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9 散文小说阅读-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
展开一、课外阅读。
雨之歌
[黎巴嫩]纪伯伦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②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验。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朋友,我是他们之间传递友情的信使,这位思念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灾,我去医治。
③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④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阳的翅膀相拥。春天的夜晚,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我便悄无声息地随风飘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万物更加清润迷人。
⑤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⑥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作者在这短小的篇幅里,用 、 、 、 、 、 这几种形象来描绘雨,可见作者想象之神奇。
2.本文与《花之歌》一样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用拟人化的手法突出雨的形态,同时又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3.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象作者描写的场景,我不禁想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4.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短文第⑥自然段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水循环的部分过程,如“大海的叹息”是水的________态, “天空的泪水”是水的________态。如果你是水,你会变成什么形态?用“我是……”的句式特点,写一句你的奇思妙想。
5.下列对短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滋润万物,同时也喜欢借助世间万物炫耀自己的美丽。
B.“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珍贵。
C.“镶嵌”一词形象传神,增添了美的意蕴,强调了雨的奉献精神。
二、课外阅读。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
④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
⑨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阅读全文说说对“家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徽是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B.家徽是祖父为了让窃贼的儿子不再送鱼想出的办法。
C.家徽是窃贼为了感激祖父的恩情送来的。
D.家徽不仅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荣耀。
2.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 )——放贼——送鱼——( )
3联系上下文,理解“勾当”在文中的意思。
4.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写出应该重点读文章哪些部分的内容。
任务一:若要讲一讲“放贼”的经过,要重点读第( )到第( )段。
任务二:若要了解“我”家的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要重点读第( )到第( )段。
5.品读下面的句子。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浑身颤抖”和“面无人色”可以体会出“贼”________的心理;从“红”和“低”可以体会出“贼”________的心理。另外还从动词“攥”中可以看出________的心理。
6.结合全文内容,以下分析文章第二段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
B.烘托作者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
C.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作铺垫。
D.侧面体现贼人是迫不得已才去偷米的。
7.你同意祖父将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8.文中的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短文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点)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金色的铜锅
①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怎能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②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钢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了下去,一声不响娓牺社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船起铜锅又挑起来。
③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得很大,部队停下休息,故事班赶忙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可刚才挑铜锅的故事员却找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④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用钢锅烧开水。昨天他还发高烧,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几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进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脸里火光热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剂上,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⑤转过夜,钢锅又被另一个饮事员执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者有热汤和洗脚水。
⑥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故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金色钢锅,仍被完好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在方框中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担在了“我”肩上时,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4.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5.结合文章思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锅”记录着炊事班成员先后牺牲的英雄经历,闪耀着他们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B.文章结尾句子照应了文题,象征着炊事员为别人着想,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得到传承。
C.本文借助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了长征途中炊事班成员的高尚品质。
6.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故事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种子》,完成练习。
①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20千米回家。不知情的乡邻都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②那一年,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兜里的那张百元票子被人盯上了,等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票子就不见了。那时,1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他感到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③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下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④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后去了趟厕所,就过了一会儿工夫,种子就没影儿了。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车里人都对这个女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人。
⑤“不管怎样,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⑥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大捧一大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儿,我也少种点儿,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举动,也都打开自己的袋子,往那个女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不一会儿,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⑦满车厢的人都目睹了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自始至终也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⑧下车的时候,人很挤。父亲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他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回到了他的口袋。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⑨望着从车上下来的每一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小偷了。
