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53233/0-17289620267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53233/0-1728962026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53233/0-17289620269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B.C.COD.
2.有①NaOH②③④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
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铜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B.与属于同素异形体
C.、CO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D.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导电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电离一定要通电才能发生B.能电离出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盐只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D.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6.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B.C.D.
7.(错题改编)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A.B.
C.D.
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胶体和溶液可以利用滤纸分离,这种提纯方式是渗析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B.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C.大理石溶于醋酸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
1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A.氧化剂只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只具有还原性
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
C.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还原产物
D.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
11.关于黑火药的制备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和都是氧化剂B.生成1个转移10个电子
C.是氧化产物D.和都是还原产物
1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
由此推断、、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B.C.D.
13.白磷()有部,实验时若皮肤接触到白磷,应立即用稀溶液清洗,发生两个反应:
反应①为和反应的主要生成物为Cu、和;
反应②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和②中,只作还原剂
B.反应①中氟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5∶2
C.皮肤接触到白磷,用稀溶液清洗后,应再使用NaOH溶液清洗
D.若反应完全且转化为的转化率是80%,理论上反应①和②消耗的个数之比为14∶11
1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可结构化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常保存于煤油中,实验室钠着火可用水来扑灭
B.若改变过程Ⅰ的反应条件,可得到淡黄色固体的碱性氧化物
C.Ⅲ的离子方程式为:
D.过程Ⅰ~Ⅳ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Ⅰ、Ⅱ、Ⅲ
15.(错题重现)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
C.D.
16.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
C.将Na加入硫酸铜溶液会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
D.Na、、和NaOH固体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相同
17.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18.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B.酸性溶液中:、、、
C.碱性溶液中:、、、D.pH=1的溶液中:、、、
19.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图1图2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端的是
A.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氧化性: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离子个数之比为5∶2D.若有2个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
20.(错题重现)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子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点击化学中常用无机试剂之一,其中F的化合价为-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一个分子由一个硫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氟原子构成
C.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D.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2L.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向①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生成:
③将②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B.可能含有、
C.一定不含有、、、D.可能含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22.(12分)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氢氧化钡固体②铁丝③氯化氢气体④二氧化碳⑤碳酸氢钠固体⑥氧化钠溶液⑦,用上述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属于盐的是 。
(3)写出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写出⑤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4)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⑦的溶液中 。
⑤的溶液与足量③的溶液混合 。
23.(14分)
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 (填序号)。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电解质④盐⑤化合物
(2)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Ⅱ.取少许溶液滴入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Ⅲ.另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Ⅳ.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②写出实验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确定溶液中 (填“有”或“无”),判断依据是 。
④写出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4.(16分)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胺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价。是一种酸根离子,则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区分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的实验方法的原理是 。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
A.B.C.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在答题卡的方程式上做答):
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硝酸体现的性质: (填选项)
A.只体现酸性B.只体现氧化性C.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
(5)已知:氮元素有-3、0、+1、+2、+3、+4和+5 七种化合价,试据此判断下列六种化合物:①NO;②;③;④;⑤;⑥中:从氮元素看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填序号)。
25.(16分)
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丁认为是CO和,戊认为是,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CO能与生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判断理由是 。
(2)实验时,在加热硬质玻璃管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实验开始后,观察到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请写出钠在较高温度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是常见的制氧试剂,写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若2个参加反应,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量是 个。若中混有,则除去中的的方法是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月考1参考答案:
1.D
【详解】由氧化物的性质可知,一氧化碳与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氧化铁属于减性氧化物,故选D。
2.B
【详解】首先观察溶液颜色,呈棕黄色的是溶液;取其他3个溶液少许,用溶液检验,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是NaOH:再取其他两个溶液少许,用NaOH溶液检验,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最后余下的是,故鉴别先后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B。
3.D【详解】
A.硝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正确;
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B正确;
C.氯化铵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正确;
D.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2个氢氧根离子:,D错误;
4.D【详解】
A.铜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与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NaCl晶体中存在离子,但是晶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导电,故D正确;答案选D。
5.D【详解】
A.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通电就能发生,A错误;
B.能电离出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溶液中电离能产生氢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B错误;
C.盐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氯化铵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铵根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
C错误;
D.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正确;故选D。
6.A【详解】
