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二模联考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英手表中的石英是低温石英,具有手性。
B.碳酸钠可用作食用碱,其结晶水合物可表示为
C.皮肤不慎沾有硝酸的地方会变黄色,是因为构成皮肤的蛋白质中含有苯环。
D.低密度聚乙烯不用加入增塑剂就十分柔软,常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
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分类、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是碱性氧化物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故是酸
C.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无氧酸不一定是二元化合物
3.我国化工业在几代化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侯德榜先生的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足量,再通入氨气。利用碳酸钠的溶解度较低而获得晶体。
B.屠呦呦先生带领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C.徐光宪先生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彻底改写了我国稀土行业的产业结构。稀土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于吉红院士(我校校友)团队发现的Rh催化剂使硝基芳烃加氢的胺产物的收率>99%。胺是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有机物。
4.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的分子空间结构相同
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D.基态B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5.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是
A.乙醇和乙醛B.乙烷和乙酸C.烯丙醇和油酸D.聚丙烯和聚异戊二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和硫酸铜溶液的导电分别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可向其中加入酸性溶液。
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纤维素和淀粉都属于多糖,在人体中都能被水解为葡萄糖。
7.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熔点:
B.的溶解性:水中N>O>C
8.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核外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同且存在未成对电子。这四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具有类似苯环的平面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Z>Y>X
B.Y、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晶体类型不同的物质
C.W的氢化物沸点一定大于Y的氢化物沸点
D.Y和Z的杂化类型均为
9.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l/LNaHCO3溶液:K+、Al3+、Cl―、SO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Mg2+、Na+、SO、NO
C.pH=1的溶液:K+、Fe2+、Cl―、NO
D.与铝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NH、Cl―、NO
10.有机物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都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其结构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杨酸到阿司匹林再到贝诺酯的水溶性依次减弱
B.水杨酸中的氧原子都是sp3杂化
C.比阿司匹林少1个碳原子的阿司匹林同系物共有6种结构
D.1ml贝诺酯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3mlNaOH
11.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12.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固态氮分子相的晶胞结构如下表,相晶胞是立方晶胞,晶胞边长为apm,相晶胞是四方晶胞(晶胞边长有2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继续增大压强,可能形成共价晶体结构的氮的同素异形体
B.相、相晶胞中原子个数之比为
C.相晶体密度为
D.图1晶胞与相晶胞相同
13.实验室制备丙炔酸甲酯(,沸点103~105℃)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时可用水浴加热
B.“操作1”名称为萃取分液
C.“洗涤2”中5%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丙炔酸等酸性物质
D.“反应”前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浓硫酸、丙炔酸、甲醇
14.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程①发生反应
B.历程②中CuS作氧化剂
C.历程③中
D.若要吸收34g,则至少要通入56L空气(空气中氧气体积按20%计)
15.自愈合材料是一种能够自我修复的材料,能有效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某自愈合材料由Q和M两种单元构成,其自愈合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具有碱性
B.M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自愈合过程中体现了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
D.自愈合过程可能是通过加成一消去过程实现的
二、解答题
16.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下图。
①固氮转化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氢键
②氮化锂晶体中存在锂、氮原子共同组成的锂、氮层,结构如下图。则同层中锂、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晶体中氮以存在,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
(2)氨和肼()是两种具有碱性氮的氢化物。
①与以氢键结合形成分子。则的结构式为 (选填序号)。
A. B. C. D.
②肼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其酸式盐化学式为 。
(3)邻二氮菲(,平面形分子,简称为phen)能与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可测定的浓度,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Fe2++3
①phen分子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占据 轨道。
②中的配位数为 ,配体数为 。
③用邻二氮菲测定(的浓度时需控制pH为5~6,其原因是: 。
④邻二氮菲的一氯代物有 种。
17.将铜片放进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呈无色,产生红褐色固体,铜片表面有白色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I.探究红褐色固体成分
(1)过滤得到红褐色固体,所需的仪器有_______(填标号)。
A.B.C.D.
