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01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02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共20页。

    题型一 比较诗歌形象(意境)
    题型二 比较诗歌语言
    题型三 比较诗歌表达技巧
    题型四 比较诗歌感情态度
    总结:
    鉴赏原则: 整体把握,寻同辨异
    解题方法:
    1.审题关键:“同”“异”“同和异”
    2.答题指向:比较点——寻同辨异
    3.答案层次:分值、分布
    2022年全国甲乙卷,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考查的都是比较阅读试题。
    【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比较类型】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一、【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快列梁梠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②,犹胜凡俦侣。
    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③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①梠(lǚ):屋檐。②蠹鱼:虫名,这里借指书籍。③元元:黎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诗首联运用设问,表示他没有其他的家产,值得夸耀的就是能堆到屋顶的书。
    B.皮诗颔颈两联叙自己读书的情况和心得,尾联通过比较,强调自己不爱“俦侣”。
    C.皮诗中“圣人”“英贤”,指书的作者,或者指书中记录的对象,或二者兼而有之。
    D.陆诗三四句通过自叙,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在孤灯下老眼昏花读书的诗人形象。
    15.两首诗写的都是读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广西柳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王融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临高台
    谢眺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绮翼,这里指窗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
    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
    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
    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
    15.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开学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显先韵二首
    辛弃疾
    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寒花毕竟无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①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②只在远山西。
    [注]①辇路:天子驾车所经路,此指临安。②南楼:据《舆地纪胜》卷六六《荆湖北路·鄂州》记载,南楼在湖北鄂州境内黄鹄山顶。
    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诗人与周显先以诗相唱和时,依照周显先诗作的原韵而作的酬答诗。
    B.“寒花”二句,以野菜边上生长的寒花风光不再为喻,表现其孤寒不俗。
    C.第二首作于舟行江上之时,诗人虽赴任卑职,但仍然表现出满腔的热情。
    D.两诗虽为组诗,但写法与情感却不相同,它们之间也没有诗意上的关联。
    18.第二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四、【吉林省长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宋代〕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①,身闲心苦一舂锄②。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③窗归了读残书。
    【注】黄庭坚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②舂锄:指白鹭。③莫:通“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市人们避雨在家,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B.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
    C.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1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也称“翻案法”。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五、【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①。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②无。
    注:①浮图,同“浮屠”,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②使君,指诗人自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观月时的节日和天气,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登楼赏月时的良好氛围。
    B.颔联诗人着重描绘了眼前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美景,并赋予其独特的意蕴。
    C.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紧凑,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D.尾联诗人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是不是还有人会想到自己。
    15.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写明月,其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六、【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①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②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行九,是作者好友,曾任侍御之职,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江陵(今湖北荆州,古称野)。壁竹鞭: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②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处贬谪的境地,友人从千里外给诗人寄来壁州竹鞭,饱含牵挂、慰藉、鞭策、互勉之意。
    B.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友人的酬赞、对竹鞭的珍重。
    C.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竹鞭的名贵。
    D.颈联借物喻人,借竹的品性来赞美好友元稹不惧权宦、不畏逆境的傲然不屈的心志气节。
    15.本诗尾联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七、(2022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八、(2022全国乙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重难点16 诗歌的比较阅读
    题型一 比较诗歌形象(意境)
    题型二 比较诗歌语言
    题型三 比较诗歌表达技巧
    题型四 比较诗歌感情态度
    总结:
    鉴赏原则: 整体把握,寻同辨异
    解题方法:
    1.审题关键:“同”“异”“同和异”
    2.答题指向:比较点——寻同辨异
    3.答案层次:分值、分布
    2022年全国甲乙卷,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考查的都是比较阅读试题。
    【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比较类型】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一、【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快列梁梠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②,犹胜凡俦侣。
    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③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①梠(lǚ):屋檐。②蠹鱼:虫名,这里借指书籍。③元元:黎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诗首联运用设问,表示他没有其他的家产,值得夸耀的就是能堆到屋顶的书。
    B.皮诗颔颈两联叙自己读书的情况和心得,尾联通过比较,强调自己不爱“俦侣”。
    C.皮诗中“圣人”“英贤”,指书的作者,或者指书中记录的对象,或二者兼而有之。
    D.陆诗三四句通过自叙,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在孤灯下老眼昏花读书的诗人形象。
