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1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33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1. 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 ( )
A. 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B. 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C.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 飞机在高空飞行
2.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 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则测不出准确结果
C. 用一根细线和直尺可以测出一片树叶的周长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
3. 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 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 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D. 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4. 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30m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 铁中声速为5200m/s) ( )
A. 1次敲击声 B. 2次敲击声C. 3⁻次敲击声 D. 多次敲击声
5..把大小和材质都不同的甲、乙(如图! 所示) 两个水杯分别放在图2中O点处,小凯用木筷敲杯子发出声音,用专业仪器在P 点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杯子每秒振动的次数600次B. 甲杯子和乙杯子音色是相同的
C. 甲杯子的振幅比乙杯子的振幅小
D. 小凯敲击乙杯子的速度比敲击甲杯子的速度更大
6.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放歌”时声带没有振动
频率f( Hz)
声音强弱等级(dB)
甲
400
50
乙
600
30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可由 计算,但v与s、t无关
D.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与s成正比,与t的成反比
8.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1=0-时同时起跑,t₄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0~t₁.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₁~t₂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 0~t₃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 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多选) 9. 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图:发声时用手触摸声带可感觉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乙图: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C. 丙图:医生在给病人做“B超”时,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
D. 丁图:不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可以改变产调
(多选) 10.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 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 丙的音调最低 D. 甲、乙的音色相同
、多选) 11.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 在 10s~20s 内, 甲同学速度为10m/s
D. 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填空题 (每空1 分, 共22分)
12.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
13. 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1=3.500m,为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为: l₁=3.600m、l₂=3.480m、1₃=
3.540m;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m,新式列车车厢 (能/不能)通过该隧道
14. 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坐电梯上楼,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时,用时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了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设每层楼高为3m);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
15. 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李老师给自己制定每天7000步的快走计划,如图是李老师某次快走锻炼后,手机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李老师的步幅为 m,步行的速度约为 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 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建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车辆以40km/h左右的速度匀速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 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如果汽车驶过时的速度为60km/h,则听到音乐的 (响度/音调/音色) 发生了明显变化。
17. 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是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之一。在数字化智慧教室中,老师对着AI智能系统说:“请将音响声音调大”,上述操作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老师又对着AI智能系统说:“请关闭窗帘”,关闭窗帘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8.“遥遥领先”成为2023年度热词,华为Mate60Pr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又一次超越,其搭载的麒麟9000s处理器为5nm制程芯片。5nm可换算成 m,星际间的距离我们通常用长度单位 来表示。三、作图题:本题6分
19.(1)如图-1所示,一艘小船正以比风速小的速度面向灯塔靠近,请在小船的旗杆顶部画出正在飘动的旗子。
(2)如图-2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3)如图-3甲所示,这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在0~6s内的v-t的图像。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
20. (7分)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浏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 1) 该实 验 的 原 理是 ,实验 中 还 需 要 的 测 量 工 具是 。
(2)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
(3) 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5s, AC段时间tAc=2.3s, AB段的距离SAB= cm, 则BC段的平均速度 VBC= m/s。
(4)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中测得路程AC的平均速度为v₁,路程AB 的平均速度为 v₂,路程BC的平均速度为v₃, 那么v₁,
V₂,v₃的大小关系是
21.(5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
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填“编号”) 的琴弦。
(2) 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 而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填“能”或“不能”)。
(3.)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²。
22. (6分) 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1 所示。
(1) 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用抽气筒有效地 向外抽气; 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2) 如果把广口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听到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3) 如图2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4)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使现象更容易观察。这种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5)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弹起(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
23. (7分)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 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 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 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4) 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6) 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 是在 减弱噪声。
(7) 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4.(8分) 手机导航是当下智能手机必备的应用软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能引导我们向目的地行进,行进中还会通过语音不断提醒路途中的红绿灯、测速、拥堵等实时路况信息。如图1所示是小李同学和爸爸出行前通过腾讯地图规划的从河口到黄陂客运中心的路线,其中大众常走方案总路程为51公里,用时预计 58分钟。
(1) 如果选用大众常走方案的话,因长岭街道铺路有 1950米的拥堵,预计通行时间约为10分钟,则拥堵路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小李爸爸担心高峰期拥堵加剧,影响出行时间,决定选择武大高速方案,武大高速方案多出18公里,但快12分钟,则按武大高速方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3) 图2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什么?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钟?25.(8分) 在某地至鞍山的高速公路上,上午8:00汽车行驶到甲地,司机在高速公路上看见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 8:30汽车行驶到乙地,此时司机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乙所示。求:
(1) 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2) 若汽车下高速后以20m/s的速度正对一座高山匀速直线行驶,途中鸣了一次笛,5s后听到回声,若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多远?
26. (6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乐器
口琴是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它上面有气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甲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长、较厚,而 C区的较薄、较短。
水瓶琴如图乙所示,在八只相同的玻璃杯中注入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击或对瓶口吹气,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1·) 在图甲中C区是 音区 (填“高”、“中”或“低”)。
(2)往中间的一个气孔用力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填“改变”或“不改变”)。
(3) 停止吹气后,口琴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铜片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4) 若依次对图乙中玻璃瓶口吹气,可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编号 玻璃瓶。这时主要是 振动发声 (填“声带”、“空气柱”或“玻璃瓶”)。
(5) 若用竹筷轻轻拍打瓶身时,也会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编号为 的玻璃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物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docx、九年上物理第一次月考答题卡一docx、九年物理答案docx、九年上物理第一次月答题卡二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