⑩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做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下列对短文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亲和乡邻去买种子 ②女人的种子被偷 ③父亲发现自己的钱被偷 ④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⑤父亲和乡邻分种子给女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2.短文第⑥自然段对父亲的描写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父亲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个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人。
B.对父亲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不情愿,但还是勉强自己帮助那个女人。
C.对父亲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受乡邻的影响,愿意帮助那个女人。
D.对父亲神态和心理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死要面子活受罪。
3.对第⑧自然段中父亲的百元票子“失而复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父亲粗心大意,上车后没有仔细找那张百元票子,误以为把钱弄丢了。
B.那个丢种子的女人,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感谢,悄悄塞给父亲一张百元票子。
C.父亲的善举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他悄悄把百元票子还给了父亲。
D.偷钱人就在车上,担心父亲发现自己,于是悄悄把百元票子还给了父亲。
4.对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开始父亲因为自己自己的钱被偷,内心绝望,想要随意抓住一个“小偷”。
B.后来,父亲的百元票子失而复得,内心惭愧,所以看谁都不再像小偷。
C.父亲的钱被偷,内心绝望,所以怀疑车上的每一个人;后来钱失而复得,心情转悲为喜,所以看谁都不再像小偷。
D.其实车上本没有小偷,这都是父亲的猜测。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虽然自己被偷了钱,可面对女人丢种子的困难,他仍然伸出援手,可见父亲是个善良无私的人。
B.从父亲为了节省路费,步行20千米回家可以看出父亲的确是个“抠门”的人。
C.父亲被偷了钱,可他仍然将自己的种子分给那个女人,可见父亲并不是真的“抠门”。
D.父亲的善心感染了车上的人,也唤醒了小偷的良知,使他悄悄地将钱还给了父亲。
6.作者是怎样把父亲这一形象写得如此感人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父亲是“抠王”,是对父亲“抠门”的行为感到不满,后来改变了想法,前后对比塑造了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B.作者欲扬先抑,先写父亲是“抠王”,再写父亲在钱被偷后仍无私帮助一个丢种子的女人,塑造了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C.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出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D.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100元的珍惜,但他仍选择帮助丢种子的女人,这样的描写塑造了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7.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种子”的理解。
8.读了短文,你有怎样的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阅读完成练习。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①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②“同志,你看……”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③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④“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⑤就在这一瞬间,①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②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⑥③“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⑦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1.短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标序号的语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3.加点词语“模糊”和“清晰”是一对反义词,既然战士牺牲时,卢进勇眼睛“模糊了”,但为什么又写“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说说你的理解。(3 分)
4.对比阅读:对比本文和《金色的鱼钩》在表达上的异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相同点:都注重细节描写,以此表现人物品质
B.相同点:都运用了环境描写。
C.不同点:选文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细节描写,《金色的鱼钩》侧重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
5.“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瓶盖上的童年》完成下面小题。
瓶盖上的童年
佚名
①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我不但全程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强大的过程,而且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②我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根本就不能指望父母会花钱给我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任凭物质再缺乏也抹杀不了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男孩子滚铁环、玩弹弓、弹玻璃球……女孩子玩踢毽子、跳绳、扔沙包……花样很多,大家玩得也很开心。
③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那泛着光泽的圆润的棋子,那调兵遣将的气魄,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让我们十分羡慕和向往。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④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于是四处寻觅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⑤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得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我们想到了瓶盖。当时在农村,夏天流行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两角钱一瓶,大人们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⑥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⑦由于人多,大家都想玩,我们就先后用瓶盖做了三副象棋。从此在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房顶上、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尽管还不懂“别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棋子丢了、坏了,不要紧,我们再找个瓶盖就行了。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段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不再痴迷于下象棋了,兴趣又转到别的方面了。童年的时光就在这样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⑧回想过去,尽管贫寒的日子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其实,穷也罢,富也罢,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寻找。
1.如果阅读目的是“学习象棋的制作”,应重点关注的是第( )。
A.①② B.①④ C.⑤⑥ D.⑦⑧
2.“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们”特别喜欢待在永然的家里。
B.“我们”几个都特别痴迷于玩象棋。
C.“我们”害怕永然的叔叔带走象棋。
D.“我们”没有玩具玩,只能玩象棋。
3.下面不属于“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象棋的基本走法是( )。
A.马走日字 B.别马腿 C.象飞田 D.炮打过去一溜烟
4.作者和小伙伴们制作象棋的直接原因是( )。
A.象棋被带走 B.生活在农村 C.爱玩的天性 D.家里非常穷
5.本文的情节“找瓶盖自制象棋”应处于( )。。
①永然的叔叔带回象棋→②和永然的叔叔下象棋→③永然的叔叔带走象棋→④和小伙伴们下象棋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6.请联系本文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穷也罢,富也罢,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寻找”的理解。
7.通过本文,我们体会到了制作象棋的乐趣。你自己亲手制作过什么东西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你制作东西的感受。
七、课外阅读。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①你喜欢做些“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吗?比如在放学途中,从校门口开始,专心踢一粒石子回家,或是计算火车进站的时间,听到远远的汽笛声一响,便开始从家门口“起跑”,看自己能不能在火车进站前赶上火车等。
②闭着眼睛走路,就是其中一种“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通常,我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道路,除了两旁的稻田,会动的东西可能只有草丛里近视的大青蛙和神经质的、一碰就跳的蚱蜢,所以,绝对可以大胆地瞎走。
③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都要到学校补习,我们那时小学生的功课比现在还重。就拿暑假来说吧,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上午得到学校上课,唯一的区别就是可以不穿校服、鞋子,可以自由地穿便服和木屐(一种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作响)。
④我就是那个穿着木屐去学校补习的小学生。下课后,最高兴的事,就是把脚伸进校门口的小河里荡一荡,等经过戏院斜对面的那口井时,我再用冰凉的井水把脚冲一冲或者干脆把自己弄得一头、一脸、一手的湿。
⑤你一定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感觉有多舒服惬意!
