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研究”。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 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也很重视“来源” 的研究。研究“来源”的问些什么问题呢?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他的《哈姆雷特》 一部戏是根据哪些书?此外,他们也很重视“作者的生平”。莎士比亚生前操什么职业?几岁到伦敦当戏子?他的十四行诗里所说的“黑姑娘”究竞是谁?“哈姆雷特”是否是莎士比亚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这三种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欣赏《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了解和欣赏是互相补充的。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所以考据学是基本的功夫。但是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只是做到史学的功夫,却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一般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通常都不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这般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的敬佩和感激,我自己却不肯学他们那样“斯文”,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筷子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创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莎士比亚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克白?” 这种批评的价值是很少的。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主张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我自己觉得一个作品好就说它好,否则它虽然是人人所公认为杰作的《荷马史诗》,我也只把它和许多我所不欢喜的无名小卒一样看待。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
    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
    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现在一般青年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据、批评与欣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莎士比亚这门功课为例,是为了说明某些学者存在把考据当作欣赏的现象。
    B. 要了解《洛神赋》就需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由此可见考据可以帮助欣赏。
    C. 拉史实穿凿附会和因考据而忘欣赏,是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都会犯的两种错误。
    D. 近代法国印象主义文学批评,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追求对文艺的主观体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教授所重视的对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的研究,这些都是“考据学”功夫。
    B. 就欣赏来说,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所以版本、来源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
    C. 对于“法官”式的文学批评和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作者完全认可后者。
    D. 有文艺的嗜好就来谈文艺是不可取的,还应脚踏实地地做一些考据和批评的功夫。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所说的“法官”式文学批评的一项是( )
    A. “法官”式文学批评讲究“法”,也便是“纪律”,相信美丑有确定标准,并只能以此来衡量一切作品。
    B. “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可《麦克白》是一部好悲剧,依据是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是不能做悲剧主角。
    C. “法官”式文学批评是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其所持的批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全凭直觉的。
    D. “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时保持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的一致性,违背这一原则创作的戏剧不值得欣赏。
    4. 文中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欣赏不可无考据与批评,这对我们学习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有什么启示?
    【答案】1. C 2. C
    3. C 4. ①比喻论证。将考据癖学者比喻成食品化学专家,只研究分析而不加以品尝;将自己比喻成饕餮汉,直接获取咀嚼领略滋味。化抽象为具体,论证生动。
    ②对比论证。将“食品化学专家”与“饕餮汉”进行对比,表明作者否定因考据而忘记欣赏的方式,主张走进作品主观感受作品的立场。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5. ①知人论世,结合历史知识做一些考据,如了解此词为柳永的干谒之作。
    ②通过直觉领略作品美,如感受此词中的自然风光之美、声韵之美等。(“注重自我的情感和作品的交流或把自我放到作品中去感受美”亦可)
