含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D错误。
故选D。
4.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描绘出暮春时节的景色,体现诗人的闲情雅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种青草和某种蛙含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 诗句中描述的所有的林莺、青草、青蛙构成群落层次
C. 诗句中描述的一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结构层次
D. 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构成了一个种群结构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特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青草属于植物,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蛙属于动物,动物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所以某种青草和某种蛙含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A错误;
B、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诗句中描述的林莺、青草、青蛙只是部分生物,不能构成群落层次,B错误;
C、一个池塘包括其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结构层次,C正确;
D、一个池塘里的鱼有多种,不是一个种群,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类中所含生物中都没有核膜
B. 图中生物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核糖体
C. b类中所含生物都属于细菌
D. c类中所含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⑴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⑵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详解】A、a类中所含生物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核膜,A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势能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
C、酵母菌、霉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C错误;
D、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A。
6.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装片向右移动,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B. 若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C. 视野中有一只往左游动的草履虫,为了在视野中央观察,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
D. 视野模糊时,应该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物像清晰
【答案】C
【解析】
【分析】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因此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与玻片的距离越近;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内的物像是倒像;
2.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若装片向右移动,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装片上,说明污点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与反光镜无关,A错误;
B、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置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为顺时针,B错误;
C、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置的,所以视野中有一只往左游动的草履虫,为了在视野中央观察,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C正确;
D、在高倍镜下,视野模糊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是高倍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换上高倍镜后,应先调③再调④,使得视野更清晰
B. 在光线明亮室内,观察浅色装片时,最好选用②中的平面镜
C. 换高倍镜时,应该先上升镜筒,以免破损⑤
D.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会变得更亮更清楚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中①是目镜,②是反光镜,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细准焦螺旋,⑤是物镜。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A错误;
B、在光线明亮的室内,观察浅色装片时,应将视野调暗,最好选用平面镜,B正确;
C、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转换成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会变得更暗更模糊,D错误。
故选B。
8. 使用A物镜(10×)和B物镜(40×)分别看到的显微镜图像(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转换为B时,通常调节为大光圈和凹面镜
B. 若在A中看到模糊的像,换成B后就能看到清晰的像
C. 若目镜为10×,则将A图中细胞的面积放大了100倍
D. 若A中看到100个细胞,换成B后可看到25个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A、A相较于B,视野中细胞数目较多,细胞较小,是低倍镜下的视野,B是高倍镜下的视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可通过调大光圈和使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A正确;
B、若在A中看到模糊的物像,必须调到物像清晰后才能换成B观察,B错误;
C、若目镜为10×,则将A图中细胞的长度和宽度放大了100倍,不是面积,C错误;
D、若A中看到100个细胞,换成B后放大倍数是A的4倍,细胞充满了整个视野,则换为B后视野中可看到100/42=6.25个细胞,D错误。
故选A。
9. 某生物实验室进行疫苗的研发,其中就包括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冠状病毒的研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鼠疫杆菌的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B. 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冠状病毒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C. 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 冠状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鼠疫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
B、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B错误;
C、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都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D错误。
故选C。
10. 以下常见生物中,均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发菜②颤蓝细菌③绿藻④海带⑤酵母菌⑥青霉菌⑦大肠杆菌⑧硝化细菌⑨支原体
A. ②⑦⑧B. ①③④
C. ③⑤⑥D. ②⑤⑨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主要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等。真核生物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等。
【详解】①发菜、②颤蓝细菌、⑦大肠杆菌、⑧硝化细菌、⑨支原体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③绿藻、⑤酵母菌、⑥青霉菌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故选C。
11. 细胞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支原体和动物体是无细胞壁的细胞生物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细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细菌都是异养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A、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动物体是没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故支原体和动物体是无细胞壁的细胞生物,A正确;
