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2023年10月2日,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近期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76颗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图为“生命宜居带”图形(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可观测宇宙
2. 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植被生长状况B. 大气成分C. 温度条件D. 行星体积
3.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
【答案】1. D2. C3. A
【解析】
【1题】
由材料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属于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D正确;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的级别均低于可观测宇宙,不属于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ABC错误。所以选D。
【2题】
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辐射能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故在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C正确;植被生长状况不是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A错误;图中不能显示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BD错误。所以选C。
【3题】
读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即纵坐标“0.5”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移动,出现生命的行星轨道应位于金星以内,结合八大行星的分布规律可知,该行星可能是水星,A正确。据图可知,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金星、地球、火星都没有位于宜居带,都不会出现生命,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期适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2022年10月19日12时35分,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5.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 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 Ⅱ圈层是地核
D. 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
【答案】4. A5. D
【解析】
【4题】
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晃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而与传播介质关系不大,A正确,C错误;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也存在差异,不可能都是12秒,BD错误。故选A。
【5题】
读图可知,Ⅰ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的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C错误;Ⅳ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故选D。
【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一工地施工人员在1200m高山上的石块中发现了震旦角石。震旦角石外形似竹笋,属无脊椎软体动物,距今或超4.4亿年。在“竹笋”的根部,是角石的软体部分,但软体易腐烂难形成化石,专家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下图示意震旦角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推测震旦角石生活的环境是( )
A. 茂密的森林B. 连绵的山脉C. 温暖的浅海D. 湿冷的沼泽
7. 与震旦角石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生物最可能是( )
A. 蓝细菌B. 三叶虫C. 裸子植物D. 哺乳动物
【答案】6. C7. B
【解析】
【6题】
据材料分析可知,震旦角石属无脊椎软体动物,专家据其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可知震旦角石最可能生活在温暖的浅海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为温暖的浅海,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题】
据材料分析可知,震旦角石距今或超4.4亿年说明震旦角石大致生活在古生代的奥陶纪,三叶虫是生活在古生代的生物,蓝细菌生活在前寒武纪,裸子植物生活在中生代,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8. 7月,教室空调制冷效果明显,李老师下课时打开教室门,面部和腿部感受到的气流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李老师感觉到的气流特点表现为( )
A. 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
B. 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
C. 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
D. 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
【答案】D
【解析】
教室内使用空调,气温较低,近地面气压较高;室外气温较高,近地面气压较低;打开教室门,近地面(腿部)气流从室内流向室外,较凉爽;高空(面部)气流运动方向与近地面相反,从室外流向室内,较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深积云是由空气强烈上升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水汽较为充沛,条件合适时可触发阵性降水。大气气溶胶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粒子,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沙尘气溶胶能加热深积云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②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③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④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0. 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A. 塔里木盆地B. 内蒙古高原C. 四川盆地D. 东南丘陵
【答案】9. A10. B
【解析】
【9题】
根据所学知识,沙尘气溶胶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导致大气加热,①正确;同时沙尘气溶胶作为凝结核,能够增加水汽凝结,促进云的发展,③正确;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和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会使得大气散热,与加热深积云的机制关系较小,排除②④;故选A。
【10题】
根据所学知识,沙尘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沙漠和荒漠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尘天气较为常见,沙尘气溶胶通过加热效应促进深积云的发展,从而增大降水量,B正确;塔里木盆地虽然也有沙尘,但降水稀少,排除A;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地区湿润,沙尘气溶胶影响较小,排除CD;故选B。
【点睛】大气保温作用: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能够被大气截留,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增温,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方向绝大部分向下(大气辐射只有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甲为河流支流。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图的指向标大致是()