    ③能对此词之美作欣赏表达,如表达此词呈现出来的手法之丰、构思之妙等。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文学欣赏、考据和批评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考据能帮助欣赏,但不等同于欣赏,强调欣赏美感经验应关注作品的形象本身。此外,文章批判了一些学者和文学批评的执着,如过分注重版本和作者生平、“法官”式批评对创造性的限制,提倡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的印象派评判。最终,作者倡导一种平衡的方法,即欣赏作品时结合考据和批评,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美的体验。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是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都会犯的两种错误”错误,原文是“一般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通常都不免犯两种错误”,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作者完全认可后者”错误,原文为“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作者倾向于印象派,但也认为它有缺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全凭直觉的”错误,原文有“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全凭直觉是印象派文学批评的欣赏态度,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而我是饕餮汉”为比喻论证。将考据癖学者比喻成食品化学专家,“袖手旁观,不肯染指”,指对作品只研究分析而不加以品尝;将自己比喻成饕餮汉,“伸筷子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指对作品直接获取咀嚼领略滋味。此处化抽象为具体,引人联想,易于理解且论证生动。,
    ②对比论证。将“食品化学专家”是“袖手旁观,不肯染指”,与“我”这一“饕餮汉”“伸筷子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进行对比,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我”和考据癖学者的不同。表明作者否定因考据而忘记欣赏的方式,主张走进作品主观感受作品的立场。
    比喻和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孰优孰劣一看就很明显,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文中有“很重视‘作者的生平’”“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这启发我们要知人论世,结合历史知识做一些考据,如了解此词为柳永的干谒之作。柳永一直不得志,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想去拜会孙何。于是写了这首词,想以此吸引孙何,故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②文中有“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这启发我们可以通过直觉领略作品美,如感受此词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等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声韵之美等;
    原文有“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应注重自我的情感和作品的交流或把自我放到作品中去感受美。
    ③文中有“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可知应能对此词之美作欣赏表达,如表达此词呈现的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优雅的意象,别有深意的情感,丰富的手法,精妙的构思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秋雨愁煞人
    庐隐
    淡雾仿若轻烟,笼住湖水与岗峦,远处翠翠隐隐,紫雾漫漫。船夫摇着双桨,低唱小调。凌峰吩咐船夫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四围满是霜后的枫叶,鲜红比血,照眼生辉。树梢头哀蝉穷嘶,似诉将要僵伏的悲愁,促织在草底若歌若泣。她在这冷峭的秋色秋声中,忽想起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碑上青苔斑斓,字迹模糊。她从地上捡 了一块瓦片,将青苔刮尽,露出几个字是“女烈士秋瑾之墓”。
    “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
    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发出凄厉的涛歌。沙沙的秋雨,滴在梧桐叶上,她正坐在窗下,忽见门帘一动,进来一个英风满面的女子,原来是表姐,她神色露着张惶,急将桌上洋灯吹灭,低声道:“凌妹真险,你领我从你家后花园门出去,迟了他们必追踪过来。”凌峰莫名其妙地张慌着!
    她们冒雨走过花园的石子路,向北转,已看见竹篱外的后门了。凌峰开了后门,把她送出去,连忙关上跑到屋里,还不曾坐稳,已听见前面门口有人打门!她勉强镇定了,看看房里母亲,已经睡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壁上的时针正指在十点。看门的老王进来说:“外面有两个侦探要见老爷,我回他老爷没在家,他说刚才仿佛看见一个女人进了咱们的家门,那是一个革命党,如果在这里,须立刻把她交出来,不然咱们都得受连累。”凌峰道:“你告诉他没有人进来,也许他看错了,不信请他进来搜好了…… ”
    母亲已被惊醒,推枕起来。凌峰背着人悄悄将适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不禁垂泪:“你姑爹姑妈死得早,可怜剩下她一个孤女……又是生来气性高傲,喜打抱不平,现在竞做了革命党,哎!若果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十二点多钟凌峰的父亲回来了,也是一夜担心,昨夜风雨,不知她躲在什么地方。
    过了几天,忽从邮局送来一封信,正是秋瑾的笔迹。凌峰的父亲忙忙展读:
    舅父母大人尊前:
    前夜自府上逃出,正风雨交作,泥泞道上,仓皇奔驰,满拟即乘晚车北去引避,不料官网密密,甫到车站,已遭逮捕。前途凶多吉少,则可预臆也。但甥自幼孤露,命运厄蹇,又念皇皇华胄,摧残于腥膻之满人手中,谁能不冲发裂眦,以求涤雪光复耶?甥不揣愚鄙,窃慕良玉木兰之高行,妄思有以报国,乃不幸而终罹法网,此亦命也。但望革命克成,又复何憾?唯夙蒙舅父母爱怜,时予训迪,得有今日,罔极深恩,未报万一。一旦溘逝,未免遗恨耳!别矣!别矣!临楮凄惶,不知所云。肃叩
    福安!