A.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Fe做还原剂,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A项符合题意;
B.加入催化剂即可,不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B项不符合题意;
C.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C项不符合题意;
D.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详解】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故C符合题意;
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8.C【详解】
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故A错误;
B.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滤纸分离,胶体和溶液可以利用半透膜分离,这种提纯方式是渗析,故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物理现象,故C正确;
D.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粒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故D错误;故选C。
9.C【详解】
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大理石溶于醋酸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C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氢氧化钡、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2,生成硫酸钡、硫酸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选C。
10.B【详解】
A.氧化剂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也可能有还原性,还原剂不一定只具有还原性,也可能有氧化性,例如单质硫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A错误:
B.金属单质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B正确;
C.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C错误;
D.失去电子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上升,是还原剂,D错误:故选B。
11.B【详解】
A.S、N元素化合价降低,S和都是氧化剂,故A正确;
B.S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生成1个转移12个电子,故B错误;
C.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发生氧化反应,是氧化产物,故C正确;
D.S、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和都是还原产物,故D正确;选B。
12.D【详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中,为还原剂,还原性,反应中,为还原剂,还原性,故还原性;故选D。
13.D【详解】
A.反应①中P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反应②中白磷转化为磷化亚铜和磷酸,磷元素的化合价即升高又降低,白磷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反应①中磷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5价,被氧化,磷酸是反应的氧化产物,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铜是还原产物,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B错误;
C.用稀硫酸铜溶液清洗皮肤后,应再使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清洗,除去残余的硫酸铜溶液,并中和反应生成的磷酸和硫酸,不能选用碱性较强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否则会灼伤皮肤,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反应②中白磷转化为磷化亚铜和磷酸,由白磷反应完全且转化为磷酸的转化率是80%可知,反应后磷化亚铜和磷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80%=1∶4,设反应生成磷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5ml,则反应生成磷酸的物质的量为20ml,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②生成5ml磷化亚铜的同时生成6ml磷酸,反应消耗白磷的物质的量为;反应①生成磷酸的物质的量为20ml-6ml=14ml,反应消耗白磷的物质的量为,则理论上反应①和②消耗白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正确;
14.C【详解】
A.钠常保存于煤油中,钠与水反应,故实验室钠着火不能用水来扑灭,A错误;
B.若改变过程Ⅰ的反应条件,可得到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但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正确;
D.过程Ⅲ,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D错误;故选C。
15.B
16.D【详解】
A.钠在常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A错误;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将Na加入硫酸铜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最后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不会置换出铜,没有红色固体析出,故C错误;
D.Na、和投入水中,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Na、、和NaOH固体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相同,均为氢氧化钠溶液,故D正确;答案选D。
17.D【详解】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碱作用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氯化物是指和酸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A.碳酸钠不是碱,是盐,A错误:
B.一氧化碳为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为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分类无误,D正确:答案选D。
18.D【详解】
A.含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错误:
B.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碳酸根离子、硫离子均与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错误;
C.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
D.pH=1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项正确;故本题选D。
19.B【详解】
A.中的碘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
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强弱顺序是:,B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碘酸根离子和还原剂锰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C正确;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有2个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个,D正确;
20.B
21.A【详解】
A.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故D错误;故答案选A。
22.
(1)①③⑤⑦
(2)⑤
(3)
(4)
【详解】
(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自身电离导电的化合物,②铁丝是单质,④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是自身电离导电。
(2)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所以⑤碳酸钠固体⑥熔融氯化钠属于盐。
(3)是强碱,所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4)②铁丝加入③氯化氢气体的溶液中,发生,离子方程式为,
⑤碳酸钠固体的溶液与③氯化氢气体的溶液混合,发生,离子方程式为。
23.
(1)③⑤
(2)、、、、、
无溶液中一定有、、,个数相等时电荷守恒溶液已经呈电中性,所以无
【详解】
(1)离子反应中,一定有离子参加反应,含离子的物质为化合物,则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电解质和化合物,故选③⑤。
(2)①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由分析知溶液中不含有,则一定含有。另外,由分析结果可得出,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则肯定存在的离子是、、;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②实验Ⅲ中,加入硝酸,与反应,加入硝酸银,与反应,则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即、、的物质的量相等,电荷刚好守恒,由此可确定溶液中无,判断依据是:、、:溶液中一定有,个数相等时电荷守恒,所以无。
24.
(1)+2盐
(2)丁达尔效应
(3)C
(4)2∶3C
(5)⑤
【详解】
(1)已知中铬元素是+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是一种酸根离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盐。
(2)明胶的水溶液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区分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因此提纯明胶可以用半透膜进行分离,选用装置C。
(4)①该反应中Cu化合价从0升高至+2价,硝酸中N元素化合价从+5降低至-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共转移6个电子,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
②Cu是还原剂,硝酸是氧化剂,硝酸被还原为NO,则8ml硝酸中只有2ml硝酸做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硝酸体现的性质:氧化性和酸性,故选C:
(5)⑤中的N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能作还原剂,故选⑤。
25.
(1)反应物中没有H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
(3)
(4)2充分加热
【详解】
(1)由于反应物是钠和二氧化碳,元素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不可能会有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生成,所以该猜想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时,在加热硬质玻璃管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以排尽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3)由于观察到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由于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说明有碳酸钠生成,故产物是CO和,反应的方程式为。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MgO
B
NaOH
HCl
NaCl
CO
C
NaOH
HF
D
KOH
HNO
CaO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D
A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B
D
D
D
B
B
题号
21
答案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化学pdf、高一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