B、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核酸,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
D、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细菌并不都是异养生物,D错误。
故选A。
12. 基于对细胞元素组成、元素含量、元素分类等的认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机自然界的元素在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B. 在人体细胞干重中元素含量顺序为C>O>N>H
C. 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Fe会导致贫血
D.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生物界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A错误;
B、人体细胞干重时蛋白质含量最多,因此元素含量顺序为C>O>N>H,B正确;
C、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Fe会导致贫血,C正确;
D、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蛋白质、核酸中的C、H、O、N,D正确。
故选A。
13. 下列关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按照功能可以将组成细胞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C、H、O、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O是最基本元素
C. 血液中的Ca2+太多会导致肌无力,过少会导致抽搐
D. 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可有可无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按照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Cu等;主要元素是C、H、O、N、P、S等,C、H、O、N是基本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
【详解】A、按照在细胞中的含量可以将组成细胞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
B、C、H、O、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B错误;
C、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血液中的Ca2+太多会导致肌无力,过少会导致抽搐,C正确;
D、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作用重大,不可取代,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甲元素一定是某种微量元素
B. 甲、乙两种元素均是植物体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
C. 据图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乙元素比甲元素更重要
D. 只要提高这两种元素的浓度,就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植物生长所需的甲元素比乙元素少,当该植物生长速率最大时对甲元素需要量小于乙元素。
【详解】A、据图可知,该植物生长对甲元素的浓度需求小于乙元素,但不能说明甲元素一定是该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A错误;
BC、两种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均是植物体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不能说植物生长过程中乙元素比甲元素更重要,B正确,C错误;
D、植物生长过程需要多种物质参与,只提高这两种元素的浓度,不一定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多糖是由很多单糖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C. 无机盐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比如碳酸钙
D.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有无机盐参与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详解】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而不是蛋白质,A错误;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而不是多糖,B错误;
C、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化合物的形式,C错误;
D、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16. 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A. 脂质和糖类B. 蛋白质和磷脂
C. 纤维素和几丁质D. 核糖和脱氧核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
【详解】A、脂质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A错误;
B、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磷脂的元素组成通常是C、H、O,有些还含有N、P,B错误;
C、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有C、H、O,几丁质还含有N,C错误;
D、核糖和脱氧核糖组成元素都是C、H、O,D正确。
故选D。
17.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B. 对双缩脲试剂B液进行稀释可获得斐林试剂乙液
C. 鸡蛋清容易黏着试管壁,难以清洗,适当稀释后检测
D. 在检测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仅需要苏丹Ⅲ染液一种试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颜色反应,故选材的时候需要颜色浅,含量高,A错误;
B、在检测蛋白质时,B液应为0.01g/mL的CuSO4溶液,可将斐林试剂的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稀释后使用,B错误;
C、鸡蛋蛋清液容易引起试管挂壁而难以清洗,可将蛋清适当稀释,减少蛋清的浓度,使试管清洗变得更加容易,C正确;
D、在检测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需要苏丹Ⅲ染液和体积分数的50%酒精,D错误。
故选C。
18.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春游时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野果,色浅,味甜,采摘回来欲检测其中的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野果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且需要水浴加热
B. 检测蛋白质时,先向样液中加入0.1g/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0.05g/ml的硫酸铜溶液
C. 检测是否含有脂肪时,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便可直接观察是否出现橘黄色
D. 若该生物组织中不存在还原糖,则加入斐林试剂前后样液不变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野果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A正确;
B、检测蛋白质时,先向样液中加入0.1g/ml氢氧化钠溶液提供碱性环境,再加0.01g/ml的硫酸铜溶液,B错误;
C、检测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时,使用苏丹Ⅲ染液后需要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橘黄色颗粒,C错误;
D、若该生物组织中不存在还原糖,则加入斐林试剂前后样液变为硫酸铜的蓝色,D错误。
故选A。
19.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
B. 大豆种子适于鉴定蛋白质,其研磨滤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呈现紫色
C. 小麦种子适于鉴定还原糖,其研磨滤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呈砖红色
D. 花生种子适于鉴定脂肪,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可以观察到红色脂肪颗粒
【答案】B
【解析】
【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A错误;
B、大豆种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立即出现紫色反应,B正确;
C、小麦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反应,C错误;
D、花生种子含有大量的脂肪,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可以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B。
20. 下列关于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植物中,通常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B. 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都需要结合水的参与