    甥女秋瑾再拜
    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但朝廷这时最忌党人,虽是女流也不轻赦,等到七天以后,就要绑到法场行刑。父亲不敢把这惊人的信息告诉母亲,只说已托人求情,或者有救,母亲每日在佛堂念佛,求菩萨慈悲,保佑这可怜的甥女。
    这几天秋雨连绵,秋风瑟瑟,秋瑾被关在重牢里,手脚都上着镣铐,脸上早已惨白,没有颜色。她坐在墙特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念完这诗句,她紧紧闭上眼睛,但是最终傲然地笑了……
    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要会她一面,但只能在铁栏的空隙处,并且时间不得过五分钟。秋瑾这时脸色已变得青黄,两只眼球凸出,十分惨厉可怕。她舅父从铁栏里伸进手来,握住她那铁镣银铛的手,禁不住流下泪来。秋瑾怔怔地凝注他的脸,不禁惨笑,摇头,凄厉地说:“舅舅保重!”她的心好像碎了,晕然倒在地下,舅父在外面顿足痛哭,而五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
    到了第二天十点钟的时候,道路上人忙马乱,荷枪实弹的兵士,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蒸腾,几辆囚车,载着许多青年英豪志士。最后一辆车上,便是那女英雄秋瑾。凌峰远远望见,不禁心如刀割呜咽地哭了。街上看热闹的人,对于这些为国死难的志士,有的莫名其妙地说:“这些都是革命党?”有的仿佛很懂得这事情的意味的,只摇着头,微微叹道:“可怜!”最后囚车的女英雄出现了,更使街上的人惊异,“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些英雄,一刹那间都横卧在刑人场上,他们的魂魄,都离了这尘浊的世界。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
    过了不久,革命已告成功,各省悬上白布旗帜,那腥膻的满洲人,都从贵族的花园里,四散逃亡,皇帝也退了位。各处人士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秋瑾尤是其中一个努力的志士,因公议把她葬在西湖,使美妙的湖山,更增一段英姿。
    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
    枫林古道,荒烟蔓草,
    何处赋招魂!更兼这——
    秋风秋雨愁煞人!
    她正心魂凄迷的时候,船夫已来催上道,凌峰懒懒出了枫林,走到湖边,再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她不禁凄然长叹。上了小船,船夫洒然鼓桨前进,不问人是何心情,他依然唱着小调。只有湖上的斜风细雨,助她叹息呢!
    (原载1927年6月《蔷薇周刊》,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 凌峰于深秋之际来到秋瑾坟前,回想五年前曾在墓前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她对表姐秋瑾的深切怀念。
    B. 秋瑾辞别信里表达了推翻满清统治、光复神州、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对亲人的眷念和未能报恩的遗憾。
    C. 秋瑾狱中吟诵的诗句,表面是指被关押重牢时秋风秋雨让她发愁,实则是对自己深陷牢狱生死未卜的担忧和绝望。
    D. 凌峰冒险保护、缅怀追思革命者秋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但也为之感到迷惘苦闷,不免叹惋。
    7.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妹真险”,称呼后未用标点加以停顿,这符合秋瑾被追捕时的紧迫氛围,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当时追捕具体情景的空间。
    B. 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述了舅母惊醒后听说秋瑾遭追捕的危险情形后的反应,表现了舅母对秋瑾的担忧与关切。
    C. 小说结尾,船夫洒然唱曲,看似闲笔,实则将他的惬意潇洒与凌峰的凄迷长叹形成对比,反衬了凌峰祭奠烈士的沉重心情。
    D. 庐隐客观冷静地叙述了秋瑾逃难、被捕,亲人营救、探视,秋瑾被害等情节,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志士形象。
    8. 文中看客“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句话,意蕴丰富,谈谈你的理解。
    9. 文本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看客话语流露对“女人也做革命党”的惊讶,②可见民众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③也说明革命无法得到群众的理解(革命任重道远),④反衬革命者为国献身的悲壮与崇高。
    9. ①扫墓始扫墓终,情节前后照应。
    ②反复使用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勾连多个场景。
    ③在现实中穿插回忆,凌峰扫墓过程中回忆秋瑾就义之事。
    ④运用书信方式,交代秋瑾被捕前后内容。
    【解析】
    【导语】《秋风秋雨愁煞人》通过对秋瑾为革命献身的历史事件描绘,展现了其无畏的爱国精神。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瑾在狱中的凄凉以及亲人们的无奈与悲痛,突出人物的高尚情操。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活动相结合,增强氛围的沉郁感。凌峰在秋瑾墓前的追思,既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也对时代的反思,展现了社会动荡中的人心摇曳。小说以生活细节、环境气氛描写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 .“绝望”错,应是对祖国前途的担忧,是她爱国精神的体现。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D.“客观冷静地叙述”错。叙述中带着抒情意味,如“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她不由得悲绪潮涌”便满含着对多灾多难的国家的忧虑。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①由“破天荒的新闻”的感叹可知,看客话语流露着对“女人也做革命党”的惊讶;
    ②看客的话表明他认为革命类的事应该是男人的事,女人就不该如此张扬和抛头露面,可见当时民众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
