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由程序推动的、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发展,能够自主学习和产出的算法程序。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深度学习一切现有的文学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作家的用词喜好、句式句法、行文风格,以此派生出风格相近的作品。可以说,经过算法的持续迭代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语言本质、叙事规律的效能将逼近甚至超越人类作家。
    但这种写作技术层面的臻于至美,绝不是文学的终极旨归,也远未探及文学性之根本。一流的文学作品,绝不是靠一套悬浮的语词和绝对的理性逻辑就能简单完成的文字游戏。那些伏脉于历史褶皱深处沉甸甸的细节,那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才是其要义所在。近年来,互联网上不断掀起的对鲁迅笔下诸多人物形象的讨论,便足以显现出文学经典所具有的跨时代、跨媒介、破圈层的能量。作家正是有着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洞见、对他者的热忱关切,才能以如此这般简洁克制的文字直击人心,塑造出孔乙己、闰土、阿Q等人物形象,揭示其生活状态。这些人物形象历经百年岁月淘洗,依然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不断发出回响,乃至成为当下互联网世界中勾连自我与他人、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文化中介。这就是文学性的力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可以在充满灵韵的文学中观古今、观天下、观自身。
    反观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技术在诞生之时,就是工具导向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模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是制定算法法则、下达指令、具有主体性的一方。人工智能只需要扮演执行指令的助手角色.服从并完成指令任务。因此,人工智能的动机并不在于自我表达,而只是在预训练素材的基础上,对操纵者作出符合程序化的回应。同样,它也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生产的语言。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创建文学现场时,极为依赖人类的数据训练与模型调试。再者,人工智能生成文本时更无法依凭自身的情感体验、历史经验驾驭文学数据库。这直接导致人工智能写作的内容高度机械化、同质化,难以产生鲜活的现实关切,也无法在实际意义上促成一种具有真实情感、辩证思想、伦理意义的“新文学”的迭变。未来,人工智能想要与人类作家比肩,一个核心前提是跳出算法写作的窠臼,击破人物与故事的表象,理解人类情感经验的逻辑,体察生命经验的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文学性的表达。
    (摘编自马晓炎《写作技术的臻于至美不是文学的终极旨归》)
    材料二:
    人工智能创作神器布局的艺术风口正在呼唤一个艺术新时代的到来,而当一种智能工具从“技术手段”发展到“创作伴侣”再升级为“艺术主人”时,我们一方面为新锐技术的创作潜能而欣喜,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艺术隐忧保持清醒的认知。
    譬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艺术创作的“拟主体”摆脱不了“硅基生命”的先天短板:缺失意识和自我意识,没有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前者使它无从获得对世界的知识性认知和理性判断,没有目标追求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道德自律感,无法以自主的价值立场去理解和吸纳人类积淀的历史经验,不能自主地在自身与社会、与他人、与特定语境中,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只能按算法概率、算力速度的训练模型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或基于某种指令以比特像素实现图形(图像)信息的排列组合,却并不理解这些组合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答案。
    “硅基生命”则让AI创作“本体失根”,拟主体没有源自生命体实践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没有王夫之所说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铁门限”,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历史镜像、时代精神、生活阅历均无从谈起。用于AI大模型的数据不过是“二手生活”而非“肉身经验”,其表达的“知情意”来自“他者投喂”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历险”,这就颠覆了文艺创作“躬身成文”“艺以明志”的创作原则,斩断了作品和艺术家之间有关社会的、历史的、生命的有机联系,势必会抽空艺术存在的意义。因而,没有生命体验,缺少肉身感知,是AI创作的致命缺陷,其所带来的“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将对AI创作确证自身艺术性形成巨大挑战。
    上述两个问题还导致AI创作存在另一个更重要的局限——缺少艺术原创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是从已有的语料资源中依据算法逻辑匹配而来的,是“借”用前人的知识产权资源而巧置选择的结果。换句话说,它所得一切均非原创,既受限于“已有”,又缺失于“未知”。尽管在许多单项技能上人工智能比人“聪明”,但没有人的感情和自主意识的计算程序最终无法形成原创能力,它可以通过人的信息“投喂”和大数据预训练,完成从“1”到“99”的拓展,却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仅靠技术智能,想要产生AI莎士比亚、AI卡夫卡,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摘编自欧阳友权《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隐忧和伦理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经典具有跨时代、跨媒介、破圈层的能量,经典中的某些人物形象在当下互联网世界中仍能发挥文化中介的作用。
    B.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生产的语言,它只是服从、执行操纵者下达的指令,按照程序完成指令任务。
    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存在诸多缺陷,如无法在自身与社会、他人、特定语境中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
    D.生成式人工智能受现有语料资源的限制,且它所提供的答案是人的信息“投喂”和大数据预训练的结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神经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人工智能写作未来还有着产生巨大进步的可能。
    B.如果没有设计者加以引导,人工智能可能一味提供同质化的热门题材和内容。
    C.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一种人类创造力的扩容工具,而不是内容创作的主体。
    D.AI创作的致命缺陷是没有生命体验、缺少肉身感知,其作品也不具备文学性。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二中所说“艺术隐忧”的一项是( )
    A.小说《机忆之地》所有内容,包括书名、正文、配图乃至作者名字全部由AI完成。
    B.“写什么”“如何写”都可解决,但人工智能写作难解决“为何写”这一哲学命题。
    C.人工智能写作其实是人机协作,整体结构由人决定,细节描写则由人工智能完成。
    D.文学写作的“非人化”现象引发了“人工智能是否会终结网络文学”等问题。