(2)①取少量红褐色固体加盐酸溶解,滴加 溶液(填写试剂名称),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是氢氧化铁。
②产生氢氧化铁的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查阅资料:
①CuCl是白色难溶物,能溶于氨水,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被空气迅速氧化。
②在酸性条件下,某些中间价态的离子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探究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由以上实验可知,产生白色物质的条件是 。
②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实验1中未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 。
(4)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备CuCl。
实验步骤:
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瓶中加盐酸调pH至2~3,打开活塞K,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气体。
II.将反应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CuCl粗产品,纯化后得CuCl产品。
①步骤I中通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步骤II中采用抽滤法过滤(装置如下图所示)的主要目的是: 。
18.是一种重要催化剂。某科研小组以废弃催化剂(含,,,、,有机物等)为原料,按如图流程回收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Ni位于元素周期表 区,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
(2)滤渣1的成分主要是 。
(3)X可以为或。若X为,试剂Y的使用量会减少,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并结合文字加以说明)。
(4)操作A为 、 过滤、洗涤。
(5)将所得与混合加热可制备无水并得到两种酸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物质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为 。
(2)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G的结构简式为 (写键线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可用新制悬浊液鉴别B、E、F
B.向C中滴加酸性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可证明C中含有碳碳双键
C.化合物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
D.化合物F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该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4)符合下列限定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与化合物B有相同的官能团
(5)写出B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写出1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7)某合成路线图如下(除路线图中所给物质,无其它有机物参与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和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
水杨酸
阿司匹林
贝诺酯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无
升华
B
苯甲酸(NaCl、泥沙)
水
重结晶
C
溴乙烷(溴)
溶液
分液
D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分子相
相
相
温度和压强
,
,
结构
实验
铜粉/g
蒸馏水/mL
实验现象
1
0.1
1.8
2
棕黄色溶液变为墨绿色
2
0.5
1.8
2
棕黄色溶液变为白色浊液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低温石英具有手性,被广泛用作压电材料,如制作石英手表,故A正确;
B.碳酸钠可用作食用碱,其结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三种,故B错误;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能发生显色反应。皮肤、指甲不慎沾上浓硝酸会出现黄色就是由此造成的,故C正确;
D.低密度聚乙烯柔软,用于食品包装袋等薄膜制品,故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同时有放出O2,Na2O2中氧为-1价,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性氧化物,NaHSO4属于盐,故B错误;
C.分散系的分类是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故C错误;
D.并非所有的无氧酸都是二元化合物,如HCN,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足量CO2,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低而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后加热分解制得碳酸钠,故A错误;
B.青蒿素分子中有氧原子,是烃的衍生物,故B正确;
C.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以及钇和钪,共17种金属元素,故C正确;
D.胺是NH3分子中H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一类有机物,有碱性,能与酸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4.D
【详解】A.CO2的分子空间结构为直线形,SO2、NO2的分子空间结构为V形,故A错误;
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周围的也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在羟基氢与羰基氧之间,故C错误;
D.B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分别位于1个2s轨道和1个2p轨道中,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乙醇能取代不能加成,乙醛能加成,α-H也能发生取代如碘仿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烷和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烯丙醇和油酸均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烯丙醇中羟基和油酸中羧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如酯化),故C符合题意;
D.聚丙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6.A
【详解】A.焰色试验是电子跃迁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的过程是电解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酸性KMnO4溶液可以氧化Cl-,无论是否含有FeCl2,酸性KMnO4溶液都会褪色,故B错误;
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纤维素不能在人体内水解,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NH4NO3、C2H5NH3NO3均为离子晶体,离子半大于NH,故熔点低,NH3为分子晶体,常温下为气体,熔点更低,故A正确;