    ③有如此惊叹,说明群众并不理解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对革命行为更是无法理解,可见革命任重道远;
    ④革命者就要为他们全力救助的国家和民众牺牲,而民众却不理解他们;即使得不到理解,革命者照样前仆后继,为求得光明义无反顾,看客的话反衬革命者为国献身的悲壮与崇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构特点的能力。
    ①文章开头有“凌峰吩咐船夫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女烈士秋瑾之墓”“‘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结尾为“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文章扫墓始扫墓终,情节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②“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她坐在墙特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更兼这——秋风秋雨愁煞人!”,文中反复使用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把五年前英雄在监狱中的场景、入葬后的场景和如今扫墓的场景勾连起来,使结构紧凑。
    ③“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在现实中穿插回忆,凌峰扫墓过程中回忆秋瑾就义之事,使前后内容更具整体性。
    ④在秋瑾离开舅舅家,大家都不知道秋瑾安危的情况下,运用书信方式,交代秋瑾被捕前后内容,使内容前后连贯。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公又问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犹能以国宁乎?”管仲对曰:“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对曰:“鲍叔之为人也好直,而不能以国诎。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国诎。宁戚之为人也能事,而不能以足息。孙在之为人也善言,而不能以信默。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勿已者,朋①其可乎!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管仲又言曰:“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今夫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是所愿也得于君者,将欲过其千乘也,君必去之。”桓公曰:“诺。”
    管子遂卒。卒十月,隰朋亦卒。桓公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五味不至,于是乎复反易牙。宫中乱,复反竖刁。利言卑辞不在侧,复反卫公子开方。桓公内不量力,外不量交,而力伐四邻。公薨,六子皆求立,易牙与卫公子,内与竖刁,因共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故公死六十七日不敛,九月不葬,孝公奔宋,宋襄公率诸侯以伐齐,战于甗,大败齐师,杀公子无亏,立孝公而还。
    (节选自《管子·戒》)
    材料二: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
    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嘉佑集·管仲论》)
    【注】①诎:委屈。②朋:隰朋,齐国大夫。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桓公幸A而听B仲C诛此D三人E而其余者F仲能悉数G而去之邪?
    11. 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息,文中意为“停止”,与《陈情表》中“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的“息”意思不同。
    B. 千乘,中等国家,与《论语》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的“千乘”意思相同。
    C. 反,通“返”,使……返回,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反”用法不同。
    D. 乃,副词,意为“竟然”,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除了慰问,更重要的是想要和管仲讨论接任的宰相人选,管仲在当时的地位可见一斑。
    B. 管仲比较肯定隰朋在政治上的能力,认为他懂得量力而行,能使国家长久安宁,而对前面所提四人给予了完全否定。
    C. 管仲临死前叮嘱齐桓公要免去竖刁、易牙、开方三人的官职。苏洵认为即使没有这三人,也会有其他人来祸害国家。
    D. 从齐国结局来看,贤能的政治人才对国家十分重要,这也正是苏洵在论断中强调的,《六国论》中也有这种观点。
    13. 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
    (2)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14. 材料二中苏洵的论断依据和材料一中的相关记载是否完全相符?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0. CEF
    11. D 12. B
    13. (1)现在竖刁都不爱惜自身(自己的身体),又怎能尊爱君主呢?您一定要免除他的官职(免去他)。
    (2)齐桓公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14. 不完全符合。
    ①相符之处:材料二中苏洵认为管仲临终应举贤而非“去三子”,因为管仲去三子的遗言终未约束桓公。桓公因享乐之需而复用三人导致国家危乱,与材料一所述相符合。
    ②不相符之处:材料二中苏洵认为管仲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据是管仲临终没有向齐桓公推荐天下贤才;而材料一中,管仲举荐了大夫隰朋,这点是不相符的。
    【解析】
    【导语】两篇文章分别来源于《管子·戒》和苏洵的《管仲论》,探讨了政治权谋和用人之道。材料一中管仲临终前告诫齐桓公要远离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强调量力而行以治国的重要性。材料二中苏洵批评管仲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对他以惩罚具体小人为治国之本,而应在贤者之选。两篇文章均反映了政治决策者的用人智慧对国家兴衰的深远影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桓公幸而听仲”,主谓宾结构,“桓公”主语,“听”谓语,“仲”宾语,句意完整,宾语“仲”后C处断开;