    4.如何理解材料二最后所说的AI创作可以“完成从‘1’到‘99’的拓展,却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5.有人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将昔日高度专业化的文学创作变成大众皆可参与的轻松游戏。”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
    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桉树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龙葵素既可以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出现,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
    9.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信君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今乃使蒯通通[注]见武信君曰:“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武信君曰:“何谓也?”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欲先天下降,畏君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也。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下君。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燕、赵郊见之,皆曰此范阳令,先下者也,即喜矣,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武信君从其计,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印。赵地闻之,不战以城降者三十余城。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二:
    武涉已去,蒯彻知天下权在信,乃说信曰:“天下初发难也,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走彭城,转斗逐北,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百姓罢极怨望,无所归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赵、燕,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足下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愿足下孰虑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乡利而倍义乎!”后数日,蒯彻复说曰:“夫听者,事之侯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万事之祸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彻。因去,佯狂为巫。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注]蒯通,本名蒯彻,《史记》避汉武帝名讳作“通”。
    10.材料中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诚听A臣之计B可不攻C而降D城E不战F而略G地H传檄I而千里J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代词,与《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中的“其”用法相同。
    B.如,像,与《侍坐》“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如”意思不相同。
    C.席,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
    D.遗,意为遗漏,与《师说》“置币遗单于”中的“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蒯彻指出武信君通过战争获取土地不是好办法,并向其提出不战而胜的策略,武信君听从蒯彻的计课,不费一兵一卒得到范阳。
    B.蒯彻建议让投降的范阳令乘马车在燕、赵之间驰骋,燕、赵地区三十多城听说范阳令得到优待后,不经战争就向武信君投降了。
    C.蒯彻认为多年来楚汉相争,天下困窘不堪,百姓怨声载道,民心无所归倚,需要韩信这样的贤能之人率领军队平息天下的战乱。
    D.蒯彻认识到天下大势的关键在于韩信,两次劝说韩信与楚、汉三分天下,韩信谢绝了他的建议,于是蒯彻逃跑,装疯做了巫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下君。
    (2)足下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愿足下孰虑之!
    14.韩信为什么没有听从蒯彻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间乡村的物和人,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B.顾诗的三、四句是诗中主人公对山农说的话,间接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
    C.王诗随着目之所及,写景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D.王诗尾联描摹人物,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人与景融为一体,让人想象初夏田间活跃的情形,感受农忙劳动的气氛。
    16.顾况的《过山农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
    (2)《〈老子〉四章》中,“ , ”两句以树为喻,说明强大的事物都是从细微的事物开始的。
    (3)《大学之道》中,“ , ”两句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丝绸、绍兴黄酒、安吉白茶……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浙江特产,拥有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属性与历史底蕴,构成极具辨识度与竞争力的地域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
    有观点认为,与高产值的现代制造业相比,历史经典产业的体量不大,没必要“小题大做”。但事实上,对于这样的产业并不能单纯以规模衡量价值,而要放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育才富民等视野下观察。不过,壮大历史经典产业亟待创新手段,解决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
    一方面, ① 。无论是手艺传承,还是产品创新,当前都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挑战。要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匠培养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传统手艺,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 ② 。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产品因款式缺少新意、功能设计不足引起竞争力下降,因此要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此外,还要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感染力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文创产品。如此,方能守住“老味道”。
    18.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碗特色麻辣烫,不仅让甘肃天水迅速走红,更迎来了这个春天全国文旅市场的火热开局。“我有一句话叫拴住了游客的胃,就留住了游客的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看上去火的是“热辣滚烫”的麻辣烫,实际上打动人的是温暖如昨的生活美好。