⑥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路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得歪歪扭扭。
⑦太阳光使人成为发酵的面包,身体逐渐膨胀,光裸的手臂也微微发烫,我甚至觉得有点像过年喝了妈妈酿的葡萄酒,脑子里有点晕乎。
⑧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方两边伸齐,马戏团里走钢索的小丑不是手里都有一支平衡杆吗?我假装自己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只披着乱发的大嘴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当作美味的午餐……
⑨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又香又嫩的小人肉了,脚下忽然一阵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答答的?
⑩原来,我走进一片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木屐!"我叫了起来,木屐陷进了烂泥团里,失踪了!
⑪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去摸,在水汪汪一片浑浊的泥水里摸了半天,什么也没有。
⑫“你在这儿干什么?”农场的老何远远走来,朝着我喊。
⑬“我……”我满脸尴尬地看着自己的一双泥手,“我在找我的木屐。”
⑭“你的木屐?怎么会掉在田里?”
⑮“我……”唉,怎么说他才会相信,我是因为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才走进了秧田的。
1.第9自然段中的“黑洞”指的是什么?( )。
A.宇宙中的无底洞 B.绿油油的秧田
C.软绵绵的草垛里 D.大狮子的嘴巴
2.文中最后面对老何的询问,“我”为什么感到尴尬?( )。
A.因为“我”不小心跌进秧田,把绿油油的秧田弄浑浊了。
B.因为“我”不好意思解释到底是怎么把木屐掉在田里的。
C.因为“我”在秧田里瞎摸,搅得水汪汪的秧田一片浑浊。
D.因为“我”在秧田边玩耍,一双小手被泥水弄得脏兮兮。
3.为了解决“我”脑子里有点晕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要选择第________自然段重点阅读。从中可以概括出“我”脑子里有点晕乎的原因是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并发挥想象,把第5自然段中“舒服惬意”的画面用一段话描绘出来。
5.文中这条“放学回家的路”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文章写一写你的想法。
八、阅读《最后的时刻》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时刻
杨益言 罗广斌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选自《红岩》)
1.“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一种不祥的预感”指的是( )。
A.江姐将被转移到条件更差的地方
B.江姐即将被杀害,英勇就义
C.江姐将会遭受特务的酷刑
D.江姐将被特务拉出去游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多选)
A.江姐自我激励,要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考验,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B.向反动派示威,你们不要得意,我们的革命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了。
C.江姐在激励牢房的同志们,要勇敢面对考验,坚强不屈,视死如归。
D.在吹响革命即将胜利的号角,对自己即将面临考验展现出自信勇敢。
3.对本文的标题“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姐走向刑场前的时刻
B.江姐获救前的最后时刻
C.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刻
D.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4.短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监狱送别的场面,其中,“面”是对 的描写,“点”是对 的描写,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江姐的人物形象。
5.有人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删掉也不影响阅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6.“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7.你还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请选择一个,结合其事迹简要介绍一下。
九、选编革命文章。
【选文一】_______________
①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伸向远方。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向前走着。
②这时,迎面走来一个老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③我诧异地抬头。他看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出两头,但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我问他:“同志,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我是军部的,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边说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去由他拿着。
④“咱们得快点走!天黑了,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听了他的话,我快步跟上,但是不一会儿又落了一大段。我满脸焦急,咬着牙关继续走。他看看天,又看看我:“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已经下雨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我犹豫了:________________他不容分说,冒着雨背起我,一步一滑地向前走。
⑤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将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⑥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般,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⑦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满怀希望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选文二】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选编文章】同学们初选了上面两篇素材,请你一起品评完善。先读【选文一】。
(1)根据选文一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图。
(2)发挥想象,请将第④段划线处补充完整,表现“我”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3)文中有多处老红军与“我”的对话。品读语言,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第②段中他“大声嚷”是深知草地摸黑赶路的危险,着急催促我快些行进。
B.第③段他称我“小鬼”是因为我速度太慢掉了队,引起了他的不满。
C.第④段中“这一下他可火了”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他不想被拖累。
D.第⑤段中他“大声说”是因为他掉进了泥潭,心里很害怕,十分慌张。
(4)对第⑦段画线处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草地行军的环境恶劣。 B.烘托了当时悲壮的氛围。
C.暗示革命事业尚未成功。 D.体现了草地天气变化多。
(5)同学们给选文一取了几个题目,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A.记住革命 B.老红军 C.最小的红军 D.雨夜行军
2.【特约评论】联读选文一和选文二,当好特约评论员。
