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1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2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汉学者刘向说,对于汉代权臣们的历史记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局部图。该图反映出当时( )
    A.文化具有一定区域性B.南方文化水平低下
    C.南稻北粟局面的形成D.私有制度已经产生
    2.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由此可见,西周的政治统治( )
    A.依靠分封构建亲疏等级B.以嫡庶关系确定权力分配
    C.通过姻亲加强彼此团结D.立足于内外服制度的建立
    3.西周时期周恭王时代的青铜器曶鼎,记录有一件事:鼎的所有者已经用一匹马和一束丝从效父那里赎(贸)得五夫(五名奴仆),然而效父的家臣名限者却背信弃约,要另立交换条件,于是鼎的所有者到狱讼官井叔那里控告。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 )
    A.丝织业处于巅峰B.奴隶主怕家臣C.司法体系很完备D.奴隶买卖合法
    4.西汉学者刘向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这里所批评的现象指的是( )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5.战国时期,孟子对他以前的诸家学说多有批判,既批判杨朱的利己,也批判墨子的利他,而盛赞儒家的中庸哲学。墨子也严厉批判其他各派,而抨击最激烈的便是儒学。崇尚无为的道家同样与别家展开旗帜鲜明的争辩。这些批判( )
    A.导致社会思想高度紊乱B.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
    C.源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促使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6.秦朝丞相李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奏上焚书令,其宗旨是“别黑白而定一尊”,维护秦始皇的“一尊”。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由此可见,秦朝焚书政策意在( )
    A.坑杀儒家B.专制愚民C.中央集权D.灭绝文化
    7.对于汉代权臣们的历史记载有:“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后汉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这些记载说明当时( )
    A.尚书是荣誉称号B.军权与行政权合一
    C.尚书台掌握实权D.六部尚书把持朝政
    8.东汉宦官湖南人蔡伦兼任尚方令,监督并带领全国最好的工匠为皇室生产器物,105年他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给汉和帝。“蔡太仆之弩、龙亭九年之剑、蔡侯纸”(蔡伦曾封为龙亭侯、长乐太仆)皆名震天下。这说明蔡伦( )
    A.重视生产改良B.阿谀奉承皇帝C.善于各种发明D.导致宦官专权
    9.秦末农民起义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184年的黄巾军起义则是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同时起事。造成后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秦朝暴政激化社会矛盾B.旱灾蝗灾严重,民不聊生
    C.黄巢起义横扫大半中国D.“太平道”的秘密发展
    10.下面的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统治者族属表,可以用来说明( )
    A.十六国皆为少数民族政权B.汉族存在北迁现象
    C.政权命名与民族关系密切D.前秦曾经统一北方
    11.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门阀政治深厚,建国之初,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王”,所指的力量属于( )
    A.江南本地的传统士族B.八王之乱中的南方势力
    C.南迁的北方高门士族D.江南开发中的少数民族
    12.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如建设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等。短时期能实施这些措施,主要得益于( )
    A.隋文帝改革奠定基础B.三征高丽的需要
    C.隋炀帝贪婪穷奢极欲D.三省六部制建立
    13.从唐太宗时期至武则天时期,唐朝先后设立了九个都护府:安西、安北、安东、安南、东夷、单于、北庭、昆陵、蒙池。它们的设立突出反映出唐朝在这一时期( )
    A.民族交融B.丝路畅通C.藩镇割据D.边疆危机
    14.周世宗厉行改革,政治上禁官吏贪污,经济上减免租税、招抚流散、兴修水利,文化上改订历法、雕印古籍,军事上出兵伐后蜀,三次亲征南唐。这场改革( )
    A.开启了五代更迭时代B.促进了唐朝民族交融
    C.提高了武则天的威望D.为结束分裂奠定基础
    15.唐朝科举初期,明经科考儒家经典,进士科考涉及国家现实问题的“时务策”五条。唐高宗时进士科形成杂文(文学)、帖经(儒家经典)、策问三场考试制。唐玄宗时明经科加试时务策。这说明唐朝的科举( )
    A.推动了中央集权逐步加强B.逐步走向八股取士的局面
    C.日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D.将明经科视为得人才关键
    16.唐初三省长官尚书仆射为二品,后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唐太宗时,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这样的做法( )
    A.提高了三省长官的权威B.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