A. B. C. D.
12. 图中甲支流()
A. 由东南流向西北B. 由东北流向西南
C. 由西北流向东南D. 由西南流向东北
【答案】11. C12. B
【解析】
【11题】
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X、Y连线的垂线方向为南北方向,且XY位于O的偏北侧,箭头指向应为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
根据图中河流的宽窄及地形分布可知,甲为河流的一段支流,水流由X流向O,结合上题分析可知X位于O的东北,则甲支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受人为热源排放、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的主要城市夜间地表热岛强度逐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A. 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B.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
C.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D. 东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14. ①地区相较与其他地区城市夜间地表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相对较小的原因()
A. 植被覆盖差B. 气候较暖湿
C. 科技水平高D. 能源消费少
【答案】13D14. B
【解析】
【13题】
由已学可知,东北地区冬季取暖用能大,故热岛强度冬强夏弱,符合②线特征;在相似条件下,湿度越小,城市热岛效应越强,故西北地区符合③线特征,东南地区符合①线特征。综上所述,D对,排除ABC。故选D。
【14题】
由上一题分析可知①为东南地区。由材料“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受人为热源排放、湿度等因素影响”可知,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气候较暖湿,空气湿度大,城市热岛效应小,B正确;东南地区植被覆盖高,A错误;科技水平高与热岛强度关系不大,C错误;经济发达,能源消费多,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岛效应,受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图示意某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上海相比,此时乌鲁木齐( )
A. 风速较大B. 气温较高C. 风速较小D. 气压较低
16. 下列城市中,风向为偏南风的是( )
A乌鲁木齐B. 上海C. 贵阳D. 福州
【答案】15. A16. D
【解析】
【15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图中乌鲁木齐所在位置等压线密集,风速较大,A正确,C错误;据图可知:乌鲁木齐气压大约1020hPa,上海气压大约1015hPa,D错误;乌鲁木齐此时气压较高,根据热力性质差异可推知,此时其气温可能较低,B错误。故选A。
【16题】
根据风向作图的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判断可知,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为偏北风,福州为偏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某地风向的画法如下: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然后遵循“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的原则偏转30°-45°,即为该地实际风向。
第II卷(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太阳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请从生活用品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利用太阳能的好处。
【答案】(1) ①. 四川盆地 ②.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2)下垫面状况、大气状况、纬度等因素。
(3)生活用品:太阳能热水器等;城市基础设施:太阳能路灯等。好处: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
根据图1可知,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势低洼,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形环境,使得盆地内产生的水汽难以向外部扩散,容易在盆地内部积聚。大量水汽的存在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导致水汽容易凝结形成云层和雾气。阴天和雾天增多,天空被云层和雾气遮挡的时间较长。云层和雾气中的水汽颗粒能够强烈地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由于阴天和雾天多,太阳被遮挡的时间长,所以日照时间就短。
【小问2】
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多晴天,太阳辐射丰富,下垫面状况和大气状况是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重要因素。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纬度因素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
【小问3】
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水的设备。太阳能路灯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吸收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用于夜间照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不会像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那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或温室气体排放,不依赖于电网供电,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消耗化石燃料,不会释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已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总体特征。
(2)说明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
(3)耀斑爆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家住济南的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忙提供几条地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
(3)地点选择在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选择在夜间进行拍摄;注意保暖。
【解析】
【分析】该题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
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不均;大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太阳总辐射量的最丰富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区域是四川盆地。
【小问2】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大力开发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满足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优化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提供多样化能源,促进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
【小问3】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球上极光产生于两极地区的夜空。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应该选择在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的夜间进行极光的拍摄;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张先生还需要准备防寒服,注意保暖等。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山谷盆地中,四面环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图1为洱海附近四个观测站东西方向风向、风速日变化示意图(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图2为四个观测站位置示意图。
(1)判断图中风向受湖陆间、坡谷间热力作用影响最小的观测站,并说明判断依据。
(2)观测发现,丙站易发生逆温现象,就此做出合理解释。
(3)乙站和丁站相比较,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甲站。由图1可知,一日内甲站风速有变化,但风速均为正值,说明风向没有发生东西向变化。
(2)丙站位于山谷且坡度较缓;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堆积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在丙站近地面形成稳定的逆温层。
(3)乙站。丁站位于洱海湖面上,湖泊水体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受其影响,丁站气温日较差较小;乙站与洱海有一定距离,受湖泊调节作用弱于丁站,气温日较差较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洱海为背景,涉及山谷风和湖陆风风向、逆温形成、湖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
若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则白天和晚上的风向会发生变化,在左图中的体现为一天中有正负值,因为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从左图我们可以看出,甲一天中,风速均为正值,说明风向没有发生东西向变化,说明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小,故甲观测站受影响最小。
【小问2】
读图可知,丙站位于山坡且坡度较缓,受地形的影响,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气温低,形成高压,谷底散热慢,气温高,形成低压,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造成上热下冷,容易形成逆温,在丙站近地面形成稳定的逆温层。
【小问3】
读图可知,丁站位于湖面,湖泊水体比热容大,受湖水的调节作用影响明显,升温慢,降温慢,气温的日较差小,与丁站相比,乙站与洱海有一定距离,比热容更小,受湖水的调节作用影响弱,升温更快,降温更快,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乙站。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日出现图示“日照圣殿”奇观时,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常情况下,出现入梅晚的时候,会出现,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图示季节,尤卡坦半岛①地气候类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