(1)两篇选文在写作上各具特色,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2)现在这个年代,我们的生活不会忍饥挨饿,也不需要跳崖激战。像选文这样的革命故事还要读吗?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银线 珍珠 传情的信使 大海的叹息 天空的泪水 田野的微笑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读短文,从“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我是他们之间传递友情的信使”“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可知,作者分别用“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来描绘雨。据此分析填空即可。
2.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奉献者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赋予雨以人的情态,并把雨比作“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同时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把雨写得生动形象,表现了雨的奉献精神。同时,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雨、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积累。《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了春雨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的情形,与画曲线句子相对应。
4.气 液 我是溪流的絮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和仿写句子。“大海的叹息”指的是水受热蒸发,所以对应水的气态;“天空的泪水”指的是下雨的情形,指的是水的液态。另外,题目要求仿写句子,用“我是……”的句式特点,写出水的其他形态。我们可以展开想象进行描写,如“我是冰川的拥护者”写出了水的固态。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A.本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奉献精神的赞美,其中并没有炫耀的意思,说法错误。故选A。
二、1.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C.本项说法错误。从第9段和第10段可知家徽并非由窃贼直接送来,而是祖父为了感谢和延续这份恩情,并让年轻渔人不再继续送鱼,而让年轻人在门板上刻下了鱼作为家徽。故选C。
2.捉贼 刻鱼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发现贼影:文章第3段描述了父亲在夜半时发现厨房有人影窜入,这是故事的开端,可以概括为“捉贼”或“遇贼”或“见贼”。放走窃贼:第4到6段描述了祖父出现后,没有让儿子们继续搜捕,反而让藏在水缸里的窃贼出来,并放他离开,还赠送了大米和铜钱。这一情节明确且关键,可以直接概括为“放贼”。持续送鱼:第7到8段描述了窃贼被放走后,开始定期在祖父家门环上放鲜鱼,以报答祖父的恩情。这是故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后续情节的基础,可以概括为“送鱼”。刻鱼为徽:第9到10段描述了为了不再接受送鱼,同时也不违背已故窃贼(或其子)的遗愿,祖父让年轻渔人在门上刻下鱼的图案,作为家徽。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部分,可以概括为“刻鱼”或“刻徽”。
3.在文中指偷别人粮食这样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勾当:指的是主管;料理。也可指本领、能耐;做事、谋生。今多指坏事情。文中第4到5段提到,祖父在放走窃贼时,不仅归还了窃贼偷来的大米,还额外给了他一串铜钱,并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在这句话中,“勾当”紧随“伤天害理”这一贬义词组之后,明确指向了窃贼之前所做的偷窃行为,即不正当的、违法的行为。因此,联系上下文,“勾当”在文中的意思是指窃贼之前所从事的偷窃等不正当、违法的行为。
4.③ ⑥ ⑦ ⑨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任务一:若要讲一讲“放贼”的经过,要重点读第3到第6段。这几段详细描述了祖父如何发现藏在水缸里的窃贼,并决定放走他,还赠送了大米和铜钱给他,劝他改行做正当生意的过程。这是“放贼”这一情节的核心内容。任务二:若要了解“我”家的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要重点读第7到第8段。这几段讲述了窃贼为了报答祖父的恩情,开始送鱼到“我”家,并在临终前嘱咐儿子继续送鱼。祖父为了不违背亡人的遗愿,同时也不让送鱼人继续破费,决定在门上刻一条鱼作为家徽,从此代替送鱼的行为。这解释了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的来龙去脉。
5.动作 神态 害怕与紧张 感动与羞愧 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和对词语的理解。句子“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使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句子通过“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攥着一布袋大米”、“提着米袋子往外走”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贼人的行为和状态。神态描写:通过“浑身颤抖”、“面无人色”、“眼眶红了”、“低着头”等神态描写,细腻地刻画了贼人内心的恐惧和愧疚。从“浑身颤抖”和“面无人色”可以体会到贼人被发现时的极度恐惧和紧张心理。这些表现是人在面临巨大压力和威胁时的自然反应,说明贼人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害怕。从“眼眶红了”和“低着头”可以看出贼人内心的愧疚和自责。这些细微的神态变化表明贼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感到羞愧难当。他低着头,或许是在避免与他人的目光接触,以减轻内心的负罪感。从动词“攥”中可以看出贼人对那袋大米的不舍心理。他紧紧地攥着大米袋子,可能意味着这袋大米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是他冒着巨大风险偷来的。然而,在祖父的宽容和劝说下,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大米,这进一步体现了他的内心挣扎和最终的决定。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的作用的理解。B.本项说法错误。从第二段的“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可知主要是描述家庭情况和时代背景,并未直接表达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故选B。
7.我同意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先回答是否同意祖父将窃贼放走的做法,并说说你的理由,合理通顺即可。示例:我同意祖父将窃贼放走的做法。祖父展现出的宽容与慈悲,不仅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暴力冲突,还给予了窃贼改过自新的机会。他用自己的善良感化了窃贼,甚至换来了其后代长期的感恩与回报,这体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力量。祖父的做法传递了宽容、善良与和谐的价值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8..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综合文中祖父的形象,我们需要从短文中寻找与祖父相关的描述和行为,并据此进行概括,写出其中三点即可。示例:宽容慈悲:从第3到6段祖父处理窃贼的方式可以看出,他不仅没有惩罚窃贼,反而还给予了他帮助和劝导。祖父让窃贼离开,并给了他米和铜钱,帮助他度过难关,这体现了祖父的宽容和慈悲之心。机智冷静:从第3段可知,在面对窃贼闯入家中的情况时,祖父没有像其他儿子一样冲动行事,而是冷静地分析情况,并通过敲击水缸盖子的方式让窃贼现身。这种处理方式显示出祖父的机智和冷静。 深明大义,有远见:从第7到9段可知祖父不仅关注眼前的善行,还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他担心接受过多的鱼会损害窃贼(或其后代)的小本生意,因此决定不再接受鱼,而是让年轻人在门上刻下鱼的图案作为替代。这一举动既体现了祖父对他人处境的关心,也展现了他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综上所述,祖父是一个宽容慈悲、机智冷静且深明大义、有远见的人。