    “诛此三人”,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桓公”,句意完整,宾语“此三人”后E处断开;
    “仲能悉数而去之邪”,“仲”为句子主语,前面F处断开。
    故选CE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停止/子女。句意:但不能在足够好了后停止。/门庭衰微,福气浅薄,到了晚年才有了自己的儿子。
    B.正确。句意:弃掉千乘之国的太子之位。/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
    C.正确。使……返回/追念。句意:于是又使易牙返回来。/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
    D.错误。用法相同,都是副词“竟然”。句意:但他的话竟然只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故选D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完全否定”错。管仲没有否定四人德行,只是认为他们不适合做宰相。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爱”,爱惜;“焉”,怎么;“去”,使……离开,免除;“其身之不爱”,宾语前置句式。
    (2)“绝”,断绝;“无以”,没有用来……;“遂”,满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明确不完全符合。
    ①相符之处:材料二中,“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苏洵认为管仲临终应举贤而非去三子,因为管仲去三子的遗言终未约束桓公。桓公因享乐之需而复用三人导致国家危乱;材料一有“桓公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五味不至,于是乎复反易牙。宫中乱,复反竖刁。利言卑辞不在侧,复反卫公子开方”,材料二与材料一所述相符合。
    ②不相符之处:材料二中,“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苏洵认为管仲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据是管仲临终没有向齐桓公推荐天下贤才;而材料一中,“朋其可乎!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管仲举荐了大夫隰朋,这点是不相符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管仲卧病,桓公去慰问他,说:“仲父病得很厉害了,好像无需讳言的。如果不幸而此病不愈,那国家大政我将把它转托给谁呢?”管仲没有回答。桓公又问说:“如果不幸而失去仲父,各位大夫,他们还能使国家安宁么?”管仲回答说:“鲍叔牙为人好正直;宾胥无为人好善;宁戚为人擅长做事;孙在之为人善于言辞。”桓公说:“这四人,谁能比他们才能更高的了(谁能在他们任何一人之上)?现在我全都使他们做了我的臣子,却还不能因此而使国家安宁,那是什么原故呢?”回答说:“鲍叔的为人好正直,但不能为国家而受委屈(牺牲其好直);宾胥无的为人好善,但不能为国家而受委屈(牺牲其好善);宁戚的为人善于做事,但不能在足够好了后停止(指适可而止);孙在之的为人善于言辞,但不能在取信以后就及时沉默。我听说,按照消长盈亏的形势,与百姓共屈伸,这样以后能使国家安宁长久不息的人,隰朋应该是可以的!隰朋为人,有行动时一定会估计力量,做事时一定会考虑能力。”管仲又说道:“现在的易牙,自己的儿子都不疼爱,怎么能爱君?您一定要免除他的官职(免去他)。”桓公说:“好。” 管子又说道:“现在竖刁都不爱惜自身(自己的身体),又怎能尊爱君主呢?您一定要免除他的官职(免去他)。”桓公说:“好。”管子又说道:“现在的卫公子开方,弃掉千乘之国的太子之位,来作为臣子侍奉于您,这说明他的欲望是从您身上得到的,将要超过一个中等国家,您一定要免除他的官职(免去他)。”桓公说:“好。”
    管子死了。死后十个月,隰朋也死了。桓公免去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但由于吃东西五味不佳,于是又使易牙返回来;由于宫中乱,又使竖刁返回;由于没有甘言蜜语在身边,又使卫公子开方返回。桓公在国内不估量国力,在国外不估量外交,却用武力征伐四邻。桓公死后,六子都想要被立为国君。易牙勾结开方,在宫内勾结竖刁,趁机杀百官拥立公子无亏。所以,桓公死后六十七天没有被入殓,九个月没有被安葬。齐孝公逃到宋国,宋襄公率诸侯伐齐,于甗地开战,大败齐军,杀掉公子无亏,立了齐孝公而回。
    材料二:
    管仲病危时,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正当这个时候,我以为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竟然只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而已。唉!管仲以为齐桓公果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多年了,也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齐桓公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的手脚了吗?齐国不应担心有这三人,而应担心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这类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唉!管仲可以说是个不懂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又担心什么呢?这三个人不说也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①
    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②,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③。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抗元兵败被俘解送大都途经建康时,与好友邓剡诀别之作。②龙沙:指北方沙漠。③一线青如发:语出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青山一发是中原”。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蛟龙虽暂时屈居池中但终当飞腾于天地为喻,表达了自己被囚不屈的决心。
    B. 作者长夜难寐,借写秋风秋雨更兼四壁寒蛩,烘托囚徒凄苦生活,令人愁肠百结。