    15.两首诗写的都是读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B 15.①皮日休侧重写读书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开卷之乐,指明读书是与圣贤的精神对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圣贤精神,并从中获得给养。
    ②陆游侧重写读书的目的和态度,表达了他为平民百姓坚持苦学而别无他求的可贵精神。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B.“强调自己不爱‘俦侣’”分析错误。作者此处是强调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比较阅读知识的掌握能力。
    从皮日休《读书》中的颔联“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可知,作者早晨在房内打开书本,就像与古代圣人对面座谈一般,这是作者表达读书开卷之乐。而颈联“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则是说古代那些圣贤虽然和自己不生在同一个时代,因为他们留下了体现他们思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与古代贤人进行精神对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圣贤精神,并从中获得给养的机会。这两联重点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情感体验。
    陆游的《读书》与皮日休的《读书》不同,从前两句“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可知,作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百姓谋利益。而后两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则是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不怕付出辛苦。从中可以看出,陆游的诗是侧重写读书的目的和态度。
    二、【广西柳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王融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临高台
    谢眺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绮翼,这里指窗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
    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
    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
    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
    15.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B
    15.①王诗生动描摹登高所见之景,又融入虚写想象,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
    ②谢诗描写了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
    B.“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错。“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是说那高洁雅丽的莲花只有盛夏时节才吐蕊,那清香疏淡的桂花却要随着秋天的来临才能开花。可见,诗人并未见到盛开的莲花和桂花。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王诗写登高所见,采用了地域上由远及近、空间上由上而下、时间上由先及后的写法,写得很有层次和条理。诗的开篇紧扣题面,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游人”之所以要“临高台”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写登高所见了,纵然夏未至秋未到,莲花桂葩的神采风韵眼下“游人”确实无从领略,可是此时他心中却想象到了。当“游人”从夏莲秋桂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时,他的目光已向稍远的地方投去。
    园外,那杨花柳絮在低空轻飘飘地飞扬。而清晨早已散去的鸟儿,此刻已然到归巢时候,它们正陆陆续续地动远方回来。诗人在摹写登高所见的同时,又将未见景象融入其中的写法,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
    谢诗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首句点明一篇主旨——“思归”。“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写登台所见
    接着“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二句写身所感受。“谁知倦游者”句,与首句照应,揭示“思归”之意。全诗八句,从“思归”起,到“故乡忆”结。明写“思归”之情,实写“倦游”之意。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如走珠流玉,读来意味深沉,凄楚动人。
    三、【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开学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显先韵二首
    辛弃疾
    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寒花毕竟无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①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②只在远山西。
    [注]①辇路:天子驾车所经路,此指临安。②南楼:据《舆地纪胜》卷六六《荆湖北路·鄂州》记载,南楼在湖北鄂州境内黄鹄山顶。
    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诗人与周显先以诗相唱和时,依照周显先诗作的原韵而作的酬答诗。
    B.“寒花”二句,以野菜边上生长的寒花风光不再为喻,表现其孤寒不俗。
    C.第二首作于舟行江上之时,诗人虽赴任卑职,但仍然表现出满腔的热情。
    D.两诗虽为组诗,但写法与情感却不相同,它们之间也没有诗意上的关联。
    18.第二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7.D 18.第二首写赴任途中狂风卷起的怒涛洗尽青衫所沾染的尘埃,“秋风一帆足”直送至南楼,表达自己报效祖国之志;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则引用典故,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为国立功的情感。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写法……不相同”错误,第一首用“野菜畦边惨淡黄”来表明自己的孤寒不俗,第二首用“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来表达自己报国之志,都是融情于景,写法有相似之处;“没有诗意上的关联”错误,第一首借野菜边上的寒花的风光不再来写自己的孤寒不俗,第二首写自己虽然赴任卑职却依然满怀报国之热忱,前者为后者做了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所以诗意上是有关联的。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先看第二首。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泥”,前一句以“怒涛千里”来形容自己赴任途中的情形,后一句中“青衫”代指官职卑微,而怒涛洗尽青衫上沾染的尘埃则表明诗人虽然赴任卑职却热情不减;“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是说秋风让自己的船只直达赴任之地,借以表达自己高涨的报国之志,这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再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使用孙权的典故,孙权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使用刘裕的典故,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词人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这是借用典故来抒发情感。
    四、【吉林省长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宋代〕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①,身闲心苦一舂锄②。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③窗归了读残书。
    【注】黄庭坚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②舂锄:指白鹭。③莫:通“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市人们避雨在家,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B.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
    C.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1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也称“翻案法”。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答案】