三、1.:“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故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为提示语,提示语后用冒号,说的话用引号,“司务长”后用感叹号,“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表示话未说完,后面用逗号“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为疑问句,句末用问号。因此句子为:故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一会儿是狂风”表示话未说完,后面用逗号,“吹得人睁不开眼”与“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为并列关系,“吹得人睁不开眼”后面用分号,“一会儿又是暴雨”表示话未说完,后面用逗号,“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后面用句号。因此句子为: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2.本文主要写了在长征途中,炊事班的同志们为了不让战士们挨饿受冻,一个个接连牺牲,在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已经担在了“我”的肩上。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了在长征途中,炊事班的同志们为了不让战士们挨饿受冻,一个个接连牺牲,在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已经担在了“我”的肩上。
3.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连长和战士们心里都特别难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⑥段“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故事员全牺牲了。”可知,在长征的途中,炊事员们为了其他战士们的生命安全,接连牺牲,作为最后一个炊事员,锅扛在了“我”的肩膀上,因此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4.环境 体现环境恶劣,间接表现出战士们无畏困难。
【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是对环境的描写,描写了战士们所过的草地环境十分恶劣,通过环境描写,间接表现出战士们在长征途中无畏困难的品质。
5.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本文的语言较为朴实,平实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炊事班成员为战士们所做的牺牲,体现了他们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并不能体现出语言的优美生动。故选C。
6.金色的鱼钩 飞夺泸定桥
【解析】本题考查了知识的积累。根据课内外积累,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还有:《倔强的小红军》、《七根火柴》、《丰碑》等。
四、1.D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概括。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那一年,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可知,事情的起因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相邻去城里买种子。可以简单概括为:父亲和乡邻去买种子。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可简单概括为:父亲的钱被偷。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听到车下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女人的种子被人偷了。结合第⑥自然段句子“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可简单概括为: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了女人。结合第⑧自然段的句子“父亲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他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回到了他的口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亲的100元钱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是父亲和乡民买种子后,父亲的钱被偷,接着遇到丢种子的女人,然后父亲和乡邻对女人进行帮助,最后父亲的钱神奇的回来的故事。故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结合第⑥自然段句子“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即使自己也遭遇了盗贼,也仍然一心想帮助别人。故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第⑦自然段句子“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可知,推测出小偷是被父亲帮助别人的行为感动了,所以把钱还回来。故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因为父亲的钱被偷而十分焦急,所以产生对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结合第⑨自然段句子“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因为父亲的100块钱失而复得,父亲的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所以父亲“看谁都不再像小偷了”。故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结合第⑥自然段的句子“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可知,从父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选项说法正确。B。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20千米回家。”可知,父亲并不是为了节省路费,而是把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劫一空的老人,所以自己步行回家,他在自己需要花钱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更需要的人,这体现了父亲的善良和乐于助人,而不是抠门。选项说法错误。C。通读文章,父亲在生活中被称为“抠王”是因为他对自己不舍得花钱,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却非常的慷慨。选项说法正确。D。结合第⑦自然段句子“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可知,推测出小偷是被父亲帮助别人的行为感动了,所以把钱还回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6.A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内容理解。A。文中并不是对父亲的抠门行为感到不满,而是通过写父亲日常的“抠”与他对他人帮助时的慷慨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是突出父亲把钱花在刀刃上,更侧重于后文父亲对他人无私帮助做铺垫,而不是表达不满。B。文章中先写父亲的“抠”,这是“抑”,后写父亲在前被偷后还帮助他人,这是“扬”,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父亲形象,该选项正确。C。文中通过直接描写父亲帮助丢粽子的女人的行为以及车厢其他人对父亲的反应等。相结合突出了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该选项说法正确。D。有很多细节描写比如那张百元票子“皱巴巴”以及“还有他的体温”等细节描写的呈现,以及父亲装种子的动作等细节,都有助于塑造父亲的形象和表现主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7.