    C. “去去”三句写作者去往塞外,在行途中频频回望,见故国江山一线青色情景。
    D. 结尾处实写友人看到枝头杜鹃残月就想到了诗人,表达作者死后魂依故国的赤诚。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评价文天祥“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答案】15. D 16. ①真景物:词中描写景物真实而有渲染力。风雨交加、寒蛩四壁、江流奔腾,营造出凄冷的意境,烘托了作者的悲壮之情。
    ②真感情:词中情感真挚而浓烈感人。对自己被囚的不屈不挠,对国家代有人才出的信心,虽年暮但赤诚不改的衷心,对故国江山的不舍,将来以身殉国的坚定,都真切感人。
    ③高风骨:该词表现了作者对国家一片丹心永不灭,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风骨尤高。
    【解析】
    【导语】文天祥的《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表现了他在困境中坚贞不屈的精神。词中以蛟龙喻己,展现出被囚不屈的决心,借景抒情,通过风雨、寒蛩等意象,渲染愁苦之情,又表现赤诚爱国之心,真实动人,具有高远的境界。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D.“实写”错。结尾是作者想象友人看到枝头杜鹃残月就想到了诗人自己,是虚写。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①真景物:“风雨”二句及“江流如此”写眼前景象,风雨交加、寒蛩四壁、江流奔腾,烘托囚徒的凄苦生活,营造出凄冷的意境,抒发沉痛情怀。词中描写景物真实而有渲染力,烘托了作者的悲壮之情。
    ②真感情:“方来还有英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英雄豪杰的期待,认为虽然现在可能面临困境,但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继续完成未竟的事业,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丹心难灭”,作者仍有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永远不变,强调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写将要奔向寒冷荒漠的龙沙,回首了望大好河山,一脉细细的山峦俨如青丝。这三句是说人渐北去,离故国渐远,但心终南向,以致频频回首,对故国江山无限留恋顾念,情感真挚而浓烈感人。诗歌表达出自己被囚的不屈不挠,对国家代有人才出的信心,对故国江山的不舍,结句表达呈现将来以身殉国的坚定,都真切感人。
    ③高风骨:“丹心难灭”,作者仍有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永远不变,强调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我的老友,应记住杜鹃哀啼的树枝上高挂残月。表达词人死后犹眷恋故国的爱国赤诚。故全词欢畅淋漓,不假修饰,直抒胸臆,苍凉悲壮,国虽亡而正气犹存,身将死而雄心不灭,可谓风骨境界高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女子赴约却“_________”,令男子“_________”,刻画了人物内在心理,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
    (2)《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想象出归有光时而歌吟, 时而端坐,尽享读书之乐的情景。
    (3)“玉”因其独特的美丽和珍贵的价值而备受古人推崇,是文人诗词创作钟爱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爱而不见 ②. 搔首踟蹰 ③. 偃仰啸歌 ④. 冥然兀坐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见、搔、踟蹰、偃、啸、冥、兀、沧、芙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灯光秀越来越成为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元素,它讲述着夜的童话,在夜的画布上绘出绚烂篇章,而在这背后,灯光设计功不可没。灯光设计是一门技艺融合的综合性艺术,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照明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其最大特色在于抽象,灯光 A ,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灯光可以通过明暗、色彩、角度等元素,塑造舞台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正是这种瞬时性和空间感,让观众获得立体而丰富的视觉观感。
    只有感官刺激还不够,(甲)。要让人们读懂灯光,就要了解观众共同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就要深入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设计师通过灯光色彩、亮度和角度的精准把握,②把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到表演当中,③让观众在感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欣赏光影。④在技巧层面,⑤灯光设计还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运用。山水画中的留白手法,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灯光分布和亮度设置的固定手法,以展现空旷、宁静的空间感,使灯光饱含文化韵味。
    灯光设计是一个技术工种,但最难的并不是突破新技术,(乙)。比如在一次创作中,需要设计一个古老传说中的“仙境”,为了营造出那种 B 的意境,就采用新型烟雾效果设备和动态灯光追踪技术。烟雾在灯光照射下形成了隐约朦胧的层次感,灯光实时追踪演员动作,突出主角形象, 增强故事感染力。这两项技术单独使用并不罕见,但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新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独特的体验。
    18. 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侍萍:我前几天还见着她!周朴园: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B.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