C. 冬小麦越冬时结合水比例上升,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D. 新鲜鸡蛋的蛋清呈现胶质状,其细胞中的水都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水的作用: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结合水的作用: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详解】A、同一株植物中,幼叶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通常高于老叶,A错误;
B、细胞内的自由水参与许多生化反应,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错误;
C、冬小麦越冬时,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以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从而提高抗寒能力,C正确;
D、新鲜鸡蛋的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C。
21.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无机盐。为此,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从表中判断,该农田缺少最多的元素是( )
A. K
B. N
C. P
D. S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对植物生活的意义,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同时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又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的原则。由此作答。
【详解】甲、乙、丙、丁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由小麦收获量可看出,施用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和不施肥时产量均在55千克左右,产量无明显区别,只有在施用含钾的无机盐的情况下小麦产量最高,为65.68千克,说明该地块产量低是因缺少钾元素引起的。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
22. 如图表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会导致细胞死亡
B. 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该部分水可以自由流动
C. 存在形式由①转变成②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
D. 乙可以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丙可以表示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水的存在形式②具有良好溶剂等多种功能,②为自由水,则①为结合水。
【详解】A、②具有良好溶剂等多种功能,②为自由水,则①为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会导致细胞死亡,A正确;
B、②具有良好溶剂等多种功能,②为自由水,该部分水可以自由流动,B正确;
C、②(自由水)转化为①(结合水),可降低代谢水平,提高植物抗寒性、抗旱性,C错误;
D、①为结合水,则甲表示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等功能,故乙可以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丙可以表示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D正确。
故选C。
23.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肥料中的矿质元素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农作物根系吸收
B. 适当添加镁肥,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防止植物发黄
C. P被农作物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DNA、RNA、磷脂等
D. 农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后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进而被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有的离子被用于合成有机物,如N被用于合成含氮有机物蛋白质、磷脂、核酸等。
【详解】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肥料中的矿质元素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农作物根系吸收,A正确;
B、镁离子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适当添加镁肥,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防止植物发黄,B正确;
C、DNA、RNA、磷脂的组成元素中都有P,因此P被农作物吸收,可以参与构成DNA、ADP、磷脂,C正确;
D、将农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D错误。
故选D。
24. 无机盐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输液时质量分数为9%生理盐水比0.9%的生理盐水浓度更高,所以药效更好
B. 人体缺铁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 Na+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关,缺Na+会造成肌肉酸痛
D.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以无机盐中的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机盐是细胞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根据含量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同无机盐在生物体中起不同作用,有些无机盐可以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有些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等。
【详解】A、0.9%的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而9%的生理盐水会破坏内环境平衡,A错误;
B、铁是血红素的组成部分,体内缺乏铁,不能合成血红素,导致缺铁性贫血,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
C、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人体肌肉酸痛、无力等,C正确;
D、无机盐中也包含大量元素,如N、P、Mg等,D错误。
故选C。
25.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只是他们的连接方式不一样
C. 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功能都是提供能量
D. 因为糖类是碳水化合物,所以符合H:O=2:1的化合物都是糖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几类,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可直接被细胞吸收。二糖(C12H22O11)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乳糖均为二糖。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即单体)都是葡萄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几丁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是葡萄糖,B错误;
C、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功能不都是提供能量,如:纤维素,C错误;
D、符合H:O=2:1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2O,不能称为碳水化合物,D错误。
故选A。
26. 下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 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C. 人体可以直接吸收这两种二糖,并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D. 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题图中M和N都是葡萄糖;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
【详解】A、麦芽糖和蔗糖的组成可知,图中M、N指代的物质均为葡萄糖,A错误;
B、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
C、人体细胞不能直接吸收二糖,必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C错误;
D、图中M代表葡萄糖,葡萄糖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D正确。
故选D。
27.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B. 胆固醇参与动物、植物细胞膜的组成,磷脂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C. 脂质与糖类所含元素都相同,但脂质的氧含量更少,氢的含量更多