B. [Cu(NH3)4]SO4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因此在强极性溶剂水中溶解性大于在弱极性溶剂乙醇中,故B错误;
C.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大,羧酸的酸性越强。吸电子能力-CF3>-ClCH2,而甲基是推电子基,使羧酸酸性减弱,故C正确;
D.同周期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波动性递增,其中N大于O,故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由结构可知,Y形成四条共价键,Z形成三条共价键,W形成两条共价键,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核外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同且与Y形成双键可确定W为O,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可确定X为H,Y为C,Z为N,据此分析;
【详解】A.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增加,N比相邻的元素高,故第一电离能:N>O>C>H,A错误;
B.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CO2或CO,晶体都是分子晶体,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Ox,晶体也都是分子晶体,B错误;
C.W的氢化物可能是H2O或H2O2,常温下为液态。Y的氢化物为烃,常温下固态、液态、气态都有可能,C错误;
D.化合物具有平面结构且Y、Z均形成3个σ键则均为sp2杂化,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铝离子与碳酸氢根会发生双水解,A错误;
B.酸性溶液中Mg2+、Na+、SO、NO几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强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C错误;
D.与铝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且若为酸性溶液,则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不可能生成大量氢气,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羟基、羧基均属于亲水基,酯基为憎水基,水杨酸含有羧基、羟基因此其水溶性最好,阿司匹林只有羧基其水溶性较好,而贝诺酯含有憎水基酯基,其水溶性最差,A正确;
B.水杨酸中羧基上的C=O的氧原子是sp杂化,B错误;
C.比阿司匹林少1个碳原子的阿司匹林同系物即含有羧基和酯基,有共3种结构,C错误;
D.贝诺酯的酯基发生水解后的羟基连接在苯环上,又能与NaOH反应,则1ml贝诺酯与NaOH反应,还有肽键能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则最多消耗5mlNaOH,D错误;
故选:A。
11.D
【详解】A.NaCl难升华而I2易升华,A正确;
B.苯甲酸中混有NaCl、泥沙杂质用水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获得纯净苯甲酸,该过程为重结晶,B正确;
C.溴可氧化NaHSO3,自身被还原为Br-,进入水层,溴乙烷不溶于水,C正确;
D.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溶解在苯中,通过过滤不能提纯,同时引入新的杂质溴,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在通常状况下,N2分子内部以极强的共价键结合,分子间以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结合。随着压强的不断增大,分子间距离不断被压缩。固体分子中分子间距逐渐接近于原子尺寸级别,且不同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分子内部的原子间共价作用相当时,分子内部原有的共价键会被破坏发生断裂,从而使得双原子分子结构发生解离,转变为原子相,A项正确;
B.α相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分子,γ相晶胞中平均含有2个分子,此时原子个数之比=分子个数之比=2:1,B项错误;
C.α相晶体密度== g·cm-3,C项正确;
D.将α相晶胞向右平移半个晶胞即为图1,D项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在反应瓶中,加入丙炔酸和甲醇,其中甲醇过量可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丙炔酸的转化率,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分液分离出有机相,分别用5%的碳酸钠溶液、水洗涤可以除去未反应完的丙炔酸和无机盐,有机相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式分离出来,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馏即可得到丙炔酸甲酯,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丙炔酸甲酯的沸点为103~105℃,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故A错误;
B.操作1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除水,除去水后硫酸钠为固态晶体,用过滤分离,故B错误;
C.经食盐水洗涤后的有机相含有少量丙炔酸和硫酸等酸性杂质,碳酸钠除去酸性杂质,故C正确;
D.溶液混合时,应将密度大的溶液加入密度小的溶液中,酯化反应药品添加顺序为醇、浓硫酸、有机酸,故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A.硫化氢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应保留化学式,故A正确;
B.CuS反应过程中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至0,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B错误;
C.历程③中,Fe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至+3,,O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至-2,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故C错误;
D.未指明标准状况,气体体积不可知,故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A.由Q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氨基,则Q具有碱性,故A项正确;
B.由M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醛基、酯基、醚键,故B项错误;
C.Q结构中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和亲水基团连接,符合超分子自组装特性,故C项正确;
D.由图可知,愈合时M分子中苯环上的醛基与Q分子中的氨基先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消去反应,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6.(1) ABC 2:1 1s22s22p6
(2) B N2H6(HSO4)2
(3) sp2 6 3 当H+浓度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能力减弱;当OH-浓度高时,OH-与Fe2+反应,影响Fe2+与邻二氮菲配位 4
【详解】(1)①氮气与锂反应生成Li3N,Li3N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LiOH,LiOH通电生成Li、O2和水。氮化锂中微粒之间为离子键,水中氢氧原子之间为极性共价键,氮气和氧气中原子之间为非极性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故选ABC; ②据“均摊法”,1个六元环中含2个锂、1个氮,则同层中锂、氮的原子个数比为2:1;N得到3个电子形成N3-,则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2)
