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10月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10月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都由2条及以上的肽链构成
B. 无机盐与细胞生活密切相关
C. 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D. 糖脂可能与细胞识别有关
2. mRNA疫苗是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直接进行翻译,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免疫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RNA疫苗需包裹在特定的材料中以防其被核酸酶分解
B. mRNA疫苗表达的抗原由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给B细胞
C. mRNA疫苗具有不和人体基因重组、不进行自我复制等特点
D. 可通过修改mRNA疫苗中的碱基序列以应对病原体的变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科研人员在加勒比海瓜德罗普岛上发现目前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它的细胞中含有两个膜囊,其中一个小膜囊包含细胞内所有的遗传物质和核糖体,另一个大膜囊充满了水,约占体积的73%,因此将细胞质限制在外围空间,紧贴细胞壁。它生活在富含硫化氢的沉淀物中,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颗粒,从而获得能量用以同化二氧化碳。
3. 华丽硫珠菌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A. DNA复制B. 光合作用C. 蛋白质合成D. 呼吸作用
4. 下列关于华丽硫珠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大膜囊的储存功能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C. 该菌细胞质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比其他细菌低
D. 小膜囊中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5. 某地的大型裸底湖泊逐渐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沙地、草甸、沼泽和湖等不同群落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没有植被,裸底湖泊阶段不构成群落
B. 不同区域群落类型不同的决定因素是土壤
C. 该地的沼泽可以继续演替成为草甸群落
D. 沙生植物群落是该区域的顶极群落
6. 赤霉素(GA)在拟南芥下胚轴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过程受到水杨酸(SA)的影响。用GA与S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下胚轴的长度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内产生的GA是植物激素,但SA不是
B. 在影响下胚轴生长方面,这两种物质相互拮抗
C. GA可能影响细胞分裂和伸长来促进下胚轴生长
D. SA可能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
7. 转入Bt毒蛋白基因的转基因棉花能在花粉中表达Bt毒蛋白。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并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肠道细胞膜产生小孔,导致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死亡。但取食Bt蛋白低表达棉花的棉铃虫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t毒蛋白引起的肠道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 Bt毒蛋白基因只存在于花粉细胞中
C. 棉铃虫的新肠道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D. 肠道细胞中的受体结构改变可能增强棉铃虫的抗性
8. 发生过敏反应时,肾小球的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会进入尿液,从而使机体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溶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
B. 血浆蛋白丢失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 血浆蛋白丢失会引起组织液增加,引发组织水肿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需通过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
9. 木质素一种大量存在于秸秆中的含碳有机物。木质素降解菌分泌的漆酶不仅能降解木质素,还可催化蓝色物质苯胺蓝分解成H2O和CO2。研究人员利用苯胺蓝培养基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秸秆还田的土壤中取样并加入无菌水制备菌悬液
B. 使用涂布器将稀释的菌液接种至苯胺蓝培养基
C. 挑选周围出现较大蓝色环带的菌落进行后续实验
D. 产漆酶菌能在以木质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生长
10. 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以尿酸盐形式存在),尿酸盐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血液尿酸水平主要与图示四种转运蛋白GLUT9、URAT1、NPT1和ABCG2有关,其中GLUT9还可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GLUT9转运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B. 四种转运蛋白均在游离型核糖体上合成
C. 尿酸盐与转运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进出肾小管细胞
D. 编码NPT1基因的功能增强性突变可降低痛风的风险
11. 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技术可在人工精确设计下获得药用植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胚性细胞诱导率和再生率较高的部位作为外植体
B. 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C. 根据不同悬浮细胞的生长周期确定继代培养的时间
D. 培养基中添加次生代谢产物的前体物质会降低产量
12.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突变基因使得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功能异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周期性共济失调体现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B. 过程①为转录,未加工的RNA上存在内含子和外显子
C. 过程②发生在附着型核糖体上,不涉及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D. 翻译时,核糖体从左往右边认读mRNA上的遗传密码
13. 研究发现,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会使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其机制如下图所示(5-HT为5-羟色胺)。小鼠摄入含毒素的饮料后,机体内会出现图示中的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毒素和肠嗜铬细胞的细胞膜上Ca2+通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
B. 肠嗜铬细胞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接收5-HT后,发生膜电位变化