短文题目“种子”含义深刻,文中的“种子”表面上指的是农民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它象征着善良的种子。因为“一袋种子”不仅帮助了女人,还帮助了父亲找回了丢失的钱,短文鼓励我们去做善良的种子,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不断扩散,让善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开来,把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解析】本题考查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善良的种子”表面是父亲分给陌生女人的种子;深层含义是父亲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让父亲丢失的钱失而复得。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每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8.读完这篇文章后深深被文中父亲的善良所打动。同时也能体会到善良其实是一种可以传递的能量。父亲的善举感染了同车的乡邻,也换来了失而复得的钱。彰显了善良所带来的温暖和美好。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积极传播善良。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看到老人,孕妇或者残障人士主动让座。
【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读了短文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善良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虽然自己遭遇了丢钱的不幸,但他仍然毫不犹豫的帮助同样陷入困境的陌生女人,这种在困境中还能坚守善良的品质是十分可贵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善良的理由。比如在学校中,有时我们学习压力很大,但当同学向我们请教问题时,我们可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暂时放下自己的烦恼去帮助别人。
五、1.那同志(即无名战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从第①段“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第②段“同志,你看……”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短文的主人公是那同志。
2.神态 动作 语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句子的理解。阅读第⑤段句子“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可知,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阅读第⑤段句子“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阅读第⑥段句子“‘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可知,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
3.“模糊”是因为卢进勇为无名战士的牺牲流下了眼泪,泪水模糊了视线。“清晰”是因为无名战士的手像一只路标,指向了不对前进的方向,让卢进勇看到了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第⑦段可知,“眼睛模糊了”是写卢进勇因同志的牺牲而流泪,所以眼睛模糊了。“清晰”是因为无名的精神深深鼓舞了他,这种精神使卢进勇既清楚了前方部队前进的方向,又坚定了为革命而奋勇斗争的方向。
4.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七根火柴》首先着重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反映人物心理。小说开篇,着力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雨雾迷像,阴沉清冷的草地雨景,突出了卢进勇对火的迫切需要。随着情节发展,卢进勇发现了这个无名战士,又通过对无名战士身下的一汪污水的描写,以及结合其中的外貌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他对火的迫切需要,从而引出无名战士的“献火”。在小说结尾,描写了在无边的黑夜中燃起一簇簇篝火,以及在篝火照耀下的战士们或烤衣服,或煮野菜的欢笑场面,在一个新的角度上说明了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中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纵观全篇,作者将整个故事情节置于一种雨后的阴沉、凄迷的气氛中,既流露出对无名战士之死的沉痛倬念之情,又突出了在这种环境中无名战士留下的火柴所起的作用,使整个环境描写服务于中心。《金色的鱼钩》同样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品质,而不仅仅是侧重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简单,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缅怀。故选B。
5.环境 渲染了此刻悲伤的气氛,烘托出无名战士一心想着部队,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⑦段“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描写了当时的天气,可知这是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了此刻悲伤的气氛,烘托出无名战士一心想着部队,写出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
六、1.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根据文中的关键语句第⑤自然段的“用什么做棋子呢”和第⑥自然段的“用什么做棋盘呢”可知文章第⑤、⑥自然段介绍了“象棋的制作”。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那几天”指的是作者和小伙伴们刚学会象棋的基本走法,对象棋十分的痴迷,“杀几盘”指的是玩象棋。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痴迷于玩象棋,天天在永然家下象棋。故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第⑦自然段的“尽管还不懂“别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可知,我们暂时还没学会“别马腿”和“连环炮”。故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掌握。根据第③自然段的“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和第④自然段的“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于是四处琢磨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可知作者和小伙伴们制作象棋的直接原因是象棋被永然的叔叔带回城去了。故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脉络的理解与掌握。“永然的叔叔带回象棋”在文章的第②自然段,“和永然的叔叔下象棋”在文章的第③自然段,“永然的叔叔带走象棋”也在文章的第③自然段,“和小伙伴们下象棋”在文章的第⑦自然段,而“找瓶盖自制象棋”在文章的第⑤、⑥自然段。故“找瓶盖自制象棋”这一情节应处于③④之间。故选D。
6.作者童年时虽然物质匮乏,但能够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象棋,童年不缺乏快乐。现在我们的玩具很多,但仍会觉得无聊、不快乐。因此,只有我们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快乐才会与我们相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即无论物质条件如何,生活都有它的挑战和不如意。贫穷或富裕都不是决定快乐的唯一因素,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和寻找快乐。在贫穷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简单的创造和发现来寻找快乐,比如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玩具、玩游戏等。这些简单的活动往往能带来纯真的快乐和满足;在富裕的日子里,我们可能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但也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和烦恼。这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和感受,通过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来寻找快乐。