    C. 我看小芹蛮不错,能跟咱二黑过就很好!什么命相对不对?你就不记得“不宜栽种”?
    D. 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0.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灯光秀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形象元素,它让夜晚变得美丽,在这背后,灯光设计功不可没”,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8. B 19. ①. 瞬息万变(变化莫测) ②. 如梦如幻
    20. ①改为“设计师通过对灯光色彩、亮度和角度精准把握” ③改为“让观众在欣赏光影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
    21. 甲处:灯光设计还要注重文化的表达 乙处:而是技术融合
    22. ①原句“讲述”运用拟人,“夜的童话”“夜的画布”运用比喻,表现了灯光秀的艺术性,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②原句“甚至国家”,范围上构成递进,更能凸显灯光秀的魅力与意义。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什么”是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
    A.表示惊讶。
    B.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
    C.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
    D.用在几个并列成分前,表示列举不尽。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根据后文的总结句“正是这种瞬时性和空间感”可知,此处指灯光的瞬时性特点,即突出其时间短暂却变化多样的特点,可填“瞬息万变”或“变化莫测”。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变化莫测: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B处,对应“仙境”意境,结合后文“隐约朦胧的层次感”,可填“如梦如幻”。如梦如幻:很美,朦朦胧胧,不像是在现实中,多指美好事物,也有镜花水月的意思。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有两处语病:
    ①“设计师通过灯光色彩、亮度和角度的精准把握”成分残缺,缺少和“的精准把握”搭配的介词,改为:设计师通过对灯光色彩、亮度和角度的精准把握;
    ③“感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欣赏光影”语序不当,应是先欣赏外在的,再感受内在的,改为:让观众在欣赏光影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文“只有感官刺激还不够”可知还需要其他元素,从后文的“文化背景”“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观众感受文化魅力”可以推导出,除了感官刺激还需要表达文化内涵,应填:灯光设计还要注重文化的表达。
    乙处:和“不是突破新技术”为对照句,句式为“而是……”。由后文“两项技术单独使用并不罕见,但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新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独特的体验”可知,单项技术运用不难,而将技术进行结合是有难度的,由此推导出来应填:而是技术融合。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讲述”的主体是“灯光”,此处赋予其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修辞;“夜的童话”“夜的画布”运用比喻,把夜晚的灯光艺术比喻为童话,把夜的背景比喻为画布,表现了灯光秀的绚丽多彩,极具艺术性。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启迪人想象灯光的绚烂多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②原句多了“甚至国家”,扩大了范围,语意上构成递进,比改句更能凸显灯光秀的独特魅力与重要意义,令人印象更深刻。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届奥运会的一个变化,就是观众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了,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了,对运动员更包容了。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从记事起,就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平视之姿,筑体育新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奥运会作为体育盛会,也如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的变迁与进步。近几届奥运会,观众对金牌榜执念的淡化,对输赢苛求的减少,对运动员的愈发包容,尤其是年轻观众 “平视世界” 的视角,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视,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卑不亢、客观公正的态度。” 当我们以平视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时,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曾经,金牌似乎是衡量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对金牌的渴望,源于对国家荣誉的强烈追求。过去,我国综合国力落后,对金牌的渴望沉重地压在运动员们的肩头,他们的成败不仅仅关乎个人荣誉,更与国家的尊严紧密相连。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能引发全国上下的欢呼雀跃;而失利,则可能带来无尽的遗憾与指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
    观众心态的变化,实质源于国力的提升,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平视”世界,他们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更加公正。当我们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挑战极限,即使没有获得金牌,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也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赞美。比如,那些在长跑比赛中虽落后却坚持到底的选手,那些在体操赛场上虽有失误却迅速调整状态的健儿,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远比金牌更加珍贵。
    年轻观众 “平视世界” 的视角,为这种变化增添了新的动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年轻一代成长于我们的国家逐渐腾飞的好时代,我们不必再仰望世界,能够心态平和地看待世界,对体育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和包容。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年轻观众能够欣赏各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激情。这种平视世界的态度,让体育回归了本质,成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的桥梁。