C. 该小鼠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是一种反射活动
D. 该小鼠通过条件反射产生呕吐现象排出含毒素的饮料
14.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当几只蝗虫聚在一起会释放信息素4VA,继而吸引更多的蝗虫聚集,导致蝗灾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4VA可通过反馈调节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B. 在蝗虫种群内,可通过4VA等种内信息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
C. 利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可通过破坏性别比例控制蝗灾
D. 培养4VA受体缺失突变体并长期释放到野外可降低蝗虫的聚集
15. 研究某高寒草原在一个生长季中不同放牧强度下生态系统生产量与能量流动的变化,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放牧强度下净初级生产量
A. 植被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
B. 适当放牧可增加高寒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
C. 放牧导致净初级生产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采食导致光合作用面积的减少
D. 相比1.72只/hm2放牧强度,2.29只/hm2的放牧强度可能改善了未采食植被的光照与养分
16. 下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A
B. .途径②中,寒冷刺激使激素B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途径③中,下丘脑合成的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到神经垂体的末梢贮存
D. 途径①②③表明下丘脑具有感受、分泌、传导、调节等功能
17. 单峰骆驼在野外几乎灭绝,科学家欲通过胚胎工程的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使野化单峰骆驼超数排卵,可注射促性腺激素处理
B. 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等无性繁殖技术
C. 卵裂期,胚胎细胞体积几乎不变,但有机物总量减少
D. 进行胚胎体外培养时,必须配置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黄瓜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野生黄瓜的叶片和果实带有苦味,这与其自身产生的葫芦素C有关。对黄瓜而言,极苦的葫芦素是最佳的防御武器,可用来抵御病虫害的侵入,增强对干旱、高温等不良环境的抗逆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黄三文研究团队揭示了黄瓜苦味合成及调控的分子机制,Bⅰ基因控制合成的葫芦二烯醇合成酶是负责催化葫芦素C合成的关键酶。Bl和Bt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转录因子,能够选择性结合在Bⅰ基因的启动子上直接调控Bⅰ基因的表达,其中Bl控制着黄瓜叶片中苦味的合成,Bt控制着黄瓜果实中苦味的合成(Bi、Bl和Bt基因的等位基因分别用bi、bl和bt基因表示)。
黄瓜的苦与不苦除了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光照不足、氮肥过多、干旱、低温及高温等栽培条件,均会加重苦味发生。
18. 农业工作者人工选育合适的黄瓜进行栽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选表型为果实和叶片无苦味的黄瓜进行广泛种植
B. 选育过程中栽培黄瓜种群的bi基因频率不断增加
C. 黄瓜选育过程中,栽培黄瓜种群发生适应性进化
D 黄瓜种植过程中应控制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
19. 已知Bi/bi、Bl/bl和Bt/bt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株果实和叶片均不苦的纯合黄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为果实和叶片均苦的黄瓜,F1随机交配产生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F1为纯合子,则F1的表型受到了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B. 若F1为纯合子,F2在适宜环境下表型与F1相同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
C. 若F1为杂合子且环境适宜,F2中果实和叶片均不苦且稳定遗传的黄瓜占5/64
D. 若F1为杂合子且环境适宜,则F2中果实和叶片均苦的黄瓜中杂合子占26/27
20. 某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均为32P,该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到2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32P标记的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甲、乙正常完成分裂,均可能产生不含32P的子细胞
B. 精原细胞形成细胞甲、乙过程至少各经历了2次着丝粒分裂
C. 细胞乙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分离异常
D. 与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一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4种或5种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迷走神经起自延髓,属于混合神经,其中的传出神经主要是副交感神经,对循环、呼吸、消化等生理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内分泌系统与免疫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迷走神经属于______(填“脑神经”或“脊神经”),它是由几万根______包裹上结缔组织构成的,其神经末梢延伸至机体不同的器官。研究人员以兔为实验材料,电刺激其迷走神经,将引起兔的代谢变化包括______(A.心脏搏动加快加强 B.呼吸变慢变浅 C.胃肠蠕动变快变强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将实验兔一侧的迷走神经剪断,用适宜频率和强度的电信号持续刺激剪断的迷走神经中枢端,对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影响如下表。
与未剪断迷走神经的正常实验兔相比,剪断迷走神经后,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会显著降低,可见迷走神经对细胞免疫除有促进作用外,还具有______的作用。上表所示实验中,240分钟时,对照组T细胞百分率有所回升,这可能与______发挥代偿作用有关。将迷走神经剪断后,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不仅未降低,反而显著升高,由此可见迷走神经中的______可能具有向______传递免疫反应信息的功能。若持续电刺激剪断后的迷走神经外周端,预测机体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是______。
(3)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间接影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切除垂体将导致免疫细胞增殖被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等可以逆转这些效应,这说明______。
22. 矮化是植物绿色革命中非常重要的表型,矮化突变体具有抗倒伏、适宜密植及机械化生产、具有较高生产潜能的特征。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目前棉花生长仍然需要人工打顶控制棉花的株高。科研人员以陆地棉突变体LA-1以及正常株LH-1为材料,比较两组材料在现蕾期的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