7.我自己亲手制作过风筝。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拿着准备好的竹条、无纺布、绳子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由于我是第一次尝试亲手制作,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做了好久才做好。中间我有好几次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看到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天空,我好开心!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学着用简洁的语言和大家分享自己亲手制作过的东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回答。例如,可以分享自己制作手工皂、陶艺作品、木工艺品等的经历,感受方面可以强调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成就感、对细节的关注以及最终作品的满意感等。如我曾经亲手制作过一个手工皂。在制作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从准备材料到搅拌、凝固、切割等各个环节的乐趣。虽然过程中需要耐心和细心,但是看到最终成品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让我更加喜欢动手制作东西。
七、1.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所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答答的?”以及第⑩自然段“原来,我走进一片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木屐!’我叫了起来,木屐陷进了烂泥团里,失踪了!”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在描述自己的想象后,紧接着说明自己实际的情况是走进了秧田,并且用“黑洞”来形容自己突然跌入的未知地方。所以可以确定“黑洞”指的是绿油油的秧田。故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第⑮自然段“唉,怎么说他才会相信,我是因为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才走进了秧田的”可以看出“我”尴尬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向老何解释自己把木屐掉在田里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因为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才走进秧田这件事不好意思说出口。故选B。
3.第⑦自然段 原因是太阳光暖烘烘地晒着,身体逐渐膨胀,手臂微微发烫,就像过年喝了妈妈酿的葡萄酒一样,所以有点晕乎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第⑦自然段“太阳光使人成为发酵的面包,身体逐渐膨胀,光裸的手臂也微微发烫,我甚至觉得有点像过年喝了妈妈酿的葡萄酒,脑子里有点晕乎”可以看出为了解决“我”脑子里有点晕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要选择第⑦自然段重点阅读。从中可以概括出“我”脑子里有点晕乎的原因是太阳晒得“我”身体发热,感觉如同喝了葡萄酒,导致晕乎乎的感觉。
4.放学后,把脚伸进校门口的小河里荡一荡,再用冰凉的井水冲一冲,那种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接着,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此时,没有了学习的压力和烦恼,只有这份宁静与舒适,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惬意。
【解析】本题考查情景写话。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中“你一定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感觉有多舒服惬意!”以及联系上文第④自然段“下课后,最高兴的事,就是把脚伸进校门口的小河里荡一荡,等经过戏院斜对面的那口井时,我再用冰凉的井水把脚冲一冲或者干脆把自己弄得一头、一脸、一手的湿”可以看出下课后,把脚伸进校门口的小河里,感受河水的清凉,经过井边时用井水冲脚,享受那份凉爽。充分发挥想象,对关键信息进行扩展描写。比如描写河水的状态、带来的感觉,井水的清凉感受,以及周围的环境氛围等。示例:下课后,把脚伸进校门口的小河,河水轻轻流淌,带来丝丝凉意。经过戏院斜对面的那口井时,用冰凉的井水冲脚,仿佛所有的燥热都被驱散。微风拂过,带来稻田的清香,让人感到无比的舒服惬意。
5.这条路承载着作者的童年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所以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怀念与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蕴含情感的理解。文章中描述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玩游戏、在小河里荡脚、用井水冲脚等场景,可以看出这条“放学回家的路”饱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之情。“放学回家的路”饱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之情。在这条路上,作者可以玩游戏、享受清凉,这些都是童年美好的回忆。
八、1.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上下文,从文中特务转移江姐的行为以及后文江姐的表现和整个氛围可以推断出,大家预感到江姐可能即将被杀害,而不是转移到条件更差的地方、遭受酷刑或游街,因为江姐的平静表现和以往转移的情况不同,更像是面临生死抉择。故选B。
2.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江姐在面临最后考验时说出的话,首先是对自己的激励,表明她作为一个革命者,在关键时刻要保持勇敢,体现了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所以江姐自我激励,要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考验,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同时,她的话也是说给牢房里的同志们听的,希望大家在面对考验时都能坚强不屈,视死如归,起到了激励众人的作用。此外,江姐和同志们脸上充满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这表明他们对革命即将胜利充满信心,江姐的话也像是在吹响革命即将胜利的号角,展现出她对即将面临的考验的自信勇敢。故选ABCD。
3.B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解析。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整篇文章描述的是江姐面临被转移(实际可能是被杀害)的情景,是江姐走向刑场前、生命中以及在狱中的最后时刻。文中没有任何关于江姐获救的暗示,所以“江姐获救前的最后时刻”理解不正确。故选B。
4.监狱中众多同志送别的整体场面 江姐个人行为和语言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在监狱送别的场面中,对众多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走出来与每一间牢房里的人握手告别等描写,是对整个送别场景的整体呈现,属于“面”的描写。而对江姐整理衣物、与同志们告别、说出激励的话语等则是聚焦在江姐个人身上,属于“点”的描写。通过“面”的描写展现出送别场面的悲壮和同志们的坚定,通过“点”的描写突出江姐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勇敢、镇定和视死如归,两者结合,详略得当,更好地突出了江姐的人物形象。