    这种变化也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体育不再仅仅以金牌为导向时,更多的人会被体育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也能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新时代,让我们以平视之姿,欣赏体育之美,让奥运会成为展示人类团结、友谊和进步的舞台,让体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信给了我们“平视”的实力,不仅是体育,这种“平视”的视角,也更有利于青年成长,国家强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只有两句话,阐述观众对奥运会的心态的变化——“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对运动员更包容了”。这一变化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进步。过去,金牌往往被视为国家荣誉的重要象征,人们对运动员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夺金上。而如今,观众开始更加关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拼搏精神、体育道德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这种变化意味着人们不再仅仅以结果为导向来评价运动员,而是能够从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体育赛事。可以看出,材料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奥运看当代中国的个人和民族心态,准确理解“平视世界”的现代眼光,并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
    考生可以针对观众对奥运会心态的变化进行合理分析,如原因(如更享受过程)、实质(如民族自信)、表现(如看淡输赢,更多的包容)、办法(如打开格局)等;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大视野,或从个人内心世界角度来解读“平视世界”的内涵,并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综上,考生可以有以下的构思立意角度:
    1.什么是“平视世界”?“平视”,相对于“俯视”和“仰视”而言,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心态,是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平视世界就是面对强者不自卑,对待弱者亦不自傲;尊重他人,亦不轻视自己;无论外界怎样变化,始终秉持一份包容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地相处。
    2.“平视世界” 视角的意义。年轻观众从记事起就拥有 “平视世界” 的视角,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开放。“平视世界” 意味着他们不再盲目崇拜金牌和胜利,而是能够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各国运动员的表现。这种视角的转变也反映出年轻一代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加成熟。他们不再将国家的荣誉完全寄托在金牌数量上,而是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体育领域的成就,更在于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平视世界” 也让年轻观众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和精神内涵,即通过体育促进人类的团结、友谊和进步。
    3. 观众对奥运会的心态的变化带来的意义和积极影响。①对运动员的影响:观众心态的变化和年轻观众的 “平视世界” 视角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比赛环境。他们不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同时,这种包容和理解也让运动员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②对体育事业的影响:这种变化有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同时,也促使体育界更加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传播,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③对社会的影响:观众心态的转变反映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同时,也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4.如何保持年轻人这种“平视世界”的心态和视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单一的成功标准,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无论是在体育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注重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而不仅仅关注结果。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让他们能够以 “平视世界” 的视角看待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为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不执输赢,平视世界。接着,结合材料,阐述“平视世界”的内涵——平视世界就是面对强者不自卑,对待弱者亦不自傲;尊重他人,亦不轻视自己;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我们始终秉持一份包容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地相处,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论证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证如果对输赢太过执着,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反映个人修养的缺陷,比如“世界杯”预选赛上,在国足0-7大比分输给日本后,有“退钱哥”情绪失控,捶胸顿足,要求退票,成为一时笑谈等等。最后,总结观点,无论个体、国家抑或一个民族,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平视世界,才是最好的视角。人要真正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立意:
    1.以自信之心平视世界。
    2.大国底色,平视世界。
    3.平视自我与他人,自信从容。
    4.不执输赢,平视世界。
    5.以平视之姿,筑体育新章。

    相关试卷

    【联考】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联考】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这是一份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文件包含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pdf、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pdf、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