    C.提升了中朝制度的效率D.加剧了相权皇权间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根据历史记载,夏朝政权的中心范围是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或者说河南中部这一带。这个区域也发现了很多考古学上的“文化”,最有名的就是二里头文化。很多人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朝的,但也有些人不太同意,说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商朝早期一些人或者是史前时代另外一些人留下来的。这里有争议,主要因为没有发现能够辨认的文字,如果有文字就可以说明问题。
    夏朝后面就是商朝。商朝没有问题了,它有文字——甲骨文,它的遗址也被发现,它的各种青铜器、墓葬都有发现。可以看一下夏和商的区别:夏中心区的位置比较靠西,而商的中心区比较靠东。历史上记载商朝由东方来的一批人建立,整个位置比较偏东,以后的周朝又比较偏西。中国古代文明中心有一个东西摇摆的过程,中国古代政权的战争也好,争夺也罢,在很长时间里也是东西对打而不是南北对打,和后来不太一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与特征》
    材料二
    ——摘编自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考古学对夏朝、商朝、战国历史认知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国时期秦国率先实现中央集权制的证据。(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商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中心有一个东西摇摆的过程”。(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种行政制度的形成需要量的积累,但质的变动却往往涉及更为广泛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动。
    ——摘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先秦至隋唐的制度史,确立一个具体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论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刘秀注意到调节田赋征收的意义,重视采用这一方式缓和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公元30年,在全国战事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刘秀下诏宣布:此前因为战争状态尚未解除,军费用度不足,因而实行什一之税。现今军士屯田,粮储有所积蓄,“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这曾是汉文帝时代实行的田赋制度。
    材料二 由于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在唐代中期,失去土地而流亡的农民已经有很大数量。农民逃亡,政府一般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于是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780年,宰相杨炎建议实行的“两税法”正式公布,主要原则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和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在当地上籍征税。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官僚富豪破除籍贯,逃避租庸调,到其他州县去购置田产,以享受轻税优待。另外,征税不再以人丁为主,而是以财产和土地为主,并且越来越以土地为主。征收原则由按人丁改为按贫富,扩大了征税面,也对无地少产的农民有一定的好处。
    ——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前期均推行“三十税一”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代两税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革背景。(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古代赋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6分)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年下学期高一10月大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此题考查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重视史料实证,论从史出。地图表现出每一种文化都有较广泛的分布,它们彼此相似,反映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从而呈现出同一文化的特征,故答案选A。同为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遗存分布有多有少,而不能因此判断文化的先进和落后,当时最具有先进性的恰恰是南方的良渚文化,排除B;材料不涉及物种分布,排除C;虽然当时私有制度已经产生,但地图反映不出,D错。
    2.C同姓不婚的背景下,异姓诸侯都被称为舅舅,说明异姓而婚,彼此通过婚姻建立亲戚关系,这种姻亲有利于彼此的联合团结,所以答案选C。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的亲疏等级关系,A错;材料不涉及嫡长子继承制度,B错;内外服制度是商朝而非周朝的,D错。
    3.D用马和丝买五名奴隶,并且因交易矛盾找官府打官司,说明政府是允许奴隶买卖的,故答案选D。材料可以说明丝的价值高,但无法说明当时丝织业处于巅峰,后世丝织业更为发达,排除A;卖奴隶一方的家臣背信弃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但不能得出整个西周的奴隶主怕家臣,排除B;存在司法诉讼,但司法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中华法体系直到唐朝才成型,C错。