①根据NH3·H2O能电离出OH-说明在氢键的作用下H2O分子断裂O-H键,所以NH3·H2O的结构式为,故选B;
(3)①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发生sp2杂化,孤电子对占据sp2轨道。
②[Fe(phen)3]2+中,1个Fe2+与3个配体中的6个N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配体数为3;
③用邻二氮菲测定Fe2+的浓度时,酸性较强时,H+能与N原子配位,碱性较强时,Fe2+能与OH-反应,所以应控制pH为5~6,原因是:当H+浓度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能力减弱;当OH-浓度高时,OH-与Fe2+反应,影响Fe2+与邻二氮菲配位。
④如图邻二氮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
17.(1)BC
(2) 硫氰化钾 FeCl3+3H2OFe(OH)3+3HCl或4 Fe(OH)2+O2+2H2O=4Fe(OH)3
(3) 铜粉过量 Fe3+氧化性强于Cu2+,Fe3+过量时,Cu不与Cu2+反应
(4) SO2+2Cu2++2Cl-+2H2O=2CuCl↓+SO+4H+ 快速过滤,防止氯化亚铜被氧化
【分析】三颈烧瓶中通入,因具有强还原性,在酸性条件性能将氯化铜还原为CuCl,过量的在装置C中用NaOH溶液吸收,装置B作安全瓶,可防止倒吸,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过滤需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故BC正确;
(2)①检验Fe3+用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血红色;
②产生氢氧化铁的原因可能是发生反应:FeCl3+3H2OFe(OH)3+3HCl或4 Fe(OH)2+O2+2H2O=4Fe(OH)3;
(3)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铜粉过量时才能产生白色物质;若铜粉不足,因Fe3+的氧化性强于Cu2+,则加入的铜粉只能与氧化性强的Fe3+反应,不能与Cu2+反应,因此无法生成CuCl;
(4)①通入,与CuCl2反应生成CuCl和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SO2+2Cu2++2Cl-+2H2O=2CuCl↓+SO+4H+;
②采用抽滤法过滤可以加快过滤速率,减少固体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有效防止氯化亚铜被氧化。
18.(1) d区 15
(2)CuS、S
(3)Y试剂的作用是增大溶液的pH,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消耗氢离子
(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5)NiCl2·6H2O+6SOCl2NiCl2+6SO2↑+12HCl↑
【分析】废弃催化剂(含Ni2+、Cu2+、Fe3+、Ca2+、Mg2+等)加入盐酸溶解,除去有机物杂质,通入H2S生成CuS沉淀除去Cu2+,同时Fe3+被还原为Fe2+;滤液1中加入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调节pH生成Fe(OH)3沉淀除去Fe3+;向滤液2中加入NH4F生成CaF2沉淀、MgF2沉淀,除去Ca2+和Mg2+;向滤液3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NiCO3沉淀,NiCO3沉淀中加盐酸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NiCl2•6H2O晶体;据此解答。
【详解】(1)Ni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属于d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
(2)向含Ni2+、Cu2+、Fe3+、Ca2+、Mg2+离子的溶液中通入H2S,Fe3+被还原为Fe2+,H2S被氧化为S单质,即2Fe3++H2S=2Fe2++S↓+2H+,Cu2+和H2S反应生成CuS沉淀,即Cu2++H2S=CuS↓+2H+,所以滤渣1的成分主要是CuS、S;
(3)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pH生成Fe(OH)3沉淀,若用H2O2代替Cl2,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反应消耗H+,所以试剂Y的使用量会减少;
(4)NiCO3沉淀中加盐酸溶解得Ni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NiCl2•6H2O晶体;
(5)将所得NiCl2·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制备无水 NiCl2并得到两种酸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Cl2·6H2O+6SOCl2NiCl2+6SO2↑+12HCl↑。
19.(1)苯甲醛
(2)
(3)AC
(4)4
(5)+2Cu(OH)2+NaOH+Cu2O↓+3H2O
(6)、、、
(7) CH3CHO CH3CH=CHCOOH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和B的分子式可知,芳香族化合物A为, B为,B到C发生氧化反应,C为,C到D发生加成反应,D为,D到E发生消去反应,E为,E到F发生酯化反应,F为,由已知条件和H结构可知,G为。
【详解】(1)由分析可知,化合物A的名称为苯甲醛;
(2)
由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
(3)A.B可以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E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变澄清,F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A正确;
B.C为,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不能证明C中含有碳碳双键,B错误;
C.D为,核磁共振氢谱含有6组峰,C正确;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反应条件为酸性且F为不是油脂,D错误;
故选AC;
(4)
化合物B为,其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烃,含有苯环,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结构有、、、,共4种;
(5)
B为醛类物质,根据醛类物质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反应特点,化学方程式为+2Cu(OH)2+NaOH→Δ+Cu2O↓+3H2O;
(6)
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则证明X的官能团中含有羧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则X中含有两个甲基,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有、、、;
(7)
乙炔与水生成乙醛,乙醛和乙醛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炔反应得到,合成路线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C
A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文件包含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pdf、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ocx、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文件包含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pdf、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