    14.A 15.①颈联反用“临渊羨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②尾联化用名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原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作者反其意用之: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要到书中去寻找乐处。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分析错误。小市人家以淡饭素度日,实际是一种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诗人流露出的是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反用典故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如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在本诗的颈联“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反用“临渊羨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也是对唐朝孟浩然的“徒有羡鱼情”诗句的反用。作者此处明写不羡慕渔人所捕获的鱼,其实是表达自己不求仕进、追求自然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自甘淡泊的心境。
    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也是反用典故成语,此处是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全诗也抒发了作者的归隐情怀。
    五、【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①。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②无。
    注:①浮图,同“浮屠”,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②使君,指诗人自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观月时的节日和天气,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登楼赏月时的良好氛围。
    B.颔联诗人着重描绘了眼前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美景,并赋予其独特的意蕴。
    C.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紧凑,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D.尾联诗人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是不是还有人会想到自己。
    15.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写明月,其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A 15.①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从正面描写十月十五日月圆之夜的佳景,表达了诗人登楼赏月的畅然愉悦之情,也为下文表达感叹张本。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伴随着你到夜郎以西,想象丰富,将“明月”拟人化,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与同情。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首联点明观月时的节日”错误,首联虽然提到中秋,但并非诗人观月的节日。应该是十月十五日,也称“下元节”。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意思是: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水中明月卧浮图”一句中将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的佳景,表达了诗人登楼赏月的畅然愉悦之情,同时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伴随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情景交融,将“明月”拟人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抒发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与同情。
    六、【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①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②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行九,是作者好友,曾任侍御之职,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江陵(今湖北荆州,古称野)。壁竹鞭: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②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处贬谪的境地,友人从千里外给诗人寄来壁州竹鞭,饱含牵挂、慰藉、鞭策、互勉之意。
    B.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友人的酬赞、对竹鞭的珍重。
    C.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竹鞭的名贵。
    D.颈联借物喻人,借竹的品性来赞美好友元稹不惧权宦、不畏逆境的傲然不屈的心志气节。
    15.本诗尾联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①本诗尾联诗人联想何时能和好友元九一同策马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敲镫高吟;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答谢友人的关怀,借一杯美酒振奋精神;③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结束贬谪生活的心愿,展现了诗人的乐观豪健之风,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是了壁州竹鞭的名贵”说法错误。“适宜的产地环境”错,壁州竹生长于幽深的山林,巴山的冰雪中;且这条壁州竹鞭之所以名贵更因为它是“美人相赠”。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诗人愿望和好友元九一同策马扬鞭,望着扶疏的关树,敲镫高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谢友人的关怀,借一杯美酒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振奋了精神。
    两首诗歌在结尾都表达了希望尽早结束被贬的生涯,与友策马和诗酒人生。两者相同之处都提振精神,表现了坚定的意志,处事乐观的精神和与朋友相互鼓励与劝慰的用心。
    七、(2022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八、(2022全国乙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4. A
    15. 在《白下驿饯唐少府》中,诗人借可见之景太阳来遣愁,尾联“长安在日边”,即长安就在太阳边上,如若想念在长安的唐少府,可抬头看看太阳;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借乐观的态度来遣愁,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达,无需感到离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误,颔联“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时间早?只要心意是一样的,便不需要在乎认识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两人认识时间不长,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白下驿饯唐少府》中,提到诗人排遣离愁的句子是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即无论唐少府怎样离开此地,最终的目的地长安都是在太阳边。“日边”即太阳的旁边,一方面写出了此去长安距离很远,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长安的位置,如若想念在长安的唐少府,可抬头看看太阳,借举目可见太阳来排遣离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提到诗人排遣离愁的句子是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诗人表达了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达,不需要为离别而难过。这是借乐观的态度来排遣离愁。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4诗歌表达技巧(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4诗歌表达技巧(原卷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静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3诗歌阅读之选择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3诗歌阅读之选择题(原卷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错析内容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2把握诗歌阅读(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2把握诗歌阅读(原卷版+解析),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16诗歌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