    4.D齐国是分封姜子牙(姜尚)而立,战国初期姜氏被大夫田氏取代;晋属于周王室姬姓所有,战国初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因此战国七雄有四家是士大夫出身的国君,所以答案选D。“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意思是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的事请都由天子作主掌握,这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征,A错误;春秋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的事情由诸侯掌握,这些诸侯来自分封,题目反映的诸侯则出身大夫,他们取代以前的国君而上位,材料讲的是战国,B错;汉武帝时期才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错误。
    5.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彼此批判,相互影响和学习反思,并在批判中扩大了各自的影响,文化学术繁荣,因此答案选B。思想的丰富性多样性可以推动繁荣,并不等于高度紊乱,A是错误的;题目问的“这些”,体现的是思想多样性,与私有制关系不密切,不要盲目认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错;孔子是春秋时期人物,更早,D错误。
    6.B根据材料可知,独尊皇帝维护专制,焚烧民间书籍而保留朝廷藏书是防范民间阅读开启民智,以达到愚民的目的,因此答案选B。焚书与坑儒,是两件事,不是因果关系,焚书并不是只焚烧儒家书籍,A是错误的;中央集权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与材料无密切关系,C错;朝廷保留书籍,不是灭绝文化而是思想专制,D错误。
    7.C权臣们都有“领尚书事”“录尚书事”,意味着掌握尚书事务才是真正掌握实权,故答案选C。材料强调的是尚书“事”,不是虚衔称号,排除A;材料虽有将军、太尉等掌握军权者,但也有司马、太傅等无军权者,排除B;汉代尚未有六部尚书,排除D。
    8.A弓弩、剑、纸当时皆有,但是其主导下的特别有名,例如造纸还有新的方法,可见在蔡伦带领下,相关生产都出现了重大改良,产品方为著名,故答案选A。进献生产方法,与阿谀奉承无关,排除B;器物多为组织工匠改良,而非个人发明,排除C;东汉宦官专权,但与蔡伦不构成简单的因果关系,“导致”表述错误,排除D。
    9.D时间定位为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接受张角指挥,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这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故答案选D。题目问的是汉朝起义,排除A;天灾人祸交织是新朝绿林赤眉起义的重要导火索,排除B;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排除C。
    10.B两图互证,汉族建立的三个政权为西北的前凉、西凉和东北方向的北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大部分汉族南迁,但也有部分汉族北迁并建立自己的政权,答案选B。十六国中有三个不是少数民族政权,排除A;政权命名更多与空间而非民族相关,例如凉,皆在凉州所在的西北,建立在过去的秦地、燕地的政权则多以秦、燕命名,排除C;前秦统一北方是事实,但这两幅图表无法反映这一历史,排除D。
    11.C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材料中的“王”是指王导、王敦兄弟,答案选C。江南士族势力有限,无法操控朝政,排除A;八王势力在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中被消灭,排除B;江南开发中,少数民族实力弱小,更多依靠南迁北民的先进生产力,排除D。
    12.A材料内容涉及隋朝两位皇帝的作为,问的是原因,隋文帝改革构建了国家强盛的基石,支撑各项建设,故答案选A。三征高丽劳民伤财,是隋炀帝的行为,最终引发亡国,排除B;题目问的“主要得益于”属于求问原因,建设长安、仓库等属于隋文帝时代的措施,早于隋炀帝,所以不是隋炀帝造成的,排除C;三省六部制是行政建设,只有间接关系,不符合设问的“主要”,D错。
    13.A唐朝在边疆各处设立都护府,例如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这些地区皆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对当地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答案选A。九个都护府涉及边疆各地,只有部分与丝绸之路有关,排除B;唐后期藩镇割据,排除C;唐太宗到武则天时代,是盛世,是对外开拓,没有反映边疆危机,D错。
    14.D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故答案选D。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政权,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排除B、C。
    15.C材料反映出两科考试的改革所涉科目都在增加,并彼此兼顾,故答案选C。科举制本身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材料体现的是科举改革内容的过程变化,而非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排除A;明清才有八股取士,排除B;进士科强调实务,最得人才,D错。
    16.B从中书门下,到“同”中书门下,从二品到三品,宰相的入选范围不断放宽,更多的人成为宰相集体的一员,故答案选B。降低标准与提高三省长官的权威无关,排除A;三省六部正规化,逐步属于外朝,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控制相权基础上的皇权加强,而非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D错。
    17.(1)夏朝:因为考古没有发现文字等,夏朝历史存在颇多争议。
    商朝:由于考古发现商朝的甲骨文、遗址、青铜器、墓葬等,商朝成为信史。
    战国:战国考古对于铜陶器物、墓葬、都城、货币等的大量发现,有助于后世学者比较秦与六国区别。(每点2分)
    (2)墓葬两极分化,国君墓规模远远大于卿大夫墓,体现君主集权;
    城址等级,国都之外多为自然村落,体现高度集中;
    货币,实行统一的“半两”钱,说明国家统一管制货币;
    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经济制度上,“废井田,开阡陌”,由秦国授田于百姓。(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
    (3)商朝由东方人建立;随后的周朝文明中心比较偏西。(2分)