5.不能删掉。理由:画波浪线的句子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通过江姐对牢房内物品的最后一眼回望,进一步烘托出江姐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不舍以及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如果删掉,会使江姐的形象不够丰满,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画线的句子“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通过江姐对牢房内物品的最后一眼回望,进一步烘托出江姐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不舍以及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如果删掉,会使江姐的形象不够丰满,情感表达不够细腻。同时,这一描写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江姐所处的环境和她即将面临的命运,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6.动作描写。从中我们认识到一个从容镇定、热爱生活、注重仪表、视死如归的江姐。江姐在面临生死之际,依然有条不紊地整理自己的着装,表现出她的从容不迫;把这一时刻当作参加隆重典礼,体现出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她即使在狱中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通过“拍拍”“理理”“擦擦”“照了照”“走了几步”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江姐在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优雅和从容。她整理自己的着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即使在面临生死考验时也不忘记保持良好的形象。而把这一时刻比作参加隆重的典礼,更是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精神,她把走向刑场看作是一种庄严的使命,展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气节。
7.我知道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铡刀,她毫不畏惧,从容就义。她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牺牲时尚未满15岁。
【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结合革命英雄故事分析。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他们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毅然把敌人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打光后,他们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九、1.(1)我走得艰难,老兵背我赶路/老兵冒雨背我向前走 老兵陷入泥潭,牺牲生命/老兵被草地夺取生命 心疼/心痛/悲伤 满怀希望 (2)如果让他背,他该有多累,但是不让他背,我们的进度,恐怕要赶不上大部队了。 (3) (4)D (5)C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他看看天,又看看我:‘来吧,我背你走!’”可知老红军要背我走;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将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可知老红军掉进泥潭,壮烈牺牲;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般,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可知我的心情:无比悲痛;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满怀希望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可知我的心情:坚定信念,满怀希望。(2)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补充我当时内心的想法,组织语言表达,如:让他背,他也很累,不要他背,真掉下去了怎么办?(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联系前后文,可知这是老红军看到“我”过草地时因为又累又饿躺在地上歇息时说的话,后文老红军因为“我”体力不支掉队要求背“我”走过危险的草地,追上大部队,处处透露出对“我”的关心、心疼,同时又焦急。此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文中画直线句子是环境描写,出现在文末。结合“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可知是对草地时的恶劣环境,结合前文“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可知是老红军牺牲后“我”沉重的心情分析。D.体现了草地天气变化多。不正确;故选D。(5)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和老红军,主要事件是过草地,结果是老红军牺牲,将生还的希望给了“我”。“要记住革命!”是老红军牺牲前说的话;C.最小的红军 不合适;故选C。
2.战士们作战的整体场面 每一位战士 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展现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情景,表现了战士们英勇顽强的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必要读,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精彩和美好。
【解析】(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结合【选文二】句子“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可知描写了战士们整体战斗的场景;结合【选文二】句子“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可知描写了个别战士战斗的场景,这样描写点面结合,突出了整体,又看到了团队里的每一个战士的英勇身姿。(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考,说说像选文这样的革命故事还要读吗,并说明理由,如:我觉得要读,这样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背后是无数鲜血与牺牲换来的,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
【选文一】主要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值得学习。
【选文二】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了________,也写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专项13 写作-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项13 写作-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题目,习作,习作百花宫,按要求,自拟题目,完成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12 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项12 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阅读,课内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理解,课内古诗对比阅读,古诗文阅读,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项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然后答题,综合性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以下问题,信息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