D.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时,肝糖原、肌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答案】A
【解析】
【分析】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多糖和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A、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它们在结构上差异很大,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A正确;
B、磷脂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B错误;
C、脂质的元素组成可能含有N和P,而糖类不含P,C错误;
D、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时,肝糖原可以分解,肌糖原通常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28. 油料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的干重可能先增加后下降,是因为在萌发初期,脂肪先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变为糖类(需要加氧),进而导致种子干重增加;后来糖类等氧化分解导致细胞干重又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在增加
B. 植物脂肪通常含有饱和脂肪酸,其熔点低,室温下呈现液态
C. 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 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
【详解】A、油料种子在萌发过程需要经过水解、糖异生、氧化分解等过程,所以有机物的种类增加,A正确;
B、植物脂肪通常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B错误;
C、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后供能,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
D、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油料种子在发育过程,可溶性糖转变成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D正确。
故选B。
29.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人需定量摄取米饭和馒头等主食
B. 蔗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
C. 果实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D. 饮食中如果过多的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尿病人要严格限制饮食,尤其是糖类食品,对于米饭、馒头等主食也要定量,因为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被吸收也会使病人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加重病情;蔗糖、麦芽糖、果糖属于二糖,二糖不能被直接吸收,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的脂质运输,适当的摄入胆固醇对人体有利,但是过量会有较大危害;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乳糖和糖原。
【详解】A、 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会产生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人的饮食要受到严格的限制,A正确;
B、蔗糖属于二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故可口服,但不能静脉注射,B错误;
C、 果实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细胞壁中的纤维素,C正确;
D、适当的摄入胆固醇对人体有利,但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D正确。
故选B。
30.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亮氨酸的R基是,则它的分子式是C6H13O2N
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一条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最多由17个氨基酸构成
C. 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则它们形成三肽的种类最多有6种
D.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的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
在肽链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详解】A、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由于亮氨酸的R基是-CH2-CH(CH3)2,将R基代入,可得亮氨酸的分子式是C6H13O2N,A正确;
B、由于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含N数量为17,所以最多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B正确;
C、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则它们能形成三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C错误;
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是由氨基中的-H和羧基中的-OH结合而成,所以H2O中氧来源于羧基,H来自氨基和羧基,D正确。
故选C。
31. 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使其丧失特定的空间结构,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的重新折叠,完全恢复为原来的构象,以下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性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
B. 高浓度尿素通过断裂肽键使蛋白发生变性
C. 据题图分析,尿素导致的蛋白质变性过程是可逆的
D. 尿素处理后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数量和排列顺序也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除去尿素后,蛋白质能恢复空间结构。
【详解】A、蛋白质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
BC、据图可知,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除去尿素后,蛋白质能恢复空间结构,说明尿素导致的蛋白质变性过程是可逆的,该过程没有断裂肽键,B错误,C正确;
D、尿素处理后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变,除去尿素后可恢复其空间结构,D错误。
故选C。
32.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一定需要的氨基酸
C.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 生物体中,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的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蛋白质中氮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A错误;
B、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分类依据是能否在体内合成,不是人体是否需要,B错误;
C、细胞内蛋白质水解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的本质通常是蛋白质,C正确;
D、在人体中,细胞内和细胞外都有蛋白质分布,如唾液淀粉酶等分泌蛋白可分布在细胞外,D错误。
故选C。
33. 如今社会上很流行烫发,发型的形成与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的断裂与再生有关。图是角蛋白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代表每条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蛋白质有两条肽链,50个肽键
B. 烫发过程有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
C. 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 角蛋白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蛋白质有两条链状肽链构成,其中第一条肽链的10号和16号氨基酸通过二硫键连接,第一条肽链和第二条肽链的25号和18号氨基酸通过二硫键连接,第二条肽链的首尾氨基酸通过二硫键连接。
【详解】A、图中的蛋白质中有2条肽链,其中一条肽链含有30个氨基酸29个肽键,另一条肽链含有21个氨基酸20个肽键,该蛋白质含有49个肽键,A错误;
B、烫发过程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的断裂,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
C、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 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C正确;
D、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得到氨基酸,D正确。