    秦朝建立者来自西方;来自东方的刘邦集团建立西汉。(2分)
    这一时期的都城京畿,交替设立于西长安与东洛阳(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也因此而命名),这都说明了“中国古代文明中心有一个东西摇摆的过程”。(2分)
    【解析】重点考查商周秦汉历史、考古学对历史学习的作用,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综合运用。第一问,分别按三个时期在材料中找到相关论述。第二问,按“中央集权”主题取舍材料二考古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商鞅变法中的政治、经济措施丰富其主题。第三问,在商周秦汉的历史界定中,反复寻找每个时期时西时东的文明中心,扣住“东西摇摆”这一主题。
    18.【示例】观点:战国至唐选官制度在变迁中逐步完善
    论证:战国到秦朝,奖励军功,选官制取代世官制。由于兼并战争激烈和推行君主集权的需要,各国为富国强兵而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基于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两汉时期,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稳定,体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地方上以孝廉为主要标准向中央推荐人才。从而为庞大的官僚系统不断提供生力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这一时期,门阀士族壮大,他们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隋唐时期,确立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形成,唐朝加以完善。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之,从世官制到选官制,选官从重视军功、孝廉、门第再到才能,从地方推荐、考核到中央选拔,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变迁中日益成熟。这有利于中央集权,提升了治国理政水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解析】重点考查对纲要上册1-7课内容的整合性认知,以政治史为主。教材涉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政治制度,乃至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皆可。能够有效展开论述即可。只要时间、空间、领域范围均符合题目要求即可酌情给分。材料内容体现出对背景分析的要求,故赋分为6分;题目要求一个明确的观点,以及有效的论证,这一部分赋分为论题2分和论述4分,也是赋分6分;作为开放性论述,结论的总结和升华,赋分2分。
    19.(1)休养生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2分)缓和政府与民众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或减轻百姓负担,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与支持)。(2分)
    (2)特点:扩大征税对象(不再强调籍贯,不分土户客户);(2分)按贫富合理分摊赋税(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2分)
    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政府要求逃亡农民的邻居代纳租庸调,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按人头收税,无地少产的农民负担沉重;官僚富豪在外地购置田产,破除籍贯以逃避租庸调。(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3)改革要减轻百姓的负担,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要有利于社会生产,保障可持续发展;赋税分摊要合理,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国家税收的保障和增加,主要依靠财富的增长、扩大征税对象、简化税收名目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重点考查纲要上册1-7课的经济史,立足材料综合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第一问,重视知识的迁移,从背景原因角度转换回答意义影响,同时也是考查基础知识,运用教材所学内容也可回答。第二问立足材料本身,特点需论从史出,对材料进行有效归纳,背景则是考查史料的迁移运用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需多角度回答;第三问是总结升华,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中得出规律性的认知。六国
    秦国
    铜陶器物群演变
    连续性
    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墓葬等级序列
    多阶层、小间隔
    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都城形态
    分内外城,外城有居民区、工商业区
    城内多数面积为宫殿、宗庙、官署
    城址等级序列
    国都以下逐级递减
    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货币
    形态和铭文多样化
    统一的“半两”钱

    相关试卷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六上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课件pptx、六上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3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3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王安石在均输法中规定,明太祖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