    从淄博的烧烤、“尔滨”的冰雪,到天水的麻辣烫,越来越多的“网红”城市出现,流量从何而来?在戴斌看来,来自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温暖、真诚和品质。“只有把生活的品质抓上去,学会和游客平等地互动,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融得进的‘诗与远方’,才会有‘网红’旅游地的未来。”
    桃红柳绿的春天已经到来,戴斌认为,各地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资源特色,把旅游市场环境整治好,把旅游赋能产品打造好,拥有流量将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春天能够厚植,夏天才能够生长。希望各地的文化旅游部门多一些耐心和从容,用静水深流的幸福,同样可以让游客常来常往,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持续推动我国旅游业繁花似锦。”
    2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B.学习《庖丁解牛》,要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要全面把握这个故事的寓意。
    C.几乎所有小说都可纳入“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大母题中。
    D.云象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2.文中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持续推动我国旅游业繁花似锦”的表达巧妙,趣味十足。请结合文段,说明理由。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蝴蝶和蜻蜓忙着游玩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叹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炫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①意思:AI创作根据信息生成文本的能力很强,但是它缺少原创能力,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创作。
    ②好处:通俗、形象、简洁地说明了AI创作的优势和缺点,更容易使读者理解。
    5.①人工智能技术让文学创作变得轻松惬意,说明人工智能迭变速度惊人,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②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写作技术层面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但这种创作只是一种算法写作,难以产生现实关切,其作品缺乏经典作品的文学性的力量。
    ③这种“文学创作”存在“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等问题,会抽空艺术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对其蕴含的艺术隐忧保持清醒的认识。
    6.C 7.A 8.C
    9.①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毒素含量少的植物;②减少有毒植物的摄入量,延长进食时间;③有效利用体内拥有的高效解毒体系。
    10.BEH 11.A 12.B
    13.(1)您为什么不给予我侯印,去授予范阳令侯位,这样范阳令就会率领全城的百姓来投降您。
    (2)您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为百姓解除疾苦、保全生命,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情。 14.(1)汉王对待韩信非常优厚,韩信不愿为了私利背弃恩义。
    (2)韩信心怀犹豫,不能把握时机。
    (3)韩信自恃功大,认为汉不会夺走他的齐王之位。
    15.B
    16.①从景物描写来看,顾诗通过“板桥”“泉声”“茅檐”等典型意象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村之景。
    ②从人物描写来看,诗人走进农家,闻鸡鸣,看山农焙茶,与山农谈话,感受山农天晴好晒谷的喜悦,刻画了山农朴实好客的形象。
    17.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8.示例一:守住“老味道”,要有新招数 示例二:用创新手段壮大历史经典产业
    19.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产品因款式缺少新意、功能设计不足导致竞争力下降,因此要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发展。
    20.①要注重人才培养
    ②应持续提高老字号品牌竞争力
    21.D
    22.①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以回文体手法表现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直指问题实质,让人领悟深意,产生共鸣。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展望了我国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23.例文:
    学会对自己负责
    有人生于富贵之家,却成了一贫如洗的穷汉;有人生于诗书世家,却站在目不识丁者之列;有人生于帝王之家,却苦求为一布衣而不得。
    他们责备他人或苛求命运,却自命不凡地吟诵着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诉说着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然而他们为自己做了什么呢?他们既没有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也没有对自己的家庭负责,更没有对自己负责。
    小仲马初涉文坛时,屡屡碰壁。他的父亲大仲马对他说:“如果你写上你是大仲马的儿子,情况或许会好一点。”“不,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摘到的苹果不甜。”小仲马为自己拟了大量笔名,以免使人把他与大仲马连在一起。终于,他的《茶花女》问世出版,一鸣惊人,堪与其父的《基督山伯爵》相提并论。小仲马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苛求父亲的帮助,不怨天尤人,而是用自己的泪水打拼出自己的事业,这是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更对自己的八斗之才负责。
    仲永不对自己的才华负责,将其当作哗众取宠的资本,结果文坛上只留下了警示世人的《伤仲永》。而西蜀的阿斗,东吴的孙皓,南唐的李煜,则是置家国于不顾,或沉迷酒色或残暴凶恶或沉湎于风花雪月。而蜀国后主孟昶更是自甘堕落,14万大军在区区3万宋军前投降,只留下“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千古嘲讽。 他们没有对自己负责,他们没有用自己的努力,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担起责任,是十足的懦夫!他们的行为倒让人对毫无权柄却自强不息力图变法的光绪帝肃然起敬。
    生在顺境中的人尚且对自己负责,而身处逆境中的人更应自强不息,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问的陈胜、吴广,在报馆中孜孜求学的狄更斯,在火车上专心致志实验的爱迪生,惜时发愤在厕所里读书的童第周,哪一个不是对自己的命运、才华负责? 命运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他们却用来寻找光明!
    朋友,行动起来!鼓起你的勇气,激起你的热情,让日月为证,让头脑定夺,用你的行动对自己负责!

    相关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第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语文检测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新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语文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广丰新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语文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