故选A。
34. 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通常口服该药物,能够使其减轻焦虑不安等情绪
B. 若H3Z被水解成2个二肽、3个四肽、6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是41
C. H3Z的空间结构仅与其参与组成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D. 该药物体在发挥作用时,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口服会被蛋白酶消化掉而失去功效,A错误;
B、若H3Z被水解成2个二肽、3个四肽、6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是2×1+3×3+6×5=41,B正确;
C、H3Z的空间结构仅与其参与组成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的盘曲折叠方式和蛋白质的空结构有关,C错误;
D、蛋白质的免疫功能是抗体的功能,该药物不是抗体,D错误。
故选B。
35. 现有氨基酸54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45个,羧基总数为546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
A. 538,7,8B. 538,2,2
C. 540,1,1D. 540,5,6
【答案】A
【解析】
【分析】链状肽的相关计算:
(1)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3)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详解】ABCD、由题意可知,该蛋白质是由540个氨基酸合成的2条肽链的蛋白质,所以肽键共有538个;又由于每个氨基酸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R基上氨基数=545-540=5个,R基上羧基=546-540=6个,每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蛋白质中的氨基数目为2+5=7个,羧基的数目为2+6=8个,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6.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迅速变为凝结状态进行止血,在这个过程中,凝血酶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血酶原由582个氨基酸组成,下图是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的过程图,其中W、Q、E代表不同的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活后的凝血酶中氨基酸的数量一定发生了改变
B. 激活过程中,发生了肽键和二硫键的断裂
C. 凝血酶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 氨基酸在组成凝血酶原时,相对分子量减少10458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凝血酶原是由58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而在形成凝血酶时,有部分氨基酸被切除,且形成了两条肽链。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凝血酶原激活产生凝血酶的过程中有部分氨基酸被切除,由此可知激活后的凝血酶中氨基酸的数量一定发生了改变,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激活过程中,发生了肽键的断裂,但没有发生二硫键的断裂,B错误;
C、由图可知,凝血酶具有2条肽链,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C错误;
D、由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凝血酶原由582个氨基酸合成一条凝血酶原肽链,脱去582-1=581个水,同时形成一个二硫键,减少两个H,所以分子量减少(582-1)×18-2=10456,D错误。
故选A。
37. 一条多肽链的分子式为CaHbOcNdSe,将它彻底水解之后,得到了以下四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条多肽链中各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B. 组成这条多肽链的半胱氨酸有e个
C. 无法仅用氮原子数推测出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
D. 这条多肽链含有的肽键个数为c-2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其余三种氨基酸分子均只含有一个氨基,因此仅根据N原子数目可以推断该多肽所含氨基酸数目;四种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1个羧基,半胱氨酸含有1个S元素。
【详解】A、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其余三种氨基酸分子均只含有一个氨基,因此这条肽链含的氨基数大于1个,A错误;
B、四种氨基酸中只有半胱氨酸含有1个S元素,根据硫原子的数目推断该蛋白中含有的半胱氨酸为e个,B正确
C、由题干中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其余三种氨基酸分子均只含有一个氨基,由于不知道赖氨酸的数目,因此仅根据N原子数目无法判断该多肽所含氨基酸数目,但是每种氨基酸都只含一个羧基,所以可以通过氧原子数推断氨基酸数目,C正确;
D、O原子个数共有c个,一个肽键连接一个O原子,肽键C端有一个游离羧基,含2个O原子,所以肽键有c- 2个,D正确。
故选A。
38.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糖类和核酸都是由碳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 DNA的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多糖是指由多个葡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大分子糖类
D. 脂肪中的脂肪酸链是很长的碳链,因此脂肪酸是脂肪的单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多糖是由单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详解】A、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并不包括所有糖类,A错误;
B、DNA的单体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多糖是指由多个单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大分子糖类,而这个单糖不一定使葡萄糖,C错误;
D、脂肪不是多聚体,因此不存在单体,D错误。
故选B。
39.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B.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C. 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会得到5种小分子物质
D. 细胞中的DNA和RNA都以碳链为骨架
【答案】C
【解析】
【分析】1、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同时含有这两种核酸,所以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非细胞类生物(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SARS病毒是RNA病毒,故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A正确;
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可储存大量遗传信息,B正确;
C、支原体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DNA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四种含氮碱基,一共6种小分子物质,C错误;
D、DNA和RNA等有机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C。
40. 如图所示,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五碳糖a构成了化合物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C. 在 HIV、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青霉菌中b所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根据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可知,其中的a为五碳糖,m为含氮碱基,b为核苷酸。
【详解】A、腺嘌呤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若m为腺嘌呤,则 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
B、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若 m为尿嘧啶,则 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B正确;
C、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其体内b 核苷酸为8种,C错误;
D、若a为脱氧核糖,则青霉菌(真核生物)中b所构成生物大分子是D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60分)
