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55803/0-17290016228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55803/0-17290016228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55803/0-17290016229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速度
B. 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 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
D. 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
2. 根据图乙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A. 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某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
B. 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
C. 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 通过图中地震波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答案】1. C2. D
【解析】
【1题】
读图可知,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都是纵波(P波)速度大于横波(S波),A不符合题意;横纵波都在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地球表面纵波的速度大约为8km/s左右,横波的速度大约为4.4km/s,速度大于月球表面,C错误,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题】
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故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某地均能探测到横波和纵波,A错误;“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B错误;此图为月球内部结构的局部图形,只体现出了月壳与月幔两层,但不代表月球内部分层只能分两层,C错误;读图可知,月球地震波只有一处发生明显变化,图中只是表示的月壳与月幔,所以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D正确。故选D。
【点睛】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 地质年代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
C. 地质年代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
D.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
4. 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A. ①末期B. ②末期C. ③末期D. ④末期
5. 下图a、b、c、d代表不同岩层,与地质年代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A. a—①B. b—②C. c—④D. d—①
【答案】3. A4. D5. C
【解析】
【3题】
根据时间的划分判断出各序号所代表的地质年代,⑤一新生代、④一中生代、③一古生代、②一元古宙、①一太古宙,A正确;三叶虫出现于早古生代,化石应存在于③,B错误;恐龙繁盛于中生代,化石应存在于④,C错误;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一些高大山脉,因此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应发生在⑤,D错误。故选A。
【4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绝迹于中生代末期,根据上题可知,④为中生代,即④末期,D正确,ABC错。故选D。
【5题】
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早古生代,a对应的应是③;b岩层中没有化石,只能确定形成年代早于a,无法确定对应的地质年代,最早的鱼类化石存在于晚古生代,d对应的应是③;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空前繁盛,c对应的应是④。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保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经矿物质的填充或置换,就形成了化石。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2021年5月15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明其已离开()
A. 可观测宇宙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
7. 与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有()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③火星表面温度高④没有液态水
A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6. D7. D
【解析】
【6题】
火星和地球都属于太阳系的行星,“祝融号”火星车降落到火星,表明其已经离开地月系,进入以火星为中心的行星系,但仍然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的宇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
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与目前的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地球存在液态的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只有极少量的氧和水蒸气,不适宜生物呼吸,①正确;火星有昼夜更替,②错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③错误;火星没有液态水,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组合正确,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四看法”判定生命的存在: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离的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的长短、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三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
8.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诗词关于月相的描述较多,如李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符合诗句所描述月相的是( )
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描述初三夜,是上蛾眉月,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②符合题意,B正确。①图为残月,③图上弦月,④图为下弦月,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月相变化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意为: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 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下图是某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显示()
A. 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B.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C. 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D. 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10. 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9. D10. C
【解析】
【9题】
读图,图中连续两次黑子数量最少的时期(低谷年)相隔约为11年,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错误;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C错误;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D正确。故选D。
【10题】
读表,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会明显变大,A不符合题意;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飞行指数增大,②会明显变大,B不符合题意;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使极光指数增大,④会明显变大,D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③不会明显变大,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完成下面小题。
11. “水星凌日”时,下列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 AB. BC. CD. D
12. 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除水星外,还有()
A. 金星B. 火星C. 土星D. 天王星
【答案】11. B12. A
【解析】
【11题】
水星轨道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生水星凌日时,太阳、水星和地球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
要发生凌日现象,则必须满足该行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内,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此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除水星外,还有金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凌日现象是指地内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地日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该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基本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致与纬线平行
B. 海拔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
C. 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D. 年日照时数东部大于西部
14. 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判定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3600小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