41.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的模式图(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小麦叶肉细胞,c为蓝细菌细胞,d为大肠杆菌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填标号),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填标号)。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_______,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性。
(4)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填标号),因而它(们)是一类营_______生活的生物。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出现_______现象。
【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①. c、d ②. 拟核 ③. c、d
(3) ①. 核糖体 ②. 统一性
(4) ①. b、c ②. 自养
(5)水华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b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c是蓝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小问1详解】
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这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重要的区别。
【小问2详解】
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c(蓝细菌)、d(细菌),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c和d。
【小问3详解】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有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小问4详解】
b小麦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c蓝细菌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小问5详解】
水华主要是蓝细菌和绿藻繁殖的结果, 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过度繁殖导致形成水华现象。
42. 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关系图。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蛋白质、淀粉等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因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9月至12月,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含量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下降”),冬天来临前,冬小麦细胞中的游离状态的水分子通过与_____等物质结合,转化为结合水,出现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
(2)有研究表明,提高细胞液的浓度能使植物的结冰温度降低,因此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可能出现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与此同时细胞内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从而提高冬小麦的抗寒能力。
(3)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含量甲比乙_______。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冬小麦种子,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种子。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等量的种子萌发时冬小麦种子的吸水量比花生种子的吸水量_____。
(4)冬小麦种子燃烧后的灰烬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写出两点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下降 ②. 蛋白质和多糖 ③. 下降时细胞内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并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2) ①. 增多 ②. 减少
(3) ①. 少 ②. 花生 ③. 多
(4)无机盐参与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解析】
【分析】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参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小有利于适应代谢活动的增强。
【小问1详解】
9月至12月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下降。因为随着温度降低,细胞代谢减缓,自由水会向结合水转化,自由水比例降低,冬天来临前,冬小麦细胞中的游离状态的水分子通过与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结合,转化为结合水,出现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是下降时细胞内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并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小问2详解】
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可能出现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增多,以提高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的结冰温度降低,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可增加细胞液浓度,与此同时细胞内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减少,因为此时细胞要储存更多的糖分来提高细胞液浓度以抗寒,而不是大量消耗糖分用于呼吸作用。
【小问3详解】
结合题意分析题图,甲、乙两个容器中含有等量的水,甲容器中有较多的结合水与物质分子在一起,因此甲容器中的自由水含量比乙容器中的少。花生种子含脂质多,结合的结合水的量少,而大豆种子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蛋白质多,结合的结合水量也较多,因此,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含脂质多,大豆种子含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蛋白质较多,种子萌发时主要靠亲水性物质吸水,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要比干燥花生种子的吸水量多。
【小问4详解】
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有无机盐参与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43. 根据不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异,可将种子分为淀粉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和油脂类种子,下表中数据为三种作物种子主要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检测细胞中的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_________现象。
(2)表中的三种作物种子中,相同质量的种子出油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适合用来提取植物蛋白的种子是_____________。
(3)种子萌发时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氧气,不同作物的种子对氧气的需求量有差异。表中三种种子中,种植深度相对较浅的是油菜种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如图为油脂类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图中可溶性糖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若想鉴定种子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检测试剂_____________。
(5)纤维素的主要功能是构成植物细胞的________,该结构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通常人们只给家禽、家畜饲喂玉米等淀粉类饲料,但是它们可以迅速育肥,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洗去浮色 ②. 紫色
(2) ①. 油菜种子 ②. 大豆
(3)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多,脂肪中氧含量少而氢含量多,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多,而浅层土壤中含有的氧气较多
(4) ①. 可溶性糖转化成了脂肪,另外种子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部分糖类 ②. 斐林试剂
(5) ①. 细胞壁 ②. 家禽、家畜在饲喂淀粉类饲料时,能在体内将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解析】
【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小问1详解】
苏丹Ⅲ溶于酒精,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细胞中脂肪时,多余的苏丹Ⅲ会影响现象的观察,故要用酒精洗去浮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出现紫色现象。
小问2详解】
从表中数据可知,油菜中脂肪的含量最高,故相同质量的种子出油率最高的是油菜种子;大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适合用来提取植物蛋白。
【小问3详解】
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因此脂质在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多。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多,脂肪中氧含量少而氢含量多,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多,而浅层土壤中含有的氧气较多,故三种种子中,种植深度相对较浅的是油菜。
【小问4详解】
图示为油脂类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据图可知,可溶性还原糖在减少,脂肪在增加,因此,图中可溶性糖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可溶性糖转化成了脂肪。另外,糖类物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种子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部分糖类,使得可溶性还原糖减少。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若想鉴定种子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检测试剂斐林试剂。
【小问5详解】
纤维素是分布于植物细胞的多糖,其主要功能是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壁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家禽、家畜在饲喂淀粉类饲料时,能在体内将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故人们只给家禽、家畜饲喂玉米等淀粉类饲料,它们也可以迅速育肥。
44. 神经肽Y是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与动物的摄食行为和血压调节具有密切关系,图1是神经肽Y的部分氨基酸组成示意图和谷氨酸(Glu)的结构式,图2是某种核苷酸长链的部分组成示意图,图3是由2条肽H链和L链构成的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肽Y中连接Leu和Alu的化学键称为____。已知组成神经肽Y的11种氨基酸中,其中一种甘氨酸的R基团为—H,请写出甘氨酸的结构式________。若已知神经肽Y中Glu有4个,其他氨基酸仅含有一个羧基,则该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有____个,一分子神经肽Y含有____个氧原子。
(2)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均是三十六肽化合物,但两者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
(3)从鱼体内提纯神经肽Y并喂养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
(4)图2中____(用图中称号1、2、3、4回答)构成一个核苷酸,T、C、G可参与细胞合成____种核苷酸,该核苷酸链____(填“能”或“不能”)存在于HIV中,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______。
(5)图3是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图(—SH+—SH→—S—S—+2H)。科学家发现,IgG可以与不同的抗原结合,若IgG由n个氨基酸构成,则形成IgG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表达式即可)。
【答案】(1) ①. 肽键 ②. ③. 5/五 ④. 至少 45
(2)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3)神经肽Y在小鼠消化道被水解,失去生物活性
(4) ①. 123 ②. 5/五 ③. 不能 ④. (四种)脱氧核苷酸
(5)(n-4)×18+8(或18n-64)
【解析】
【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2、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1详解】
连接Leu和A1u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称为肽键,是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甘氨酸的R基团为—H,甘氨酸的结构式为分析题意,组成神经肽Y的11种36个氨基酸中,Glu占4个,该氨基酸的R基中有一个羧基,其他氨基酸分子中都仅有一个羧基,形成多肽后,一条多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则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有4+1=5个;多肽链中的氧原子主要存在于肽键和游离的羧基中,神经肽Y是由36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其中肽键数目为36-1=35个,则该多肽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至少为35+5×2=45个。
【小问2详解】
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均是三十六肽化合物,说明组成两者的氨基酸数目相同,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其生理作用却彼此不同。
【小问3详解】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 从鱼体内提纯神经肽Y并饲喂给小鼠后,由于神经Y肽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因而无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因此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
【小问4详解】
分析图2,其中1磷酸,2脱氧核糖和3碱基(胞嘧啶)构成一个核苷酸;T是DNA分子特有的碱基,而C、G可参与构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故T、C、G可参与合成1+2+2=5种核苷酸;图示碱基有T,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而HIV属于RNA病毒,不含DNA,所以该核苷酸不可能存在于HIV中。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小问5详解】
从氨基酸的角度考虑,V区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若IgG由n个氨基酸构成,共4条链,则形成IgG后,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4个,形成—S—S—时脱去的H的个数为8个,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n-4)×18+8。
45.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双缩脲 ②. ①②③ ③. 碘液 ④.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⑤. 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⑥. 发芽前玉米 ⑦. 蓝色→砖红色 ⑧. 淀粉酶已失活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籽粒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淀粉等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蛋白质和多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而氨基酸不能产生紫色反应;淀粉可以用碘液检测产生蓝色,淀粉水解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
(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了。
(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试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
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如4号试管的颜色没有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可能是因为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不同的化合物的鉴定原理、所需试剂及其产生的颜色反应,能够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等设计关于酶的验证实验,并能够根据产生的颜色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块地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含氮的无机盐
含钾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kg)
55.66
65.68
56.25
55.12
化学成分
蛋白质(%)
淀粉及可溶性糖(%)
脂肪(%)
纤维素(%)
玉米
11.0
68.5
1.9
1.9
大豆
36.0
26.0
17.5
4.5
油菜
23.0
25.0
48.0
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